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知識」秋天吃螃蟹,警惕寄生蟲!

2020-12-15 隴原健康

「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

每年9~10月正是螃蟹黃多油滿之時

然而如果未將螃蟹洗刷乾淨,或者蒸煮不透

甚至生吃「醉蟹」或醃蟹

便會將蟹體內的病菌和寄生蟲吃進肚子

引起各種疾病

一、食用螃蟹存在哪些風險?

首先活的螃蟹體內的肺吸蟲幼蟲囊蚴感染率和感染度是很高的,肺吸蟲如果寄生在人的肺裡,便會刺激或破壞肺組織,能引起咳嗽,甚至咯血,如果侵入腦部,則會引起癱瘓。

肺吸蟲囊蚴的抵抗力很強,一般要在55℃的水中泡30分鐘或在20%鹽水中醃48小時才能殺死。如果把螃蟹稍加熱後就吃,肺吸蟲感染率為20%,吃醃蟹和醉蟹,肺吸蟲感染率高達55%,而生吃蟹,肺吸蟲感染率高達71%。人生吃螃蟹,還可能會被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發生感染性中毒,表現出腸道發炎、水腫及充血等症狀。

二、應該怎樣吃螃蟹?

1.吃新鮮的

死蟹體內的細菌會迅速繁殖並擴散到蟹肉中,如果螃蟹死後再蒸煮食用,食用者會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因此必須吃鮮活的螃蟹。

2.現蒸現吃

螃蟹為含組胺酸較多的食物,蒸熟後放置超過4小時可能造成中毒,因此吃蟹最好當場蒸好、當場吃完。

3.蒸熟煮透

加熱煮熟,可以殺死螃蟹身上的寄生蟲、細菌,因此必須確保吃前徹底熟透。

三、螃蟹的哪些部位不能吃?

1. 蟹胃:蟹蓋裡三角形的骨質小包,呈三角錐狀的蟹胃,內有汙沙,不能吃。

2. 蟹心:蟹身中間一個呈六角形的片狀物挑出來,那是蟹心部分,不能吃。

3. 蟹腸:由蟹胃通到蟹臍的一條黑線,內有蟹的排洩物,不能吃。

4. 蟹鰓:長在蟹腹部的兩排軟綿綿的眉毛狀物體,是蟹的呼吸器官,裡面很髒,不能吃。

5. 蟹殼:有的人喜歡啃蟹殼,但這部位與寄生蟲接觸最多,不能吃。

四、哪些人群不宜食用蟹肉?

螃蟹中含的膽固醇和嘌呤比較高,有五類患者也不適宜食用螃蟹。包括: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痛以及腹瀉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膽囊炎、膽結石症患者;過敏體質特別是對海鮮過敏的人;傷風、發熱、痛風和脾胃虛寒的人;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患者,都應少吃或不吃蟹。

來源:甘肅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製作:甘肅省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

