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遠見》深度探訪世界各地的農村典範

2020-11-09 胖大C看紀錄片

製作團隊造訪了德國、荷蘭、美國、日本、印尼、臺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藉由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農村經典典範,啟發觀眾對自己農村更多的想像,並從這些心懷遠見的農民、居民與經營者打拼的故事中,看見農村永續發展的無限可能。

本系列共兩季10集,下文介紹前五集內容。


第一集

印尼Bali 峇裡島

【千年智慧蘇巴克】


沒有了「蘇巴克」,峇里島將不再是峇里島。


每年有近600萬人到印尼的峇里島觀光,但只有極少數的人知道,峇裡島美麗的田園景觀、豐富的文化藝術、燦爛的宗教儀式,乃至於峇裡島人的生存,都是靠「蘇巴克」所創建與維繫的。


這個始於公元九世紀的水稻灌溉系統與農民組織,不只是最早的民主制度之一,也展現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神」的生活哲學觀。

這一集影片,將帶領觀眾探索壯麗梯田景觀及世界文化遺產背後的「蘇巴克」世界。


第二集

德國懷楊鄉

【遠見懷楊】


這是一個小鄉村居民對抗開發與誘惑的故事。

距離德國慕尼黑只有30分鐘車程的懷楊鄉,在30年前面臨了一個巨大的抉擇。


是要成為慕尼黑的衛星城市?還是保有原來的鄉村生活?


這一集的靈魂人物:懷楊鄉前鄉長Michael Pelzer先生,他打破傳統思維,建立一個居民參與的機制,共同擘畫未來。

他率領鄉民從農業發展、村落規劃、生活質量、多元就業、生態保育等面向攜手前進,展現共同意志,體現德文Gemeinschaft(群體)的價值,而這個小鄉村也獲得了歐盟農村競賽的第一名。


