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經濟」背後的醜陋面:醫美行業用藥安全和資質問題堪憂

2020-12-20 經濟日報

如今,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審美觀念的提升,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對美的追求越來越強烈。對「顏值」的熱切追求,直接帶動了醫療美容行業的發展,中國的醫療美容市場進入了高速發展期。但與此同時,醫美行業也頻遭消費者投訴。

7月15日,新浪黑貓投訴平臺聯合新京報智慧城市研究院聯合發布的醫美行業投訴情況顯示,虛假宣傳問題佔比14.04%、欺騙消費者問題佔比為20.64%。

那麼,醫美行業到底存在哪些問題?消費者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工人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快速崛起的「顏值經濟」

今年28歲的崔瑛是北京國貿附近一家公司的公關經理。她表示,這份工作不僅需要足夠的業務能力,出眾的外表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城市的職場中,漂亮女孩往往機會更多。」

醫療美容是崔瑛和姐妹們經常討論的話題。最近一年,她不但開了眼角,還幾乎每隔幾個月就要打一次「水光針」和瘦臉針,平均每個月在醫療美容上的花費近萬元。如今像崔瑛這樣的年輕人還有很多,他們希望通過醫美手段,讓眼睛更大、鼻子更高、臉部更瘦、皮膚更光滑。

更美APP發布的《2018中國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正規醫美市場規模高達4953億元,大部分省份的醫美機構數量以超過10%的年增長率快速增加。第一財經數據中心發布的《2018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顯示,醫美用戶中,59%的人群為90後,22%為80後。

當下正值暑期,張熙的醫療美容機構迎來了不少學生客人,有些還是家長帶來的。「最近幾年,我們接待的客戶年齡段在逐漸減小。80後、90後更願意把錢花在把皮膚變好、變年輕上,95後、00後則傾向於『改變形狀』。不少學生都是來做『鼻綜合』,因為這個恢復起來需要時間。還有些是做紋眉、割雙眼皮,一般不會『大整』。」 張熙說。

用藥安全和資質問題堪憂

醫療美容雖然能人變得更美,但其背後卻隱藏著不少不安全因素。有業內人士表示,醫療美容不僅涉及水光針、美白針、瘦臉針這類風險較低的注射類產品,還涉及鼻綜合、眼綜合等需要「動刀」的高風險領域,一旦處理不當,輕者整容變毀容,嚴重的可能會危及生命。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在2017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國內市場上銷售的玻尿酸和肉毒素類產品70%是假貨和水貨。這些假貨和水貨未經過食藥監部門的審批,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注射類產品有的會對年輕女性產生一定的副作用。」張熙表示,美白針裡的成分含有維生素C和氨甲環酸,而氨甲環酸會引起年輕女性閉經,大量補充維生素C則會引起腹瀉、凝血等問題,甚至是溶血,可能危害生命。「現在不光是女孩,不少男孩子也愛打美白針,一針兩千到幾千元不等,一般要打十次才管用。我不建議打這個,它在國內沒有批號,不屬於合法的藥。」

此外,伴隨著醫療美容的升溫,社會上的私人醫美工作室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而其中很多都是沒有營業執照的黑作坊,醫護人員的資質更是良莠不齊。

李文(化名)大專畢業後來到北京打工,在2014年,她接觸到了玻尿酸。「那幾年是私人機構掙錢的高峰期,因為當時正規醫院很少,不僅貴,很多藥還沒有。」據李文介紹,當時一瓶韓國的玻尿酸進價是幾百元,可在北京能賣到至少兩千元。為此,李文花了數萬元學費在北京、韓國兩地學習玻尿酸注射,最終取得了韓國美容學校的畢業證書,從此加入了這個「暴利」行業。

「自從2017年國家開始整頓醫美行業,像我這樣的工作室就成非法機構了。」李文說。即便如此,如今李文的工作室還是從幾十平米的小作坊搬進了朝陽區兩百多平米的一所高檔複式公寓裡。記者走進她的公寓,二樓是她的住所,一樓是工作室,三個房間裡擺放著幾臺設備、醫療床和一些醫療用具。李文還僱了兩名「護士」配合她的一些工作。

李文表示,從業多年來積攢了不少客戶,現在不敢打廣告宣傳,新客戶都是朋友介紹過來的,而自己的店之所以「堅挺」,是因為進貨渠道好,「不出醫療事故就沒人舉報」。

相關消費投訴居高不下

一邊是一些消費者對變美十分渴望,一邊卻是美容相關的投訴一直居高不下。記者瀏覽新浪黑貓投訴平臺發現,截至7月16日,相關投訴共有390個,涉及霸王條款、退款難、涉嫌虛假宣傳、涉嫌亂收費等。

