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賣菜還是偽命題嗎?

2020-12-17 速途網

便利店賣菜還是偽命題嗎?

作者 吳佳馨 2020年02月19日17:52 速途網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不是夢想,而是搶配送員的號角聲。」

家住北苑家園附近的夏夏,買菜成為了她最大的難題。「剛剛回到北京,就被通知要在家自我觀察14天,加上口罩存量不多,就想著在生鮮平臺上直接購買,省點事兒。」夏夏稱。

但沒想到的是,儘管背靠亞洲最大居民區,每日優鮮、美團買菜、盒馬鮮生、多點Dmall均支持配送到家,但如何搶到配送員卻是個問題。

夏夏提及,「剛剛回來,也沒有摸清楚規律,平臺是不少,但是沒有人員配送,只能到店自提。有時候打開每日優鮮會發現它已經變成了優鮮超市,顯示在1-2天內發貨。」

經過朋友的指點,夏夏發現附近的便利蜂可以購買生鮮。「只需要前一天在App中的蜂超市頁面選定蔬菜,並且選擇配送時間,第二天便能收到」,夏夏向速途網展示了自己的手機頁面,「儘管相對於其他App來說,蜂超市的產品種類較少,但基本上菜、蛋、水果都有,並且價格相對合適,因為離得近,配送也很快。」

在便利店買菜,已成為夏夏度過自我隔離期的一種生活方式,而這個隊伍還在不斷擴大。

近日,據媒體報導,中國石化在北京市多個加油站試點蔬菜售賣。據悉,消費者可通過中國石化旗下APP「易捷加油」的便利店商鋪頁面,下單選購蔬菜。在加油過程中,由加油站工作人員通過訂單號將購買蔬菜送至顧客後備廂中,實現全程無接觸購物。或者無需前往加油站,所購蔬菜將根據訂單時間在本日或次日送達。

中石化試點便利店蔬菜售賣,加上疫情期間生鮮平臺配送壓力大,讓便利店賣菜進入眾人的視線。但事實上,便利店賣菜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

早在2017年,7-Eleven便利店便試水蔬菜售賣。隨著生鮮電商日益崛起,尤其是被譽為「投資女王」的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對生鮮電商高度認可,甚至提出「得生鮮者得天下,電商的最後一個堡壘就是生鮮」。包括羅森、蘇寧小店、便利蜂、好鄰居在內的便利店品牌相繼加入蔬菜售賣的行列。

其中,蘇寧小店、便利蜂均是採取線上預定、線下自提的模式,並在部分門店放置少量的蔬菜與水果。便利蜂同時支持送貨上門,但需要承擔一定的配送費用。而好鄰居則是通過綠標店的形式,售賣最基本最常見的食材。

不過在當時,便利店賣菜也被認為是偽命題。一方面生鮮電商不斷興起,另一方面社區生鮮店也不斷發展,介於二者之間的便利店如何破局為眾人所關注。

靈獸傳媒創始人陳嶽峰在當時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便利店的用戶群體更加年輕,生鮮蔬菜則面向中老年等有上了年齡,二者之間是否重合,重合度高不高以及如何用現有存量打開增量市場是便利店的問題所在。同時生鮮行業痛點難解,盈利模式有待商榷,便利店將生鮮作為補充業務可以,但也需要根據所處區域和用戶定位來決定。

但不可否認的是,便利店可以說是零售業中與居民最為接近的業態,基於用戶需求與自身業務擴展而售賣蔬菜無可厚非。同時,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家庭同樣有做飯需求,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與夏夏一般選擇自己做飯的年輕人同樣存在。並且相比於中老年人他們對蔬菜價格的敏感度較低,願意為便利服務而付出金錢。即時配送等生鮮平臺的興起,一定程度上與懶人經濟有關。

當上述群體下班回家,可能面臨的是超市關門、生鮮電商平臺超過配送時間,在這種情況下,24小時營業並售賣蔬菜的便利店無疑是最佳選擇。

在夏夏曬出的訂單中,速途網觀察到蜂超市的蔬菜價格相比於超市等,波動幅度較小。並且有蜂蜜抵扣、限時折扣等優惠措施,從而佔據一定的價格優勢。

好鄰居總經理淘治也曾提出,「我們是幫助年輕人解決一頓飯的問題,就是今天我突然想回家吃個飯,可以自己簡單弄一點,但是我不解決一家人廚房採購的問題。」而這也正是好鄰居綠標店區分於生鮮店與生鮮平臺的關鍵之處,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

去年年底,京東7FRESH全新業態七鮮生活在北京回龍觀地區落地。與7FRESH相比,七鮮生活更加深入社區,也離消費者更近。在門店形式之上,更趨近於社區餐桌美食店+社區生鮮店+社區便利店的綜合版本,從而為消費者提供全渠道、全餐廚、全時段的「三全」服務。速途網在探店過程中,認為七鮮生活可以說是「有著便利店的靈魂,操著超市的心,服務著廣大家庭」。

