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晚報 2010年04月26日 11時36分 【顯示字體:小 中 大】【列印】【關閉本頁】
□索非亞·陳
灣仔海鮮街是珠海市極具特色的飲食文化街,地處珠海南灣大道旁,與澳門隔海相望,以海鮮生猛、大廚主理、品優味正、排檔消費而吸引了遍及珠三角的眾多食客。
近幾年來,已成為享譽國內甚至港澳臺的特色旅遊飲食購物一條街,也是珠海旅遊業的一個亮點。
每到節假日,有很多廣州、深圳等地的客人,專門開車來海鮮街一飽口福。小街甚至包括周邊的街巷,到處停滿客人的車輛。
如果你趕上飯口,找不到停車位,那就再自然不過了。如果遇到「五一」、「十一」等旅遊旺季,要在飯店門口等位,那也很正常。
家人和朋友來珠海遊玩,我每每帶他們去品嘗,都會收到讚不絕口的效果,而且屢試不爽!
當然,在海濱城市吃海鮮,是每個來珠海的人自覺必修的「功課」。
海鮮街的第一大特點就是先飽眼福——
食客自選海鮮。海鮮街有100多家經營生猛海鮮的檔口,在一條小街上分成兩列排開,遊人可以走在中間,左右環顧,隨心挑選。
豐富的海鮮品種真讓人目不暇接,大開眼界,有很多東西,別說你沒吃過,就是看恐怕都沒有看過!鮑魚、龍蝦、象牙蚌、深海蝦、海參、石斑魚、金虎魚、多寶魚、生蠔、元貝——數不勝數。
魚有很多我都叫不上名字,有的身上有帶紅色圈圈的,有的眼圈是橘黃的,身上有藍色和紅色的斑紋,十分美麗。
蝦也有基圍蝦、竹節蝦、羅氏蝦、沙蝦等等,還有種類繁多的貝類——蟶子、扇貝、海螺、鳥貝、花螺及蛤、蜆等一二十種。蟹就有膏蟹、花蟹、水蟹、重殼蟹等,還有長得像刺蝟寶寶的海膽、樣子怪異的石頭魚……
每一種都絕對鮮活,生猛得要跳出袋子和烹鍋。
每次去買海鮮,我都會在小街走上幾個來回,邊逛、邊看、邊買、邊問。討價還價中,與檔主聊得高興,對海鮮的種類、名字、挑法、吃法就有了更多的了解,認識的東西越來越多,買的水平越來越高,對美食的品嘗鑑賞能力也與日俱增。
海鮮街的第二大特點就是盡享口福——
食客味蕾大開。海鮮街的最大特色是現買現做,灣仔海鮮街共有21家餐廳,緊挨在賣海鮮的檔口後面。客人們從海鮮檔挑選生猛海鮮後,就可以選個酒家,請大廚加工主理,付個加工費,就能品嘗到正宗的海鮮大餐了。
經朋友推薦,我去過「一品鮮」和「湛王餐廳」。那裡大廚的烹飪汁濃味足,調料上乘,火候拿捏恰到好處。
由於食材上好,加工的重點就放在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上了。鮑汁扣鮑魚仔汁紅肉嫩,清蒸魚爽滑鮮香。珠海特有的「橫琴蠔」肥美白嫩,無論是用芝士鋦、碳燒還是鐵板燒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在多種蝦中,我對沙蝦情有獨鍾,只要白灼一下,紅白相間的蝦肉甜甜的,極富彈性,好吃極了!
蒜蓉粉絲蒸扇貝,當扇貝的汁浸入粉絲時,兩者的鮮味就再也無法分辨了。
鬥門特產的重殼蟹,堅硬的外殼下還有一層可以吃的軟殼,艮艮的,有很霸氣的香味。
珠海人說一定要最後吃蟹。否則,別的海鮮就會顯得索然無味……
海鮮街的第三大特點就是埋單不慌——
食客面帶微笑。如果你問我,在珠海海鮮街吃海鮮和在別的地方吃海鮮有什麼不同?我想應該是物美價廉吧。換句話說就是:大酒樓的消費,大排檔的價格。
在大城市的大酒樓吃飯,點上一兩道海鮮,是為了品嘗一下,提高一桌宴席的檔次,絕對是不可多得。而在珠海海鮮街,你可以大塊朵頤,把海鮮吃夠、吃飽、吃過癮。
當你酒足飯飽,拿出錢袋埋單,你會覺得格外舒服,不會發生「吃得高興,花得心痛」的狀況。什麼好吃不貴、物有所值、下次還來等等,都會成為你浮想聯翩的內容。
所以,朋友來了,我會底氣十足地說:「走,我請你吃海鮮!」人在珠海,珠海有個海鮮街,這對喜愛美食的我來說,實乃人生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