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農村經常能見到樹上有許多很大的鳥窩,一到冬天樹葉落了之後更是明顯。這些大鳥窩密集地建在楊樹、榆樹等喬木上,到底是什麼鳥呢?
對!這就是喜鵲,又叫報喜鳥。喜鵲屬鴉科闕屬類,和烏鴉算是「堂兄弟」,在我國廣泛分布,雜食性。外觀看似普通喜鵲是名副其實的「建巢優秀工程師」和「大型鳥類超生冠軍」。喜鵲在3月份初開始建巢,喜鵲窩為三層結構,最外層為樹枝用來固定組成「框架」,中層由泥坯塑成「臥室」,最裡層由羽毛、細草鋪成「暖床」。外表看似簡陋的喜鵲巢,其實是「豪華裝修房」,怪不得有鳩佔鵲巢呢。喜鵲鳥爸爸和鳥媽媽通常在3月下旬開始繁殖後代,每窩產蛋5-8枚,由鳥媽媽孵化,從產卵到幼鳥離巢不到2個月。一般像喜鵲這種大型鳥類,一年繁殖幼鳥數量能有這麼多的,還真不多見。喜鵲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與人類接近,鳥巢大多建在居民生活區附近。在農村有「喜鵲門前叫,好事要來到」的說法,所以喜鵲被視為吉祥之鳥。然而有些農民卻不這麼認為,不僅討厭它們,還想盡各種辦法驅趕它們。
原來由於喜鵲繁殖能力強,沒有主要天敵,又為國家保護鳥類,如今在農村的存有數量直線上升。雜食習性的喜鵲有時會去破壞農民的莊稼、果園。於是一場鬥智鬥勇「人鳥大戰」又上演了。
小麥、玉米、大豆等作物在播種後到發芽初期,經常遭到喜鵲的啄食,飽滿的種子和發芽的嫩莖是他們喜愛的美食。還有在春季成熟的櫻桃、杏子,最甜最好吃的那個果子一準被喜鵲啄了去。於是擁有智慧的農民大叔們,使用稻草假人24小時守護,防鳥網全體保護,還有播放鳥的慘叫聲恐嚇、安裝噴水裝置驅趕等等。然而取得的防鳥效果並不是很理想,喜鵲的觀察和學習能力很強,試探幾次後,往往能見招拆招。於是有大膽人使用毒鳥藥、捕鳥粘網,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野生鳥類為保護動物,隨意捕殺鳥類違法犯罪的。
針對喜鵲擾田問題,其實是生態環境和農業效益的兩者間的博弈。在我看來,生態平衡是第一位的,人們不能為了個人利益去破壞原有的生態環境,當自己的農田、果樹受到損害時,可以要採用合理合法的措施去減少損失,不能無視法紀,自己想怎麼做就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