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9日,川普政府發布一份備忘錄,下令美國國務院、五角大樓、國土安全部等部門對美國海岸警衛隊「極地安全巡邏艦」項目採購計劃進行審查,重點探討核動力、重型武器和破冰船租賃,旨在確保美國在極地地區的持久存在,維護國家利益並推進《新北極戰略》。同時,備忘錄還要求進行一項研究,以為計劃中的破冰船確定四個基地位置(兩個國內,兩個國外)。
美國時隔40多年重啟破冰船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一方面是出於對俄羅斯未來會對北極東北航道掌握絕對控制權的考量,希望破冰船隊未來可以協助水面艦艇在航道關鍵水域對俄施壓,與之形成對抗;另一方面也是應對中俄頻繁的北極活動的系列舉措之一,從破冰船入手謀求提升北極整體實力。
美國從破冰船入手推進極地戰略
(一)破冰船成為北極國家軍事擴張的重要抓手
在北極地區,航道常年被冰塊封鎖,導致普通軍艦無法航行。因此,在該地區進行的所有活動都必須依靠破冰船開道護航。近年來,隨著北極軍事競爭持續升溫,美俄全方位加強極地能力建設,破冰船因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受到美俄重視,已經成為大國北極軍事擴張的重要抓手。
此前,破冰船多用於航道開闢、科學考察、海上救援等民用領域,但隨著2019年10月俄羅斯「伊萬·帕帕寧」號下水,破冰船打破傳統應用領域範圍,開始向軍用領域擴展。「伊萬·帕帕寧」號是全球首艘既能破冰又能裝備武器的艦船。該船配備小口徑高射炮、重機槍,甚至可以搭載可攜式飛彈,可安裝專為北極作戰研製的「道爾-M2DT」防空飛彈系統,且預留了貨櫃式巡航飛彈的安裝陣位,甚至還計劃加裝功率為30-200kW的高能雷射器,從而反制空中優勢和飛彈攻擊。俄羅斯政府表示,北極地區未來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會增大,而軍用破冰船可使俄羅斯軍隊輕易進入北極地區,從而使俄羅斯在備戰北極地區的軍事行動能力大大超過其他國家。美國方面評價「伊萬·帕帕寧」號有區別於其他破冰船的明顯優勢,可作為護衛北極航道的新利器。
作為美國北極活動主力軍的海岸警衛隊曾在2019年發布的《北極戰略展望》報告中指出,美國需要對北極裝備、基礎設施進行大量投資,其中就包括組建破冰船隊。同時,美國海岸警衛隊明確要求這些破冰船需要具備攜帶甲板模塊化武器的能力,且均將安裝空、水面雷達,並具備與美國國防部、海岸警衛隊所有船隻的通訊能力。美國海岸警衛隊認為,在大國競爭背景下,極地破冰船對美國在北極地區的存在至關重要。此外,俄羅斯近年來在北極地區愈發頻繁的軍事活動也給美國帶來一定壓力,美國需依靠破冰船填補關鍵軍事缺口,以在未來可能發生的軍事競爭中加強主權存在。
(二)美國彌補「破冰船缺口」,謀求提升北極實力
美國當前破冰船數量、破冰能力與俄羅斯相差較大,甚至比不上加拿大、芬蘭、瑞典等其他北極國家,只有一艘已服役44年的「北極星」號,進入極地能力嚴重不足。美智庫曾多次發文指出,美國對北極問題的關注始終不如俄羅斯,突出表現在破冰船數量短缺,呼籲美國政府重視破冰船建設,確保美國擁有進入極地地區的關鍵能力。近年來,美國國土安全部與海岸警衛隊都在積極推進極地破冰船項目。早在2013年,美國國土安全部就通過評估表示,美國海岸警衛隊需要多達六艘破冰船來滿足極地任務需求。2017年,由美國海岸警衛隊、美國海軍成立的聯合項目辦公室正式對外發布「重型極地破冰船」方案需求書。然而,美國政府並未給予該項目充分的資金支持,導致該項目一直停滯不前。這一現象在2019年開始得到明顯改善。
2019年以來,川普政府在大國競爭方面給北極圈定了框架。2019年5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北極會議中談到俄羅斯和中國在北極地區日益增長的軍事和經濟影響時,稱北極具有新的戰略意義。2019年6月,美國發布新《北極戰略》,重點強調強化北極安全。新戰略指出,俄羅斯在北極地區修建軍事基地、部署多種飛彈系統、不斷擴充其核動力破冰船隊,以及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將廣泛的經濟活動聯動到環北極國家進而尋求投資建設「兩用設施」,這一系列活動將對美國北極安全構成一定挑戰。美國必須重塑北極能力,以應對中俄北極活動可能產生的威脅。在新戰略意義背景下,美國開始積極推動破冰船建造工作。2019年,美國海岸警衛隊終於獲得6.55億美元財政撥款以建造新一代極地破冰船,隨後授予新加坡VT霍爾特海事公司建造合同。首艘破冰船的建造工作將於2021年啟動,計劃於2024年交貨。在川普政府和國會的大力支持下,首艘破冰船合同的授出標誌著美國海岸警衛隊向建造完整的六艘破冰船隊的目標邁出了重要一步。
