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演講曝因抑鬱症辭職 名人更易得抑鬱症

2020-12-12 騰訊網

近日,主持人朱丹現身北京大學,作了題為「旁觀者」的演講,告別主持舞臺三年的她,原本是想要和北大學子分享自己「旁觀」心得,沒想到,她現場竟幾度語塞、忘詞,失控落淚,不得不向現場聽眾鞠躬道歉,坦言自己真的做不到。她透露當初離開浙江衛視是因為不自信,醫生說她患有抑鬱症,讓她要正視自己的脆弱。

抑鬱症進入大眾視野就是由於名人患抑鬱症,三毛、張國榮、崔永元等,讓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抑鬱症是一個比較「高級」的病。精英,至少是文化人,才容易得這個病。真是這樣嗎?

窮人是抑鬱症最大群體

抑鬱症人群中也有沉默的大多數,中國抑鬱症的最大人群是窮人,在農村,任何階層成員都可能得抑鬱症,貧困階層受苦更甚。只因這個階層活在在聚光燈之外,他們的痛苦不為人所知。

研究已證明,貧困是抑鬱症的一大誘因。近十幾年來,中國國企下崗人員和農村留守人員,成為抑鬱症高發群體。接受社會救濟的人群中,抑鬱症比例是總人口患病率的三倍。值得注意的是,貧困生進入城市,如果得不到物質和精神上的幫助,其心理疾病的發病概率極高。目前我國高校中,貧困生約佔總在校生的15%~20%,其中有心理問題的佔65%。

貧困群體的抑鬱症識別率低,是雪上加霜。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窮人,日子本來就困頓艱難,抑鬱症狀會被掩蓋。他自己也搞不清,他的痛苦到底是抑鬱症,還是來自生活本身。很多窮人得了抑鬱症,始終都不自知,也不為人所知。所以對抗抑鬱,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幫助窮人擺脫貧困,提升改變命運的能力。

抑鬱症患者也有職業之別

不過在知識階層中,抑鬱症患者也有職業之別。演員、公務員、媒體人、警察、教師比較容易得抑鬱症——這是安定醫院主任醫師姜濤23年行醫生涯的觀察。

他闡述:「這幾個行業收入差距大。他們就容易不平衡,焦慮,壓力大。」姜濤所說是個人經驗描述,未能驗證,不過揭示了一個現象:內心的激烈衝突和抑鬱症相關。

抑鬱症源於錯誤的生活方式

那麼就個體而言哪些因素易導致抑鬱症?

生物學因素生活中經常可以觀察到,一個抑鬱症患者的直系或旁系家屬中,還有其他精神疾病患者。說明這個家族遺傳傾向明顯。上海精神科醫生顏文偉認為,在全世界人口中,大約有5%~10%的人有這種遺傳基因,容易得抑鬱症。

姜濤也認為遺傳因素對於抑鬱症致病有重要作用。抑鬱症的遺傳度達到80%,所謂「遺傳度」是指如果你攜帶致病基因,那麼發病的可能性達到80%。

不過,到目前為止,人類對於遺傳因素和抑鬱症的內在關聯,還不能給出科學的解釋。尚未得到科學驗證。

性格因素這個可認定佔有比較重要的作用。心理學認為,自責、自罪最易破壞人的心理結構,它構成一種內在懲罰機制,對自身進行譴責和制裁。抑鬱症患者的壓抑、自卑、自我評價降低、活力下降,多來源於此。

環境壓力因素工作壓力、生活壓力、人際關係壓力等它們也應該是以情緒為橋梁,殊途同歸,作用於神經遞質。

不過僅單方面的壓力不足以導致抑鬱症。抑鬱症患者多半能夠自省和克制,乃至自我犧牲。如果壓力只來自一方,他們還能通過委曲求全來化解;但是,如果多個不同方向的壓力蜂擁而至,並且這些壓力彼此交錯排斥,即使委曲亦不能求全,抑鬱症就會在這時登堂入室。

創傷性突發事件 如失學、失業、失戀、親人去世等。不過突發事件只是刺激因素,不是真正的病因。抑鬱症植根於人性深處,即使沒有這個創傷事件,也還會有別的事件,差別只在於爆發的時機不同。當然,如果運氣好,拖個十年、八年自行消失,也未可知。

綜上,抑鬱症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它不只是簡單的心理疾病,它的根源是某種錯誤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導致了內心的分裂和背叛,你要戰勝它,惟有用另外一種方式把它矯正過來。

找到病因對於治療有參考價值。不過也不必過於糾結病因,否則會製造新的壓力和矛盾,對病情不利。在一個短時間內,僅僅個別誘因不可能觸發抑鬱症。疾病既已爆發,病因就不再重要。就好像你用火柴點著爆竹,爆竹已經爆炸,你再追究火柴,無濟於事。

歡迎收聽「西安健康幫」官方微信:

