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俄羅斯北極科考意在爭奪資源(圖)

2020-12-14 搜狐網

  這張8月2日拍攝的電視截圖畫面顯示俄羅斯科考隊的深海潛水器潛到北冰洋海面下。 新華社/路透

  新華網北京8月3日電(記者任海軍)俄羅斯國家杜馬副主席奇林加羅夫2日率領科考隊員乘深海潛水器從北極點下潛至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並在洋底插上了一面鈦合金製造的俄羅斯國旗。此舉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據俄媒體報導,本次科考活動的任務之一是搜集證據,證明羅蒙諾索夫海嶺和門捷列夫海嶺從地質角度上講是西伯利亞大陸板塊的延伸。

蘇聯科學家1948年在北冰洋洋底發現一條綿延1995公裡的海嶺,並以俄羅斯18世紀著名科學家米哈伊爾·羅蒙諾索夫的姓氏命名為「羅蒙諾索夫海嶺」。

  俄2001年曾向監督執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聯合國機構申請,把本國專屬經濟區擴展到羅蒙諾索夫海嶺水域,後因「證據不足」而遭駁回。

  俄羅斯此次北極科考和探險活動「高調」展開,在一些西方國家媒體看來,是在為俄方2009年再度申請準備「證據」。

  得到相關證據後,俄羅斯會將其提交聯合國。如果聯合國予以認可,俄羅斯將對120萬平方公裡北冰洋水域擁有權益,接近於北極圈面積的一半,從而將獲得相當於100億噸標準燃料的油氣儲量,還能大大延伸專屬經濟區。

  不過,俄方訴求與美國、加拿大、挪威、丹麥等其他北極圈周邊國家構成衝突。針對俄方的舉動,美國政府2日表示,這一做法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加拿大外長彼得·麥凱則認為,俄羅斯「純粹在作秀」。

  這幾個國家對俄此次科考活動也密切關注。據俄羅斯電視臺報導,一架美國間諜飛機對俄科考活動進行了密切監視。此外,美國已緊急組建一支科考隊前往北極考察,兩國此次科考時間如此接近,絕非偶然。

  由於北極地區資源豐富,北冰洋周邊國家的資源之爭近年來呈愈演愈烈之勢。2004年,加拿大和丹麥曾因一個叫做漢斯的北極小島發生過激烈爭執。此外,挪威與俄羅斯在北極地區邊緣海——巴倫支海海域劃分問題上也存在爭議,而俄羅斯和加拿大兩國又在誰擁有從北冰洋沿岸到北極點部分地區的主權問題上存在紛爭。

  1961年《南極條約》生效,凍結了各國對南極主權的爭奪。但有關北極問題,目前尚無類似條約。因此,各國只能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處理北極附近地區的資源開發、大陸架以及公海利用的事宜和爭端。

(責任編輯:魏成)

