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專家模擬中美南海開戰 美戰鬥艦不堪一擊

2020-12-26 環球軍事

【環球軍事報導】日本軍事專欄作家Kyle Mizokami12月12日發表文章,介紹了他通過擬真空戰指揮模擬遊戲模擬2016年美國海軍最新型艦艇瀕海戰鬥艦在南海與中國海軍開戰的情景,最終結果以美國海軍戰敗告終。文章稱,一百多年來,美國海軍一直用戰爭演習測試艦艇、戰術和戰略。現在,計算機能夠來處理海量的信息,其精準的運算使得程序上的「硬模擬」成為可能。在計算機技術的支撐下,作者得以通過《指揮:現代海空作戰》這樣一款遊戲來模擬現代海洋及空中作戰。

《指揮:現代海空作戰》特別適合於對現代海戰進行高保真模擬。作者將根據海軍的經驗,對美國的最新戰鬥艦進行測試,發現瀕海戰鬥艦的火力配置完全不能與中國艦艇相比。最糟糕的是,中國甚至都不需要用到飛彈就能打敗美國。儘管船體較小,但中國艦艇打出了重重的一拳。「常德艦」是20年前的設計,比瀕海戰鬥艦輕1000噸,但是它擁有8枚反艦飛彈和一座100毫米艦炮。「欽州」輕巡洋艦的重量不到瀕海戰鬥艦的一半,但是它擁有4枚「鷹擊-83」反艦飛彈和一座76毫米艦炮。

測試的結果不妙,得出的一個慘痛教訓是:在如何裝備美軍這個問題上,美國必須謹慎對待。作者對整個模擬過程的介紹全文翻譯出下:

9·11恐怖襲擊事件過後的美海軍艦艇

今天,我們要將瀕海戰鬥艦派上戰場——這是一款在911襲擊之後開發的新級別戰艦。瀕海戰鬥艦設計用於近海作戰,這一特性賦予了該艦更多的任務——或挑戰——比起其他海軍艦艇來說。首先,它們必須是全能的,而且要行動敏捷。這款艦艇是輕武裝的,依靠轉換「任務組件」來提升火力和其他的特殊功能,如水面戰、掃雷或反潛作戰等。

一艘普通的瀕海戰鬥艦裝備了57毫米速射炮,一對30毫米加農炮,以及重機槍等。該艦還配有旋轉基座防空飛彈,用來防禦敵方的戰機和來襲飛彈。不過,相比其他的水面艦艇來說,瀕海戰鬥艦的火力不夠——該艦的批評者抓住了這一點。批評者認為,瀕海戰鬥艦應該裝備大一點的艦炮、遠程自衛飛彈,以及反艦飛彈等,這樣就可以打敗與己方同等規模的敵艦。

遊戲開始

遊戲的情境設置在南海一座名為黃巖島的礁石周邊,位於菲律賓以西約137英裡處。在現實中,中國和菲律賓都認為黃巖島是自己的領土,兩國緊張態勢愈演愈烈。2012年,中菲兩國差點動武,那時,菲律賓海軍派遣了一艘美國海岸警衛隊退役快艇「德爾-畢拉爾號」,對靠近黃巖島的中國漁船進行檢查。面對著中國海警的2艘艦艇,「德爾畢拉爾號」被迫撤退。

在我們的模擬情節中,時間快進到2016年,中菲兩國仍然在各自強硬聲張主權。兩艘菲律賓海軍艦艇抵達了,分別是巡邏艇「埃米利奧-哈辛託號」和「阿爾提米奧-瑞卡德號」。戰爭一觸即發。

(我們無意用這一情節來評論北京和馬尼拉的野心,我們的想像也不會真的在黃巖島發生。只是這一情節對我們測試瀕海戰鬥艦系統起到了很好的背景作用。)

美國海軍趕來支持菲律賓盟友:2艘瀕海戰鬥艦,分別是「自由號」和「沃斯堡號」,兩艦都在菲艦以南30海裡處。「哈爾西號」是一艘裝備了飛彈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以同等距離位於菲艦之後。