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西安健康幫」。

相關焦點

  • 朱丹到底怎麼了?從衛視一姐淪落至全網嘲,竟是因太自卑患抑鬱症
    2019年12月10日知名女主持朱丹在個人社媒帳號上發布了一條最新動態消息,她寫到"對於今天所發生的失誤,我非常抱歉@陳立農,也謝謝你在舞臺上的包容"。朱丹之所以發這條致歉消息是因為在12月10日晚,她在主持時尚活動時出現失誤,兩次將藝人陳立農錯喊成"趙立農",當時陳立農沒有去糾正,而是繼續接受了朱丹的提問。
  • 抑鬱症到底要不要休學或辭職?
    有朋友問我:「我得了抑鬱症,工作壓力大,想辭職休息,可以嗎?」這個問題因人而異,要看個人具體情況。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抑鬱和心情不好什麼的完全是兩回事,人抑鬱的時候是無法自控自己的情緒的,會無法入眠和控制不住自己的負面思維,建議早期抑鬱的時候一定要遠離壓力源,儘快把工作辭掉,沒有什麼比自己健康更重要,真的等人整個崩潰了再治療就很難了。
  • 被抑鬱症纏身的10大名人!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有3.4億抑鬱症患者,抑鬱發病率約為11%,每年百萬人因抑鬱而死。抑鬱症的危害很大,歷史上很多名人都飽受抑鬱症的痛苦,今天恩恩醫生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那些曾經得了抑鬱症的名人。  梵谷一生中做出過很多古怪的,超出一般人理解範圍的行為,比如割下自己的左耳,還有把自己關進精神療養院。梵谷割下耳朵送給妓女的時候,他的抑鬱症已經很嚴重了。
  • 100位患抑鬱症的中外名人
    12.黛安娜王妃(1961~1997)得過4次抑鬱症。症狀時輕時重。誘因一是對婚姻的失望,與查爾斯的感情不和,貌合神離。其次是生育兩個王子,尤其是生育威廉王子後,黛安娜出現了嚴重的產後抑鬱症。13.希茜公主(1837~1898,伊莉莎白)奧地利皇后,因與年輕的皇帝約瑟夫一見鍾情,17歲嫁入皇家,但婚後並不幸福。
  • 抑鬱症患者需要辭職休息嗎?
    圖源:pixabay.com 有朋友問我:「我得了抑鬱症,工作壓力大,想辭職休息,可以嗎?」雖然症狀嚴重的時候工作也很難受,但也強忍著,因為不工作會更嚴重。我有個朋友,因為工作壓力大抑鬱了,也辭職了,在家呆了兩年。她生理症狀並不嚴重,這兩年裡病情並沒有加重,慢慢地也沒吃藥了。但她還是覺得一直脫離社會不是辦法,後來又重新工作了。
  • 最易得抑鬱症的四大星座,微笑抑鬱,你上榜了嗎?
    大家好,我是百變,每個人處理情緒的方法不同,有的人會向朋友傾訴,或者找個地方大肆宣洩一番;還有的人喜歡憋在心裡,情緒找不到宣洩口,走進了死胡同,變得越來越悲觀,看不到出路而得了抑鬱症。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最易得抑鬱症的四大星座,微笑抑鬱,你上榜了嗎?
  • 誰最容易得抑鬱症?
    相對來說,簡單、敏感、自尊、固執、要強、好勝、求全,習慣於克己、內疚、自責、自省、自罪的人,容易得抑鬱症。 是的,在中國,即使在抑鬱症人群中,也有沉默的大多數——中國抑鬱症的最大人群,是窮人,在農村。窮人是抑鬱症最大群體任何階層成員都可能得抑鬱症,貧困階層受苦更甚。只因這個階層活在聚光燈之外,他們的痛苦不為人所知。研究已經證明,貧困是抑鬱症的一大誘因。貧困使人抑鬱,抑鬱愈使人貧困,二者交互作用,導致精神障礙與孤立。
  • 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登機?關於工業大麻CBD幫助抑鬱症的真相!
    前兩天的一則#女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登機#登上熱搜,而後,春秋航空對此事做出了回應。然而現實中的服務部門和網友們,對抑鬱症的真切了解、應對這類事件的態度和措施,並沒有達到合格的狀態,有些人仍然對抑鬱症懷有誤解和歧視。 這次春秋航空公司遭遇的案例,再次警醒大眾對抑鬱症群體應該多一份了解多一些關愛。 1.什麼是抑鬱症?
  • 抑鬱症的「前世今生」|抑鬱症|精神疾病|神經衰弱
    對於這種診斷結果的差異,Kleinman認為:由於中國文化對精神疾病的「汙名化」認知,使得精神疾病患者容易受到周圍親人、朋友和來自社會的歧視,因此,無論是醫護工作者還是患者本人和親屬都極力避免使用「抑鬱症」這一名詞。也就是說當時中國對抑鬱症出現避而不談的現象,而神經衰弱實際上是一種文化塑造的軀體化現象,是抑鬱症在中國文化中的變相存在形式。
  • 抑鬱症丨細數於璀璨時光中自殺的名人,看看抑鬱症離你還有多遠?
