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佛坪縣:「志智雙扶」拔窮根 提神振氣促脫貧

2020-12-15 西部網

「脫貧不是送錢花,勤勞肯幹靠自家。學技術、搞產業,自主造血人人誇……」佛坪縣群眾自編自創的這段快板,道出了貧困群眾自立自強的志向和戰勝貧困的信心。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中,佛坪縣始終把扶貧與精準扶志扶智工作緊密結合,統籌推進「志智雙扶」,突出思想教育、技能培訓、評優樹模、鄉風文明建設等重點,變「被動輸血」為「主動造血」,激發群眾「我要脫貧」的內生動力,引導群眾樹立脫貧主體意識,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增收致富。

追「星」追的是他們身上閃閃發光的精神品質。憑著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精神,姚術生被稱讚為值得追的「脫貧民星」。曾遭遇車禍,為貧苦所困,但他並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成功扳回了一局:種植「菊中之皇」金絲皇菊,成立四季金甜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20多戶村民學習技術,年收入超10萬元。「經歷了磨難,告別了苦難,可算見到了光亮的生活。」姚術生輕描淡寫的話中透著感恩,「現在的好日子,當然離不開政府和幹部給予的幫助和支持!」

大河壩鎮政府包扶幹部尚鵬和姚術生有一段用真心換真情的故事:帶他外出學習技術,幫著選引優良品種,尤其是在暴雨造成損失時借給他3萬元用來恢復生產。「發展產業有政府和幫扶幹部,平時看病有新農合和家庭醫生,咋能再頂著個貧困帽子稀裡糊塗過日子?」姚術生希望合作社可以讓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姚術生只是貧困戶依靠「志智雙扶」擺脫貧困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佛坪縣深化「弘六德、展六美、建設靜美佛坪」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活動,充分用好「一約一團五會」,持續開展「十大孝子」「脫貧標兵」「脫貧民星」等先進典型評選表彰,發揮「愛心超市」「孝徳基金」等作用,為精準脫貧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豐潤的道德滋養。同時推行「531」聯戶幫扶模式,每名縣級領導、科級領導、一般幹部分別至少包扶5戶、3戶、1戶貧困戶,包聯部門、幫扶幹部針對鎮村、貧困戶不同實情進行「一村一法」「一戶一策」分類施助。全縣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27.75%,下降到2019年的0.67%,累計減少貧困人口2481戶7604人,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無新增和返貧人口。

今年6月30日,陳家壩鎮金星村舉行了慶「七一」暨脫貧攻堅扶貧扶志「六個一」系列活動,評比表彰了「優秀黨員」「誠信村民」「文明家庭」「好兒女」「好婆婆」「衛生標兵」「脫貧致富標兵」「十星級文明戶」九大類共30名先進典型,進一步激發了貧困和脫貧群眾自主脫貧致富內生動力,夯實全縣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提升和鄉村振興工作基礎。

集中一批「政策宣講」、舉辦一場「頌揚黨恩」、評樹一批「先進典型」、開展一次「扶貧幫扶」、舉辦一場「技能培訓」、組織一批「環境整治」——今年7月,佛坪縣組織開展了扶貧扶志扶智「六個一」系列活動,共舉行「政策宣講」「頌揚黨恩」座談會50餘場次,受眾4600人次;評選表彰「好媳婦」「好婆婆」「信用戶」「脫貧民星」「衛生先進戶」等先進典型350餘人;發布「善行義舉榜」「道德紅黑榜」80餘期。

智隨志走、志以智強。佛坪縣深入推進「志智雙扶」,激發了貧困群眾的動力,全縣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山鄉新貌。 張軒瑜 攝

「按需上菜」開展種養技術培訓。(圖片來源:「佛坪發布」)

發展「一旅二養三藥」特色脫貧產業助農增收。 吳燕峰 攝

評優樹模激發內生動力。(圖片來源:「佛坪發布」)

引導群眾樹立脫貧主體意識,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增收致富。(圖片來源:「佛坪發布」)

