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遠,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宋寶佑六年十一月築城,賜名鎮遠州,至今已有700餘年的歷史了。
史書有云:「欲據滇楚,必佔鎮遠;欲通雲貴,必守鎮遠。」
因鎮遠地處交通要塞,地勢險峻,自古就引得無數兵家為它競折腰。
而今,鎮遠則在用它的「山雄水美」徵服眾多遊客。
鎮遠四周皆山,一條舞陽河呈「S」形穿城而過,將小城分為南北兩岸,一邊是衛城,一邊是府城;一邊臨水,一邊靠山。
由於河水S型的蜿蜒走勢,所以小鎮從遠處觀看像極了一幅太極圖。

與其他知名古鎮不同,進入鎮遠不需要購買門票,而這裡需要買票進入的景點也是寥寥無幾,有的更多的只是古老的建築、傳統的民居、極具年代感的街道。
鎮遠素有「六牌十巷」之說,至今仍有八條古巷道被完好地保存著。
穿過臨河的主街道,就是錯綜複雜的巷道,這些巷道依山而建,逐層遞進,如同一排排鋼琴的琴鍵,極富韻律感。
由於巷子是依山而建,所以巷道隨山勢的起伏而蜿蜒,走進巷中,視線會被彎道阻隔,常常會有巷首巷尾不相見的景觀。
這裡的居民在房屋的建築上遵循風水講究,家門不會與小巷平行或垂直、小巷不與屋子的大廳正對。故而形成了「邪門歪道」和「旁門左道」的獨特風格。
青龍洞
進入古鎮後,不過橋,沿著右手邊的河畔走,不多時就會見到青龍洞了,這大概是鎮子上唯一一個需要購買門票進入的景點了。
雖然叫做「青龍洞」卻是宗教寺廟。整個古建築群依山而建,這裡山勢挺拔,懸崖峭壁,古人採用多種工藝將巨巖與洞穴合而為一,讓人嘆為觀止。同時這裡也是全國唯一一處將「道、儒、佛」三種宗教合而為一的聖地。
祝聖橋
祝聖橋是舞陽河上的明珠,鎮遠古城的地標。建於明代中期,已有400餘年的歷史。
橋的兩端連結著石屏山和萬壽宮,橋的正中建有一座三層八角式復簷亭,也叫「魁星樓」和「狀元樓」。它在我國古代建築史和橋梁史上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鎮遠博物館
鎮遠博物館建在古鎮的主街道上,博物館內部規模不大,環境整潔,陳設古色古香。通過大量的圖片、文字、出土文物等資料像人們介紹了鎮遠古城的歷史沿革、風土人情、文物狀況及自然風光等。
和平村
和平村位於古鎮衛城的和平街上,在晚清時期這裡曾是總兵衙門,到了民國時期,被修建為日軍戰俘收容所。裡面被保存得較為完好,極富歷史的滄桑感,向人們展示了那一段悲壯卻不應被忘記的歷史。
餘暉下的舞陽河畔
夜幕下的青龍洞
如果說白天的鎮遠如同小家碧玉般清秀而溫婉,那麼夜晚的鎮遠在燈光的裝飾下則顯得更加美豔而多姿,讓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