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可能輸掉北極爭奪戰:巨大油田就在眼前 自己卻無力爭奪

2020-12-12 利刃號

利刃/TONE

隨著遮蓋著遼闊北冰洋的冰蓋正在迅速融化,北冰洋巨量的油氣資源和新航線已經成了北極圈大國爭奪的"新寵":保守估計北冰洋地區擁有30%的未開採天然氣儲量,新航線更可使歐亞、亞美之間的貨運航線縮短至少上萬公裡,利益之大不言而喻。

但由於造船業的疲軟,加拿大已經在和美國、俄羅斯的北極爭奪戰中明顯落後:原定於2018年就進入加拿大皇家海軍服役的6000噸級北極巡邏艦近日再度推遲計劃,至少要到2021年以後才能形成戰鬥力。

圖為仍在進行上層建築施工的加拿大北極巡邏艦首艦"哈裡-德沃夫"。

當然,儘管關於海洋專屬經濟區、大陸架的劃分早有國際定論,但北極地區依舊和其它熱門海域一樣,需要"爭一爭":不僅美國和俄羅斯、加拿大和俄羅斯的北極專屬經濟區劃界存在爭議,就連加拿大和美國就天然氣資源、乃至於航道資源上都有主權層面上的"長期爭執"。

至於如何爭,怎麼爭,光有話筒肯定不頂用:北極圈各大國拿出的計劃都包括建造北冰洋適用的破冰型艦艇,但計劃如何實施就是另一回事了。

圖為下水後的23350型北極巡邏艦,也同樣具備破冰和冰區航行能力。

作為北極地區專屬經濟區劃定規模第二大,同時也是北極航線中"西北航道"經過的國家,加拿大推出的造艦計劃在一開始也極具分量:通過向本土造船企業"歐文造船廠"投入約35億美元,加拿大就能夠在下一個十年擁有至少5艘擁有良好破冰能力和適當武裝,排水量達6000噸的北極巡邏艦,它們將成為加拿大北極戰略的基石。

圖為挪威海岸警衛隊的NoCGV北極巡邏艦,是加拿大同類艦艇的模仿對象。

平心而論,"不差錢"的加拿大政府在這項造船計劃上,算是給了歐文造船廠極大的寬容空間:同為北極圈國家的挪威和丹麥各建造了2艘噸位、功能、性能和武裝都很接近的北極巡邏艦,它們的建造成本都控制在1.5億美元之內,遠低於加拿大安排的5億美元。

但就是如此"寬容",卻換來了完全相反的結果:看似簡單的北極巡邏艦項目已經接連栽跟頭,最新一艘巡邏艦核算的成本甚至超過8億美元!

圖為加拿大北極巡邏艦想像圖,僅裝有一門25毫米炮的巡邏艦就要價8億美元!

可以肯定的是,北極巡邏艦的"遲到"已經對加拿大海軍新陳代謝帶來了災難性影響:不僅最早計劃的8艘北極巡邏艦被削減為6艘,隨後的加拿大海軍護衛艦換代計劃花費更從原定預期的240億美元暴漲到600億美元,要知道加拿大當今的年度國防預算也不過200億美元出頭,情況之嚴重可見一斑!

圖為建造和維護中的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加拿大巡邏艦在它面前如同玩具。

而更嚴重的是,隨著加拿大海軍北極艦艇的遲到,甚至是缺席,北冰洋海域的戰略平衡已經悄然靠向了加拿大的對手一邊:一方面俄羅斯的大型破冰船和破冰巡邏艦相繼下水,絲毫不懼和加拿大"硬碰硬";另一方面美國則尋求以格陵蘭島、冰島為突破口,在北極實現常態化的軍事駐紮……如果在外交方面無法取得自主優勢的同時,加拿大還不能同俄羅斯在北冰洋"碰碰船"遊戲中取得對等優勢,那麼加拿大造船企業的疲軟最終只能成為"絆腳石",把加拿大從北極爭奪遊戲中"絆倒"出局。

