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營山縣城出發, 經國道G244線, 過回龍場鎮, 不到20分鐘車程便可抵達清水湖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隨著公園一期工程初步建成,這裡成為眾多遊客尋覓鄉情、回歸自然的「天堂」,也是眾多攝影人追光逐影的創作基地和「網紅」打卡地。
苦戰一百天 建成一個湖
營山境內無大江大河,缺水一直是老大難題。1954年, 四川省水利廳派第四河流規劃隊來營山,沿營山河兩岸實地勘測後,確定在清水鄉境內的清水河水磨灘攔河築壩建水庫,並配套修渠,自流灌溉壩區農田。
1957年11月27日, 水磨灘水庫破土動工。1958年3月14日,歷經100天奮戰,大壩如期建成。一座長176米、高24米、頂寬3米的攔水壩,像山梁一樣橫臥在水磨灘上。同年4月1日,一場大雨後,水庫首次蓄水14米深。
1959年5月,隨著配套渠系「千裡渠」的初步完工,水磨灘水庫開閘放水,正式更名為幸福水庫。1980年10月,為解決縣城居民吃水問題,營山啟動了幸福水庫引水工程,次年6月建成通水。從此,幸福水庫又成為了縣城居民的飲用水源。
幸福水庫建成蓄水後,既為營山農業生產提供了可靠保障,也為縣城居民提供了充沛的水資源。以幸福水庫為核心的清水湖溼地景觀層次分明, 風光自然質樸,田園風情濃厚,周邊群峰競秀,河灣眾多,湖面開闊。2013年5月, 清水湖溼地被評為「南充十佳溼地」。
水庫變公園 衝刺國字號
2013年12月, 原國家林業局批准清水湖國家溼地公園(試點)。經過科學論證,將其定位為以庫塘溼地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為主要保護對象, 集溼地保護、 科學研究、宣傳教育、生態旅遊和可持續利用為一體的鄉村庫塘溼地公園。
2017年3月, 營山成立縣委書記黃金盛,縣委副書記、縣長羅明遠掛帥的清水湖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工程建設指揮部,將其列為2018、2019年全縣「十件大事」,並上升為南充市重點工程, 溼地保護與修復工程建設緊鑼密鼓。
營山規劃了「一心五區、一環三廊」的全域旅遊空間布局, 清水湖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屬於「五區」中的溼地山水田野研修區。營山縣委常委、副縣長李濤表示,營山將充分利用清水湖優越的生態水域及周邊的山地田林資源,依託鄉村小微溼地建設、溼地生態體驗及溼地恢復創新嘗試, 形成獨具特色的鄉村生態旅遊區。下一步,將逐步開展溼地觀光、科普展示、田野教育等體驗項目,打造四川鄉村溼地旅遊名片。
「嘉陵江飲水工程竣工在即,營山至清水快速通道即將開工,我們將適時包裝開發千裡渠鄉村旅遊資源,藉助市場手段推動鄉村跨越式發展。」李濤說。
今年12月,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對包括清水湖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在內的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建設工作進行評審, 獲得通過後,該公園將正式晉升為國家溼地公園。
美圖
源自營山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