中央網信辦舉辦「佛坪大講堂」智扶佛坪活動。(圖片來源:「佛坪發布」)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滁州市拔思想「窮根」引領脫貧「志」富
    近年來,滁州市緊緊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將扶貧與扶志、扶智結合起來,「志」「智」雙扶,拔除思想「窮根」,激發了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堅定了貧困群眾的脫貧信心,開啟了扶貧扶志新模式。  文化惠民拔思想「窮根」。
  • 荔波:小愛也溫暖 教育拔窮根
    省教育廳駐荔波同步小康工作隊攜手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小愛也溫暖公益基金,共助荔波教育拔窮根。近年來小愛也溫暖公益基金資助荔波學子近50人,累計資金約9萬元。其中資助高橋村41人,累計資金約7.38萬元。每一個受到小愛也溫暖公益基金資助的學生,每年可以獲得1500元的資助金和價值300元的小愛學習包。
  • 唐河縣桐河鄉多舉措鞏固脫貧質量 提升脫貧成效
    ,提升脫貧成效。桐河鄉按照「抓班子帶隊伍、抓黨建帶全局、抓黨建促脫貧」的工作思路,把黨建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脫貧攻堅等各項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做到了精準扶貧在哪裡,黨建工作就跟進到哪裡。
  • 【扶貧印記】白槎村:黨建引領促脫貧 多產並舉拔窮根
    【扶貧印記】白槎村:黨建引領促脫貧 多產並舉拔窮根 2020-05-26 04: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山苗寨 「拔窮根」
    兩年來,在貴州省公路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大歹村駐村第一書記唐雋永帶領下,大歹村脫貧攻堅工作隊緊盯「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脫貧出列目標和「三率一度」指標,因地制宜、精準施策,以真幫治「窮病」,用實幹拔「窮根」,團結帶領大歹村287戶2000餘名群眾,走出一條擺脫貧困奔小康的「蝶變」之路。
  • 同心助脫貧 聚力「拔窮根」———漢濱區總工會助力脫貧攻堅側記
    創新載體,促產業發展「加速度」「勞模是各行各業的傑出代表,只要有平臺、有保障,勞模在脫貧攻堅戰中大有可為。」漢濱區總工會主席王衍柏說,勞模在助力脫貧攻堅行動中當先鋒、打頭陣、作表率,不僅具有強大的自身優勢,還能激發全區決勝脫貧攻堅的昂揚鬥志。
  • 浙江助力西部地區脫貧攻堅系列調查 志智雙扶徹底拔掉「窮根」
    在扶貧一線攻堅的浙江掛職幹部,道出最深切的感悟:「再高的山、再遠的路,產業會搞得起來,市場也能接得進去,但最艱巨的工作是消除觀念的『貧困』,最長遠的工作是徹底拔掉『窮根』。」  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扶知識、扶技術、扶思路——在浙江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中,「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是一個明顯的特徵,每一個落地的項目中、每一筆扶貧資金上、每一位參與扶貧工作的人員都毫無保留傳授浙江的經驗做法,「志智雙扶」貫穿始終。
  • 漢中市石門水庫管理局多措並舉助推包扶村志智雙扶工作
    村支書、村主任閆偉通報了全村2020年度產業發展計劃,邱存元對2019年的幫扶工作進行了總結,表示將全力協助村「兩委」落實產業發展計劃,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橫現河街道辦事處主任沈濤對該局紮實有效的幫扶工作表示了感謝,先進典型代表劉自偉表態發言。
  • 陝西:脫貧攻堅「志」在必得
    陝西幹部群眾倍加振奮,決心發揚和保持赳赳老秦那股特有的「擰勁兒」,以背水一戰、志在必得、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精氣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託,努力交出讓黨中央和三秦百姓滿意的時代答卷。真理力量 鑄魂強志脫貧攻堅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創舉。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指出:「我對今年全面完成現行指標的脫貧任務是有信心的,我最關心的是後續幫扶問題,能否形成穩定連續的機制。共產黨人辦事是求真務實的,要真正讓人民群眾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總書記的話溫暖人心、激勵人心。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最強音。
  • 老驥伏櫪拔窮根 銀耀黨旗惠三秦