第三集

荷蘭綠心

【綠色核心】

上個世紀20年代,一位荷蘭飛行員飛越荷蘭西部時,看到一大片綠地被四個城市所包圍,他用「綠心」來形容他看到的景象。


經過將近一個世紀,「綠心」概念依然深植在荷蘭人的心中,透過民間與官方的合作,持續努力,共同保護了綠心內的酪農產業、生態資源與地理景觀,不受城市開發與擴張的威脅。

也因為一般市民對綠心價值的共識,讓「綠心」成為荷蘭國土規劃的重要項目之一。

第四集

日本MOA

【自然農法】


日本MOA自然農法聞名國際,創辦人岡田茂吉先生於公元1935年就開始推行「自然農法」。

這是一種恢復土地自然生命力以及透過適地適種的作為、最終達成完全不使用農藥及肥料的農法。


看似不可能,卻大大地影響了現代農業的思維,成為許多農民的信仰。

我們帶領大家走入日本各地自然農法的田園中,體會農民與土地、與自然、與種植健康又美味作物間的親密關係,以及共榮共生的裡山精神。


第五集

美國納帕河谷

【精緻農業】

這是一個谷底翻身的故事。


40多年前,加州葡萄酒默默無聞,更遑論位於舊金山灣區旁的納帕河谷。

1976年「巴黎葡萄酒評鑑大會」的結果,讓納帕紅酒產業一炮而紅,納帕河谷的命運從此徹底改變。


這一集的內容有納帕河谷最具代表性的酒莊、最重要的葡萄園與管理者、以及融合了藝術與魔幻特質的著名釀酒師。

從他們的故事中,看見納帕農業經營者的遠見、創新與對品質極致追求的成功故事。

PTS《無米樂》

PTS:打拼-臺灣人民的歷史

彭輝《平衡》

NHK《漁夫與森林》

森林王國—高清唯美的自然系科普紀錄片

本文圖片來源《PTS 農村的遠見》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新村運動:韓國農村何以成為亞洲農村現代化的典範
    這項轟轟烈烈的農村改革被譽為亞洲農村現代化的典範之舉,時至今日,新村運動革新的成功對各國農村建設仍有啟示性的作用。直至1970年,城市居民的收入量超過了農村居民收入的200%,不知不覺中,農村似乎成為了政府捨棄的累贅,這對於農村發展而言,無異於是雪上加霜。在現代化建設已經遍及城市時,農村不僅十分落後,還蔓延著悲觀的氣息。
  • 臺灣花蓮各界探訪廣西新農村
    臺灣花蓮各界探訪廣西新農村     6月20日,臺灣花蓮縣參訪團一行33人來到廣西來賓市鳳凰鎮龍旺村,考察大陸新農村建設,仔細詢問當地農業發展情況,並與當地村民及鄉鎮幹部進行座談交流。
  • 【美麗•泉州】探訪泉州洛江區羅溪虹山新農村
    【美麗•泉州】探訪泉州洛江區羅溪虹山新農村:前幾天到泉州洛江虹山瀑布一日遊,沿路看到羅溪鎮、虹山鄉農村新面貌,並探訪羅溪厝鬥村一家農戶,村子裡到處修古厝蓋新屋起高樓,學校又是農村最美的建築。
  • 昔日的窮鄉僻野,如今的美麗鄉村,浙西此村已成我國新農村典範
    中國是一個以傳統農業發展為主的國家,自古以來農業生產與發展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績。既然是農業大國,那麼農民自然而然佔據全國公民的比例就很大了。一般而言,農村給我們的印象那就是偏遠、落後、欠發達。然而,對於中國而言,現在的農村還是這樣的面貌嗎?當然不是了!
  •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母親水窖」20周年系列探訪暨「水印計劃-農村...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母親水窖」20周年系列探訪暨「水印計劃-農村生活汙水處理項目」在我縣順利實施 2020-12-04 1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八卦村,民樂農村的典範!
    完成村內破舊電線、變壓器更換,農村電網全面升級,實現了水、電、路全覆蓋、全暢通。 三、整合生態優勢資源,發展特色旅遊項目。以西漢屯兵駐軍風貌為特色、八卦古城為核心吸引、遊客深度消費為贏利點,積極發展生態農業觀光項目。
  • 中國成世界扶貧典範
    報導稱,來自聯合國、世界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11個國際組織和51個國家的政界人士、智庫學者、企業領袖和各方面代表暢所欲言,共議中國減貧啟示。另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在北京舉行的改革開放與中國扶貧國際論壇期間表示,中國最高層強有力的政治支持以及扶貧專門機構是中國減貧順利推進的重要經驗。金墉表示,在改革開放40年內,8億多中國人擺脫了貧困。
  • 講座預告 | 曾梓峰:農村轉鄉村-當代歐洲鄉村活化的典範轉移
    JJP雅莊設計講座 No.74  松明鄉建講堂 第七期 「 農村轉鄉村-當代歐洲鄉村活化的典範轉移 」|  講座信息  |講座人:曾梓峰高雄大學建築系教授|  講座簡介  |「城與鄉」的議題,是世界各國在國家與社會發展中最為關鍵的主題。農民、農業生產與鄉村發展在國家政治發展中有其無可替代的價值,然而在社會與經濟發展中卻處於結構性的弱勢,需要透過特別的保護與補貼等綜合性政治、經濟與社會手段來維護。
  • 成都大學王清遠是優秀校長,農村出身的教育界的典範!
