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訊 邢守衛、記者沈貞海 報導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圖為「漁歌小鎮」中的低田古商業街概念規劃圖(邢守衛 供圖)
圖為「漁歌小鎮」中的麥磨灘文化產業園概念規劃圖(邢守衛 供圖)
圖為低田實景圖一角(邢守衛 供圖)
每讀唐代金華著名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仿佛走進了一幅清麗淡遠的水鄉春汛圖,《漁歌子》在為我們描繪出一個賞心悅目的詩意境界的同時,也為我們呈現了一種從容自若、悠然脫俗的生活意趣和審美格調。這樣的一個詩境不知令多少古今文人騷客心馳神往。然而,無論他有怎樣精騖八極的想像力,恐怕都不能想像到在一千兩百多年後,就在他的老家,一個水鄉小村——金華市孝順鎮低田村,將會活脫脫誕生一個比「西塞山前」更寧靜優美的新時代「漁歌小鎮」。
更值得關注的是,孝順鎮低田村的「漁歌小鎮」,更是規劃總面積約830平方公裡的「浙中生態廊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水鄉低田:自然條件人文資源得天獨厚
金華是浙江之心,孝順低田是金華之心,它東連義烏西接金華,金義南線和東陽江穿境而過,航慈谿、低田溪、葛仙溪、白溪在此交匯流入東陽江。古時低田是商賈雲集、通江達海的千年商埠,山水生態完好。如今依託低田製造業及電子商務已集聚企業400多家,人口40000多,擁有較多的文旅、商旅、農旅、工旅資源。
一是區域位置獨特。貼近低田集鎮的江面比其他河段更寬,水流緩慢,特別適合建設水上休閒娛樂設施。金華市第七次黨代會提出的綜合交通廊道、金義科創廊道、浙中生態廊道均穿過低田,且是連接金華義烏兩大中心城市的重要節點,是接軌義烏、聚合黃金主軸的橋頭堡和主驛站。
二是文化底蘊深厚。雙尖山周邊自古以來文脈興盛、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名人輩出。以低田為中心的方圓20公裡半徑內,古今名人密度之高令人驚嘆:東有唐代詩人駱賓王、宋朝抗金名將宗澤、現代作家王西彥、何家槐、當代作家俞天白,東南有元代名醫朱丹溪、現代作家馮雪峰,西有現代翻譯家傅東華、兒童文學作家魯兵、當代作家邵鈞林,北有明朝文學家宋濂、現代社會學家施存統、歷史學家吳唅、語言學家陳望道、詩人艾青、當代作曲家施光南。在長弓公司西側的月潭村,早年建有古碼頭,日久年長,幾乎已被遺忘,目前正著手修復重建。有據可考,當年宋濂、艾青、吳晗和陳望道等文化名人都是從低田的古碼頭啟航,下富春、過錢塘,走向世界。
漁歌小鎮---長弓人的精神家園
建設漁歌小鎮,不得不提的就是專注清潔行業28年的金華長弓清潔用品有限公司。公司位於低田工業園區,當初選址的時候,這裡是沒有人看得上的荒僻之地,長弓人投入巨資,把昔日無人問津的沙灘改造成了一個環境優美的花園式企業。公司取名長弓,建設規劃也是按照「弓」的形狀布局。「弓」既堅又韌,張力無限,立意高遠,直指遼闊,其所象徵的精神理念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公司企業文化的內涵,彰顯著長弓人的胸懷格局和品格素質。
長弓選擇文化產業作為公司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投資傳統文化產業已近20年。這些年來,企業一直致力於收藏古字畫、古建築物等。目前,廠區東邊是清潔用品的生產車間,西邊是以古建築、古藝術、古碼頭為特色的文化產業園。走進廠區,現代化的工業區和沿江的人文景觀、自然風光和諧統一,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文化產業園的建設,必將推進文化旅遊、工業旅遊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加快企業轉型升級。
目前,公司正全力打造麥磨灘文化產業園。已經建成的有沿江觀光休閒走廊、「浙西十三縣黨的負責人會議」紀念館、麥磨灘遺址公園、鑑廬美術館和工業文化園。沿江矗立著一座水文臺,順著觀景樓梯而上,江景風光盡收眼底;遠處南北兩山遙相對峙,層巒聳翠。每到傍晚,遊人便可融入王勃筆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境界。