相關焦點

  • 加拿大破冰船挺進北極勘探 資源爭奪戰升級
    加拿大破冰船挺進北極勘探 資源爭奪戰升級 2008年08月26日 08: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8月26日電 由於冰層融化而可供開採的北冰洋石油資源,吸引周邊各國紛紛展開爭奪戰
  • 全球5大能源紛爭地:美俄搶佔北極 非洲爭端難解
    中新網8月7日電 綜合外國媒體報導,近來,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能源主張以及科考活動打破了北極固有的寧靜,也讓全世界的目光集中到了這裡。北極豐富的能源儲量無疑是引發北極爭奪戰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全球範圍的能源緊張讓不少資源豐富的地區成了各方角力的舞臺。外刊近日撰文列舉了全球五大能源紛爭地區。
  • 北極爭奪戰越發激烈,美俄都將部署重兵,剛剛美軍來了一個大動作
    唯一讓北極曾經熱起來的時代是美蘇爭霸時期,但卻是為了軍事鬥爭而非開發。 然而,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人類對資源的需求要來越大,北極周邊各國都把眼睛盯在了這片海域。據悉,北極附近區域海洋下面有著極其豐富的礦產資源,石油、天然氣、錳礦石、稀有礦石等儲量巨大,而且北極冰面逐年在變小,北極航道已經具備可以開通的條件,這片原來的悽涼苦寒之地正在煥發著別樣的魅力。
  • 美媒:美需投入更多破冰船否則將輸掉北極爭奪戰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連線」網站1月6日報導,儘管俄羅斯等靠近北極的國家都越來越重視北極戰略,但美國並未做好準備來迎接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機遇,尤其是破冰船極度短缺,將嚴重影響美國在北極地區的發展。報導稱,隨著北極冰川日益消退,許多國家相互競爭在北極搶佔運輸線路和資源。
  • 北極究竟屬於誰 北冰洋周邊國家展開爭奪戰
    北冰洋周邊國家展開爭奪戰  本報綜合報導  突然間,被厚厚冰層覆蓋的北極成了炙手可熱的「不動產」,北冰洋沿岸的各國紛紛採取行動,試圖將其納入自己的版圖。本月初,丹麥政府甚至還宣布了一項耗資2500萬美元的調查項目,旨在將該國的水域擴大到地球的頂端。
  • 加拿大計劃繪製北極領海區域海床地形圖
    新華網今晨專電 加拿大政府16日宣布,計劃繪製加北極領海區域內完整的海床地形圖,以證明北極大部分地區屬於加拿大。     加政府當天在一份聲明中說,加以往從未繪製過領海區域內的完整海床地形圖,「作為證明北極大部分地區屬於加拿大計劃的一部分,我們將展開繪圖工作」。
  • 不容俄軍獨享,美軍150架戰機將部署北極地區,爭奪戰愈演愈烈
    提起北極,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那是一個很苦的地方,雖然很神秘很神奇,但卻是正常人難以忍受的生活環境。除非出現奇蹟,它似乎不可能有實現現代化的那一天。沒有農田供作物生長,沒有村莊供人類生活,能在這裡長期生活的,也只有像北極熊這樣披著厚厚外套不懼嚴寒的傢伙了。
  • 爭奪北極圖解——哪些國家聲稱有正在融化的北極部分主權
    環繞該地區的8個國家都在匆忙竭力聲張和維護自己對北極的主權,儘管對部署兵力來說,北極仍然是全球最令人畏懼的地區之一。北極的競賽態勢所有國家都對距其海岸不超過200海裡的專屬經濟區(EEZs)的海底自然資源擁有管轄權。北極國家已經開始加強其北方的基礎設施建設,預計會增加相關活動及商業開發。
  • 俄專家:北極上空是美國最有可能打擊俄羅斯的最短距離
    時至今日,隨著全球變暖,大國之間已不僅僅滿足於陸上、海洋之爭,越來越多的國家注意到了北極圈這個資源非法寶庫,同時資源爭奪已日趨白熱化。此前,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發表報告稱,北極圈內可利用石油儲量預計為900億桶,可以滿足全球近3年的石油需求量!
  • 北冰洋周邊國家爭奪北極(圖)
    北冰洋周邊國家爭奪北極(圖) 點擊進入>>>   新快報訊 突然間,被厚厚冰層覆蓋的北極成了炙手可熱的「不動產」,北冰洋沿岸的各國紛紛採取行動,試圖將其納入自己的版圖。
  • 美部署攻擊核潛艇,俄部署專門寒區部隊,北極緣何成為爭奪新戰場
