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遠古鎮,要塞鎖西東,山雄水美枕煙霞

2020-12-15 環球精英YOLO

文 | 於伊人

編輯 | 美齡

「一山飛峙大江邊,殿閣亭廊吐霧煙。入黔何處風光好,鎮遠城頭一洞天」。雲楚鎖鑰的千年鎮遠古鎮,經歷過風風雨雨,見證過曾經的繁華,猶如一幅「樸素中見珍奇,淡雅中顯神韻」的水墨畫,雋永地刻在古鎮的血脈之中。

走進鎮遠,你會被那裡的古韻所顛迷,感受那種承載著數代人的煙火氣息,仿佛時光倒流,去到遙遠的明清,甚至更遠……

鎮遠城內古街古巷曲徑通幽,石橋城垣錯落有致,碧水晨霧姿態萬千,春江漁火詩意盎然,有雄偉奇特、蜚聲中外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碼頭、古城垣等。舞陽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過,帶給古鎮許多靈氣,北岸為舊府城,南岸為舊衛城,遠觀頗似太極圖。

民居依山傍水而建,粉牆黛瓦的臨河人家逐一排開,藏著些許江南的靈秀。趴在臨河的露臺上,舞陽河碧如翡翠,清可見底。牆壁上映射著河水金色的波光,晃一晃便是流轉的年華,江南的婉約和大山的雄偉在這裡得到完美的結合。

鎮遠地處湘黔驛道與沅江水路的交匯處,是貴州唯一有江南水鄉韻味的古城;也是黔東南的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鎮遠歷史悠久,史書記載,鎮遠古稱「豎眼大田溪洞」,屬「鬼方」。從夏到商, 世居著荊、梁二州的西南,稱「荊蠻」。追本溯源,古代的鎮遠,地處歷史上「五溪蠻」和「百越人」聚居的結合部。

自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定巫建鐔城縣開始至今已有近2300年的歷史。南宋寶佑年間,理宗趙昀賜其「鎮遠州」之名,「鎮遠」便始於此。何以定名,難以考證,根據歷史命名習慣和此地的軍事戰略地位揣度,估計有威鎮遠方的意思。其後的元代、清代為道、府所在地達700多年之久,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

鎮遠既是黔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要衝,也是兵家必爭的軍事重鎮,而且還是京城與西南邊陲以及安南、緬甸、暹羅、印度等國往還的必經之地。有諺流傳:鎮遠街,人擠人,挑窯罐的被撞破,擔桐油的擠不出城。古城曾經的繁榮昌盛,由此可見一斑。

林則徐曾三次路經鎮遠,他在《鎮遠道中》一詩對這裡雄奇的山川和險要的地勢描述:「兩山夾溪溪水惡,一徑秋煙鑿山腳,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墜膽已落」。

鎮遠古城兩城池皆為明代所建,現尚存部分城牆和城門。城內外古建築、傳統民居、歷史碼頭數量頗多,遺存有樓、閣、殿、宇、寺、廟、祠、館等古建築50餘座,古民宅33座,古碼頭12個,古巷道8條,古驛道5條。

那些青條石砌築的牆身,跨越百年依然堅不可摧,在時光的變遷和朝代的更迭中,它們漸漸失去光澤與活力,悲壯地守衛在角落。於今,它早已不再負載任何防禦功能,而是成為連接起那個逝去王朝的信物,記載著歷史的故事和傳說,泣訴著千年古鎮的滄桑。

鎮遠古鎮是「山雄水美」之地。穿城而過的舞陽河,是古城鎮遠的魂魄。它自西向東呈「S」形蜿蜒貫通全城,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兩城」、山水城渾然一體、天人合一的獨特太極古城風貌。

舞陽河北岸是舊時士兵駐紮的地方,稱之為舊衛城;南岸是行政機構和平民商家聚集的地方,稱之為舊府城。最先連接兩城之間是祝聖橋,此橋原名「溪橋」,青石建造,七個圓孔構成。始建於明洪武二年,因舞陽河爆發山洪,數次被衝毀,直到雍正時期才得以修完。後因向康熙祝壽,更名為「祝聖橋」。

古時緬甸和雲南方向的貢品都由祝聖橋進入中原,至今,還在橋上塑有緬甸使者騎著大象過橋來的雕像,像是在傳頌王朝的不凡。祝聖橋中央的亭子叫魁星樓,亭內有幅對聯「掃盡五溪煙,漢使浮槎撐鬥出,劈開重驛路,緬人騎象地橋來」,說明鎮遠是西南要道,古時緬甸和雲南方向的朝貢物品都要經過這個橋走水路才能入中原。

