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扶志 榜樣力量|王修明:勤勞和堅毅,撐起了脫貧致富的夢想

2020-12-23 紅網

紅網時刻通訊員 劉明 新化報導

湖南省新化縣始終堅持把加強貧困戶和貧困人口思想教育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關鍵點,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把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加速器」。在新化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湧現出許多先進人物,堅持奮鬥,匯聚脫貧榜樣力量。

初夏的上梅街道集中村,生機勃勃。百畝葡萄園產業園為村子披上綠裝,旁邊的魚塘微波蕩漾。村民們在產業園裡揮汗如雨,其中一位衣著樸素的中年男人累得滿頭大汗卻一言不發,他就是王修明。正是這個平凡的男子,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和堅韌的毅力,撐起了脫貧致富的夢想。

窮怕了,也苦怕了

王修明是上梅街道集中村村民,今年54歲。「以前我們這裡叫小塘村,是庫區移民村,人多地少,沒有特色產業,經濟發展較為緩慢,人均收入少。」王修明介紹到。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窘境,王修明遠赴廣東一家電子廠打工,由於文化程度低,一年到頭也賺不到什麼錢。當時王修明雖人在外地,但心念家鄉,家鄉的荒山荒地讓他暗下決心:打工掙錢後一定要回村幹一番事業,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2008年,一直在外務工的王修明回到村裡,他想通過種養產業實現脫貧致富,先後搞起了土雞餵養、蔬菜種植等項目。但是,一場雞瘟打破了他致富的夢想,投入的資金血本無歸。「那時候說家裡揭不開鍋真不為過,窮怕了,也苦怕了」。王修明心有餘悸道。

政府扶持克服創業難

脫貧攻堅,產業發展是關鍵,貧困經濟發展只有找到動力源,打通經脈,才能激活造血功能。據王修明回憶:「在2014年,最初回鄉養雞的時候,在技術方面和銷售方面都碰到了很多的難題,特別是在市場價格低迷的時候還賠了不少錢。」即使初創不順,王修明也並沒有放棄,咬著牙關度過了失敗的低谷期後開始再次創業轉型,在2015年開啟了他的葡萄種植產業。當時在新化縣、上梅街道產業扶貧小組的支持下,王修明與其他9戶貧困戶共同投資成立小塘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開始葡萄專業種植,這家種植專業合作社,也是集中村第一家產業合作社。

地方有了,合伙人有了,合作社成立了,資金又成了問題。此時,上梅街道扶貧站工作人員帶著他到銀行,為其協調辦理產業發展貼息貸款,終於拿到了5萬元的資金扶持。有了資金,王修明的葡萄產業園很快就建成了,在50畝荒地上引進種植了「藍色海洋」「夏黑」「黃金香」「紅瑞寶」等葡萄新品種,達到6000餘株。「政府的扶持和幫助是非常多的,為我們提供了葡萄苗籽,並經常安排專業人員上門指導種植技術。」王修明感激地說。自從他認準了這個致富路子以後,不管是颳風下雨還是烈日暴曬,他都在產業園裡奔波忙碌,通過辛勤勞動和精心照顧,在2017年葡萄產業園豐收,銷售收入達7萬餘元,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和王修明一道參加合作社的貧困戶於當年年底實現脫貧。

先富帶動後富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王修明重點研究種植技術,充分調研市場消費需求,引進種植了新的水果品種——葡萄柚,迅速擴大了種植面積320畝,讓村民看到自己是實實在在地做事,進一步堅定了「大家富一起富」的信心。

王修明積極吸納集中村9戶36名貧困村民入股產業園,讓貧困村民積極主動參與產業園的耕耘,參與施肥、栽種、採摘等各項勞動,並及時支付他們勞動報酬,讓貧困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勞動就業且增加了經濟收入。他經常說:「正是黨的扶貧扶志讓我們家踏上了致富路,我也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帶領大家過上更加幸福的新生活。」

