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接盤?俄專家稱美國快退役的4艘瀕海戰鬥艦,或將轉賣東南亞

2020-12-21 谷火平觀察

近日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的報導,美國的4艘瀕海戰鬥艦:"自由"號、"獨立"號、"沃斯堡"號和"科羅納多"號將會在明年的3月退役,這批退役下來的瀕海戰鬥艦將會被封存。其中科羅納多號在2014年4月才剛剛服役,剛剛服役6年。俄羅斯專家伊利亞·克拉姆尼克當天表示,美國人可能會考慮把這四艘艦船轉賣給美國在東南亞的盟友,例如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國家。這四艘軍艦在服役期間並沒有遭受過重創,基本處於生命周期的中前期,為何就早早退役了呢?

(美國的瀕海戰鬥艦進行編隊訓練)

美國提出瀕海戰鬥艦的設想源於上個世紀90年代,由於蘇聯解體,冷戰格局瓦解,美國海軍獨霸大洋,但是依舊有些國家不服美國的管,而美國引以為豪的航母戰鬥群卻無法在近海或駛入內河進行作戰。因此美國就想開發出一種在海空軍完全掌握制海權和制空權的情形下擁有在戰區周邊快速遊弋,提供火力支援、反潛、反水雷、反水面艦艇的近岸戰鬥船隻,功能類似於武裝巡邏艇。

(獨立號濱海戰鬥艦)

一開始瀕海戰鬥艦為500噸的小型戰艦,造價並不高。但是隨著軍方不斷增加要求,讓這種小船的體積層層加碼,最終設計出來了一型噸位和中型護衛艦噸位相當的戰艦。

由於要在近海作戰,瀕海戰鬥艦皆使用了吃水很淺的設計,船身大量使用鋁合金等輕量化材料。也導致了該艦船的抗海況能力差,抗打擊能力弱。以獨立級瀕海戰鬥艦為例,其武器的配備為一門MK-110 57mm艦炮,四挺M2重機槍,11枚RIM-116對空飛彈,一門方陣近迫武器系統,兩具AGM-84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和若干的AGM-114地獄火飛彈。可以搭載兩架SH-60直升機和MQ-8火力偵察兵無人機。其使用多體船體設計,最快可以在海上跑到44節(81公裡/小時)。

(在各種反艦飛彈面前,瀕海戰鬥艦跑得再快也沒用)

從其配置和作戰性能配置來看,瀕海戰鬥艦擁有對於近岸軟硬目標很強的壓制能力,同時用來清理各種小型艦船例如近岸巡邏艇、摩託艇等目標的能力較強。但是由於該艦的設計過於極端也導致了這種每一艘耗資5億美元、約3000噸級的艦船也只能用來當"巨型巡邏艇",其貧弱的防空能力沒法像同噸位的護衛艦那樣為美軍艦隊提供防空、反艦火力。

(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相比於獨立級的船體設計,看上去正常多了)

更要命的是瀕海戰鬥艦要在海軍完全掌握制海權和制空權的條件下才能發揮作戰效用,而美國海軍目前已經很難保證這個前提的成立。一旦瀕海戰鬥艦暴露在敵方大型艦艇和反艦戰機的面前,這些瀕海戰鬥艦幾乎不堪一擊。

(在美國盡力實現355計劃的當下,也要把瀕海戰鬥艦退役)

目前為了開發瀕海戰鬥艦美國花費了20年,投入資金約300億美元,並且每年還要花費大量的經費來維護這些"雞肋"的戰艦。美媒也普遍認為它是"美國海軍有史以來最失敗的項目",即使美國海軍正在進行建設355艘艦船的大海軍計劃,也仍然堅持瀕海戰鬥艦的提前退役,由此可見,這些瀕海艦有多不受美國海軍歡迎。

(瀕海戰鬥艦下水畫面)

那菲律賓和馬來西亞是否會接盤呢?答案顯而易見,連美國都玩不轉的戰艦,東南亞諸國更沒法用。更何況,瀕海戰鬥艦那高昂的價格,東南亞國家買得起嗎?就算美國跳樓大甩賣,將它們打折出售,這些效果買回來意義也不大呀,有那些錢買幾艘多用途的護衛艦它不香嗎?