川普政府組建新一代極地破冰船隊是在大國競爭背景下推動的,旨在應對中俄在北極地區開展的一系列活動。俄羅斯方面,美俄破冰船數量相差較大,這與兩國所處的地理位置與現實需求有關。俄羅斯國土面積中很大一部分地區位於接近北極圈和北極圈內,且北極東北航道大部分航段位於俄羅斯北部沿海,因此需要較多破冰船維護其在北極的一切利益。而美國只有阿拉斯加州的一小部分地區位於北極圈內,且美國不主導北極東北航道、西北航道(途徑加拿大)的開發,對破冰船數量的需求沒有俄羅斯明顯。此次川普政府下令組建破冰船隊更多考慮的是未來與俄北極競爭中,破冰船可以扮演何種角色。途徑俄羅斯的北極航道決定未來海上貿易格局,俄羅斯當前正努力掌握對該航道的絕對控制權。美國希望其破冰船隊未來可以帶領水面艦艇進入俄東北航道的出入口,在必要時通過控制東北航道出入口對俄實施制裁,以在美俄北極競爭中佔據優勢。中國方面,中國「雪龍2」號破冰船服役後,美國擔憂中國會延續俄羅斯的北極發展道路,通過破冰船參與更多北極事務。此外,中國近幾年在冰島、丹麥等國的商業投資也引起美國重視,美國方面臆測中國的這些行為是在為未來北極軍事建設打基礎。鑑於此,美國開始重視提升北極實力,而組建破冰船隊是其系列舉措之一。
美加速進軍北極或將加劇地區緊張局勢
2020年以來,除組建破冰船隊外,美國多舉措布局北極。一是格陵蘭島重開領事館,增強北極存在。在川普政府2019年購買格陵蘭島計劃落空後。2020年6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美國時隔70年重新開放格陵蘭島領事館。格陵蘭島位於北美洲東北部,全島大約五分之四的面積處於北極圈內,是丹麥自治領地。該島礦產資源尤其是稀土資源豐富,靠近北極點並與俄羅斯隔北冰洋相望,對美國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格陵蘭島是美國在北極圈內除冰島以外的第二個戰略要地領事館,是美國為擴大北極存在以遏制中俄影響而推動的一項工作,目的是爭奪礦產資源並形成對該地區的戰略控制,以在與俄羅斯的北極競爭中佔得先機。二是聯合盟友,提升極地軍事行動能力。美國新北極戰略指出,為贏得戰略優勢,美國應與盟國合作,加強軍事演習和軍事部署,提升北極實力,共同對抗來自俄羅斯的壓力。3月,美海軍與英國、加拿大、挪威、日本等國舉行兩年一次的「ICEX-2020」演習。參與此次演習的是「康乃狄克」號和「託萊多」號核潛艇。美海軍認為,在美國的北極防禦中,潛艇部隊預計將發揮很大作用,「ICEX-2020」演習能讓水下作戰域更好地融入北極防禦中。5月,美英在北極圈內舉行了雙邊反潛戰演習。此次演習的海域位於俄羅斯北部領海附近,與俄羅斯北極圈領土隔海相望。北極圈作為俄羅斯「大後方」,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英美在該區域舉行大規模軍演,意味著美俄北極軍事競爭的進一步升級。同月,美國往阿拉斯加州太平洋空軍司令部埃爾森空軍基地部署首批兩架F-35A戰鬥機,此舉被認為是為了阻止俄羅斯擴大北極活動。
美國近半年的北極行動深入落實了其北極新戰略,即全面提升北極實力,加強北極影響力,應對來自俄羅斯的挑戰。在美國愈發重視北極並強化在該區的軍事存在的背景下,俄羅斯必將採取相應措施確保在北極地區形成絕對優勢。2020上半年,針對美國北極地區部署,俄羅斯採取的回應措施主要表現在,加速構建北極地區防空網,在該區部署了米格-31戰機、第二個防空師,同時成功完成首次北極萬米空降演習。可以預見的是,美俄北極角逐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存在,這將進一步加劇北極地區緊張局勢,也對各國如何應對北極形勢新變化提出考驗。
作者丨 武志星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於1985年11月,是隸屬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諮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帳號,致力於向公眾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小南莊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