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對於高校畢業生,雲答辯被提上了日程。可是論文還沒開始寫,答辯問題是不是有點早。導師年前說:大家考研挺辛苦,年後趕一趕論文也能結束,可是春節已過,春天都快完了。論文還沒動筆的同學,可以看看。
畢業論文選題是主要任務,完成了選題,就沒啥大問題了。我總結了以下幾個方法。
第一、從興趣入手。我們說起來道理大家都懂,興趣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老師。你感興趣的話,那麼你在整個論文的過程中,你就會什麼很努力地去達到目標。但是,實際上的我們,可能對於論文並沒有什麼興趣。
那麼,退而求其次,你就看你有沒有積累相關的。你不管是學習也好工作也好。你總是有一些你平時關注的一些東西,那麼就和我們論文相關的你關注哪些方面有一些積累,就可以從這個角度切入來選題。所以第一個就是根據你的這個什麼生活閱歷,知識結構等來選擇你的選題。
第二個就是大家可以關注一些新的政策或者一些突發事件,然後這些事件呢?會對企業產生一些影響,那麼我們就把這些事件對企業的影響從你學的專業的角度切入!出來一個題目。這個呢,實際上也是我們選題的一個方向,就是一個圖鑑。但是大家要注意就是什麼,一個新政策出來或者是一個突發事件對企業產生的影響呢,你要去研究他就需要他這個影響,要在這個財報或者是在市場交易中要體現出來,換一句話說你要能搜集到數據才可以去研究,所以這個問題呢,可能就說剛剛發生的事情。現在還研究不了。就是在某一段時間之前,他發生了對這個企業的影響。我能夠找到數據了,也就他前後有什麼差別。
第三個可能也是大家通常會採用的一種辦法呢,就是通過閱讀文獻的尋求對選題的啟發。讀文獻呢?其實主要是常用的一個渠道。我給大家一個建議,就是大家看文獻的時候,儘量的去找一些就是質量高的一些期刊,或者是一些學位論文。論文無非就是這兩種一個那是期刊、就是學術雜誌上的論文,那麼要看的話儘量看一些什麼就是比較好一些的期刊。因為我們肯定會有一個體會,就是有一些論文的話它實際上比較垃圾,你看了以後除了不管用,還會誤導你。
所以看文獻看什麼級別的也很重要。當然啦,你學術都可以看,但是你在參考的時候最好選擇一些好一點的,(沒有歧視)就是看一些,在這個你的專業方向上他比較好的一些學校。閱讀文獻就是閱讀了,不一定就是你能夠用的啊,你只有多看,然後;多總結概括才能給你一點激勵,給你一點啟發,所以就說怎麼去看文獻呢,大家儘量對自己要求高一點,你可以做一些筆記,因為畢竟你看得多了你也記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