相關焦點

  • 俄專家:美國明年封存4艘瀕海戰鬥艦 隨後可能低價賣給東南亞國家
    【環球網軍事報導】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6日報導稱,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軍事專家伊利亞·克拉姆尼克當天表示,美國明年首批退役的4艘瀕海戰鬥艦可能將被轉交至美國在東南亞的盟友,例如菲律賓和馬來西亞。報導稱,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發布消息稱美軍首批4艘瀕海戰鬥艦明年將於2021年3月退役,這些艦艇將進入封存狀態。俄羅斯專家伊利亞·克拉姆尼克對此表示,首批4艘瀕海戰鬥艦為了節省建造開支,功能嚴重受限。據他稱,這些戰鬥艦最初是為在封閉戰場中進行軍事行動作業而製造的,例如在東南亞、波斯灣和地中海。
  • 瀕海戰鬥艦扶不上牆,美國各方失去耐心
    近日,因故障失去航行能力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底特律」號(LCS 7)被拖船拖回了美國本土,將很可能由此宣告「自由」級的「死刑」。 美國目前同時裝備有兩型瀕海戰鬥艦,分別是「自由」級和「獨立」級,分別有10艘和12艘已經加入美國海軍服役,另外還有6艘「自由」級和7艘「獨立」級正在船廠建造中。
  • 美海軍接收第12艘「獨立」級瀕海戰鬥艦,那什麼是瀕海戰鬥艦?
    近日網上消息稱,在當地時間的6月26日,美國海軍正式接受了「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奧克蘭」號,這也是美國第12艘獨立級瀕海戰鬥艦,那麼有些小夥伴可能對瀕海戰鬥艦不是太了解。今天小編就簡單講講瀕海戰鬥艦。瀕海戰鬥艦是美國海軍為取代佩裡級護衛艦在90年代初期進行的SC-21水面戰鬥艇計劃的一部分。瀕海戰鬥艦的核心就是一個「瀕」字,是冷戰後美國海軍可能面對的戰術情景而研製的。瀕海戰鬥艦與傳統的護衛艦相比,它的打擊火力減弱了很少,並且在艦體的構建上也是用一種能兼顧高速、耐波能力與隱身性能和輕量化的高科技材料建造。
  • 「先進」的瀕海戰鬥艦要草草謝幕了
    美國海軍決定要將最早的四艘瀕海戰鬥艦(LCS)退役了,分別是「自由」級的一號艦「自由」號、二號艦「沃斯堡」號,「獨立」級的一號艦「獨立」號、二號艦「科羅拉多」號,艦齡最長的「自由」號12年,「科羅拉多」號僅6年。
  • 無奈的美國海軍,從未來戰艦到人嫌鬼厭,瀕海戰鬥艦為何走向衰亡
    引言獨立級瀕海戰鬥艦是全世界最為科幻的艦艇,別具特色的三體設計讓獨立級瀕海戰鬥艦恍若來自未來,各式各樣的多用途模塊更是無比契合艦艇多用途設計的時代潮流,航母級別的動力讓瀕海戰鬥艦擁有了高達45節的航速,但是這樣一種極其科幻的艦艇,在服役尚且不滿十年之時就進入了生命末期,即將退役。
  • 美國瀕海戰鬥艦50節,國產瀕海任務艦22節,差距這麼大?
    差距對比:國產瀕海任務艦22節,美國瀕海戰鬥艦50節此次交付的國產馬來短劍級瀕海任務艦,是該級艦的第一艘,馬來西亞皇家海軍訂購了4艘,該級艦主要武器是一門30毫米遙控艦炮,還有12.7毫米機槍,滿載排水量也只有700噸,續航裡程可達2000海裡,最大航速僅有22節,這樣的數據加上「瀕海」這個名字
  • 拿瀕海戰鬥艦比,簡直拉低054A的身份,你速度再快能快得過飛彈?
    自從美國海軍的佩裡級護衛艦退役之後,到目前美國現役的軍艦當中已經沒有護衛艦這個作戰序列的艦體。而目前中國海軍當中依然保留著4000噸級的054A型護衛艦,到目前這款在2008年服役的護衛艦至今已有30艘入役中國海軍。