相關焦點

  • 心聲|「扶心扶志」,助脫貧致富之路走得更穩、更遠、更長久
    陳志林和師生們在一起交流溝通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扶貧工作中真實發生的一件事,讓我意識到「扶心扶志」的重要性:志智雙扶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之策。給錢給物,能解一時之困;扶心扶志,才能拔掉窮根。我思索後答覆道,扶貧工作需糾正貧困戶內心深處的「慵、懶、散」態度和「等、靠、要」思想,積極探索除提供就業崗位、對口發展農副業等實操方案之外的心理扶貧措施,幫助他們樹立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與信心。帶著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和對自身業務素質的自信,我從此踏上了參與脫貧攻堅的徵程。
  • 新圩鎮爐下村:扶貧扶「技」更扶「志」
    新圩鎮爐下村:扶貧扶「技」更扶「志」 2017年09月21日 15:36:35  來源:中國江西網
  • 西遞鎮匯聚扶貧力量 成就小康夢想
    大力挖掘各村先進典型,擴大宣傳,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提高典型的影響力和示範效應,讓貧困群眾學有榜樣、趕有方向,樹立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通過開展各類評比活動樹立典型,發揮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該鎮湧現出一批脫貧攻堅先進典型。
  • 陝西佛坪縣:「志智雙扶」拔窮根 提神振氣促脫貧
    「脫貧不是送錢花,勤勞肯幹靠自家。學技術、搞產業,自主造血人人誇……」佛坪縣群眾自編自創的這段快板,道出了貧困群眾自立自強的志向和戰勝貧困的信心。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中,佛坪縣始終把扶貧與精準扶志扶智工作緊密結合,統籌推進「志智雙扶」,突出思想教育、技能培訓、評優樹模、鄉風文明建設等重點,變「被動輸血」為「主動造血」,激發群眾「我要脫貧」的內生動力,引導群眾樹立脫貧主體意識,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增收致富。追「星」追的是他們身上閃閃發光的精神品質。憑著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精神,姚術生被稱讚為值得追的「脫貧民星」。
  • 扶貧路上|珠暉區長興村:扶志又扶智 貼心更暖心
    扶貧工作隊帶領貧困戶參加招聘會。清淤後的水塘。紅網時刻通訊員 唐蘭榮 珠暉報導2017年4月,扶貧工作者進駐衡陽市珠暉區酃湖鄉長興村,兩年多來,扶志又扶智,用真情溫暖貧困戶,讓貧困戶對脫貧致富充滿信心。
  • 志智雙扶 讓精氣神成為扶貧力量——記新疆莎車縣巴依都維村駐村...
    「不出村兒,就有活幹,每個月有穩定收入……」  家家有門路,人人有事幹,月月有收入,讓廣大青年勞動力和農村婦女走出家門,實現就業夢想,增加穩定就業收入,扭轉了過往富餘勞動力無處就業,無業可就的被動局面,村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 扶貧重扶志——河南光山縣大蘇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區「黨建+精準...
    河南光山縣大蘇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區黨委突出黨建引領作用,實施「黨建+精準扶貧」模式,結合實際扶貧重扶志,創新推行「四家工作法」,把貧困戶當家庭、把貧困群眾當家人、把貧困戶的事當家事、把扶貧工作當家業,切實把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落到實處,在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扶貧重在扶「志」,首要任務是拔掉貧「根」。
  • 扶貧西行記下篇:志智雙扶 徹底拔掉「窮根」
    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重大戰略,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浙江深入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助力貴州、四川、湖北、吉林80個縣開展脫貧攻堅,不僅切實解決突出問題,更聚焦長遠發展,建立可持續的脫貧機制,成效明顯。
  • 我和我的學校|星火微光,點燃夢想!華理與祖國共奮進!
    我和我的學校|星火微光,點燃夢想!華理與祖國共奮進! 志智雙扶 華理對口支援雲南尋甸以來 持續開展「教育+
  • 惠恭健:扶貧先扶志 扶貧必扶智