開火

菲艦的傳感器相當粗糙——基本上靠目測或導航雷達——正在歷經識別該海域所有船隻的困難時期。這裡還有許多水面接觸,有些是漁船,有些是其他一些什麼。假如菲艦真的知道了那兒有什麼,他們肯定會掉頭就跑。我同時操縱著美艦和菲艦,幸好我有一架MQ-4C「特裡同」無人機——空軍「全球鷹」無人機的海軍版。我派出「特裡同」飛越黃巖島,去看看那邊到底有什麼。 「特裡同」識別出大量的中國漁船,其中也混雜著「狼」——中國的1艘名為「常德艦」的「江湖」級驅逐艦。「常德艦」以西20海裡是「欽州艦」,這是一款056型新式輕巡洋艦。「常德艦」直接衝向「埃米利奧-哈辛託號」。噢喔。

09時46分31秒,「常德艦」用100毫米艦炮向「埃米利奧-哈辛託號」開火。「埃米利奧-哈辛託號」用76毫米艦炮火速發起反擊,幸運得分,又開始用副火力攻擊「常德艦」。激烈的炮戰持續了3分鐘以上,在這期間「常德」艦幾次罷工。

「埃米利奧-哈辛託號」報告,西面有飛彈來襲。這是「欽州」輕巡洋艦發起的攻擊。由於沒有防空雷達和先進武器,「埃米利奧-哈辛託號」簡直就是甕中之鱉。2秒鐘之後,中國的數枚「鷹擊-83」反艦飛彈從海面上不到30英尺的低空呼嘯而過,「埃米利奧-哈辛託號」被擊中。「埃米利奧-哈辛託號」從指揮屏幕上消失。

又一條「鷹擊-83」飛彈的尾跡曲線指向「阿爾提米奧-瑞卡德號」。儘管隔著近60英裡的距離,「哈爾西號」還是試圖幹預,發射了一枚SM-6「水對空」飛彈來攔截中國的飛彈。但是距離太遠了,「阿爾提米奧-瑞卡德號」罷工。損失慘重。

「自由號」和「沃斯堡號」全速北進。我命令它們攔截「欽州艦」和受傷的「常德艦」,這2艘艦艇正在從交戰區往北逃跑。這是孤注一擲,因為瀕海戰鬥艦不能很好地防禦反艦飛彈,只配備了57毫米艦炮和旋轉基座飛彈發射裝置。我認為「欽州艦」的反艦飛彈已經打光了。雖然「常德艦」可能還滿載著飛彈,但是它在與「埃米利奧-哈辛託號」的交戰中嚴重受傷。

速度超過了40節,「沃斯堡號」和「自由號」開始縮小距離。「欽州艦」和「常德艦」同時調轉船頭,面朝「沃斯堡號」。很明顯它們想打,那我就成全它們。這2艘美國瀕海戰鬥艦都接到指令,一旦距離近到足以發射「格裡芬」地對地飛彈,即刻與敵交戰。「沃斯堡號」和「自由號」共載有30枚「格裡芬」飛彈。

雙方相隔4英裡時,「沃斯堡號」用57毫米艦炮向「欽州艦」開火。「欽州艦」立刻用76毫米艦炮還擊,輕微創傷「沃斯堡號」。不幸的是,「沃斯堡號」的旋轉基座飛彈發射裝置早早地就被破壞了,這意味著它無法進行反導防禦。「格裡芬」飛彈發射器失去了作用,那麼「沃斯堡號」唯一的武器僅剩下57毫米艦炮。片刻之間,「沃斯堡號」被摧毀。

「沃斯堡號」受傷,嚴重起火,大量進水,毫無還手之力。是時候離開了。「沃斯堡號」開足馬力,掉頭南撤,但還是被「欽州艦」的76毫米艦炮擊中。雷射測距儀受損,艦炮製導雷達受損,30毫米「蝮蛇」加農炮受損⋯⋯損害報告不斷傳來。「沃斯堡號」的命運已經註定。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哈爾西號」監測到2枚從南面發射過來的反艦飛彈,發射源在2艘美艦之間,正位於黃巖島附近。會是潛艇嗎?管它是什麼呢,反正移動速度高達520節。這2枚不明飛彈向北方飛去,指向「沃斯堡號」。情況不妙。「哈爾西號」再次試圖攔截,4枚SM-6防空飛彈齊射,瞬間速度達到2400節。能即時消除威脅嗎?這不重要了。「沃斯堡號」傾覆。