北京消費者小蕾告訴記者,今年1月16日,她在新氧美容App上花了1556元預約了北京某醫療美容機構的大腿環吸項目,總共花費1.5萬元,但做完這個項目之後發現完全沒效果,還留了一大堆疤。於是她就在App下面發表日記,如實描述了自己的經歷。

此後,小蕾向美容機構索賠,但是機構表示必須刪除日記之後才能退款。此後,小蕾向新氧美容先行賠付,但遭到拒絕。

記者注意到,新氧美容App上,關於「先行賠付」的介紹是:用戶通過新氧平臺購買變美項目,因機構服務導致用戶權益受損,在直接要求機構賠付未果的情況下,用戶有權按平臺規則向新氧發起針對第三方的投訴,並申請「先行賠付」。

但新氧客服方面回復小蕾稱,「先行賠付」是介於機構拒絕處理,拒絕賠付的情況下新氧申請扣除機構的保障金給您賠付,由於目前機構可以賠付,但和解協議雙方無法達成一致,故無法申請。「難道我不刪除差評日記就不給我退款,我的日記都是真實反映我的手術情況的啊!」小蕾說。

此後,小蕾經過多次向有關部門以及新浪黑貓投訴平臺投訴,才最終退款成功。「雖然花的錢要回來了,但中間忍受了很多痛苦,一身疤痕也是無法逆轉的,而且腿圍完全沒變化,真是後悔做了這個項目。」小蕾有些懊悔地說。

避免被愛美蒙蔽雙眼

「一般情況下,醫美小作坊的所謂整形醫生是不具備醫生資格證書和醫生職業證書的,而且所出售產品、醫療器械等大多是不合格、不衛生的問題產品,所提供的整形服務大多不具有成熟的技術含量,所以,其提供的整形行為一般構成非法行醫,所獲得的收入系違法所得。」陝西恆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趙良善律師說,費者在注重審美的同時,也應當識別小作坊可能存在技術欠缺、無證經驗、假冒偽劣產品的風險,避免被愛美蒙蔽雙眼,去嘗試一些三無產品,最後反受其害。

趙良善還建議,醫院等正規機構雖審美上不符合時下潮流,但是提供的產品及技術是安全放心的,是經過認證和國家保障的,所以,在有美容需求時,一定要選擇正規機構,充分跟主治醫師溝通自身需求,做到美麗和自身安全兼得。「不要盲目跟風、貪圖便宜或者盲目追逐審美潮流。在有整形需求時,一定要選擇正規機構及具有資質的醫生,學會自我保護。避免因為自身過錯有意或者無意誤入騙局,最終得不償失。」

如果在醫療美容過程中出現意外,消費者該如何維權呢?專家提醒,在接受醫療美容服務前,消費者應要求機構將具體實施的項目及實施項目的適應症、禁忌症、美容效果、醫療風險、醫用材料、負責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主診醫師和注意事項等如實告知。對接受的醫療美容服務項目的價格最好也要進行事前了解,並索取和保存好消費票據、就診病歷、診斷證明等能證明雙方醫療服務關係的證據。