    我們惋惜生命的逝去,感嘆人生的無常,更希望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對於抑鬱自殺的他們,心理問題毫無疑問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是,到底是誰偷走了他們的幸福?他抑鬱症也是非常明顯的。張國榮當年舉辦演唱會,效果並不理想,暴躁的他曾經亂摔東西,最後受抑鬱症困擾無法自拔的哥哥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陸毅《永不瞑目》之後,各種好的壞的評論都有,就像一塊石頭一樣,壓得陸毅透不過氣來。他說自己已經找不到以後的方向,於是把自己關在家裡,天天打電玩、酗酒,不省人事的時候甚至還自殘,拿煙缸砸自己的頭,還在身上劃了一道道的傷痕。
  • 《丈夫得了抑鬱症》:愛治癒了他的抑鬱症,也讓他們更懂彼此
    職場上,為了做好工作,996已經是家常便飯,還要面對來自家庭和戀人的壓力,生活不易呀,甚至有的人壓力過大患上了抑鬱症,而且這種情況越來越普遍。當患上抑鬱症時,第一時間要與家人交流並且找專業人士的幫助,一個人影城反而會做出些傻事來。《丈夫得了抑鬱症》就是關於抑鬱症後,男主在妻子的幫助下重新獲得新生的故事,溫暖又有愛。
  • 他們,也因抑鬱症而死
    29日,騰訊新聞《活著》欄目拍攝了一組照片,講述了山西運城一名37歲男子患抑鬱症18年的經歷,用他的話,「那種痛苦我說不出來,絕望,就是想死。」
  • 丈夫得了抑鬱症怎麼辦?如果痛苦的話,就別努力了
    由於巨大的工作壓力,在他們結婚五年之後,幹夫被診斷出患有抑鬱症。為了讓丈夫儘快恢復,晴子以離婚為條件要挾幹夫辭職回家休養。這就是《丈夫得了抑鬱症》這部電影,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很多人稱其為「超治癒的抑鬱症教學片」。
  • 這些年因為抑鬱症而離世的明星和名人們!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一個叫「抑鬱症」的名詞也跟著躍入了人們的視野裡,但是對於這種能給人身心都造成巨大傷害的慢性疾病,並不是所有人都了解,甚至不少人對這一類疾病充滿著無知和偏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抑鬱症全球發病率大約為百分之十一,全球七十人口裡面大約有3.4億抑鬱症患者,並且此數量逐年增加,讓抑鬱症成為了世界第四大疾病殺手。相關組織統計,在中度以上的抑鬱症患者裡面,有百分之十五的人會選擇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 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登機?高校抑鬱症怎麼「篩」如何查
    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10月15日消息,近日,一則「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登機」的消息引發熱議
  • 抑鬱症,不是「現代病」
    這幾年,人們普遍有個感受:怎麼忽然間,冒出那麼多抑鬱症了?據統計,全球已約有3.5億名抑鬱症患者,有100萬人因此死亡,其中1/4在中國。有人說,抑鬱症是年輕一代人矯情,以前哪有這種病。其實,「時髦」的抑鬱症古已有之。那時候,都叫「神經衰弱」在過去幾十年裡,中國抑鬱症患者的診斷單上,不會寫著「抑鬱症」,而是「神經衰弱」。
  • 《丈夫得了抑鬱症》:愛你的人,哪怕你得了抑鬱症,也不會放棄你
    很早之前,有好朋友推薦了《丈夫得了抑鬱症》這部暖心的日本電影,自己一直忙沒有時間看。今天抽空看完,內心很受觸動。簡單來說,《丈夫得了抑鬱症》主要講述了男主角髙野幹夫因為工作壓力大,得了抑鬱症。在身為妻子的女主角小晴以不辭職就離婚的要挾下,男主角辭職在家養病的故事。
  • 人為什麼會得抑鬱症?患者口述:一個人得抑鬱症的過程,如何調節
    抑鬱症在當代社會看來,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一種心理疾病,可大可小,那麼人為什麼會得抑鬱症呢?下面是一位抑鬱症患者的口述,一個人得抑鬱症的過程,還有如何去調整自愈。人為什麼會得抑鬱症我曾經是個樂觀的人,最多就是會有時候想多一點,但我對未來都是充滿希望的。
  • 身患抑鬱症的世界級名人,憨豆先生竟然也上榜
    身患抑鬱症的世界級名人,憨豆先生竟然也上榜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名人因為抑鬱症而備受折磨。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每次發作持續至少兩周以上,長者甚至會發作數年,而且會有反覆發作的傾向,可以看出抑鬱症,是一種十分可怕的病症。
  • 「我入編4年得抑鬱症,想辭職,家人反對怎麼辦?」我是鄉村教師
    網上有一個鄉村老師,入編4年得抑鬱症,想辭職,但是家人反對,很苦惱,求解救。2、 有好的出路,可以辭職,但是,如果沒有更好的出路,要理解家人的擔心。以下,是君山給他的回覆,分享出來,也希望給有同樣問題,走在「抑鬱症」邊緣的新老師們一點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