    不僅如此,隨著氣溫升高,北極地區冰雪融化後,各種礦產資源和海底油氣資源等,也已經開始具備了採掘條件。近年來,俄羅斯在西伯利亞地區興建了一系列用於挖掘凍土帶石油和天然氣的大型工廠和油田,這些採掘出來的天然氣和石油可以直接經最近的靠北極港口裝船,然後運往東亞和東南亞,從而成為俄羅斯全新的經濟收入。
  • 北極熊俄羅斯是如何爭奪北極霸權的?
    文/王凱迪日前,俄羅斯總統普京籤署命令批准《2035年前俄羅斯聯邦北極國家基本政策》,標誌著俄羅斯人在日益激烈的北極領土競爭過程中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素有北極熊之稱的俄羅斯帝國,是如何一步步在爭奪北極霸權的呢?
  • 加拿大丹麥用酒爭奪北極無人島 美媒:像參加晚宴
    參考消息網11月9日報導 美媒稱,加拿大和丹麥爭奪北極世界一個無人居住小島所有權的方式更像是參加晚宴,而非前赴戰場——自帶酒水。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1月8日報導,實際上,漢斯島只是一大塊巖石,但它剛好坐落在內爾斯海峽中央。
  • 破冰北極:「北極八國」要壟斷北極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 陶短房 發自多倫多當北極冰川逐漸融化,北極以其豐富的自然資源、潛在的地緣戰略價值、對全球氣候的重大影響以及巨大的經濟和科研價值越來越受到世人關注,導致世界各國對北極的爭奪日益升溫。北極面積之大,資源之豐富,涉及的國家之多,將使各國對北極的爭奪變得空前激烈。
  • 北極油田動物命運冰火兩重天:白額雁對抗北極狐
    北京時間11月1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美國「國家地理新聞」網站刊登了一組照片,展現生活在北極油田附近的動物,其中包括北極狐、雷鳥、白額雁、大灰熊以及馴鹿。由於能源基礎設施的存在,當地動物的生存出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北極狐等捕食者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一些築巢鳥類則為此付出慘痛代價。
  • 加拿大強調北極是自己領土一部分
    人民網8月22日電 加拿大政府強調,北極是加拿大領土一部分,不允許任何國家侵犯,但願根據國際法解決爭端。加拿大國際廣播電臺21日援引加拿大外長砍農的話說,「北極是加拿大領土的一部分,絕不允許任何國家侵犯。但加拿大政府願意根據國際法並本著合作的原則,通過外交渠道解決與其他國家的分歧。」
  • 北極熊俄羅斯是如何爭奪北極霸權的?|蘇聯_軍事|北冰洋|西伯利亞|...
    文/王凱迪日前,俄羅斯總統普京籤署命令批准《2035年前俄羅斯聯邦北極國家基本政策》,標誌著俄羅斯人在日益激烈的北極領土競爭過程中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素有北極熊之稱的俄羅斯帝國,是如何一步步在爭奪北極霸權的呢?
  • 央視財經紀錄片揭秘北極地區寶藏:國家間相互爭奪
    湯米在普拉德霍灣油田工作,是重型機械技工。「我正在檢修管道,我覺得在夏天工作很棒,整晚都是亮的,沒有什麼人,有時能看到馴鹿,我很喜歡這樣。」輸油大動脈綿延縱貫阿拉斯加。湯米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檢修管道。在工作十個小時之後,湯米很願意在陽光下草地上坐一會,因為這裡,實在沒有什麼休閒活動。
  • 新聞分析:俄羅斯北極科考意在爭奪資源(圖)
    俄羅斯此次北極科考和探險活動「高調」展開,在一些西方國家媒體看來,是在為俄方2009年再度申請準備「證據」。  得到相關證據後,俄羅斯會將其提交聯合國。如果聯合國予以認可,俄羅斯將對120萬平方公裡北冰洋水域擁有權益,接近於北極圈面積的一半,從而將獲得相當於100億噸標準燃料的油氣儲量,還能大大延伸專屬經濟區。
  • 加拿大重新繪製北極地圖 擬將北極納入領土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12月10日報導,雖然加拿大地圖並未涵蓋北極,也無完整的科學證據證明北極屬於加拿大,但加拿大正在繪製納入北極的新地圖,且擬宣布北極為加拿大領土的主張。據報導,加拿大上周已向聯合國大陸棚界限委員會提交了一份正式科學報告。這份科學報告涵蓋加拿大大西洋12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