鎮遠古鎮還有一處聞名世界的古建築群,不在山間,不在水邊,而在峭壁懸崖,這就是騰居半山之上的青龍洞。

青龍洞是一組依山而立、貼壁凌空的古建築群,始建於明朝初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貴州境內建築規模最大,構造最精巧,融儒、釋、道三教為一體的古建築群落。此後經年,這裡林木蒼翠,香菸繚繞,人們各依其教,各求所歸,平等祥和。

青龍洞背靠青山,面臨綠水,貼壁臨空,翹翼飛簷,雕梁畫棟。既有臨江遠眺的吊腳樓,也有恬靜幽邃的寺院禪臺,有朗朗書聲的學子院,更有鑼鼓喧天的戲臺,集天下山水樓閣薈萃為一方。猶如鎮遠古城的神來之筆,西南古驛路上鑲嵌的明珠,昔日千帆競秀連滇通楚,今朝寧靜致遠古韻悠長。

時代更迭,世事變遷。在古鎮中隨意漫步,古街古巷曲徑通幽,石橋城垣錯落有致。青磚灰瓦古城牆,龍脊挑角風鈴響,懸梁掛柱鏤空窗,青石板,古樓巷,烏蓬蓑衣翁垂忙。在四方巷中徜徉,這些民居與阡陌巷道,該是鎮遠最初的記憶脈絡,如今安然矗立,宛若千年一瞬。

鎮遠古民居既有江南庭院的風貌,又有山地建築的布局,這種江南與山地的完美結合,使鎮遠的民居成為中國建築史上的奇蹟。其中「歪門斜道」是鎮遠的民居建築中獨具特色之處。

凡開在小巷道旁的各家大門絕不會與小巷平行或垂直,小巷也決不與大廳正對,而是有意地將門的朝向轉一個角度,斜斜地對著街道。據說這「歪」與「斜」是遵從風水先生的說法:「以南為尊」是一種富貴之相,又能「財不露白」。

夜幕漸漸降臨後的古鎮,更多了一絲妖嬈的韻味。在燈火輝煌處,看疊影重重,小橋流水人家。槳聲燈影下青衫澹澹,月下緩帶危坐,彌望著這煙籠寒水月籠沙。不禁長嘆一聲,在這歷史的長河裡,遺忘了多少飛花雪月煙雨夢……