麥磨灘遺址公園位於整個文化產業園區沿岸地段,因亂砍濫挖,麥磨灘曾經一度淪為爛泥灘,汙泥穢水,不忍直視。如今的麥磨灘清水環繞,鷺鳥成群,近江灘涂卵石遍布,草木幽秀,風景殊勝。殘垣斷壁的外觀設計,仿佛訴說著古老滄桑的故事;矗立著「鹹豐」字樣的石獅柱,曾經馱著石碑的石龜,猶留有歲月的痕跡,似乎刻畫著一段段美麗動人的傳說;巨大古拙的圓石磨盤,或鋪在腳下作道路,或砌搭成一個個造型獨特的建築物,漫步其中,如穿越時空進入農耕世界,見證那個久遠的石器時代。
1930年7月,浙西十三縣黨的負責人會議(史稱麥磨灘會議)在此舉行,這是金東義西農民武裝暴動的重要指導性會議,為了紀念這次會議,麥磨灘遺址公園和麥磨灘會議史料展陳館應運而生。館區內完整地保留了會議當初的陳設物品。展示牆上寫道:「義烏江畔,八婺大地,曾經播撒著一顆顆革命的火種」。麥磨灘從中共建黨初期,到後來的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都是金東義西黨組織的重要活動場所,麥磨灘上的每一寸土地都見證著共產黨人堅定的步伐和堅強的信念。置身其中,你可以感受到濃濃的革命精神和紅色韻味。
鑑廬美術館位於主體建築五樓。館內布局錯落精緻,品味高雅。收藏了大量明清以及現當代名家書畫真跡,藝術價值和文物價值兼具。溫潤古雅的筆墨,氤氳出濃鬱的古典情趣和人文情懷。
六樓開設的鑑廬古物閣,陳列著眾多古玩文物,古拙中寓雅致,斑駁深處,儘是往昔的時光,恍惚映照出歷史的面目。
自然低田:白鷺鳥的棲息天堂
「五水共治」活動以來,東陽江沿岸進行了系統治理,水質得到很大提升,魚鳥的生存環境漸趨和諧。目前,低田段水質常態已達到Ⅲ類以上,原先絕跡的魚類又得以大量繁殖,吸引了成群的白鷺來此生息繁衍,數量高達兩千多隻。春夏秋三季,這裡成了白鷺的天堂,成群的白鷺在空中自由翱翔,時而在樹梢逗留小憩,時而從水面上輕盈飛掠,吸引路人和攝影愛好者駐足觀賞、拍攝。
百花低田:四季花盛,最是賞花好去處
東陽江低田段南岸平疇沃野上,已開闢了百合園、古牡丹園、荷花園和葡萄園等成熟的生態農業基地。
目前,麥磨灘文化產業園對岸的360畝荷花基地正在建設中。以前金華義烏的百姓看大片荷花美景都要到武義柳城的江下村,如今我們自己的家門口就有了大型的荷花園。蓮花盛開時節,步入低田下馬村,便可欣賞「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荷葉田田,荷花沁香,可觀,可賞,可採,可品,可清心怡神,又可大快朵頤,實是人生快意之事。
離荷花基地一公裡的南倉村北的200畝蝶舞百合園也已經建成。目前,植有20個品種,有許多還是進口品種。據業主介紹,百合園建成後,慕名前來參觀和購買百合的遊客絡繹不絕。
南京農業大學菊花基地是中國菊花種植資源保存中心,保存了5000多份菊花資源、3000多個品種,其中由南農大自主培育的造型、顏色各異的菊花新品種300多種。今年春節前夕,孝順鎮政府與擁有世界最大菊花基因庫的南京農業大學接洽,南農大將以技術入股形式和孝順鎮共同打造浙江省最大菊花園,規劃建設面積約200畝,發展種植觀賞、花品工藝加工、產品展銷及特色觀光旅遊等多種業態,建成一個集產、學、研、遊於一體的綜合性的農旅結合項目。預計整體工程於今年8月份竣工,9月份投入正式運營。低田下馬村的菊花園幾乎囊括了所有顏色,除了常見的赤橙黃青白粉紫外,還有罕見的綠色;形狀除了荷花形、桌球形、風車形,還有松針形,甚至單朵菊花上還可匯集好幾種顏色。深秋之時,上千個品種的菊花競相開放,必將給漁歌小鎮再添一道靚麗美景。
「漁歌小鎮」的未來值得期待
「漁歌小鎮」項目的開發建設基於這樣的一種思路:
遵循整體規劃、獨立建設、資源整合的思路。以低田千年商埠為基點,整合低田老街、塔江山紅色支部、松林綠道等文旅、商旅、農旅、工旅資源,以生態廊道建設為契機,應時而動、順勢而為,提升水環境、挖掘水文化、做足水文章、盤活水資源,打造一個集生活、休閒、娛樂、旅遊、養身、文化藝術於一體的詩意文化生態景區。
主要景觀包括:
