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9月22日,正式亮相
今年豐收節主會場設在山西運城
為大家展現最具特色的鄉村文化符號
以下視頻來源於
農業對外合作之窗
今年豐收節,有哪些特殊意義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註定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年份。辦好今年農民豐收節,具有多方面重要意義: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廣大農民特別是貧困地區的農民同步小康,才是真正小康。
今年農民豐收節,就是要引導帶動農民群眾共同參與見證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偉大歷史時刻,充分展示農業農村發展的巨大成就、整體消滅絕對貧困的制度優勢、中華農耕文明傳承的無限活力、鄉村全面振興的光明前景。
√增強經濟社會發展信心。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國內外造成巨大衝擊。入汛以來,我國部分地區發生的較重洪澇災害也帶來不利影響,但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社會保持了相對穩定,夏糧再獲豐收,更加凸顯出「三農」工作「壓艙石」「穩定器」的重要作用。
今年農民豐收節,就是要充分展現抗擊疫情中「三農」領域表現出的穩健力量,及其背後悠久深厚的農耕文化底蘊,為經濟社會恢復發展提振信心、凝聚力量。
√增添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活力。農民豐收節具有多重功能,能夠產生很強的節慶效應,可以激發社會和市場的積極性、創造性,轉化成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拉動鄉村消費、帶動鄉村產業、實現鄉村價值。特別是打贏脫貧攻堅戰之後,如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農民豐收節可以發揮特有的烘託和帶動作用。
今年農民豐收,就是要引導帶動城鄉共慶豐收、共享喜悅,使其在繁榮鄉村文化、拉動鄉村產業、活躍城鄉市場、提升鄉村治理、密切黨群幹群關係,以及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恢復提振信心等方面發揮獨特作用,持續打造中國鄉村文化符號,持續推進農民豐收節成風化俗。
將舉辦哪些活動
運城主場將舉辦「慶豐收、迎小康」系列活動,以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為基調,突出主題、簡樸隆重、安全高效、力求完美,多形態、立體式展現中國悠久燦爛的農耕文明、豐富多彩的豐收美景和廣大農民的時代風採。
「全國十佳農民」頒發證書儀式中,將帶大家領略新型職業農民帶頭人的風採;
傳統農耕藝術品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社火表演、萬榮花鼓、永濟花傘舞等,讓你直觀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彩排永濟花傘舞/
/臨猗桌子戲/
特色農產品和貧困地區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拉動鄉村消費、帶動鄉村產業、實現鄉村價值;
/河南蘋果喜獲豐收/
/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網紅葡萄「陽光玫瑰」/
除此外,更有萬榮后土祠慶豐收活動、黃河風情攝影展、剪紙作品展、農民豐收祭祀活動等,定讓你直呼過癮!
9月22日,農視網將從上午9時起,為廣大農民提供一場耳目一新、豐富多彩、歡快喜慶的節日盛宴。不要錯過!→「豐收節」倒計時!今年現場格外熱鬧,給你獨家爆料
9月22日上午9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