    無錫市在扶貧工作中堅持「志智雙扶」,注重物質與精神幫扶並舉,實現了扶貧與扶志、扶智的有機統一,提高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扶智就是扶知識、扶技術、扶方法。有了奮鬥的願望和意志,扶起來的貧困群眾才能硬得起腰杆、邁得開腳步,走上奔小康之路。
  • 2019年度河南省南召縣雲陽鎮「志智雙扶」表彰大會暨冬季送溫暖...
    1月16日上午,南召縣雲陽鎮2019年度「志智雙扶」表彰大會暨冬季送溫暖捐贈儀式在鎮興雲中學禮堂順利舉行。這次會議旨在表彰那些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湧現出的自強、孝善、衛生、文明等方面的先進典型,同時在新春來臨之際為困難群眾送上愛心幫扶,讓廣大群眾度過一個安定祥和的春節。
  • 把夢想與熱愛唱給你聽,她是舞臺女王,更是扶貧榜樣
    李宇春的美是國際範的,是乾乾淨淨的,而且隨著認識她的時間越來越長,你會發現她會帶給你越來越多的驚喜,她的歌聲裡有大愛和夢想。她的歌聲不再拘泥於小情小愛,沒有無病呻吟,除了歌唱愛情,還有對國家、對人民,對理想、對生活,對文化、對傳統等多方面的包容與熱愛。
  • 茂縣「共享電商」模式形成 助力脫貧致富
    在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啟動大會上,茂縣人民政府與21個鄉鎮籤訂電商扶貧工作責任狀,利用電商發展帶動當地貧困戶儘快脫貧。之後,組織電商培訓小組,在縣領導的帶領下,茂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分別在21個鄉鎮做扶貧宣傳教育工作,提升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志」向。經過宣教,廣大群眾深刻認識到了電商已成為當前脫貧致富的一個有效途徑。 在「扶志」的同時,開展電商普及性培訓。
  • 凝聚戰「疫」戰「貧」精神力量——新華社重點報刊進鄉村贈閱儀式...
    6月9日,「閱見未來 扶貧扶志」新華社系列報刊贈閱活動在西安市藍田縣舉行。 6月9日,由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陝西中心聯合西安市委宣傳部、西安市扶貧開發辦公室、新華社《半月談》雜誌社、碧桂園集團陝西區域共同舉辦的「閱見未來 扶貧扶志」新華社系列報刊贈閱儀式在西安市藍田縣舉行。
  • 安徽鳳陽縣黃灣鄉:「智志雙扶」樹新風助脫貧
    本報訊 今年來,安徽鳳陽縣黃灣鄉堅持扶貧扶志相結合,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抓手,倡導文明新風,助力脫貧攻堅。開講座,促增收。該鄉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講堂、主題黨日、勞動技能培訓等有利時機,宣講扶貧政策,提升群眾政策知曉率。
  • 產業走進村 扶志斷窮根
    產業走進村 扶志斷窮根  作者:楊再睿、李均陽、張水木  2020-04-23 天剛亮不久,貧困戶何金祥開始攪拌飼料,準備給肉鴿餵食;
  •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薩仁圖娜拉:活就活出個樣子來
    在村民薩仁圖娜拉家,提起脫貧致富,她滔滔不絕地向記者打開了話匣子。「現在我脫貧致富了,全靠黨的好政策!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扶貧幹部們在物質上幫我、精神上鼓勵我,讓我們這樣一個貧困戶摘掉『窮帽子』,過上現在的好日子。」話語間充滿著感激。
  • 教育扶貧斷窮根 文化傳遞築未來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之年,教育扶貧從改變青少年命運、鞏固社會文化基石出發,紮根服務基層,培育人才隊伍,最終實現完成全民脫貧致富、構建幸福生活圖景的目標。教育扶貧傳播文化。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文化教育扶貧是扶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影響扶貧長效機制和穩定脫貧的關鍵。
  • 「三扶」隊長貧困村裡拔「窮根」——記蒸湘區新竹村扶貧工作隊...
    帶著使命和夢想,從2017年5月開始,歐志軍便紮根雨母山鎮新竹村任扶貧隊長,誓與村民心手相牽,不勝不休。扶志、扶智、扶制—— 他實施的「三扶」模式,推動新竹村的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擔任扶貧工作隊隊長1年多以來,他爭取各類扶貧資金500萬元,幫助新竹村硬化亮化公路4.2公裡,改善水利設施2處,幫助困難群眾解決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100人共計10萬元。歐志軍因此被村民們親切稱為「三扶」隊長。
  • 「迎黨代會」回望2020,走近交大「榜樣的力量」!
    有些故事,雖然簡單但充滿力量 榜樣是一面鼓舞鬥志的旗幟 榜樣是一座指引方向的燈塔 那些朋輩榜樣,正是交大學子前行的力量 「榜樣的力量」上海交通大學2020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