相關焦點

  • 金一南點評俄羅斯北極跳傘,澳大利亞南極耍賴
    此次俄軍在北極地區的萬米高空進行傘降,就是要嘗試傘兵的極限,看看到底能從什麼樣的高度離機,開傘的最低和最高高度是多少,這都是軍事訓練的極限。而俄羅斯部隊在訓練時,毫無疑問,都達到了這兩個極限。未來在北極可能出現的爭奪中,它有很大的地緣優勢,因為其北部有大面積的領土接近北極。當然,這種地緣優勢能不能變成軍事行動的優勢,是另外一回事。
  • 北極熊俄羅斯是如何爭奪北極霸權的?
    文/王凱迪日前,俄羅斯總統普京籤署命令批准《2035年前俄羅斯聯邦北極國家基本政策》,標誌著俄羅斯人在日益激烈的北極領土競爭過程中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素有北極熊之稱的俄羅斯帝國,是如何一步步在爭奪北極霸權的呢?
  • 北冰洋周邊國家爭奪北極(圖)
    北冰洋周邊國家爭奪北極(圖) 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 點擊進入>>>   新快報訊 突然間,被厚厚冰層覆蓋的北極成了炙手可熱的「不動產」,北冰洋沿岸的各國紛紛採取行動,試圖將其納入自己的版圖。
  • 北極「圈地運動」:冰川消逝加速下的資源爭奪
    至於北極冰川何時會完全消失,科學家們有著不同觀點。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教授夏曉華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部分學者認為北極地區的冰川會在2030年甚至更早就完全消失,也有學者認為時間將在本世紀末。我個人認為,2030年北極冰川完全消失的可能性還不大。」
  • 俄羅斯報:劃分北極是再次瓜分世界的開始
    《俄羅斯報》3日發表文章,題目是「劃分北極是再次瓜分世界的開始」。文章摘要如下。這張8月2日拍攝的電視截圖畫面顯示俄羅斯科考隊的深海潛水器。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科考隊員當日乘深海潛水器從北極極點下潛至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在洋底插上了一面鈦合金製造的俄羅斯國旗。
  • 北極熊俄羅斯是如何爭奪北極霸權的?|蘇聯_軍事|北冰洋|西伯利亞|...
    文/王凱迪日前,俄羅斯總統普京籤署命令批准《2035年前俄羅斯聯邦北極國家基本政策》,標誌著俄羅斯人在日益激烈的北極領土競爭過程中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素有北極熊之稱的俄羅斯帝國,是如何一步步在爭奪北極霸權的呢?
  • 寧願不要核戰艦,也要建造破冰船,北極為何被稱為俄羅斯生命線?
    相對於南極,北極一直是一個熱門之地,之所以熱度高,就是因為有多個國家和地區距離北極近,有科學家人士還分析出了北極地區有豐富的能源資源,這些能源資源儲存量非常大,而這些距離北極近的國家都想在能源上進行補充方便建設經濟。北極的豐富資源吸引俄羅斯,使得俄羅斯想方設法控制北極地區。
  • 雪龍號起航赴北極科考 嘗試高緯度航道或可達北極點
    雪龍號(資料圖)  中廣網青島7月2日消息(記者王偉 劉華棟 青島臺記者袁丹)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天上午,我國第五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將從青島出發,乘坐"雪龍號"科考船前往北極進行科考任務歷時三個月,總航程逾3萬公裡,"雪龍號"此行,也將成為我國北極科考歷史上,歷時最長、航程最遠、考察內容最豐富的航次。  現在,"雪龍號"正暫駐在青島奧帆中心碼頭,靜待起航。  「雪龍號」靜靜的停泊在青島奧帆中心碼頭。今天上午10點30分左右,「雪龍號」將開始它的第五次北極科學考察之旅。現在青島邊檢站工作人員是已登上「雪龍號」,給全體120名人員辦理出境邊防檢查手續。
  • 「深度」北極「圈地運動」:冰川消逝加速下的資源爭奪
    至於北極冰川何時會完全消失,科學家們有著不同觀點。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教授夏曉華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部分學者認為北極地區的冰川會在2030年甚至更早就完全消失,也有學者認為時間將在本世紀末。我個人認為,2030年北極冰川完全消失的可能性還不大。」
  • 北極圈爭奪日趨白熱化,美專家:俄破冰船是「奪取」北極最強武器
    圖為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如今,大國之間已不僅僅滿足於陸上、海洋之爭,越來越多的國家注意到了北極圈這個資源寶庫,同時資源爭奪已日趨白熱化。我們都知道,地球的南北兩極都離我們很遙遠,也只有專業科考人員才能親身到達那裡,地球的南北兩極還有許多未知等待我們去探索!