最後的戰艦

「自由號」除了進攻之外別無他法。「自由號」僅剩一枚射程1000英裡的反艦飛彈。「哈爾西號」的彈藥也打光了,只剩下一架裝備「地火」空對地飛彈的MH-60R「海鷹」直升機,我怕它會消失在「欽州艦」的防空火力之下。因此,如果「自由號」想出來,必須自行脫困。距離「常德艦」5.7英裡時,「自由號」報告,已經受傷的「常德艦」受損不大,但進水嚴重。「自由號」用57毫米艦炮開火,迅速數次擊中「常德艦」。「常德艦」的艦炮一定是損壞了,因為它無法開炮。「常德艦」被擊中數次,但並未下沉,可能是因為57毫米艦炮的火力太小。「自由號」以40多節的速度猛撲上去,用艦炮連續開火。

我在等著「格裡芬」飛彈發射。它們現在怎麼了?怎麼要這麼久?在距離敵艦3英裡時,「格裡芬」飛彈終於發射了。費了不少時間,是因為57毫米艦炮堵塞了。「常德艦」上的火勢發展到中度,仍在大量進水。「格裡芬」飛彈出了幾處故障,但大多數還是擊中了「常德艦」。不過,它們仍然無法對已經受損的「常德艦」造成明顯的損傷,因為「格裡芬」飛彈搭載的彈頭只有2臺筆記本電腦那麼重。美國庫存裡的下一代最大型反艦飛彈「魚叉」,擁有488磅重的彈頭。但是,數百英裡之內沒有「魚叉」飛彈。

終於,隨著「自由號」耗盡了最後一枚飛彈,「常德艦」開始下沉。但056型輕巡洋艦「欽州艦」趕到了,用76毫米艦炮與「自由號」交火。57毫米艦炮的射程短,「自由號」無法還擊。我面臨著嚴重的困境:位於中國艦炮火力範圍的邊緣,我是該逃跑呢,還是該向敵人靠近並摧毀他們呢?

此刻,我派出了「哈爾西號」的艦載「地火」飛彈直升機。雖然冒著被擊落的風險,但是為了救「自由號」,我別無選擇。直升機無法擊沉「欽州」艦,但也許能對其造成損害,以便「自由號」跑開。我錯了,「欽州艦」和「自由號」現在已經開始交火,而且只有1艘艦艇能離開。「自由號」有速射炮,火控裝置也強於對手,但是「欽州艦」的船體足以承受。「自由號」著火,開始下沉,艦炮被毀。我讓「自由號」以41節的速度躲開,祈禱「哈爾西號」的直升機能及時趕到,掩護它撤退。遊戲結束了。但我並不沮喪,反而覺得解脫。終於被人痛扁完了。

事後報告

我試過重新開始這個遊戲,但是很快發現,不管我操作多少次,結果都是一樣。瀕海戰鬥艦的火力配置完全不能與中國艦艇相比。最糟糕的是,中國甚至都不需要用到飛彈就能打敗美國。儘管船體較小,但中國艦艇打出了重重的一拳。「常德艦」是20年前的設計,比瀕海戰鬥艦輕1000噸,但是它擁有8枚反艦飛彈和一座100毫米艦炮。「欽州」輕巡洋艦的重量不到瀕海戰鬥艦的一半,但是它擁有4枚「鷹擊-83」反艦飛彈和一座76毫米艦炮。

瀕海戰鬥艦的火力不小,但這只是理論上的。每艘都有57毫米主炮,但這對攻擊水面艦艇來說遠遠不夠。每艘都有15枚「格裡芬」飛彈,但飛彈的射程比艦炮還短。「格裡芬」飛彈的彈頭只有13磅重,這用來對付伊朗的「蜂群戰術」快艇可能比較有效,用來對付中國艦艇幾乎沒什麼價值。最糟糕的是,為了讓微弱的火力能夠打到敵人,瀕海戰鬥艦必須進入到中國多重武器系統的射程範圍之內。

