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北極:「北極八國」要壟斷北極

2020-12-12 參考消息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 陶短房 發自多倫多

當北極冰川逐漸融化,北極以其豐富的自然資源、潛在的地緣戰略價值、對全球氣候的重大影響以及巨大的經濟和科研價值越來越受到世人關注,導致世界各國對北極的爭奪日益升溫。北極面積之大,資源之豐富,涉及的國家之多,將使各國對北極的爭奪變得空前激烈。西方媒體甚至預言,對北極的爭奪有可能像當年歐洲殖民者瓜分非洲殖民地一樣激烈。

一貫「抱團」的北極理事會

北冰洋周邊有加拿大、丹麥、冰島、芬蘭、挪威、俄羅斯、美國、瑞典八國。1991年,這八國籤署《北極環境保護策略》共同文件。5年後,八國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開會,發表《渥太華宣言》,從而成立了北極理事會。

北極理事會的參與者包括正式會員、永久觀察員和特殊觀察員。正式會員包括上述北冰洋周邊八國,以及阿留國際協會、北極阿撒巴斯卡議會、哥威迅國際議會、伊努伊特北極圈會議、俄羅斯北方土著人民協會和薩米理事會6個北極原住民社群。通俗地說,就是只有正宗北極國家和「北極人」才能成為理事會正式成員。

永久觀察員包括法國、德國、荷蘭、波蘭、西班牙和英國共6個國家,北極議會人、世界自然保育聯盟、國際紅十字會、北歐理事會、北方論叢、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7個國際組織,以及多個非政府組織。特殊觀察員共5個國家和組織:歐盟、中國、義大利、日本、韓國。

北極理事會每兩年在8個正式成員國中輪流產生1個主席國,主席國每半年舉行一次北極高官會議,每兩年任滿前舉行一次北極理事會部長級會議,負責協調北極理事會實際工作,其中正式成員的外長、北極部長和環境部長當然列席,永久觀察員可自動列席,而特殊觀察員則需每次表決批准。

理事會實際工作由下轄的五個工作小組(北極監督和評估計劃小組、北極動植物保育小組、緊急預防準備及反應小組、保護北極海洋環境小組、可持續發展工作小組)負責,主要使命則是推動三個規劃(北極氣候衝擊評估規劃、北極人類發展報告規劃、防止陸地活動汙染北極海洋環境地區規劃)和一個行動計劃(關於減少北極汙染的行動計劃)。理事會規定,任何決議、聲明、規劃的制訂、發布,和常設機構的存廢,都要由8個正式成員國一致同意才能決定,如北極理事會許多國家都希望設立常設秘書處,但因美國反對而至今未果。

北極理事會對於接納非北極國家為觀察員一向十分排斥,這是因為它們希望確保自身對北冰洋資源開發的壟斷權,而不希望受制於人,日本申請成為永久觀察員的歷史遠早於中國,但至今仍未如願,稍晚於中國提出申請的印度,至今連特殊觀察員都不是。

「酒瓶戰爭」爭奪專屬經濟區

雖然北極理事會要求各成員國和平協商,解決各自主權爭議問題,但其中一些成員國間仍存在尖銳的主權糾紛和矛盾,主要為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挪威和丹麥5國。其中比較突出的,為俄羅斯和加拿大、挪威等國間的「羅蒙諾索夫海嶺」問題,加拿大和丹麥間的漢斯島主權問題,以及加拿大和美國間的西北航道主權問題。

羅蒙諾索夫海嶺問題,指俄羅斯近年來一直力圖證明,在北冰洋水下綿亙近2000公裡的羅蒙諾索夫海嶺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北部地區大陸的自然延伸,應當屬於俄羅斯的大陸架」。而羅蒙諾索夫海嶺從新西伯利亞群島穿過北極點附近一直延伸到格陵蘭島北岸,如果這一主張成立,則意味著俄羅斯領土將增加12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法國、德國與義大利三國領土相加,還將與丹麥的格陵蘭島、加拿大或許還有美國的水下管轄區交界,對此加拿大、丹麥公開表示異議。

主權爭議至今未了的漢斯島,係指加拿大和丹麥兩國就位於北緯80度加拿大埃斯米爾島與丹麥領地格陵蘭間內爾斯海峽上一個長3公裡、寬僅1公裡的小島,此島雖小卻位於海峽中央,島嶼歸屬哪方,哪方就會憑空多出二百海裡專屬經濟區。因此兩個北約盟國為此差點刀兵相見,並多次爆發所謂「酒瓶戰爭」(各自派軍人登島,並埋下一瓶本國產烈酒作為給對方的「禮物」以聲明本方主權)。

而所謂西北通道又稱西北走廊,係指自北大西洋經加拿大北部努納武特、西北、育空三個地區的北極列島進入北冰洋、再由白令海峽進入太平洋的航道,它是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捷徑,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如果船隊經由這條通道往來北大西洋和遠東地區,就能將原本漫長的航線縮短6000-8000公裡。這條通道大部分穿越加拿大控制的北極列島和北冰洋海域,加拿大一向認為主權屬自己,美國雖對此有異議,但以往由於冰層未化,通道不通,爭之無益,故表態不多。近年來隨著北冰洋海冰以每年10多萬平方公裡的速度消退,西北通道的價值逐漸體現,美國公開提出「北冰洋航道公海論」,引發加美關係一度緊張。(陶短房)