  • 南極為何為沒有和北極一樣成為各國爭奪的領地?
    文/王凱迪繼俄羅斯宣布在北極地區深海插入俄羅斯國旗之後,加拿大與美國也相繼在靠近北極的領土地區增加軍事存在。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北極日漸成為各國爭奪的新疆界。那麼,為什麼資源豐富的南極地區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 北極科考:我們為什麼要在北極呆上一年?
    北極:一個不歡迎人類的大冰原  在有關極地科考的新聞裡,我們通常聽到的大多是南極科考的項目,不止是因為南極有可愛的企鵝而北極只有兇猛的北極熊,而是因為南極是比北極更容易抵達和進行科考的地區。    MOSAiC:一場389天的極地冰凍科考  去年9月,在俄羅斯破冰船「費德諾夫院士」號的護送下,德國的科考破冰船「極星號」,從挪威的特羅姆索港起航,途徑斯瓦爾巴特群島,深入到海冰深處,然後關機拋錨,與一個巨大的浮冰凍在一起。由此「北極氣候多學科漂流冰站觀測計劃」(英文首字母縮寫為MOSAiC)正式拉開序幕。
  • 俄羅斯最大核動力破冰船「北極」號服役,美國加強在北極軍事部署...
    那麼,北極地區近年來為何成為美俄博弈的新戰場?未來美俄雙方在北極地區的較量還將如何演變?就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曹衛東、滕建群為您深入解析。資料圖:俄羅斯「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據報導,除「北極」號之外,俄羅斯還計劃建造四艘該型核動力破冰船。
  • 中國的北極科考之路
    本刊專稿 彭秀良2004年7月28日,中國政府在北極斯瓦爾巴群島的新奧爾松建立了第一個北極科學考察站——「中國北極黃河站」(地理坐標為78°55′N、11°56′E),成為世界上第8個在此建立北極科考站的國家。中國的北極科考之路要比南極晚很長時間。
  • 俄羅斯突然多了7個新島嶼?對北極領土主張暴增,有大量石油資源
    與此同時,據報導,美國一直在尋求將北極地區軍事化,並展開了多種招數。美國國防新聞媒體最近報導稱,華盛頓計劃在阿拉斯加北部建立一個軍事基地,以對抗俄羅斯在北極的存在。莫斯科方面抨擊了美國的北極軍事化政策,稱華盛頓試圖將該地區變成戰場。
  • 北極這杯羹分定了!亞洲大國決定出手,聯手俄羅斯與美國搶資源
    據RT於1月18日報導,目前,印度正在考慮參與俄羅斯在北極的石油和液化天然氣項目。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接受《印度時報》採訪時表示:"在兩國領土上、以及海外項目上,俄羅斯與印度正在建立地質勘探合作,聯合開發油氣田。在'非北極國家'裡,印度將成為第一個在北極開採資源的國家"。
  • 中俄北極聯合科考告訴你
    為助力「冰上絲綢之路」建設,今年,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與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組織了第二次中俄北極聯合科考。科考隊由來自中俄兩國5個單位的30人組成,其中,中方隊員11人,利用俄羅斯「拉夫任捷耶夫院士號」科考船執行科考任務。
  • 沒有懸念,俄羅斯選出最重要的北極開發夥伴國
    圖自視覺中國在今年4月聖彼得堡舉行的國際北極論壇上,普京表示,俄羅斯計劃擴大其北極港口,北方海航線在距離上非常高效,但弱點在於缺少導航操作設施。普京強調,中國在建造破冰船和穿越這條路線方面也很有經驗。共同維護北極生態環境根據俄羅斯科學家的調查研究,目前北極地區已探明油氣資源60%位於俄羅斯境內,已探明礦產資源價值約為1.5萬億至2萬億美元,蘊藏的礦產資源總價值可能達到3萬億美元。中國在俄北極開發中的作用巨大。
  • 加拿大可能輸掉北極爭奪戰:巨大油田就在眼前 自己卻無力爭奪
    利刃/TONE隨著遮蓋著遼闊北冰洋的冰蓋正在迅速融化,北冰洋巨量的油氣資源和新航線已經成了北極圈大國爭奪的"新寵":保守估計北冰洋地區擁有30%的未開採天然氣儲量,新航線更可使歐亞、亞美之間的貨運航線縮短至少上萬公裡,利益之大不言而喻。
  • 俄羅斯死守北極航道,只因北極有900億桶石油和47萬億m天然氣
    中央航線目前僅有科考記錄,尚不具備商船航行條件。北極航線開通對世界地緣政治經濟格局的重要影響引起國際關注,相關國家尤其是北極國家與非北極國家之間掀起了北極航線的爭奪。「誰獲得北極航線的控制權,誰就控制了世界經濟的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