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提前去接大寶放學,在校門口碰上了幾位同班同學的媽媽。我上前去打了一聲招呼,接著她們就熱情的邀請我加入她們的聊天。其中有位媽媽問我,平時除了白開水,還會不會給孩子帶別的飲品,比如說果汁之類的。我搖了搖頭,表示不會。
另一位媽媽立馬就接了話茬:
"哎呀!你這可不行!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現在又是冬天,讓孩子多喝點湯、果汁的,營養又補水,你看班上的xxx個兒長得多高啊,聽說就是他媽天天給他帶湯、帶果汁的。"
聽了這樣的話,我頭都要搖成撥浪鼓了,照你這麼說,姚明他媽也是給他帶湯、帶果汁的嗎?顯然不是這麼回事的。
湯或果汁,可以代替白開水嗎?
根據美國兒科學發布的《兒童飲用果汁指南》建議,1歲以下的孩子沒有必要喝果汁。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每日攝入量也不同:· 1-3歲,每日果汁攝入量最多不超過半杯(4盎司)· 4-6歲,每日果汁攝入量最多不超過3/4杯(4-6盎司)· 7-18歲,每日果汁攝入量最多不超過1杯(8盎司)
你看,白開水其實是其他飲品無法取代的。儘管這個年紀的孩子,很需要營養的補充,但果汁營養價值並不高。原因主要有三點:
1)、營養價值低。網上有這樣一個排名,是根據營養價值的高低來排序:
水果>鮮榨純果汁>果汁飲料
所以說,如果你想要孩子攝取水果中的營養成分、各種維生素的話、不如直接給孩子準備一些個頭小的水果,帶到學校裡去。
2) 、容易影響孩子的口味。大部分的水果裡都含有果糖,所以嘗起來會有甜味。嗜甜本身就是我們的身體本能反應,如果太早給孩子養成喝果汁的習慣,那麼,以後他們的飲食喜好就會偏甜,容易引發一系列的健康問題。
(兒童牙齒被侵蝕,通常被認為是降低牙齒白度以及健康度的重要危險因素。)
3)、容易患上齲齒。我們都知道,碳酸飲料喝多了會傷牙齒,殊不知果汁對於牙齒的侵蝕並不亞於碳酸飲料。當水果杯榨汁後,它會釋放出更多的糖分和果酸,從而軟化牙釉質,時間久了就容易齲齒。
Ps:有專家認為,喝飲料(果汁)的習慣,跟牙齒危害程度密切相關。
三招讓水果更有營養
水果中含有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不同的水果,能補充不同的營養物質以及微量元素。比如常見的蘋果、雪梨、香蕉、獼猴桃、葡萄等等,這些都適合孩子和大人吃。如果孩子有過敏現象,就不建議吃了。而當寶寶滿6月後,水果可以這樣吃:
1.做成果泥
果泥能夠留住果肉,並且營養流失的少,對於牙齒還在發育的小寶寶來說,果泥軟爛香甜,非常的適合鍛鍊他們的吞咽能力。
記得大寶小的時候很愛吃水果泥,婆婆就會拿出一個小蘋果,然後用勺子刨出泥來,一個下午過去,大寶常常能吃掉一大半個蘋果呢!
2.切水果薄片
等到寶寶大一些的時候,就可以開始給他們切片吃了,讓他自己拿著吃。不僅鍛鍊自主進食能力,也能鍛鍊咀嚼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剛開始要切的儘量薄一些,到後面可以慢慢加厚,逐漸鍛鍊到寶寶發展的牙齒咀嚼能力。
3. 做水果風味零食
把一幹水果切塊,放置在果盤中,任由孩子挑選。如果你的孩子更喜歡吃某類水果,你也可以用它深度加工下,讓孩子吃水果的過程變得更有趣一些。
在眾多水果中,我家經常買的就是冰糖橙。湖南麻陽的冰糖橙,個頭大,肉質鮮嫩、皮薄多汁,挺出名的。
這種橙子不僅嘗起來清甜味美,而且做法也很多。果肉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打成泥。橙皮可以做成"橙皮丹",也可以放冰箱去腥味,是不是很神奇?
附上做"橙皮丹"的步驟,大寶和二寶都很喜歡吃的:
1.橙皮涼水浸泡30min;
2.切好條絲狀;
3.放到鍋中燒開,大火轉小火煮10min,加些許冰糖;
4.出鍋後用烤箱烘乾(沒有烤箱的就晾乾);
5.裝到玻璃瓶中保存。
枕邊育兒寄語:
我們常說"一天一蘋果,病毒遠離我。"你看,給孩子吃水果還是有很多好處吧?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指的是蘋果,而非蘋果汁。雖然榨果汁會獲得更多小寶寶的喜愛,但對於幼兒來說,還可以用以上的三種方式,或許孩子會更喜歡的!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冬天水果加熱給孩子吃,還能有營養嗎?專家:關鍵是把控好溫度
為什麼孩子天天喝牛奶,個頭也長不高?喝錯牛奶的孩子有很多
冬季到了寶愛吃不愛動?「紅綠燈」飲食法,幫娃趕走冬日「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