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論語》,是一部影響我們中國人兩千多年的人類文化經典,是學者必讀之書。
孔子被後人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聖人」,孔子濟世救民的思想,都體現在這部《論語》之中。《論語》可以說是孔子為中國人量身定做的行為規範,大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小到個人待人接物、一言一行,都在它的規範之中。
下面與大家分享《論語》的10句千年名句,重溫經典智慧!
一、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衛靈公》
點評:有活搶著幹,有過錯主動承擔;寬容大度,不輕易責備別人,這樣做人,肯定就不會招致怨恨了。
但現在很多人做反了,有功勞爭著要,有過錯推給別人,心胸狹窄,就喜歡挑別人毛病。
二、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季氏》
點評:看到善人善事,唯恐來不及向人家學習;看到惡人惡事,就如接觸到滾燙的水一樣,本能地馬上躲開。
但現在很少人能做到這樣,往往看到善人善事,就心生嫉妒,看到惡人惡事,還幸災樂禍。
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
點評:對於善人和善事,君子會全心全意地去幫助他,成全他,不會成就惡人惡事。小人相反,看到善人善事,他就破壞障礙,看到惡人惡事,他就推波助瀾,唯恐天下不亂。
看看我們現在還有多少君子?多少小人?
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
點評:自己不喜歡的,也不要強加給別人。但很多人往往是,把自己喜歡的留給自己,自己不喜歡的推給別人。
五、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裡仁》
點評:君子要多做少說,雖然看起來木訥,但行動起來卻很敏捷。但現在的人,往往是說得多,做得少,嘴巴很敏捷,行動很遲緩。
六、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己。——《論語.衛靈公》
點評:君子凡事都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小人凡事都會從別人身上挑毛病。假如大家都能這樣做,社會上也就沒有那麼多的矛盾和衝突了,那就是幸福和諧的大同世界了。
七、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點評:君子光明磊落,胸懷坦蕩,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小人自私自利,慾念太重,所以就患得患失,憂慮不安,心理負擔很重。
八、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子張第》
點評:小人犯了過錯,一定會加以掩飾,這就是錯上加錯。我們反省下自己,犯過錯後,我們是痛改前非呢?還是故意掩飾過錯呢?如果是後者,自己就已經是小人了。
九、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靈公》
點評:發現了自己的過失,如果能夠及時改正,那就是「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如果明明知道錯了,還不去改正,那就是真正的過錯了。
十、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
點評:言過其實,說到做不到,這對君子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恥辱。可是看看現在,吹噓、忽悠,已經成為一種社會風氣,而腳踏實地的君子,卻往往被人輕視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