相關焦點

  • 「顏值經濟」背後的醜陋面:醫美行業用藥安全和資質問題堪憂
    如今,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審美觀念的提升,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對美的追求越來越強烈。對「顏值」的熱切追求,直接帶動了醫療美容行業的發展,中國的醫療美容市場進入了高速發展期。但與此同時,醫美行業也頻遭消費者投訴。
  • 醫美行業發展迅猛 用藥安全和機構資質問題堪憂
    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審美觀念的提升,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對美的追求越來越強烈。對「顏值」的熱切追求,直接帶動了醫療美容行業的發展,中國的醫療美容市場進入了高速發展期。但與此同時,醫美行業也頻遭消費者投訴。7月15日,新浪黑貓投訴平臺聯合新京報智慧城市研究院聯合發布的醫美行業投訴情況報告顯示,虛假宣傳問題佔比14.04%、欺騙消費者問題佔比為20.64%。那麼,醫美行業到底存在哪些問題?消費者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工人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 即科黃琛:顏值經濟的金融科技服務在醫美行業的規範與創新發展
    2020年12月12日,由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與央廣網聯合主辦,即科集團協辦的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行業發展與監督自律委員會成立會暨2020中國醫療美容監督管理論壇在京隆重召開。即科集團營運長黃琛在論壇環節發表了主題為「顏值經濟的金融科技服務在醫美行業的規範與創新發展」的精彩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 醫美大咖聚首美麗經濟論壇 探討行業發展與「安全感」
    (上遊新聞記者 向嬌)如何杜絕「假冒偽劣醫美」危害人民群眾健康?如何全面提升醫美行業的服務能力與水平?如何增強群眾整形美容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為了助推重慶美麗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1月9日上午,重慶首屆美麗經濟圓桌論壇暨2020年度整形美容行業趨勢發布會,在重報都市傳媒集團10樓舉行。
  • 私人醫美工作室借「顏值熱」野蠻生長
    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審美觀念的提升,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對美的追求越來越強烈。對「顏值」的熱切追求,直接帶動了醫療美容行業的發展,中國的醫療美容市場進入了高速發展期。但與此同時,醫美行業也頻遭消費者投訴。7月15日,新浪黑貓投訴平臺聯合新京報智慧城市研究院聯合發布的醫美行業投訴情況報告顯示,虛假宣傳問題佔比14.04%、欺騙消費者問題佔比為20.64%。那麼,醫美行業到底存在哪些問題?消費者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 私人醫美工作室借「顏值熱」野蠻生長
    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審美觀念的提升,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對美的追求越來越強烈。對「顏值」的熱切追求,直接帶動了醫療美容行業的發展,中國的醫療美容市場進入了高速發展期。但與此同時,醫美行業也頻遭消費者投訴。7月15日,新浪黑貓投訴平臺聯合新京報智慧城市研究院聯合發布的醫美行業投訴情況報告顯示,虛假宣傳問題佔比14.04%、欺騙消費者問題佔比為20.64%。那麼,醫美行業到底存在哪些問題?消費者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 醫美行業迅猛發展,「美顏」帶火微整形,「變臉」背後套路多
    女同事休了3天假回來,突然變得又白又瘦,皮膚水嫩,顏值提高了不少,悄悄一問,她坦然推送了一張醫療整形美容機構的名片……近年來,以注射代替動刀的微整形越來越流行,也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成為朋友之間熱衷談論和分享的時尚消費。不僅正規醫院和醫美機構推出微整形項目,美容院、個人工作室甚至微信朋友圈,也在營銷豐唇、瘦臉、嫩膚等微整形項目。
  • 醫美行業亂象頻出 業內人士提醒:認清機構及醫生的資質是關鍵
    專題隨著國家大力度打擊非法醫美,醫療美容安全問題受到社會關注。行業亂象 「整容師」竟是速成培訓假期是整容的高峰期,除整容APP能獲得醫生信息外,朋友圈中的網紅整容醫生也成為很多人的選擇之一。業內人士透露,不少整容師只是經過「4天速成微整形」的簡單培訓,而培訓班老師並不具備職業資格。
  • 醫美行業亂象頻出 業內人士提醒:認清機構及醫生的資質是關鍵
    專題隨著國家大力度打擊非法醫美,醫療美容安全問題受到社會關注。行業亂象 「整容師」竟是速成培訓假期是整容的高峰期,除整容APP能獲得醫生信息外,朋友圈中的網紅整容醫生也成為很多人的選擇之一。業內人士透露,不少整容師只是經過「4天速成微整形」的簡單培訓,而培訓班老師並不具備職業資格。
