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衝鋒號作者:錘子
一直以來,北極給大家的印象就是苦寒之地,這裡是一片被冰層覆蓋的海洋,環境極度惡劣。並且這裡既沒有現代化城市,也沒有村莊農田,有的只有冰冷的冰面和耐寒的北極熊。因此自從人類認識北極後,除了科考卻很少有人去過北極,即便是周邊國家也不願意踏入該區域。唯一讓北極曾經熱起來的時代是美蘇爭霸時期,但卻是為了軍事鬥爭而非開發。
然而,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人類對資源的需求要來越大,北極周邊各國都把眼睛盯在了這片海域。據悉,北極附近區域海洋下面有著極其豐富的礦產資源,石油、天然氣、錳礦石、稀有礦石等儲量巨大,而且北極冰面逐年在變小,北極航道已經具備可以開通的條件,這片原來的悽涼苦寒之地正在煥發著別樣的魅力。為此,北極圈十多個國家都開始聲討北極的主權,並且相互之間競爭越發激烈,各種軍事行動也越發頻繁,北極爭奪戰已經打響。
9月16日,環球網消息稱,據美國《華盛頓時報》報導,來自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參議員丹 沙利文表示,五角大樓將在位於該州的北極地區部署150架隱形戰鬥機。報導稱,沙利文表示,5年前他首次到達華盛頓時,發現五角大樓對北極的興趣不大,甚至拒絕對該地區的基礎設施進行投資。但如今這種局面正在改變,五角大樓高級官員透露,美空軍正準備在北極地區部署150架第五代隱形戰鬥機,包括F-22和F-35。
不僅如此,美國最近幾年不斷加大在北極的軍事存在,而且步伐越來越大。除了川普想要收購地處北極附近的格陵蘭島釋放對該島和島嶼附近的北極感興趣外,並屢屢聯合盟友在北極附近進行軍演,美國還在本土北極圈附近的軍事設施投入也在增加。有消息稱,7月美空軍宣布一項新的全面戰略,以擴大在北極地區的存在。包括增加軍事人員、升級武器裝備、增添新型武器等,而且美國在其他北極附近盟國也有一定軍事力量。對此,美國空軍部長芭芭拉·巴雷特直言,美軍對北極有著極大的關注,因為北極是當今世界上最具戰略意義的地區。
實際上,如今的美國在北極爭奪戰除了俄羅斯以外沒有任何力量可以與其爭鋒,正因為如此在北極問題上美國給俄羅斯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美國對於俄羅斯北極附近海岸線「北極黃金水道」的試航耿耿於懷,更註定北極爭奪戰將越發激烈。據悉,北極航道的試航成功,說明俄羅斯北極沿線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並且對於世界航運都將帶來重要影響。因為途徑北極航道的船隻將減少很多成本。甚至因為航運業俄羅斯將迎來新的崛起機會,這對於視俄羅斯為敵人的美國無疑是一個壞消息。
所以,美國不僅要增加在北極的軍事存在,還將在北極航道開發中為自己創造機遇,並極力打壓俄羅斯。美國在未來恐要做三件事:一是阻止俄羅斯航道的開通,讓俄羅斯藉助航道而復甦的想法破滅,同時這也將維護美國在其他地區咽喉要道美軍布局的利益。二是增加北極的軍事存在,爭奪北極更多資源獲取利益。三是繼續圍堵俄羅斯,讓北極成為對俄圍堵的熱點區域,在北極對抗中消耗俄羅斯國力軍力。
反觀俄羅斯方面,普京在北極問題上也態度分明,針對美國的打壓和北極資源俄方實際上並沒有其他好的選擇。一是美國等扼殺圍堵俄羅斯不會改變,這就決定俄羅斯對待美國等軍事挑釁只能硬懟,示弱反而讓西方得寸進尺。二是北極資源開發有著巨大的利益,對於資源地追求俄羅斯有著先天地理優勢無疑也不會袖手旁觀。三是北極航道的開發勢在必得,不管美國等設置什麼障礙,俄羅斯也將開發航道,因為這事關俄羅斯未來。
顯然,如今北極這片區域隨著氣溫的上升已經成為各國爭奪的熱土,甚至不排除未來因為北極而發生戰爭,但也說明一個問題北極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香餑餑。有消息稱,美國阿拉斯加議員沙利文透露,阿拉斯加的諾姆港將進行擴建,最終會成為美國在北極圈內的第一個深水港,此舉向俄羅斯等大國「發出信號」,表明「美國準備在北極保衛自己的利益」。對此有專家預測,此前北極在美蘇爭霸時期就是軍事對抗熱土,隨著北極軍事力量部署增多,北極領土訴求重疊,北極資源開發得以實現,各國摩擦將增大,未來北極可能會成為世界火藥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