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形容一件事潛伏著很大的危險時,你會用哪個成語?危在旦夕、朝不保夕還是盲人瞎馬?今天曼且思普通話小編為大家帶來一個新的成語,擴充你的詞庫——厝火積薪,來看一下吧。
曼且思教育-擴充你的詞庫
武漢曼且思普通話了解到厝火積薪源自西漢時有名的《治安策》,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賈誼看到政治局勢的弊端和有悖情理的社會現實,表面太平,實則暗藏洶湧。把自己的思慮編寫出《治安策》向漢文帝進諫。提出應該及時採取措施革除,把當前的形式比作「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如果繼續視而不見就會十分危險。同樣,在明朝張岱的《越絕詩小序》中也有:「積薪厝火;其焰立見;革除之際;已食其報矣。」所表達的意思和上文相同。
厝:放置;薪:柴草,厝火積薪即把火放在柴草堆下面,自己躺在上面睡覺,比喻潛伏者很大的危險,禍將及身還渾然不覺。厝火積薪的讀音是「cuò huǒ jī xīn」,也可以用作積薪厝火,表達意思相同。
曼且思教育
曼且思普通話小結:周圍已是危機四伏,但卻懵然未覺,以後再遇到這樣的情景,不妨用厝火積薪代替危在旦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