七鮮生活業務負責人孫熙超在向速途網介紹過程中提及,當下的都市社區裡,居住著不少寶媽與白領,他們有較高的消費力,注重生活品質和便利性。而這類人群便是七鮮生活的目標客群,並通過豐富的餐食產品,滿足晚下班的年輕人以及掌控餐桌的寶媽需求。

可以認為,便利店賣菜的需求始終存在。尤其在疫情期間,由於無法出門加上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紛紛發起的美食製作挑戰賽,讓不少人都沉迷下廚。儘管「疫情結束後,小吃攤將會全部失業」僅是一句玩笑話,但因此而改變做飯難、沒時間做飯等想法,並考慮以後自己做飯的人群確實存在,並將成為便利店賣菜的潛在用戶群體。

而與生鮮電商平臺相比,便利店賣菜因為品類較少,可以通過大數據選品,減少損耗。同時,作為便利店的補充業務,更多的是通過更為全面的商品而不斷吸引用戶,幫助門店跑通盈利模式。

這樣看來,還能說便利店賣菜是一道偽命題嗎?

相關焦點

  • 不賣蔬菜的便利店,不是好便利店?
    便利店賣菜關於便利店賣菜,之前有過討論,也有過一些品牌便利店做過這方面的試點,好像也沒有引起一絲波瀾。這段時間,關於生鮮關於蔬菜一直以來是持續的熱點,想必這也是我們大多數民眾困守家中,買菜是最首要的一件事吧。
  • 中國製造業的「過剩」,究竟是「偽命題」,還是「真滯銷」?
    中國的製造業在40年前,還是名不見經傳的一個「小業務」,但是自從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放開經濟束縛,經濟發展突飛猛進,與此同時,我國的製造業也開始嶄露頭角。時至今日,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一出口大國,而且中國的製造業全球聞名。
  • 零售周評:鄰幾便利店賣菜、小紅書E輪融資、永輝買菜APP月底停用
    便利店1、 加碼IP營銷,便利蜂推櫻花主題店2、 安徽鄰幾便利店推出「菜姐菜市」小程序評:繼中石化易捷便利店買菜後,安徽鄰幾便利店推出「菜姐菜市」小程序,也加入了便利店賣菜的陣營中來。最近的消費場景和營業時長等優勢驅動便利店拓展品類嘗試賣菜,但生鮮經營不同於便利店其他品類,在供應鏈管理、營銷協同經營等方面具有諸多差異性。即使是家大業大如中石化易捷也不能下定義預判一定會成功。
  • 瀋陽租門面賣肉賣菜賺錢嗎 怎麼賣菜才能掙錢
    瀋陽租門面賣肉賣菜賺錢嗎 怎麼賣菜才民以食為天這句話不會錯的,無論大家在哪方面不消費,吃飯總是要吃的,有人氣的小區總會有固定的人群去菜市場買菜賣肉買水果,這個行業門檻也不高,商品也是剛需,就成了很多人創業的手續按,那租門面賣菜真的好嗎,怎麼做又能賺到呢?
  • 線上賣菜,真是一本萬利嗎
    幾年過去,線上賣菜像是突破了瓶頸,一下子湧現出了眾多平臺與賣家,充分地滿足了消費者線上買菜的願望。這也不禁令人感慨,在網際網路時代下,消費者隱藏的、潛在的消費需求很容易被挖掘出來,也很容易被捕捉到。所以願望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 美國富豪改變世界,中國富豪卻忙著賣菜,菜市場該被消滅嗎?
    不過代價也不小,百萬夫妻店關門大吉,菜市場一片蕭條。美國富豪改變世界,中國富豪卻忙著賣菜,為什麼財富差的不多,這境界卻差這麼多呢?比如馬斯克、比爾蓋茨、貝索斯,這些能叫上名字的,哪個不是衝著改變世界去的,「人腦工程」、「生命工程」哪一個不是大局觀的體現?
  • 魅族線下店無奈轉行:賣菜、賣鞋、賣內衣,看著讓人心酸!
    魅族線下店無奈轉行:賣菜、買鞋、買內衣,看著讓人心酸賣菜、買鞋、買內衣,魅族線下店現狀讓人心酸!隨著電商渠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人們更多地通過網際網路選購自己喜歡的手機,但近兩年來,網上銷售似乎達到了一個飽和期,各大手機廠商為進一步打響品牌、爭取更大的銷量,開始紛紛發展自己的線下實體店,並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OV、小米、華為等,但是有一家的線下實體店前景卻不太樂觀了,那便是魅族。
  • 誰說水果店不能賣菜?百果園都開始了!
    疫情下,「賣菜」領域好不熱鬧。各種線上賣生鮮的都紛紛傳出「爆單」消息。比如,京東生鮮全平臺銷售額同比增長470%;沃爾瑪春節全國整體O2O「到家」業績暴增,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超4倍;美團買菜在北京的日訂單量達到節前單量的2-3倍;多點Dmall到店到家全渠道單量同比增長89%! 近日,水果零食業巨頭百果園宣布正式「賣菜」了。
  • 進口品風潮是個偽命題?千色店和星野家先站出來不答應