相關焦點

  • 破冰之旅,全球最大核動力破冰船揚眉吐氣,此國堪稱北極之光
    北極,大寶庫一樣的存在我們都知道,北極和南極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倆塊沒有經過人工開發的地區,北極地區蘊含著豐富的能源,對於許多國家來說,北極是它們便利的航道,而且北極近些年來也是俄羅斯與美國爭相搶之的地區,因為大家都知道,北極擁有著得天獨厚的戰略位置。
  • 技經觀察|美國加速組建破冰船隊,美俄北極競爭升溫
    新戰略指出,俄羅斯在北極地區修建軍事基地、部署多種飛彈系統、不斷擴充其核動力破冰船隊,以及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將廣泛的經濟活動聯動到環北極國家進而尋求投資建設「兩用設施」,這一系列活動將對美國北極安全構成一定挑戰。美國必須重塑北極能力,以應對中俄北極活動可能產生的威脅。在新戰略意義背景下,美國開始積極推動破冰船建造工作。
  • 叫板央視紀錄片《北極,北極》:八集都看了,為啥沒有一隻企鵝!
    1月26日,《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首次發布。這是中國在北極政策方面發表的首部白皮書, 央視財經頻道又把2016年的紀錄片《北極,北極》拿出來播了一遍。《北極,北極》共分8集,分別是《一路向北》、《極北人家》、《危險溫度》、《冰封寶藏》、《航道破冰》、《對話之地》、《天下留白》、《守望北方》。全方位展示北極地區的自然風貌和發展現狀。
  • 與俄競逐北極?美最大破冰船在北極巡航四個多月
    當地時間本周五,美國海岸警衛隊希利號破冰船返回母港西雅圖 當地時間本周五,經過長達129天的北極考察之後,美國最大的破冰船」希利號「終於返回了華盛頓州西雅圖的母港
  • 俄羅斯「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完成破冰測試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核電網訊: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艦隊公司一位負責人表示,俄羅斯22220項目第一艘核動力破冰船「北極」號在完成北極地區結冰條件下的破冰測試後,最近抵達摩爾曼斯克,將於10月21日投入使用。
  • 全球最大核動力破冰船前往北極「破冰」,核反應堆發電量超美國福特...
    全球最大核動力破冰船前往北極「破冰」,核反應堆發電量超美國福特級航母  olivia chan • 2020-09-27
  • 爭奪北極圖解——哪些國家聲稱有正在融化的北極部分主權
    北極資產過去認為北極幾乎是穿不透的,隨著氣候變化融化了北極冰蓋,北極逐漸具有了新的戰略意義,而且數以萬億美元計的財富也已經觸手可及。環繞該地區的8個國家都在匆忙竭力聲張和維護自己對北極的主權,儘管對部署兵力來說,北極仍然是全球最令人畏懼的地區之一。北極的競賽態勢所有國家都對距其海岸不超過200海裡的專屬經濟區(EEZs)的海底自然資源擁有管轄權。北極國家已經開始加強其北方的基礎設施建設,預計會增加相關活動及商業開發。
  • 核潛艇潛伏在北極冰層下,怎麼破冰而出?颱風級最有經驗
    如果核潛艇潛伏在北冰洋,那它能夠破冰而出嗎?在這一方面,俄羅斯應該經驗最為豐富。 北極地區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價值,因為目前世界主要國家都集中在北半球,而北極就是距離這些國家都比較近的地點,從北極發射飛彈,相對來說距離也會更近。
  • 俄海軍發展核動力飛彈破冰船 增強北極控制力對抗西方
    此外,領袖級還採用了新艦體構型,破冰能力超過了此前的所有破冰船,能在破開4米厚北極冰層的同時,以10節航速(約每小時19公裡)開闢出50米寬的航道。相比之下,LK-60系列普通破冰船在同等厚度的冰層中只能以不超過2節的低航速前進,開闢的航道的寬度也僅有36米寬。
  • 俄羅斯:抓住北極機遇 強化軍事存在
    但在聖彼得堡第五屆「北極—對話區域」國際北極論壇的會場裡,多國政要、專家學者和新聞媒體正在熱火朝天地討論有關北極開發、利用和保護等議題。普京參會凸顯會議的重要性今年是俄羅斯第五次舉辦「北極—對話區域」國際北極論壇,會期為4月9日至10日。作為論壇的東道主,俄羅斯總統普京每年都來參加,並作主旨講話,凸顯俄羅斯對北極地區的強烈關注。
  • 中國的北極政策
    北極的大陸和島嶼面積約800萬平方公裡,有關大陸和島嶼的領土主權分別屬於加拿大、丹麥、芬蘭、冰島、挪威、俄羅斯、瑞典、美國八個北極國家。北冰洋海域的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公裡,相關海洋權益根據國際法由沿岸國和各國分享。北冰洋沿岸國擁有內水、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等管轄海域,北冰洋中還有公海和國際海底區域。