相關焦點

  •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健康不?孕媽能否吃螃蟹?雙節吃得好,健康沒煩惱...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健康不?孕媽能否吃螃蟹?雙節吃得好,健康沒煩惱!……你想要的健康科普知識都在這裡!孕媽能否吃螃蟹?報送單位: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作品說明:秋天是螃蟹生長最旺盛的時期,這時的蟹肉最為肥美。海蟹、河蟹、大閘蟹,清蒸、爆炒、油炸或做成咖喱味,想想就讓人垂涎欲滴。在這個吃蟹的季節裡,準媽媽們卻犯了難,有人說,「螃蟹是寒涼的食物,孕婦吃了容易流產」,又有人說「螃蟹蛋白質含量高,孕婦可以吃」。
  • 「韓流日報關鍵詞」:Key、TWICE、《寄生蟲》
    《寄生蟲》() 進入第92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Best International Feature Film) 短名單,歌曲《A Glass of Soju》也入圍了「最佳原創音樂獎」(Best Original Score) 短名單!
  • 健身科普|關於「肌酸」的小知識
    常見的健身補劑有三種:乳清蛋白粉、BCAA(支鏈胺基酸)和肌酸,他們也是屬於最基礎的運動補劑,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關於「肌酸」的小知識。關於「肌酸」的小知識「肌酸」在健身領域的使用是再普遍不過的了,很多人會用它來提升運動表現、提升爆發力和肌肉耐力。但是,有關於肌酸安不安全的疑問也伴隨著我們,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國外的研究是怎麼說的。
  • 丁香醫生聯手迪卡儂打造「好動沒毛病研究所」 讓運動更健康
    2020年9月17日,丁香醫生聯合迪卡儂召開發布會,宣布由雙方共同打造的運動健康主題快閃店「好動沒毛病研究所」,將於9月19日-10月11日正式登陸杭州迪卡儂江南大道商場,雙方將聚焦「運動」場景,通過線上線下互動的立體化呈現方式,共同探索健康運動場景下的新鮮玩法,向大眾傳遞「科學生活 健康運動」的健康理念。
  • 古人形容九月為「香橙螃蟹月,新酒菊花天」,吃螃蟹嘍!
    清天然木雕蟹式盒高三·八釐米寬一〇釐米故宮博物院藏雖說中國人吃螃蟹的歷史可以遠溯商周,而諸如《世說新語》中亦有提到「持螯把酒﹂之趣,但更廣泛的食蟹,卻是從唐代開始的。《嶺表異錄》中就提到了這種食物,是將蟹的蟹膏與蟹肉,一起填入蟹殼之中,再「淋以五味,蒙以細面」,又稱為蟹飥(飥即餅的意思)。
  • 生吃了這種食物,28歲小夥肺、腦子長滿寄生蟲
    原創 DrX的醫學江湖 DrX的醫學江湖對於全國吃貨而言,他們有著共同的人生信條:「活到老,吃到老」!前幾天,Dr.X科普了福壽螺的相關知識,相信看完那篇文章的人此時已經對福壽螺產生了陰影。
  • 我們為一眾愛吃螃蟹的孕媽,做一篇關於孕期吃螃蟹的全面科普
    其實呢,正如裴醫生所說,孕婦是可以吃螃蟹的。但為什麼可以吃?吃多少?怎麼吃?這些也並非全無講究。今天,我們就為一眾愛吃螃蟹的孕媽,做一篇關於孕期吃螃蟹的全面科普,希望看完文章,大家都能好好的吃螃蟹~作者|攝影|編輯:花牛01孕婦為什麼可以吃螃蟹?
  • 【科普熱點】死蟹不能吃?母蟹比公蟹好?今天全部解釋清楚了…
    科普中國公眾科普,科學傳播另一種說法是,在東漢郭憲撰的《漢武洞冥記》記載,中國人是「天下第一個吃螃蟹」的,可能是漢朝的漢武帝。中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到底是巴解還是漢武帝,我們也無從考證。但不管是誰,魯迅先生早就稱讚:「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螃蟹,因其外形兇惡、雙螯八足,總給人一種「橫行霸道」的感覺。
  • 孕晚期可以吃螃蟹嗎 孕期飲食注意這些
    孕婦的飲食不僅是關乎著孕婦的身體健康,對於胎兒的生長發育也是有一定的影響的。孕婦吃什麼和不吃什麼都是有很多講究的。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孕晚期可以吃螃蟹嗎、孕婦補鈣吃什麼以及孕婦缺鈣的表現有哪些。孕晚期可以吃螃蟹嗎孕婦是不宜食用螃蟹的,不管是孕早期還是孕晚期。螃蟹對於孕婦是有一定的危害性的,具體有哪些危害呢?
