武漢曼且思了解到去過北京故宮就會發現在坤寧宮內有一個牌匾,匾額上寫著「日升月恆」四個大字,但是大部分人一開口讀就會出錯,自然也就不能理解這成語中包含的意思。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從讀音和含義兩方面了解一下這個成語,一起來看一下吧。
武漢曼且思普通話了解到日升月恆的意思是如同太陽剛剛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一般用來比喻事物正當興旺的時候,在舊時常用作祝頌語。出自《詩經小雅天保》。從意思上看,和如日方升類似,和日落西山(太陽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將死或事物接近衰亡)相反。從讀音上看,很多人之所以會出錯是在「恆」字上。
武漢曼且思普通話了解到「恆」在讀作「héng」時,引申特指恆心,用作名詞,又引申為表示行為動作的經常性,用作副詞。比如大家都知道常見的永恆、恆久、恆遠等詞語中,都讀作「héng」。其實「恆」是多音字,還有一個讀音為「gèng」。「恆」本義為上弦月漸趨盈滿的樣子,又通「亙」指綿延,延續,故引申出長久、持久的意思。所以日升月恆的讀音應該是「rì shēng yuè gèng」,可不要讀作「rì shēng yuè héng」了。
武漢曼且思普通話小結:在歸有光的《震川集少傅陳公六十壽詩序》中有:「德與年而俱進,如日升月恆」。下次再見到不要讀錯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