  • 美驗收第10艘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數量和戰力同步提升
    參考消息網12月22日報導外媒援引美國防務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聲明稱,美國海軍最新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未來的「聖路易斯」號本月在密西根湖成功完成了驗收試航。據美國外交學者網站12月19日報導,驗收試驗是向美國海軍交付軍艦前的最後一個重大步驟。驗收試驗由海軍檢驗和鑑定局負責,該局是美國海軍檢驗和報告艦船是否做好執行正式任務準備的主要機構。報導稱,未來的「聖路易斯」號瀕海戰鬥艦是自由級的第10艘、也是第24艘瀕海戰鬥艦。這艘於2017年5月開始建造的新戰艦將於明年初入列服役。
  • 「面子工程」倒塌,造價持平052D的瀕海戰鬥艦,因故障被拖回
    據觀察者網11月9日報導,美國海軍一艘服役僅4年的LCS-1"瀕海戰鬥艦"因動力系統技術故障的原因,在回到港口之後,不得不提前"退役"。隨著這艘艦的"提前退役",它也就正式成為美國海軍戰後"最短命"的戰艦。
  • 從「自由」級到「獨立」級,一文了解美國瀕海戰鬥艦
    2005年3月,美國海軍提交了《未來30年部隊結構發展計劃》,表示將在未來30年裡縮減大型艦艇的數量,大力發展以瀕海戰鬥艦為代表的小型戰艦。在不斷調整發展戰略的同時,美國海軍也在不斷修改造艦計劃。1994年9月,美國海軍通過了《21世紀水面作戰艦艇(SG-21)任務需求方案》,1997年將SG-21更名為DD-21。
  • 造價5.2億美元的瀕海戰鬥艦,頻頻陷入癱瘓狀態
    近日據媒體報導稱,美國海軍開始展開對「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的相關審查。今年11月份,4號艦「底特律」號因故障失去動力則被直接拖回了美國本土。而這並非是該級戰艦首次出現此類問題了。在這之前,已有數艘曾因機械故障致使其陷入癱瘓狀態。現如今,每艘造價高達約5.2億美元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更是被美媒稱作是「漂浮垃圾堆」。
  • 瀕海戰鬥艦連054A都不如,為啥美國還瘋狂建造?
    2017年12月15日,在中國上海浦東船塢汽笛齊鳴中,迎來了中國海軍第29艘054A級正式下水。而在地球另一端,美國時間2017年12月16日,美國海軍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小石城」號也迎來了正式服役。這兩則消息爆出後,很多人將054A級護衛艦和美國瀕海戰鬥艦放在一起比較。
  • 美國海軍終於敲定FFG(X)護衛艦,瀕海戰鬥艦恐被淘汰
    如何一來美國原本去抱有巨大期望的瀕海戰鬥艦不合時宜,於是美國人不得不提出了新一代的過一件項目,最終在2020年選定了FFG(X)護衛艦,結果在裝備發展上又回到起點了,折騰了二十年沒有什麼大的進步。瀕海權無用如今終於敲定FFG(X)護衛艦設計方案,那麼瀕海戰鬥艦恐被淘汰,瀕海戰鬥艦實際上是點錯了科技樹,雖然在技術上它有了許多突破之處,可惜綜合成果不是美國所追求的,已經不是能不能再發展下去
  • 外媒猜中國056輕護將與美瀕海戰鬥艦對峙南海