在我們的模擬遊戲中,瀕海戰鬥艦都被擊沉了。這是對瀕海戰鬥艦的控訴嗎?沒那麼簡單。我們配置的瀕海戰鬥艦——美國目前正計劃配置——被擊沉了。但瀕海戰鬥艦在本質上是模塊化的,它們所搭載的反水面戰模塊化武器是可以改變的。例如,如果我有「格裡芬」飛彈和挪威製造的對海攻擊飛彈,就可以迅速擊沉這2艘中國艦艇,而不需要進行近身刀劍格鬥——其實我只有一把匕首。 57毫米艦炮其實不是個問題,因為我反正沒指望用它們來打擊敵艦。我絕望地決定用它們來對抗敵艦,這才是個真正的問題。

瀕海戰鬥艦的速度很有用,因此我能以40多節的速度推進這2艘艦艇。但是,每小時多跑10英裡根本無濟於事,因為中國「鷹擊-83」飛彈的射程達186英裡。我情願用瀕海戰鬥艦的速度優勢,來換取在187海裡之外偵察並摧毀中國艦艇的能力。

玩太多的商業模擬遊戲還存在一個固有的危險。遊戲設計者盡力地精準模擬現代海空戰,這正是《指揮:現代海空作戰》的設計者所做的,但是未知的事情還是不會知道,正如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最多只會把這款遊戲當作友情提示罷了。

戰爭是慘烈的,也是不可預知的。任何訓練、維護或雙方秘密能力等方面的差別——有些事情不到開戰不知道——都可能會對情節造成決定性的影響。美國國防預算越來越少,選擇也越來越難,在模擬遊戲中,瀕海戰鬥艦的反水面戰模塊表現不佳,這值得我們深思。我們希望瀕海戰鬥艦有能力幹掉比自己小一半的戰艦,這如何才能實現呢?我們確實還未實現。

瀕海戰鬥艦是美國海軍的「能工巧匠」,它的任務模塊系統可以勝任各種各樣的工作。跟所有的能工巧匠一樣,瀕海戰鬥艦也有自己的「精鋼鑽」。但是,很少有能工巧匠能象我們所希望的那樣,勝任所有的工作。把所有的任務都派給了瀕海戰鬥艦,給的資金卻又很有限,我們還能指望它幹好什麼?還有一件事是確定的:這位「能工巧匠」的「錘子」太小了。(知遠/北風)

https://medium.com/war-is-boring/how-i-lost-the-battle-of-the-south-china-sea-c47b367a1de2

