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人嗜食生醃海鮮,遠近聞名,蔬菜生醃比雞肉好吃卻鮮為人知,大家好,我是異族極限,資深自媒體人,汕頭人,只做原創,歡迎關注我帳號裡的更多原創作品。
一提到汕頭美食,首先想到的是生醃海鮮,膠質彈牙,蟹膏橫溢的生醃螃蟹,血淋淋的生醃血蚶,胖嘟嘟的生醃鮮蠔,鹹鮮微辣,配上一碗白糜,吃一次終身難忘,這都是網紅食物,今天要說的是生醃芥藍菜,也許你聽說鰈魚脯炒芥藍是潮州菜的代表之一,芥藍牛肉汕頭家常菜的代表,這都是熱菜,今天要來做,只有本地土著才會做和吃的「初湯菜」,即眾多汕頭雜鹹之一。
「初湯」為潮汕話魚露的意思,用魚露醃漬的鹹菜稱為「初湯菜」,製作這種小菜不是所有蔬菜都能做的,只有芥藍菜的菜梗 才有資格,大莖芥藍未引進到汕頭前,是用香菇種芥藍菜的菜梗,因它較粗和長,之前視頻有介紹做法。
大莖芥藍是臺灣特產,上世紀90年代初,廣東等多地引進種植,產量高,每年初春開始成熟,大批被外地酒樓採購,汕頭很多人不認識它,因今年疫情影響,大批滯銷,惠及到市民,10元6斤,這種菜食用價值高,一根有手臂粗,食用部位是帶嫩葉的粗壯肥嫩的肉質莖,清炒脆甜,用它做「初湯菜」好吃妙不可言。
「初湯菜」所用到的食材:大莖芥藍一根約700克,芹菜2棵,辣椒半個、大蒜1瓣,魚露100毫升,涼白開300毫升。
所有要生醃的菜摘完後,用自來水浸洗三遍後,用淨水再衝洗一遍,因芥藍菜不經加熱,要生醃,醃製後就要直接食用,所以在清洗的過程,一定要多洗幾遍,才能放心食用。
洗乾淨的大莖芥藍,用削皮刀削去根部較老的外皮,再切成厚片,滾刀切也行,切的形狀根據自己喜歡來,無需拘束。切後裝到一個大碗裡,撒一點鹽,用手抓勻,靜置10分鐘,能看到碗裡有很多淡淡的綠色水,這時再用手抓捏,擠掉青澀的水分。
處理後的大莖芥藍還不能直接醃製,再做這一步是關鍵,它直接影響到菜的口味和味道,有陽光,有風的日子做「初湯菜」最好了,把它放到一個通風的菜筐裡,曬到蔫蔫的,這樣浸泡時它才能吸取足夠的水分和味道,恢復彈牙酥脆口感。跟著汕頭人做生醃鹹菜,掌握這2技巧,菜酥脆鹹鮮下飯
一般曬一個下午2~3小時做夠了,接下來調配醃製的醬汁,一份魚露,三份涼白開,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裡,半個辣椒、一瓣大蒜,切碎,依次放入罐子裡,如喜歡吃辣的可以多加辣椒。醬汁調好後用筷子拌一拌,讓其出味再把曬過的大莖芥藍和芹菜放入浸泡,浸兩個小時就可以拿出來吃了,因沒有任何添加劑也不發酵,存放時間只有2~3天,室溫高的話需要放到冰箱裡。這個方子是我姥爺留下的,有芹菜的加入能提香,超級下飯,和白煮時夾上一兩塊「初湯菜」吃三碗白糜都嫌少,太煞嘴了汕。頭人嗜食生醃海鮮,遠近聞名,蔬菜生醃比雞肉好吃卻鮮為人知。做這道菜一定要先用鹽殺青,擠幹,晾曬,再浸泡,這是一個吐納過程。
我是異族極限,資深自媒體人,汕頭人,大家都叫我東姐,我下得了廚房,上得了電視,只做原創,汕頭電視臺美食欄目特邀嘉賓。約稿請滴,歡迎關注我帳號裡的更多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