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不是送錢花,勤勞肯幹靠自家。學技術、搞產業,自主造血人人誇……」佛坪縣群眾自編自創的這段快板,道出了貧困群眾自立自強的志向和戰勝貧困的信心。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中,佛坪縣始終把扶貧與精準扶志扶智工作緊密結合,統籌推進「志智雙扶」,突出思想教育、技能培訓、評優樹模、鄉風文明建設等重點,變「被動輸血」為「主動造血」,激發群眾「我要脫貧」的內生動力,引導群眾樹立脫貧主體意識,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增收致富。
追「星」追的是他們身上閃閃發光的精神品質。憑著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精神,姚術生被稱讚為值得追的「脫貧民星」。曾遭遇車禍,為貧苦所困,但他並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成功扳回了一局:種植「菊中之皇」金絲皇菊,成立四季金甜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20多戶村民學習技術,年收入超10萬元。「經歷了磨難,告別了苦難,可算見到了光亮的生活。」姚術生輕描淡寫的話中透著感恩,「現在的好日子,當然離不開政府和幹部給予的幫助和支持!」
大河壩鎮政府包扶幹部尚鵬和姚術生有一段用真心換真情的故事:帶他外出學習技術,幫著選引優良品種,尤其是在暴雨造成損失時借給他3萬元用來恢復生產。「發展產業有政府和幫扶幹部,平時看病有新農合和家庭醫生,咋能再頂著個貧困帽子稀裡糊塗過日子?」姚術生希望合作社可以讓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姚術生只是貧困戶依靠「志智雙扶」擺脫貧困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佛坪縣深化「弘六德、展六美、建設靜美佛坪」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活動,充分用好「一約一團五會」,持續開展「十大孝子」「脫貧標兵」「脫貧民星」等先進典型評選表彰,發揮「愛心超市」「孝徳基金」等作用,為精準脫貧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豐潤的道德滋養。同時推行「531」聯戶幫扶模式,每名縣級領導、科級領導、一般幹部分別至少包扶5戶、3戶、1戶貧困戶,包聯部門、幫扶幹部針對鎮村、貧困戶不同實情進行「一村一法」「一戶一策」分類施助。全縣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27.75%,下降到2019年的0.67%,累計減少貧困人口2481戶7604人,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無新增和返貧人口。
今年6月30日,陳家壩鎮金星村舉行了慶「七一」暨脫貧攻堅扶貧扶志「六個一」系列活動,評比表彰了「優秀黨員」「誠信村民」「文明家庭」「好兒女」「好婆婆」「衛生標兵」「脫貧致富標兵」「十星級文明戶」九大類共30名先進典型,進一步激發了貧困和脫貧群眾自主脫貧致富內生動力,夯實全縣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提升和鄉村振興工作基礎。
集中一批「政策宣講」、舉辦一場「頌揚黨恩」、評樹一批「先進典型」、開展一次「扶貧幫扶」、舉辦一場「技能培訓」、組織一批「環境整治」——今年7月,佛坪縣組織開展了扶貧扶志扶智「六個一」系列活動,共舉行「政策宣講」「頌揚黨恩」座談會50餘場次,受眾4600人次;評選表彰「好媳婦」「好婆婆」「信用戶」「脫貧民星」「衛生先進戶」等先進典型350餘人;發布「善行義舉榜」「道德紅黑榜」80餘期。
智隨志走、志以智強。佛坪縣深入推進「志智雙扶」,激發了貧困群眾的動力,全縣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山鄉新貌。 張軒瑜 攝
「按需上菜」開展種養技術培訓。(圖片來源:「佛坪發布」)
發展「一旅二養三藥」特色脫貧產業助農增收。 吳燕峰 攝
評優樹模激發內生動力。(圖片來源:「佛坪發布」)
引導群眾樹立脫貧主體意識,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增收致富。(圖片來源:「佛坪發布」)
中央網信辦舉辦「佛坪大講堂」智扶佛坪活動。(圖片來源:「佛坪發布」)
編輯: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