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地景公園以水景為主,於2016年5月開工建設,2018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屬於宣威比較新的公園。原本,這一片都是水田,白天鳥群到田邊戲耍,晚上飛回東大河河岸大樹上棲息。當公園建設完成後,鳥群又回到了公園。
如今,地景公園裡,秧雞、野鴨也容易看到,這在過去,只能遠遠的聽到聲音,見不到身影,連鳥窩也看不到。現在,公園東面入口處,幾棵樹上都懸著鳥窩,一旁的步行街樹枝上也掛起了鳥窩。鳥窩一般都遠離人群,除了燕子喜歡在屋簷下,其它鳥類都喜歡離人遠,保持安全距離,那這麼多的樹上都築起了巢,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鳥,敢於離地面近,不怕被人打擾。
小客起初也以為是鳥窩,覺得到底是什麼鳥,敢離地面那麼近,還一棵樹上兩個窩,但也見不到有鳥來回飛,還以為只有夜晚無人的時候才敢飛回家。靠近後,發現窩旁還有特別的樹枝,樹枝用綁繩勒緊。每棵樹上的鳥窩都一樣,樹枝都連通鳥窩,材質完全一樣,這根本就不是真鳥窩。在附近的一棵樹上,有個鳥窩露出了「馬腳」,那就是燈具。
在樹上掛起鳥窩燈,若不注意,還真容易讓人誤以為是真鳥窩,都會好奇是什麼鳥築巢了,不久後會有小小鳥鳴叫。公園裡放置鳥窩燈,也算是一種與大自然距離的拉近。對比直接掛燈籠,鳥窩造型的燈不僅新奇,也讓人路過時猜想會是什麼鳥在此處築巢。
當然,鳥窩燈也不適合到處都安裝,這也會影響鳥的棲息,有的鳥看到有鳥窩,一般就不會選擇在那棵樹上築巢,除非是特別大的樹,像公園裡這種樹,不太適合鳥築巢,離人太近了。
小客也在想,會不會有小鳥上當,把這些鳥窩當作真鳥窩,在裡面歇息呢?如果是白天,小客覺得有這個可能,可能那隻小鳥飛的太累了,最近風也大,乾脆在窩裡緩一緩,如果是晚上,鳥窩燈亮起來,小鳥是真不可能在裡面呆著,除非它覺得這天氣太冷,想「烤火」取暖。文圖:天涯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