    成都大學王清遠校長是出身平凡的一個人,他和大多數人一樣出生於農村,從他小時候到現在一路走來非常的不容易。農村的孩子考大學是非常難得,在農村條件落後,各種設備不全,能夠考據成都科技大學也算是不錯的了。從這點可以看出,王清遠校長出身農村,為了考上一個好大學,在學習方面,在其他方面都下足了功夫,王清遠能夠考上成都科技大學也是不容易的。
  • 聽君之遠見——中國鄉村的出路
    遠見旗下——寧波慈舍精品藝宿我們農村的產業必須要有一套組織方式。遠見旗下——寧波慈舍精品藝宿中國線上有了數量極其龐大的的農村淘寶,但這些產品基本又走到無品牌的坑蒙拐騙了,因為鄉村的生產組織形態沒有解決,沒人願意去做農村產品產出。
  • 中央財政下達2018年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266億元 重點支持深度...
    人民網北京7月27日電(王瑤)據財政部社會保障司網站消息,為支持各地做好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近日,中央財政下達2018年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78.5億元,加上已提前下達的187.5億元,2018年中央財政共下達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266億元,支持完成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和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四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任務
  • 韓國新村運動:五年實現農村現代化,成亞洲典範
    這項轟轟烈烈的農村改革被譽為亞洲農村現代化的典範之舉,時至今日,新村運動革新的成功對各國農村建設仍有啟示性的作用。直至1970年,城市居民的收入量超過了農村居民收入的200%,不知不覺中,農村似乎成為了政府捨棄的累贅,這對於農村發展而言,無異於是雪上加霜。 在現代化建設已經遍及城市時,農村不僅十分落後,還蔓延著悲觀的氣息。
  • 福州自駕遊系列一:福州新農村建設典範榕水謠、嵩口、春光月洲遊
    在這樣的建設背景下,福州新農村建設典範榕水謠,它位於福州永泰縣梧桐鎮坂埕大樟溪。其沿岸有十二棵左右的古老紅榕樹和一棵五百多年的大榆樹,構成獨特山水景觀。且在永泰山水一線因地制宜地打造了梧桐嵩口歷史街區文化,挖掘出當地特色古樸傳統文化,向福州人民和全國人民展示福州悠久的古樸傳統文化。一村一景一村一策,嵩口古鎮正是在這樣的政策扶持下,不斷地名聲響起。
  • 【城記】探訪秋季裡美麗的馬步布城新農村......
    秋天來了,這幾天天氣晴朗、秋高氣爽,正好去郊區農村看看 。
  • 劉志勤:把中國的農村改革成「世界農場」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將提速中國的農村改革,特別是強調堅持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使中國的農村和城市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真正取得「雙贏」和「同步發展」。由於中國農村的供給側結構的特殊性,決定了中國農村的改革道路具有決定意義,也就是說,只有農村的改革成功了,中國的整體改革才算成功。我們離這個目標尚有一段距離需要努力。
  • 探訪美麗新農村 邊走邊玩樂無窮
    在擁擠的城市待久,總想尋幽探訪舒展身心。在臺灣處處都是美麗的農村風光,是出遊的好去處。農業易遊網推出「美麗新農村」時令專題,網羅336個景點、67個休閒農業區、39條熱門農遊行程;整理最有趣的玩法,最詳盡的吃住賞玩信息,可從年頭玩到年尾,歡度新年!
  • 臺灣女生7年走訪大陸50多個農村 文圖記錄變貌(圖)
    來自臺灣的莊新眉(左)與瑞士的孟牧軒(Matthias Messmer,右)是攝影著作《China’s Vanishing Worlds》(中國消逝中的世界)的作者,7年間紀錄大陸50多個農村的變貌。
  • [鄉村大世界]第六屆新農村電視藝術節——農村題材曲藝小品展演...
    新農村電視藝術節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與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CCTV-7農業頻道)聯合主辦、CCTV-7《鄉村大世界》欄目承辦,是目前國內唯一一檔服務「三農」的大型電視藝術節慶活動。
  • 實拍:臺灣農村、大陸農村強烈對比!遊客:區別真不是一般大
    雖然說近些年來國家一直在致力於縮小貧富差距,達成共同富裕,但全國各地的經濟狀況還是有著許多差別。在近些年的發展過程中,大陸的許多地方已經追上甚至超過了臺灣的發展。,那麼臺灣的農村景象到底是什麼樣子呢?看看臺灣農村與大陸農村的對比後,就會明白了!
  • 不建三合院四合院,那就建一棟古色古香的庭院別墅,農村建房典範
    建築典雅大氣,平面布局寬敞舒適,難得的農村建房的好案例。你看,院牆上使用了古色古香的磚雕影壁掛件,端莊大氣,精緻的磚雕小門樓,農村自建房典範別出心裁的景觀設計,為你的院落增添一抹美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