相關焦點

  • 外媒猜中國056輕護將與美瀕海戰鬥艦對峙南海
    中國海軍2月25日正式服役的新一代隱形護衛艦首艦582艦,被西方看做是中國海軍未來在東海與南海巡邏的主力。美國將於3月1日正式部署到新加坡的新概念戰艦——瀕海戰鬥艦首艦「自由」號,則擔負著「維護周邊海上安全」的重任。韓國《朝鮮日報》2月28日認為,這種任務的重疊使「中美隱形護衛艦在南海正面對峙的可能性增大」。
  • 中美關係看不到出路,美學者:很可能在南海開戰
    編輯:堅果審稿:悠悠9月28日,根據臺北中評社報導,美國著名政治學家約翰·米爾斯海默,曾在11年前預言,中國的崛起將導致中美關係的衝突。在近日的採訪中,他表示中美對抗的最佳時機應該是在20年後,但是因為現實環境與他國的過早反應推動了事情的發展。尤其是在川普執政期間,中美在東海、臺灣、海南開戰的可能性大幅增加。而該如何解決中美之間問題,到現在都沒有找到方法。
  • 國民黨「立委」:憂中美南海開戰,臺灣要維護太平島「主權」
    針對美國國務院下令關閉中國駐休士頓領事館,中國也可能報復,是否意味中美外交戰開打?中國國民黨「立委」呂玉玲接受訪問時表示,她更關注中美在南海較量不斷升溫,憂心兩大強權先在南海開戰,臺灣太平島主權要維護,如果沒有好好處理,可能遭池魚之殃。
  • 國民黨「立委」:憂中美南海開戰,臺灣要維護太平島「主權」
    針對美國國務院下令關閉中國駐休士頓領事館,中國也可能報復,是否意味中美外交戰開打?中國國民黨「立委」呂玉玲接受訪問時表示,她更關注中美在南海較量不斷升溫,憂心兩大強權先在南海開戰,臺灣太平島主權要維護,如果沒有好好處理,可能遭池魚之殃。
  • 美上將:一旦開戰,中國必輸?俄專家:清醒一點,中美戰爭有兩種
    美上將:一旦開戰,中國必輸?俄專家:清醒一點,中美戰爭有兩種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美國對中國的敵意已經非常強烈。畢竟在疫情期間,中國率先進行了抗疫,控制了國內的局勢。而反觀美國一味地去抹黑中國,還指責中方是病毒的源頭,這純粹是無稽之談。
  • 中美開戰 臺灣抉擇(五)|美國南海租借島嶼評議
    如果中美在東海海域開戰,美軍或許有足夠的戰機能打贏,但若衝突發生在南海,美軍在當地沒有足夠的基地。根據臺灣《中國時報》轉載福布斯(Forbes)雜誌8月9日的分析指出,要解決這問題,也許只要向中方「借」基地就好了。美方可以出動傘兵空降或是海軍陸戰隊登島,借用島嶼並建立新的前進基地。
  • 美稱不許中國在南海建「海洋帝國」英國首先附和並放言派航母赴南海
    7月1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選擇在所謂「南海仲裁案」4周年之際發表聲明(以美國國務院名義並在官網公布),宣稱中國在南海許多主張「非法」,「不會允許中國在南海建立海洋帝國」。 美聯社稱,川普政府升級了針對中國的行動,直接插手最敏感的南海問題。
  • 中美開戰 臺灣抉擇(五)|美國南海租借島嶼評議
    作者 譚傳毅 臺灣特約軍事評論人如果中美在東海海域開戰,美軍或許有足夠的戰機能打贏,但若衝突發生在南海,美軍在當地沒有足夠的基地。根據臺灣《中國時報》轉載福布斯(Forbes)雜誌8月9日的分析指出,要解決這問題,也許只要向中方「借」基地就好了。美方可以出動傘兵空降或是海軍陸戰隊登島,借用島嶼並建立新的前進基地。分析認為,就以南海爭議島嶼來說,中美空戰決勝的關鍵,在於作戰半徑(島嶼後勤保障基地)800公裡之內。
  • 菲律賓防長放話:如果中美南海開戰,菲律賓無論如何都會參與
    言下之意就是,中美南海開戰,菲律賓一定趁機搗亂。可是,給中國添亂,菲律賓有資格嗎?【幫助美軍和中國打仗,菲律賓肯定不敢,像當年在仁愛礁那樣搶奪中國黃巖島,會是菲律賓最有可能的渾水摸魚動作】需要強調的是,中美南海熱戰菲律賓趁機搗亂,中國絕不會驚訝,也絕不會擔心。如果菲律賓屆時敢冒險,最終吃虧的只能是菲律賓自己,中國絕不會有多少損傷。
  • 南海海域 中國護衛艦抵近監視美軍戰鬥艦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自6月末以來,美國海軍在南海地區舉行了3次雙航母演習,還出動了轟炸機進行海空聯演,意圖震懾中國。除了航母以外,美軍還出動了快速靈活的瀕海戰鬥艦,前往我南海海域抵近偵察。面對美國海軍在南海地區的軍事行動,我海軍做出了回應。