古鎮的夜色似乎是包容一切的地方,任何一種情緒都能在其中消融。

行於鎮遠古城,看茶樓酒肆錦旗招搖,畫舫魚舟悠然輕蕩。在這裡,你會感覺到時光很慢,歲月可逐。

相關焦點

  • 貴州行:山雄水美的「東方威尼斯」——鎮遠古鎮
    從梵淨山下來後,我們一路行駛約2個多小時後,傍晚到達了鎮遠縣城。從遊客中心換乘景交車,一路向東,穿過鎮遠縣城,很快就到了貴州行第二晚的留宿地—鎮遠古鎮。鎮遠古鎮地處入黔要道,自古即有「湘黔門戶,滇楚鎖鑰」之稱,是古代兵家必爭的要塞,名字有「遠鎮一方」的意思。史書云:欲據滇楚,必佔鎮遠;欲通雲貴,先守鎮遠。一個小鎮為什麼被稱為入黔要道呢?這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平原地帶生長的人無法想像的。
  • 舞陽河畔的邊城古鎮——鎮遠
    鎮遠,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宋寶佑六年十一月築城,賜名鎮遠州,至今已有700餘年的歷史了。史書有云:「欲據滇楚,必佔鎮遠;欲通雲貴,必守鎮遠。」因鎮遠地處交通要塞,地勢險峻,自古就引得無數兵家為它競折腰。而今,鎮遠則在用它的「山雄水美」徵服眾多遊客。鎮遠四周皆山,一條舞陽河呈「S」形穿城而過,將小城分為南北兩岸,一邊是衛城,一邊是府城;一邊臨水,一邊靠山。
  • 鎮遠古鎮,黔東要塞上的山水人家
    鎮遠,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舊時,它是貴州地區通往雲南、緬甸地區的交通要塞。緬人騎象雕像 本文圖片都由作者提供抵達山的高處,站在要塞瞭望臺上,蜿延的㵲陽河宛若將古城劃分為二,優美的流線與依山而建的民居分布自然形成了太極八卦圖的布局。
  • 鎮遠古鎮的一些介紹
    鎮遠古鎮是中國山地貼崖建築文化博物館。古城古街小巷蜿蜒幽靜,石橋城牆交錯,碧水晨霧姿態千姿百態,春江釣魚火充滿詩意,有雄偉壯觀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龍洞古建築群和明清古民居、古道、古碼頭、古城垣等,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都很高。
  • 中國最美古鎮之——鎮遠
    鎮遠古鎮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古鎮情懷,小橋流水,煙籠人家。在貴州也有這樣一個古鎮,它叫鎮遠古鎮,是一座歷史悠久的苗鄉古城。鎮遠縣隸屬黔東南州,距離州府凱裡市190公裡,位於貴州省東部武陵山區,是貴州省的東大門,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城中有青龍洞、和平村、周達文故居、天后宮、四宮殿、府城垣、衛城垣、吳王洞和大片的古民居院落、古巷道、古碼頭和民族民俗文化組成一幅幅色彩斑斕的多元文化圖。
  • 夜色下的鎮遠古鎮猶如一盞燈把黑夜燙了一個洞
    今天,我們就全面領略一下這個有著「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的西南邊陲要塞的小城——鎮遠古鎮!鎮遠古鎮的悠久歷史鎮遠古鎮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名鎮,位於舞陽河畔,四周皆山。鎮遠古鎮的民俗文化與重要節日鎮遠古鎮是一座充滿崇尚山水、崇尚文明、崇尚文化、崇尚和諧精神基調的古城。
  • 鎮遠古鎮美的震撼人心!它是我心中最愛的古鎮!
    在西江千戶苗寨只住了一宿,雖然苗寨的確美的心動,但還是感覺不對勁,而且商業化模式太濃了,基本都是外地人看外地人,外地人招呼外地人。沒有我意境中的原生態美。一吃完中飯就爬上苗寨山頂來到停車場開車趕緊溜了,去哪?乾脆就去鎮遠古鎮吧,反正離千戶苗寨不遠。雖然不知道會不會像苗寨那樣商業化,但還是應該親身體會下才知道它的味道如何。
  • 中國十大古鎮之首,鎮遠,一座山雄水美的千年古城
    01鎮遠概況今天繼續為大家挖掘人文風格的旅行寶藏地,它就是貴州的東大門,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的鎮遠縣。要把鎮遠山水雄美的特點拍出來,一定不能錯過大河關碼頭。這裡早年為沙灣渡,明洪武年間建舞溪橋,渡口改做碼頭。此地因石屏山與中河山隔河對峙如門,又名石門關。清代這裡設督辦稅務,是出入滇黔水路航道的重要關卡。
  • 鎮遠太極城市:雲南楚鎖匙,黔東和中國山地建築文化的門戶博物館
    鎮遠古鎮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名鎮,位於舞陽河畔,群山環抱。河水以「S」的形狀蜿蜒穿過城市,老的府城在北岸,老的衛城在南岸。所有的城市都建於明朝,但仍有一些城牆和城門。縣城東部邊界為湖南新晃、南臨三穗、劍河、西毗施秉和岑鞏和銅仁地區,他被稱為「雲南楚鎖鑰匙和黔東網關」。鎮遠歷史悠久,自公元前秦昭王年設縣至今已有的歷史,自元、清兩代設縣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地處進入貴州的主幹道,旅遊資源豐富,文物眾多,自然風光秀麗。
  • 舞陽河畔的邊城古鎮——鎮遠
    鎮遠,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宋寶佑六年十一月築城,賜名鎮遠州,至今已有700餘年的歷史了。史書有云:「欲據滇楚,必佔鎮遠;欲通雲貴,必守鎮遠。」因鎮遠地處交通要塞,地勢險峻,自古就引得無數兵家為它競折腰。而今,鎮遠則在用它的「山雄水美」徵服眾多遊客。鎮遠四周皆山,一條舞陽河呈「S」形穿城而過,將小城分為南北兩岸,一邊是衛城,一邊是府城;一邊臨水,一邊靠山。