  • 秋天是吃螃蟹的好季節,黃滿膏肥又補鈣,再昂貴也要給孩子吃
    秋天是吃螃蟹的好季節,黃滿膏肥又補鈣,再昂貴也要給孩子吃秋天是吃螃蟹最好的季節,黃滿膏肥肉鮮嫩,關鍵營養價值也非常高啊!謠言③:孕婦不能吃螃蟹闢謠:有些人指出,孕婦吃螃蟹會流產,這更是無稽之談!如果流產這麼容易的話,你讓避孕藥的臉往哪擱?孕婦可以吃螃蟹,但要注意適量,每天吃1個就夠了。秋天孩子不能吃螃蟹?
  • 「2014秋天的童話」 - 海外產經 -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Marketwired 2014年11月10日臺灣彰化消息-2014秋天的童話,將於11月15、16日在優美的臺灣彰化縣溪州費茲洛公園繽紛登場,縣府於6日上午在縣府中庭舉行「2014秋天的童話」系列活動記者會。首日邀請上千位小朋友,帶來一場震撼的環湖草地音樂會,搭配湖光美色,聆聽優美的小提琴演奏,享受悠閒的時光。
  • 【健康科普】警惕,這些食物不鹹,卻總為你帶鹽……
    【健康科普】警惕,這些食物不鹹,卻總為你帶鹽…… 2020-09-17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瑞士,與秋天「Fall」in Love
    原創 Switzerland 瑞士國家旅遊局「我們行走,四周都是秋天的飛鳥,而歲月看不見的火焰低吟,在我們身體的樹林裡。」Fall,是「墜入」,也是「秋天」來瑞士,墜入一段浪漫的戀愛與瑞士的秋天「Fall」in Love
  • 中秋佳節吃螃蟹,營養又美味,但此種吃法容易感染寄生蟲,要謹慎
    中秋佳節吃螃蟹,營養又美味,但此種吃法容易感染寄生蟲,要謹慎有的人喜歡吃醉蟹,用酒將蟹酒浸泡後即食。這種吃法不僅不衛生,而且非常容易感染寄生蟲。因為螃蟹身上非常容易寄生肺吸蟲的囊蚴。用酒浸泡不能殺死囊蚴,它會隨著螃蟹進入體內。
  • 醫學先鋒迎挑戰,科普達人齊爭鳴——2020年「健康知識普及我行動...
    8月26日,2020年「健康知識普及我行動」我院健康科普宣講大賽決賽在門診醫技住院大樓圓滿落幕。經過層層選拔,全院共有15支參賽隊入圍決賽,講健康、秀科普,為公眾呈現一場豐富的科普盛宴,為健康科普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 MEXPO2017「穿」金「戴」銀的「知識營銷」好在哪裡?
    「知識營銷」被知乎正式標籤化的半年時間裡,知乎商業 Live 獲得「第五屆梅花網營銷創新獎」最佳營銷產品創新金獎;另外,知乎梅賽德斯奔馳「致敬人類首次登月」、知乎天貓「玩物立志,玩出理想生活」分別獲得最佳事件營銷創新銀獎和最佳電商營銷創新銀獎。  那麼,收穫一金兩銀的「知識營銷」究竟好在哪?
  • 贛州市衛健委健康科普講師團在客家新聞網宣講健康知識
    客家新聞網訊 記者焦楊報導:12月10日下午,贛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贛州市健康教育中心的健康科普講師團的5名講師來到贛州客家新聞網管理中心開展健康科普巡講,40餘人聆聽了講座。安遠縣婦女兒童醫院主管護師付裕正在與聽眾互動。
  • 孕婦能吃螃蟹嗎?吃螃蟹的注意事項
    有一個微博說,一個孕婦吃了很多的螃蟹,當晚就出現了腹瀉的情況,最後甚至出現了流產,所以就有人說,孕婦不能吃螃蟹。  與此同時,還有網友擔心:蟹類性寒,易有寄生蟲,有些蟹可能含激素成分,早孕期間不宜吃蟹,在這期間胎兒還未完全成形,吃蟹或影響神經發育。
  • 「疫情旅行」超實用!你不得不知的入藏小知識
    快來和我看看一看本期的漫畫科普「「疫情旅行」超實用!你不得不知的入藏小知識!」吧~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說到這裡,敬請期待我們的下期漫畫科普「害人不淺的動脈粥樣硬化,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說到這裡,敬請期待我們的下期漫畫科普「害人不淺的動脈粥樣硬化,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 【科普知識】警惕!廚房裡常用的這東西有劇毒,快自查
    【科普知識】警惕!來源:科普中國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科普知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