  • 「顏值經濟」下,如何正確窺探瑞麗醫美的潛在價值?
    眾所周知,在這個「看臉的時代」,但凡跟高顏值掛鈎的事物,都火得超出想像。比如說,前段時間火爆全網的俊朗藏族少年丁真,靠靦腆一笑,瞬間吸超4億瀏覽量,不僅帶火了自己,還帶火了一個地區的旅遊事業。可以說,高顏值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為這類人群帶來了高人氣,也相應地帶來了高收入。至此,圍繞顏值的一系列消費市場得以打開,「顏值經濟」順勢而起。
  • 醫美行業火速調整,「針美匯」自體修復抗衰業界看好
    從各項數據表現來看,隨著近年來的逐步擴張,醫美市場供需兩側都出現了新的調整方向和關注點。邁入後疫情期,在目前複雜的經濟形勢下,醫美行業進入全新發展階段,同時也帶來了行業的深度思考。《白皮書》對醫美行業安全隱患進行了剖析,發現主要問題集中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無資質醫生的存在,醫生的無證行醫,導致「求美記」演變成「歷險記」的事件頻頻發生;二是假藥、劣藥頻出。肉毒素、玻尿酸等醫美藥品藥劑造假,時刻危害消費者安全健康;三是營銷導向下的「畸形」升單。
  • 顏值即正義!中國醫美行業發展現狀如何?
    中國醫美從萌芽期走向成熟期,主要是因為顏值經濟的崛起,加上可支配收入提高,使得人們對美的認知和美的追求都在提升。而醫美需求一端的火熱,使得供給端也加速服務產出,從而在供需兩端共同推動行業向前發展。 顏值經濟崛起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可支配收入會更多傾斜到化妝品這類剛需特性的產品中。人們越來越看重自身外表,追求美的意願也日益強烈起來,這主要反應在化妝品領域,在顏值經濟的驅動下,中國化妝品市場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的姿態。
  • 「顏值經濟」下,如何正確窺探瑞麗醫美的潛在價值?
    眾所周知,在這個「看臉的時代」,但凡跟高顏值掛鈎的事物,都火得超出想像。比如說,前段時間火爆全網的俊朗藏族少年丁真,靠靦腆一笑,瞬間吸超4億瀏覽量,不僅帶火了自己,還帶火了一個地區的旅遊事業。可以說,高顏值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為這類人群帶來了高人氣,也相應地帶來了高收入。至此,圍繞顏值的一系列消費市場得以打開,「顏值經濟」順勢而起。
  • 協和醫科大學整形外科博士安波:醫美行業亂象亟須多方發力整治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審美意識不斷提高,帶動了以醫療美容行業為主的「顏值經濟」。根據Medical Insight報告,2016年的醫美全球消費支出達到259億美元,預計2021年將增至341億美元,年化複合增長率達到5.7%,屬於穩健增長的大行業。中國的醫美行業更處於快速增長時期。
  • 悅美APP用戶活躍度穩居醫美行業第一
    截止目前,悅美APP累計完成了2180位專業整形醫生的資質認證。在過去的一年,有1200萬求美用戶選擇了悅美平臺,悅美APP下載量突破700萬,累計為500萬人次的求美者提供了諮詢... 隨著人們社交方式的變化和消費能力的提高,人們對於個人外在形象更加重視,全民顏值革命正在進行,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迎來巨大發展空間。
  • 悅美APP用戶活躍度穩居醫美行業第一
    截止目前,悅美APP累計完成了2180位專業整形醫生的資質認證。在過去的一年,有1200萬求美用戶選擇了悅美平臺,悅美APP下載量突破700萬,累計為500萬人次的求美者提供了諮詢... 隨著人們社交方式的變化和消費能力的提高,人們對於個人外在形象更加重視,全民顏值革命正在進行,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迎來巨大發展空間。
  • 醫美呈現井噴式發展態勢 行業發展亟待規範
    近年來,醫美呈現井噴式發展態勢。如何讓醫美從業主體的服務質量及管理、理念要與行業發展增速所匹配,行業整治與規範迫在眉睫。  「近20年來,我國醫療美容行業發展迅速,難以避免存在各種不規範,不守法等行為。在當前階段,醫療美容安全問題已經不僅是社會關注的問題,更是受到國家關注的重要問題。」
  • 合法醫美機構僅佔行業14%,顏值造夢背後的隱秘困境
    「怒潑黑醫美」的「表演」背後,是中國醫美行業非法機構、無證醫生仍舊猖獗的困境。黑機構攫取暴利,美容院是「重災區」「在外人看來從事醫美是暴利,現在市場競爭這麼激烈,(項目)稍微貴一點消費者就選擇其他機構,正規醫療機構的醫生不可能靠做手術賺大錢,這個行業暴利的攫取者是黑機構。」
  • 合法醫美機構僅佔行業14%,顏值造夢背後的隱秘困境
    「怒潑黑醫美」的「表演」背後,是中國醫美行業非法機構、無證醫生仍舊猖獗的困境。黑機構攫取暴利,美容院是「重災區」「在外人看來從事醫美是暴利,現在市場競爭這麼激烈,(項目)稍微貴一點消費者就選擇其他機構,正規醫療機構的醫生不可能靠做手術賺大錢,這個行業暴利的攫取者是黑機構。」
  • 長沙醫美行業病灶究竟在哪裡
    結果,朋友也出現了術後問題。7月1日,長沙市雨花區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在對上述機構進行執法檢查發現,美亦醫療美容門診部獲批的診療項目,只有美容牙科、美容外科和美容皮膚科,且僅限門診,並沒有取得全麻資質,卻違規開展隆胸、取肋骨等需要全麻資質的大型手術,此醫療機構已涉嫌超範圍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