    美國將於3月1日正式部署到新加坡的新概念戰艦——瀕海戰鬥艦首艦「自由」號,則擔負著「維護周邊海上安全」的重任。韓國《朝鮮日報》2月28日認為,這種任務的重疊使「中美隱形護衛艦在南海正面對峙的可能性增大」。《朝鮮日報》稱,中國056型護衛艦首艦582艦2月25日在上海舉行交付海軍儀式,中央軍委委員、海軍司令員吳勝利親臨交艦儀式並講話。
  • 從昔日香餑餑,到今天的漂浮垃圾堆,美軍承認瀕海戰鬥艦徹底失敗
    作為執行瀕海作戰任務的瀕海戰鬥艦,曾被美國海軍寄予厚望,但一路走過來,叫罵聲蓋過了喝彩聲,從以前的「香餑餑」,變成了媒體今天口中的「漂浮垃圾堆」。據環球網軍事報導,美國「任務與目標」網站12月23號報導稱,美國海軍正在調查「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潛在的設計缺陷。
  • 美軍瀕海戰鬥艦故障頻發,美媒直接叫它「漂浮垃圾堆」
    「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是美國海軍的一型護衛艦。令美軍崩潰的是,這型瀕海戰鬥艦服役以來,故障頻發,其綽號已從「小破船」變成「漂浮垃圾堆」。據環球網12月18日報導,美國海軍近日開始對屢屢發生動力故障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進行審查,這型戰艦一直因動力問題、生存力問題、設計缺陷等問題而飽受詬病。美媒甚至直接叫它「漂浮垃圾堆」。據悉,在去年10月,「底特律」號瀕海戰鬥艦的聯合傳動裝置出現問題,使得該艦被迫返港。在最近幾個月,同樣的問題也困擾著「小石城」號瀕海戰鬥艦。
  • 外形仿佛科幻片產物,美軍的獨立級瀕海戰鬥艦欣賞
    瀕海戰鬥艦是20世紀90年代美國「由海向陸」思維的產物,旨在應對紛繁複雜的近海威脅。
  • 美海軍新型飛彈護衛艦確定,下艘瀕海戰鬥艦?定位無法與052D對比
    美國海軍雄心壯志地想要擴大海軍現有的艦艇規模,但先是被削減了預算,使其打算落空,然後還被提前退役了大量的主力艦艇,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還傳出將削減兩艘航母的消息。這三板斧掄下來,美國海軍無疑將遭受重創。不幸中的萬幸,最近,美國海軍的新型飛彈護衛艦終於確定了承包商。歷時3年,美國海軍新一代飛彈護衛艦FFG-X項目有了重大推進。
  • 美國瀕海戰鬥艦50節,國產瀕海任務艦22節,差距為何這麼大?
    差距對比:國產瀕海任務艦22節,美國瀕海戰鬥艦50節 此次交付的國產馬來短劍級瀕海任務艦,是該級艦的第一艘,馬來西亞皇家海軍訂購了4艘,該級艦主要武器是一門30毫米遙控艦炮,還有12.7毫米機槍,滿載排水量也只有700噸,續航裡程可達2000海裡,最大航速僅有22節,這樣的數據加上「瀕海」這個名字,讓俊赫君想起了另一種著名的艦艇。
  • 瀕海戰鬥艦集體趴窩,最高航速被限制在10節,海軍高層感到失望
    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小石城」號和「底特律」號的推進系統反覆出現故障,引發了對等級級設計缺陷的擔憂,這可能引發對海軍17艘瀕海戰鬥艦的關鍵部件進行返工,這將是一筆不菲的花銷。海軍高層曾多次試圖將建造計劃帶入正軌,但卻面臨著一系列棘手的挑戰,從不可靠的工程設備到開發進展緩慢的傳感器包,這些都限制了瀕海戰鬥艦的可靠性。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的一份聲明稱,近幾個月來,在瀕海戰鬥艦「小石城號」和「底特律號」上,與「高速離合器軸承過早失效」有關的傳動齒輪問題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