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導讀:「三菜一湯」客家食材入川菜,甜辣均衡味更好!曬曬我家的晚餐,發到朋友圈火了,朋友:太值了,想吃!
小編本身是客家人,當學徒時是廣東酒樓菜起家,後來又學做上海菜,也跑到瀋陽、重慶等城市去學東北菜和川菜,擅長將不同菜繫結合,嘗試結合自身客家背景與專長,再利用礁溪的特產,取川、粵和客家菜的特色,讓料理多變化,看似最家常的料理,也多了主廚的的創意與靈魂。
「蜜餞薄荷微辣蝦」小編巧妙的教您以薄荷原有的清涼感取代川菜的重麻重辣,加上客家的蜜餞,熱油鍋將醃製過的蝦球炸至金黃,外皮酥脆,再與美乃滋、些許辣椒粉混和拌炒,酸甜的滋味,只有尾韻湧上一絲辣與薄荷涼氣,層次更分明。
蜜餞薄荷微辣蝦仁
材料:
白蝦600G、美乃滋150G、辣椒粉30G、薄荷20G、雞蛋黃2顆、玉米粉50G、地瓜粉200G、鹽10G、蜜餞100G、芝麻20G
做法:
1、剝取蝦仁
先將白蝦去殼,頭剝掉之後從尾巴稍擠一下就可以把蝦肉取出。將蝦開背,挑出腸泥清洗備用。
2、調理鮮蝦
蝦肉加少許鹽,再加入蛋黃抓麻,用玉米粉與地瓜粉增加黏性,最後上幹地瓜粉稍微裹表面。
3、調味油炸
熱油鍋將蝦炸至金黃,外皮脆硬後起鍋瀝乾。另將美乃滋、辣椒粉混和,將蝦撈起後一同翻炒拌勻,最後撒上芝麻、切碎薄荷葉、蜜餞即可。
川耳又稱雲耳,是一種較圓較小的木耳,吃起來比大的木耳更脆,適合涼拌和快炒,川耳吃來爽脆,還有許多維生素跟礦物質,對身體健康很有幫助。
將川菜與客家菜結合的「客家川耳燒豆腐」,以川菜常用的辣豆瓣醬作為基底,爆炒蒜末及薑末調入蠔油拌炒,豆腐煎恰恰入鍋與川耳燒至完全入味,再灑上辣椒末、香油,口味濃厚微辣,是重口味的人都會喜歡的家常菜。
客家川耳燒豆腐
材料:
五花肉末100G 、板豆腐200G 、川耳50G(未泡發)、蒜末30G、薑末10G、辣椒末50G、蒜苗末60G、紅蘿蔔片60G、醬油60G、蠔油30G、糖20G、辣豆瓣醬10G 、香油20G
做法:
1、煎炸豆腐
先將板豆腐切一公分厚片,熱鍋加油,將豆腐入鍋,幹煎至二面焦黃,取出瀝乾。另將川耳泡發備用。
2、爆炒香料
將肉末下鍋撥散,下蒜末、薑末炒香,下辣豆瓣醬拌炒,下蠔油、醬油做基本調味,續下水、紅蘿蔔片、川耳燒熱。
3、慢烹熬煮
下豆腐,轉中火悶煮收汁,最後撒上辣椒末、蒜苗末,淋上香油,再翻炒一下即可。
娃娃菜味道甘甜,營養價值和大白菜差不多,不止熱量低,還含有胡蘿蔔素、鐵、鎂等,菜裡含的鉀能將鹽分排出體外有利尿作用,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可為身體增強抵抗力,還有預防感冒及消除疲勞的功效。
「乾貝蛋酥娃娃菜」蛋酥濃香和乾貝絲一起蒸出味來,讓清甜娃娃菜吸滿湯汁,每一片菜葉都很好吃且不油膩。
乾貝蛋酥娃娃菜
材料:
乾貝3顆、雞蛋1顆、娃娃菜1包、蒜末30G 、鹹蛋少許、米酒20G 、紅辣椒20G 、玉米粉少許、鹽巴10G 、奶油塊20G
做法:
1、挑切備料
娃娃菜去掉老葉,清洗乾淨對切,將梗輕輕劃兩刀以利後續湯汁入味。乾貝先清水泡發剝絲、辣椒切末。
2、幹煎娃娃菜
下兩匙油潤鍋,下娃娃菜稍微幹煎。
3、調味燉煮
鍋中下奶油塊,蒜末、白菜下鍋拌炒,加水略微燉煮,下少許鹽調味。
4、製作蛋酥
起油鍋,將蛋打散破壞蛋白,利用漏勺下鍋炸成蛋酥,一邊炸一邊將蛋液撥散,顏色略為金黃時即可瀝乾起鍋。
5、拌炒完成
娃娃菜鍋加少許水,梗處煮軟後先置於盤中。另下米酒、乾貝絲燉煮,加入鹽巴、鹹蛋黃,收汁至濃稠,續下辣椒、奶油塊煮開,淋在娃娃菜上,最後放蛋酥即可。
好山好水培養出優質的長形山藥,生育期甚少蟲害,所以無需使用農藥,符合自然農法,口感細緻,又含豐富營養。
不僅能夠消除疲勞、強壯身體,還可以抗老化,達到美容的效果,以一道「山藥排骨養生湯」為全家人補充體力,增強抗體,為身體充分補充能量。
長形山藥排骨湯
材料:
白山藥100G、排骨180G、紅棗3粒、番茄1顆、鹽巴50G、米酒30G、水900G、香油10G
做法:
1、汆燙煮排骨
排骨燙水後洗淨。另煮一鍋水,放紅棗、排骨熬湯頭。
2、下辛香料
番茄去蒂切塊,山藥去皮洗淨切塊,瀝乾後下鍋與排骨一起燉煮,滴少許油在鍋中,開大火滾,燉煮半小時後即完成,可以依個人喜好加鹽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