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美國的軍事對抗仍然在持續,雙方在歐洲、中東乃至大西洋的軍事對抗態勢絲毫沒有減弱,憑藉著總體的軍力優勢,美國在軍事對抗中還是給俄羅斯造成了更大的壓力。不僅如此,隨著氣候的變化,世界北部的北冰洋在逐漸融化,這裡正成為俄羅斯和美國新的角鬥場。為了獲取未來在北極地帶的軍事優勢,美國正將自己的航空兵力大規模調往北極。
據俄羅斯衛星網9月15日消息報導,美國參議員丹.沙利文在華盛頓舉辦的活動上指出,美軍接下來將在阿拉斯加州的北極區域,部署至少150架第五代戰鬥機,既F-35和F-22。按照這位參議員的說法,進行這種部署的目的旨在像俄羅斯和中國傳遞信息,美國隨時準備在北極保護自己的利益。
目前北極的歸屬仍然有爭議,地區國家都對北極有主權聲索,但國際上沒有定論。這就導致北極未來領土和資源的劃分恐怕會日趨激烈,而美俄之間的矛盾更是會逐漸尖銳化。北極本身蘊含的豐富油氣資源和貴金屬資源,就足夠吸引各國的競爭,而氣候變暖使得北極的部分冰川融化,這令北極通航成為可能,使得此處的主導權重要性進一步上升。此外,北極早在冷戰時期就是俄羅斯戰略核潛艇發射核彈攻擊美國本土的理想場所,也是俄軍陸基核飛彈打擊美國本土的捷徑,因此北極的軍事意義也十分重要。未來,若俄羅斯能夠掌控北極主導權,就能有效地在美國的側翼打開一個漏洞,極大地化解自己受到的壓力。而美國若能主導北極,則可以在北部也向俄羅斯施壓,令莫斯科收到更大的壓力。
所以,為了在未來的北極爭奪中獲取更多的籌碼,美俄暗地裡都在發力。俄羅斯早就開始加強北極的軍力建設,一套海防體系已經被俄軍建立,2018年俄軍在北極組建了第一個防空師,今年確定組建第二個。而在今年3月5日,普京批准了新的《2035年前俄羅斯聯邦北極國家基本政策》,這份文件要求提高在北極俄軍各兵種部隊戰鬥力,同時完善空中、地面和水下綜合控制能力。
而自2018年10月美軍航母時隔30多年首次進入北極以來,美國的北極部署也在加強,此外美軍已經重新啟用了冰島的一座航空基地,以便部署反潛機在北極搜尋俄劇潛艇。同時,美國方面大規模地加強阿拉斯加的航空軍力,力求獲取對俄羅斯的軍事優勢。這一次美國參議員所指要在北極部署150架五代機,之前已經被美國方面多次提及,因此恐怕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在阿拉斯加部署如此強大的空中力量,可見美國對此地的重視。
在可預見的未來,美軍會較快地加強北極可用的四代機、五代機力量,同時增加部署無人機、反潛機和各類雷達偵搜系統。由於總體國力上的優勢,美軍的部署有更加充足的資源可用。相比於美軍,俄羅斯在北極的建設較早,軍事部署方面也形成了體系。例如,俄軍可將"稜堡"反艦飛彈系統搭配道爾M-2DT、S-300甚至S-400防空飛彈系統共同使用,加上冰層下的核潛艇部隊,共同構成一個完善的防空反艦反潛體系。可以說,俄羅斯佔了先機且有地利優勢,開發較早且裝備更適合北極作戰,美軍則在國力方面佔優。未來的北極,美俄之間的軍事對抗恐怕會更加炙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