    陝西是革命老區,也是我國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的省份之一,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陝西考察調研、實地檢驗該省的脫貧攻堅成效和進展時發表重要講話,又一次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也再度吹響了該省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的衝鋒號。
  • 扶貧西行記下篇:志智雙扶 徹底拔掉「窮根」
    編者按: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也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重大戰略,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浙江深入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助力貴州、四川、湖北、吉林80個縣開展脫貧攻堅,不僅切實解決突出問題,更聚焦長遠發展,建立可持續的脫貧機制,成效明顯。
  • 脫貧路上幹實事 青力扶貧斬窮根
    愛心圓夢 助學扶貧教育扶貧在脫貧攻堅中發揮著保障性作用,是斬斷窮根的重要途徑。團市委聚焦建檔立卡貧困戶、邊緣戶,以及殘疾、孤兒、烈士遺屬困難家庭等受助學生對象,通過拓寬青荷希望公益服務中心、希望工程心源助學基金等籌資渠道,今年上半年募集資金46萬餘元。
  • 九江八裡湖新區:「志智雙扶」拔窮根
    在黨和政府的幫助、夫妻兩人的努力下,葉其明有了一些積蓄,2015年,葉其明一家終於成功脫貧,還在柴桑區通過按揭買了一套房子。2019年,研究生畢業的葉勤江還和一家企業籤訂了月薪萬元的實習合同。「我們能有今天,要感謝黨的好政策,還要感謝那些無私幫助我們的人。」葉其明說,以後一定會常懷感恩之心,去積極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 產業走進村 扶志斷窮根
    產業走進村 扶志斷窮根  作者:楊再睿、李均陽、張水木  2020-04-23 天剛亮不久,貧困戶何金祥開始攪拌飼料,準備給肉鴿餵食;
  • 新野縣漢華街道強化農民學校建設,持續開展志智雙扶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為持續深入開展志智雙扶工作,培養貧困戶自強不息、勤勞致富的觀念,漢華街道強化農民學校陣地建設,助力脫貧攻堅。一是強化陣地建設。
  • 產業扶貧拔窮根,村民人均純收入10360元
    產業扶貧拔窮根貧困村成周邊「明星村」經過兩年的努力,現在蘇豐村已經成了「明星村」,產業扶貧帶動作用凸顯,2018年和2019年蘇豐村給貧困戶和村民發工資和分紅近100萬元,人均純收入10360元。這一翻天覆地的變化背後,離不開延安產業扶貧公司的「2+1」扶貧新機制和「三金三有」的政策扶持提供的有力扶持。
  • 黨建引領聚合力 上下同心「拔窮根」——卓資縣全力打贏打好脫貧...
    卓資縣梨花鎮榆樹營村支書譚俊賢說,「只有咱的組織有力了,人心齊備了,拔掉窮根根,老百姓的日子才能過好了!」  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卓資縣以黨建為引領,堅持靶向發力,精準施策,帶領廣大貧困戶「拔除窮根」,齊心奔向脫貧致富的小康之路,2019年順利退出國家級貧困縣序列。
  • 南京理工大學:志智雙扶 助力汝陽脫貧攻堅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部署,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對部屬高校教育扶貧工作部署,我校自2019年開始承擔定點幫扶河南省汝陽縣的工作。  作為一所具有軍工精神的大學,辦學66年來,學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與時代的發展步伐和民族的偉大復興同頻共振。
  • 新鄭駐村第一書記代志剛:「志智雙扶」激發梅山村發展活力
    怎麼扶?代志剛認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近兩年來,他注重堅持「志智雙扶」,通過送技術、送關愛、送文化等措施,不斷強化幫扶成效,營造了勵志育人、弘揚正能量的濃厚氛圍,激發了梅山村發展活力。送技術 為脫貧贏得主動梅山村位於龍湖鎮西部,與鄭州市二七區櫻桃溝毗鄰,村民們借勢種起了櫻桃、葡萄等小雜果。
  • 創新驅動拔窮根 幸福生活有滋味:德州陵城區糜鎮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2016年以來,糜鎮立足實際,創新驅動,通過黨員幹部與貧困戶「結親」、結合本地特色發展產業扶貧等一系列舉措,精準發力,截至2018年底,全鎮所有貧困戶脫貧。「在此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壓實責任,探索『111』教育扶貧等模式,鞏固扶貧成果,形成長效機制,讓貧困群眾在穩定脫貧的同時,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