  • 菲律賓防長放話:如果中美南海開戰,菲律賓無論如何都會參與
    言下之意就是,中美南海開戰,菲律賓一定趁機搗亂。可是,給中國添亂,菲律賓有資格嗎?【幫助美軍和中國打仗,菲律賓肯定不敢,像當年在仁愛礁那樣搶奪中國黃巖島,會是菲律賓最有可能的渾水摸魚動作】需要強調的是,中美南海熱戰菲律賓趁機搗亂,中國絕不會驚訝,也絕不會擔心。如果菲律賓屆時敢冒險,最終吃虧的只能是菲律賓自己,中國絕不會有多少損傷。
  • 兩棲攻擊艦來了,瀕海戰鬥艦來了,F-35B也來了,南海熱鬧了
    1月25日,美國海軍「蒙哥馬利」號瀕海戰鬥艦擅自進入中國南沙島礁鄰近海域。3月10日,美國海軍「麥克坎貝爾」號飛彈驅逐艦擅自進入中國西沙領海。3月13日,美國海軍「美利堅」號兩棲攻擊艦和「吉佛茲」號瀕海戰鬥艦闖入中國南海海域並開展聯合訓練。期間,「美利堅」號兩棲攻擊艦還出動了F-35B艦載戰鬥機。2020年以來,美國海軍已經是連續三次擅自進入中國南海。尤其是最近的一次,兩棲攻擊艦來了,瀕海戰鬥艦來了,F-35B也來了。
  • 美海軍上將:一旦開戰,中國的彈道飛彈將讓關島遭受「毀滅性打擊」
    中美矛盾重重,面對世界呼籲,美國不僅不就此停止,打壓中國行動愈發激烈,為了維護大國尊嚴,中國迅速採取對等反制,如今兩國戰火味十足,已升起無聲硝煙。面對中美愈發惡劣關係,不少他國專家表示,未來中美開戰機率非常大。
  • 美上將:不願開戰,開戰中國會輸很快?要清醒:中美2種戰爭可能
    世紀不遇的新冠疫情爆發,在病毒席捲全球、重創世界各國經濟的壓力情況下,中美之間的關係出人意料般的直直下墜。在疫情、人權、貿易、智慧財產權、間諜、臺海、南海、華為等眾多領域全面展開「交火」,關係進一步走入惡化。
  • 美稱不許中國在南海建「海洋帝國」英國首先附和並放言派航母赴南海
    7月1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選擇在所謂「南海仲裁案」4周年之際發表聲明(以美國國務院名義並在官網公布),宣稱中國在南海許多主張「非法」,「不會允許中國在南海建立海洋帝國」。 美聯社稱,川普政府升級了針對中國的行動,直接插手最敏感的南海問題。
  • 美軍把南海列入「五大危險海域」?專家:好意思?
    美專家根據前沿兵力面臨威脅和有可能誘發全球衝突的安全挑戰,列出美國海軍面臨的五大危險海域。專家:中國南海和其他四個海域沒有可比性據美媒報導,美國海軍面臨的五大危險海域包括南海海域、波羅的海和黑海海域、中東波斯灣海域、朝鮮半島海域、巴布-埃爾-曼德海域等。
  • 中美在南海、臺海必有一戰?中美國防部釋放了豐富信號
    一段時間以來,許多自媒體不停地渲染南海、臺海危機形勢,鼓吹中美在南海、臺海必有一戰且是大戰。近幾個月筆者多次跟美方專家就南海問題開展對話會,一個現象是美方專家很少提及中美在南海開火,也沒有人討論所謂「美軍南海炸礁」的媒體報導。不禁要問:為什麼這些聲音總是來自中國?
  • 美蘭德公司模擬推演中日在釣魚島開戰 稱美最好別插手
    參考消息網1月29日報導 港媒稱,中日釣魚島主權爭議令兩國關係持續緊張之際,美國著名智庫蘭德公司發表驚人預測報告,模擬推演中日在釣魚島開戰,結果卻是中國在五日內大敗日本,完全控制釣魚島,認為美國最好的策略是「坐視不管」。然而,美軍表明釣魚島爆發衝突會介入協助日本防衛。
  • 美軍瀕海戰鬥艦又來南海 還帶著新加坡隱形護衛艦一起演練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美國海軍的一艘瀕海戰鬥艦於5月25日現身南海,還與新加坡軍艦開展了聯合演練。美國太平洋艦隊5月27日發布消息稱,美國海軍「吉福茲」號瀕海戰鬥艦於5月25日,與新加坡海軍的「堅信」號隱形護衛艦在南海海域開展聯合訓練。美國海軍的「吉福茲」號瀕海戰鬥艦近期在南海相當活躍,5月12日,「吉福茲」號瀕海戰鬥艦在南海航行,並在馬來西亞租用的「西卡佩拉」號鑽井平臺附近開展活動。
  • 俄專家稱美國快退役的4艘瀕海戰鬥艦,或將轉賣東南亞
    俄羅斯專家伊利亞·克拉姆尼克當天表示,美國人可能會考慮把這四艘艦船轉賣給美國在東南亞的盟友,例如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國家。這四艘軍艦在服役期間並沒有遭受過重創,基本處於生命周期的中前期,為何就早早退役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