    進口品風潮是個偽命題?針對這一熱點話題,《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走訪千色店、星野家等國內知名化妝品連鎖店系統,從採購運營負責人那裡挖到了不少乾貨。>>> 什麼樣的進口品適合專營店?消費需求、門店特質樣樣需匹配 自1993年開出第一家店以來,千色店即專注於進口品類。
  • 賣菜賣到抖音上去了?小夫妻創業賣菜生意十分火爆!
    生意最好的還是每天下班的時候,十平米不到的店裡擠滿了人,大家上了一天的班,都想在這裡挑點新鮮的菜,回家做點好吃的好好犒勞一下自己!為什麼這家蔬菜店的生意這麼火爆?大家都知道,每個小區樓底下都有賣蔬菜,賣水果的門麵店, 為什麼大家不在樓下買而是跑到這裡買,豈不是還要把菜往回拎一截路?
  • 同是蘿蔔,究竟白蘿蔔還是青蘿蔔好?賣菜大爺:差別很大,別瞎買
    是選白蘿蔔還是青蘿蔔好呢?我家隔壁賣菜的大爺是個熱心人,每次去買菜都要向賣菜的人介紹一些買菜的知識和小竅門,聽一聽賣菜大爺是如何說蘿蔔的吧,秋冬吃蘿蔔,選白蘿蔔還是青蘿蔔好?賣菜大爺告訴你答案,快看看!
  • 便利店餐飲企業都來試水 「全民賣菜」風口漸起
    不僅是電商賣菜,電商也賦能小商戶幫助其在這樣的特殊時期賣菜。「一邊是居民買不到菜,一邊是農戶手裡有菜賣不掉、運不出。我能做的就是把他們的菜品上到我的店鋪來賣。」吳強在京東開放平臺上經營著一家農副食品的店鋪,因為受春節和疫情影響,店鋪的銷量有了明顯下降。
  • 便利之星便利店採用新零售模式為依託發展快速
    本網9月21日訊 便利之星便利店採用新零售模式為依託發展快速。目前國內的便利店品牌還挺多的,而且不少品牌綜合經濟實力強大,但根據作者了解的情況來看,很多品牌的發展速度未必能超過便利之星便利店、這一個成立時間不是行業領先的企業也,為什麼呢?因為它採用了新零售模式、依託這樣的市場大環境取得了契機。
  • 在加油站賣菜,中石化打了什麼算盤
    加油站賣菜,中石化這又一個破次元壁的操作,能行得通嗎?加油站買菜靠譜嗎根據公開報導和部分用戶體驗,加油站買菜並不需要下車——用戶在加油時通過「易捷加油」App中的「一鍵加油」下單,而後通過「一鍵到車」頁面選擇「蔬菜禮包組合」進行購買,隨後由該加油站的員工將商品直接放到顧客的後備箱中。
  • 無印良品,賣菜了!
    參考:廣告圈頭條(ID:topadquan)素材源於網絡提到跨界品牌無印良品MUJI也算是一個積極分子書店、餐廳、酒店、便利店、家裝都有涉略但是不管怎麼樣,在中國的業績始終低迷終於,MUJI對菜市場下手了!
  • 美團優選事業部成立5個月出現貪腐案 零容忍的背後社區賣菜是非多
    以團購起家,市值1.56萬億的國內僅次於阿里巴巴和騰訊的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自然不會錯過社區團購,2020年7月7日,美團成立「優選事業部」,推出社區團購業務——基於社區便利店為載體,來做線上下單,門店自提業務。採取模式為「預購+自提」。
  • 打破「偽命題」 維也納酒店締造新模式
    那麼,維也納酒店集團究竟是如何推翻「五星體驗、二星消費」的「偽命題」之說的呢?  維也納的一道「加減法」,打破偽命題,創造行業新服務模式  「五星體驗、二星消費」的精髓就在於取五星級酒店精品服務部分,摒棄五星級酒店華而不實的部分,為此,維也納酒店集團做了一道精彩的加減數學題。
  • 我國唯一一輛免費的「火車」,任何人都可以坐,商販都在車上賣菜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火車的價格已經很便宜了,但是你知道嗎?我國有一種完全免費的火車,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乘坐。這種完全免費的列車是湖南的京廣線,從郴州到宜章縣的白石渡。它與我們的現代火車完全不同。這是一列非常古老的綠皮火車,只有兩節車廂,平時只有四站。由此可見,這是一列徹頭徹尾的短途列車。
  • 再見了,曾經的OK便利店……
    不過,最近一則消息顯示:為了蘇寧小店在華南區域擴張,蘇寧成功收購了廣州區域全部的OK便利店。這也意味著,OK便利店從此易主了。今後的「OK」會不會變成蘇寧小店?小編翻閱蘇寧官方微博證實:蘇寧確實收購了OK便利店。
  • 網絡平臺賣菜:一場資本遊戲?
    網絡平臺賣菜:一場資本遊戲?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賣菜平臺,其正在燒錢補貼消費者,價格比較便宜。在家點點手機屏幕,就能買到新鮮的蔬菜,這是很多市民期待中的網際網路便利。近來,網際網路公司正在入局這一市場,只不過換了一個名稱,叫「社區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