  • 美國總統川普下令建立「極地安全破冰船隊」,北極將成為美國「新...
    隨著俄羅斯和中國向北極地區投入越來越的資產,美國也將採取措施對海岸警衛隊進行擴大,並建立一支更大規模的破冰船隊。 據6月10日的RT新聞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下令建立「極地安全破冰船隊」,要維護美國在南北兩極的利益,艦隊也將會在2029年之前投入使用。
  • 北極科考:我們為什麼要在北極呆上一年?
    難以想像,這名女科學家和她的團隊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和智慧,才能保障這樣一艘科考船和全體科考船員平安歸來。  對於大多數國人而言,極地都是一個可以忽略的存在。就在我們熱衷討論究竟是北方冷還是南方冷的時候,我們可能更會好奇,為什麼好端端一群科學家要把自己送到北極點,在浮冰裡凍上一整年?可能熱衷冒險的朋友們甚至都會有點躍躍欲試,想問問去北極的旅遊路線多少錢了。
  • 世界最大最強核動力破冰船「北極」號正式起航前往北極摩爾曼斯克...
    世界上最強22220型核動力破冰船中首制船波羅的海造船廠22日稱:「世界上最強的核動力破冰船——「北極」號多功能破冰船將於22日從聖彼得堡出發,前去參加冰面測試,之後前往摩爾曼斯克籤署驗收協議。這艘獨一無二的國產破冰船將首次面對極地冰面的極端情況,證明俄羅斯破冰船隊的實力。」
  • ...動力破冰船「北極」號正式起航前往北極摩爾曼斯克港進行冰面測試
    世界上最強22220型核動力破冰船中首制船波羅的海造船廠22日稱:「世界上最強的核動力破冰船——「北極」號多功能破冰船將於22日從聖彼得堡出發,前去參加冰面測試,之後前往摩爾曼斯克籤署驗收協議。這艘獨一無二的國產破冰船將首次面對極地冰面的極端情況,證明俄羅斯破冰船隊的實力。」
  • 期待中歐攜手推動北極國際合作
    科伊武羅瓦回顧了北極合作的破冰和萌發:冷戰時期,北極作為美蘇對峙的地緣政治要地以及軍事基地,根本談不上治理與合作。隨著冷戰接近尾聲,1987年蘇共總書記戈巴契夫首先表露合作意向,並建議召開北極地區環境會議。
  • 普京要建全球最強破冰船隊,俄專家:是要確保俄在北極地區利益
    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該破冰船的升旗儀式,並強調俄羅斯擁有舉世無雙的破冰船隊,「這一優勢應該繼續保持下去,並不斷鞏固俄方的地位」。俄羅斯專家認為,俄建立強大的破冰船隊將確保自己在北極地區的利益。俄羅斯《消息報》4日稱,普京在聖彼得堡舉行的「維克多·切爾諾梅爾金」號破冰船升旗儀式上稱:「我們在北極開發和研究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需要不斷鞏固我們的地位,不斷加強和更新破冰船隊,不斷將新的先進技術引入到破冰船和其他船舶建造中。這是一艘可用於執行各種任務的高級破冰船,可以確保在芬蘭灣和北極路線的航行。由於它能穿過堅冰,對於實施我們的北部地區發展戰略計劃特別重要。」
  • 北極「新開發時代」
    2018年1月發布的《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再次明確指出,中國願依託北極航道的開發利用,與各方共建「冰上絲綢之路」。  另外,北冰洋沿岸國的丹麥、挪威等國也相繼提出了自己的北極開發計劃。開發熱的「冷思考」  面對新一輪的北極開發熱潮,仍應冷靜應對,認識到其中存在的巨大挑戰。
  • 8國加強北極軍事部署:冰原利器徵戰寒荒
    其中,俄羅斯的破冰船隊獨佔鰲頭,不僅數量最多,而且還擁有2.5萬噸的「50年勝利」號核動力破冰船。這使俄羅斯在北極航道管理、科學考察、資源勘探等領域的競爭中佔據了先機。 北冰洋位於地球之巔,是對周邊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發動核打擊的最佳區域。因此,美國、俄羅斯以及英國等國海軍經常派遣核潛艇巡航北冰洋。
  • 北極:合作共贏是未來主旋律
    哈裡·瑪基-雷尼卡 張智勇供圖  北極事務重要性上升  雷尼卡是芬蘭外交部專家型高級外交官,曾任駐多國大使,對北歐地區、波羅的海及歐盟北部地區的國際合作事務經驗豐富  讚賞中國參與北極事務  對於中國在北極事務方面已經做出的令世人矚目的努力,雷尼卡表示對此印象深刻。他認為,北極是全球性的事務,單靠任何一國做不了太多事情。作為世界大國,中國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堅持和支持具有重要意義,這使得歐盟和中國在北極事務上具備建設性合作的條件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