  • 「東方威尼斯」貴州最美古鎮——鎮遠古鎮
    懷著對「東方威尼斯」的嚮往,我走進了貴州最美古鎮——鎮遠古鎮。走過那麼多的古鎮,只有鎮遠才讓我有心靜下來的感覺,這裡景色秀麗,如詩如畫,古色古香,風情淳樸,徜徉其中,令人流連忘返。鎮遠古鎮是我國雲貴高原上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名城,自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設縣開始至今已有近2300年的歷史,其元代、清代為道、府所在地達700多年之久。巾幗英雄梁紅玉、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等歷史名人都在這裡誕生,當地厚重的歷史文化可見一斑。
  • 思窩安娜遊記:陽朔舊縣、鎮遠古鎮、肇興侗寨、黃姚古鎮自駕遊
    安娜週遊記檢索9月16日 珠海-陽朔9月17日 陽朔9月18日 陽朔-鎮遠古鎮9月19日 鎮遠古鎮9月20日 鎮遠古鎮-肇興侗寨-八協村-陽朔9月18日 晴今天離開陽朔,前往我們下一個目的地:鎮遠古鎮,全程約五百公裡,開車需要六七小時。高鐵「鎮遠站」就在古鎮邊上。到達鎮遠古鎮剛好近黃昏,正好吃個晚餐逛下夜景。
  • Jeep指南者#我的鎮遠古鎮之旅
    1/鎮遠古鎮 鎮遠古鎮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名鎮,位於舞陽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過,北岸為舊府城,南岸為舊衛城,遠觀頗似太極圖。兩城池皆為明代所建,現尚存部分城牆和城門。城內外古建築、傳統民居、歷史碼頭數量頗多。
  • 《貴州行》鎮遠古鎮夜色燈火闌珊處1
    鎮遠古鎮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名鎮,位於舞陽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34;形穿城而過,北岸為舊府城,南岸為舊衛城,遠觀頗似太極圖。兩城池皆為明代所建,現尚存部分城牆和城門。城內外古建築、傳統民居、歷史碼頭數量頗多。
  • 我把鎮遠給弄丟了
    但鎮遠這個小城,我還是從心底裡喜愛的。很早很早的時候 ,就看到同學去鎮遠,泛舟陽河,青山綠水的鎮遠早已成為心中的夙願。直到2006年,南京的好友來貴州,當他問起貴州有什麼特色的景區時,我一下子想到的不是黃果樹,而是黔東南的鎮遠,是陽河。一方面,自己從來沒有去過,另一方面,鎮遠是貴州唯一拿得出手的歷史文化名城(和遵義的紅色文化不同)雙腿看的東西想必多些。
  • 尋夢千年古鎮領略鎮遠古城風情
    鎮遠古鎮以山川奇秀,風景秀麗、文化內涵深邃民俗風情濃鬱而聞名遐邇。地處貴州省黔東南苗族自治州鎮遠縣。至己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一座充滿少數民族氣息的古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城內舞陽河自西向東穿城而過,呈S形蜿蜒曲折貫通全城。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兩城的獨特太極圖古城風貌。
  • 鎮遠古鎮是值得一遊的地方,風景優美,它比西江千戶苗寨更美
    西江太商業化,只有千戶苗寨值得集中和壯觀,但內部非常髒,這個小鎮更美味,更貴,鎮遠好吃的比較豐富價格合理有個喜來樂比較推薦反正大家找餐廳儘量多看看大眾點評就不會錯,價格很便宜,人們特別熱情友好,美麗的建築的夜景是美麗的,石屏山的對面必須去看整個城鎮,一人三十,可以走小道不花錢,但是不好找
  • 貴州省的鎮遠古鎮,低調絕美,被稱為「中國最美五大古鎮」之一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國家對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視,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享受旅遊這個過程,大家都想去到處看一看,感受完全世界的美好,而不少人都會選擇去我國一些出名的小鎮遊玩,但是隨著人流量的不斷增加,隨之而來商業化也越來越嚴重,為此人們也開始尋找新的遊玩場地,不過小編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中國最低調的古鎮
  • 難忘的旅行—鎮遠古鎮
    鎮遠古鎮交通方便區位優越,湘黔鐵路、株六複線、320國道、滬昆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距銅仁機場、湖南芷江機場和貴陽機場分別為90公裡、170公裡和270公裡。縣境東界湖南新晃,南臨三穗、劍河,西毗施秉,北接岑鞏和銅仁地區的石阡,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鎮遠歷史悠久,自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設縣開始至今已有近2300年的歷史,其元代、清代為道、府所在地達700多年之久。
  • 鎮遠古鎮的一些介紹
    鎮遠古鎮是中國山地貼崖建築文化博物館。古城古街小巷蜿蜒幽靜,石橋城牆交錯,碧水晨霧姿態千姿百態,春江釣魚火充滿詩意,有雄偉壯觀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龍洞古建築群和明清古民居、古道、古碼頭、古城垣等,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