1,江心島古建文化園。該文化園位於低田到讓河中間,佔地約80畝。規劃建成特色餐飲、特色民宿、文創園、博覽園四大功能區。沿島一圈建造碼頭,並配套相應景觀設施,中部易地遷建30幢原汁原味的明清建築,開設古埠書院、各類藝術館、特產古街、村廟、祠堂、婚紗攝影、古宅民宿及影視基地等。
2,低田婚俗體驗區。修復低田牛車埠、低田古商街、建設婚俗博物館、特色婚禮用品海淘館、歷代洞房體驗館、鵲橋相會、低田書場等,展現低田婚俗特有的文化魅力。
3,麥磨灘人文景觀及工旅實驗區。該實驗區位於低田西面,航慈谿頭,佔地約100畝。擬建設麥磨灘會議遺址公園、浙西十三縣黨的負責人麥磨灘會議史料展陳館、潛溪紀念館,潛溪流域文化名人石刻長廊(宋濂、傅文光、艾青、吳晗、陳望道等)、鑑廬美術館、山雪樓、南山埠、路亭庵、漁歌唱晚大舞臺、白鷺島溼地、可麗僕清潔用品體驗館,並打造網際網路+藝術科創空間等。
整個項目分兩期實施:近期正規劃設計、籌資開建的是中心島、低田古街、麥磨灘、江南花果園;遠期是中柔古村、龍盤寺、白溪民宿、上下葉龍舟閣、回龍庵、白溪湖、南山古道等。
建設漁歌小鎮與政府推行的風情小鎮的建設政策和理念是一致的,是對這一政策和理念的積極響應和深度拓展。在具體落實的問題上,項目將參考桐鄉烏鎮開發模式,先成立開發領導機構,由相關政府、村集體、商會和個人等參與者成立一個股份制公司。屆時組織大家到烏鎮考察學習,統一認知,以達共識。採取多頭融資體制,建立資金保障。建議在政府參與的基礎上,成立專項開發基金,並引人社會資本共同投資。
東陽江是低田的地理符號、文化符號,也是天工造化饋贈低田的一份厚禮。這片本就具足詩情畫意的山水田園充滿無限生機和開發可能性,「漁歌小鎮」的開發建設適逢天時地利人和,呼之欲出,它的出現,不僅將優化、提升並造福低田本土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而且,也必將以此為核心輻射整個八婺大地乃至大江南北,以詩意原鄉、文化高地的嶄新姿態,將一種人心所向、人人夢寐以求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即所謂的「詩意棲居」落到實處,植入人心。張志和《漁歌子》中所呈現的美好意境,也包括古今文人墨客屢屢吟頌、孜孜以求的生命安頓之地將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它就在這裡,就在浙江之心,就在金華低田水鄉的「漁歌小鎮」。
漁歌小鎮:助力「浙中生態廊道」美麗風景線
「全市現已預安排2017—2021年浙中生態廊道建設項目853個,總投資額2679.81億元,其中2017年計劃投資470.24億元。」在3月18日上午舉行的「浙中生態廊道建設項目集中開工誓師大會」上了解到,浙江金華將著力打造「浙中生態廊道」。
據了解,本次「浙中生態廊道「概念規劃範圍包括浙江省金華市行政區域內的衢江、蘭江、金華江、武義江、東陽江、南江、文溪和浦陽江八條主要河流及其兩岸陸域一定範圍,河道總長約396公裡。初步劃定浙中生態廊道規劃範圍總面積約830平方公裡,約佔市域總面積的8%。而低田的「漁歌小鎮」正在此中。
在當天舉行的在「浙中生態廊道建設項目集中開工誓師大會」上,婺城區、義烏市佛堂鎮、金東區孝順鎮低田村分別代表縣(市、區)、鎮、村三級發態發言,更是引起了誓師大會現場及同步視頻直播的各分會場參會人員的共鳴。
作為最基層的村級單位,孝順鎮低田村黨支部書記餘建勝在作為村代表發言時感慨的表示:孝順鎮低田村位於金東區最東邊,與義烏接壤,自古便是三江碼頭會聚的商貿文化之地。當村支書十多年,我親身經歷了低田村民從求生存求溫飽到講生態講環保的心路歷程,切實感受到廣大群眾建設生態家園的迫切嚮往。建設「浙中生態廊道」,對我們低田人來說,是一件喜事、幸事、大事。
中共金華市委書記趙光君在誓師大會上表示: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成廊道。今天我們播種希望,明天我們成就夢想。五年後的今天,八婺大地春和景明,繁花似錦,山色如黛、柳色如煙,澄江如練、鷺鳥低翔。騎行於綠道,漫步在田園,泛舟江上,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留下的是鄉愁。
在不久的將來,「漁歌小鎮」必將成為「浙中生態廊道」上一道美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