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讓農民成為豐收節的主角,讓城裡人愛上豐收節

2020-12-19 澎湃新聞

「農民現在跟以前不一樣,豐收節給我們億萬農民帶來了很多幸福,這是我們從來沒有見過的。」9月20日,江西國平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黃國平作為基層農民代表,登上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新聞發布臺。「我下午還要趕回去,準備我們的豐收節展會。今天是大閘蟹開捕第一天,今年又是大豐收。歡迎全國人民來品嘗我們的大閘蟹。」

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6月21日,這一消息甫一發布,迅即在廣袤鄉野、街頭巷陌引發熱議。這些日子來,循著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漸近的鼓點,歡聲笑語傳遍了大江南北:去內蒙古大草原來盤手扒肉吃個夠,到湖北鹹寧桂花鎮大屋雷村體驗一次中秋祭月文化節,在江蘇江陰華士鎮華西村感受新時代鄉村的風貌,再到四川雅安尋一處茶攤,細細品一壺蒙頂山茶……豐收的喜悅在各地鋪灑開來。

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翩然而至

中國是農業大國,中華農耕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農民是中國人口的最大多數,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發展的脊梁。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有利於進一步彰顯「三農」工作的重要地位,有利於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有利於傳承弘揚中華農耕文明和優秀文化傳統。

「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意義重大,全社會高度關注。如何辦好豐收節,把節日辦出特色、辦出內涵?作為豐收節的主要組織者,農業農村部堅持農民主體辦節日、因地制宜辦節日、節儉熱烈辦節日、開放搞活辦節日,牽頭組成「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進行頂層設計,同時,充分發揮地方創造,將活動重心下沉到縣鄉村,真正讓農民成為節日的主角。

「農民是豐收節的主體,農民廣泛參與是關鍵。豐收節能否辦成功,關鍵在於能否把廣大農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農業農村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說,「同時,『中國農民豐收節』既屬於農民,也屬於全社會,甚至屬於全世界。要用開放的思維辦節過節,讓全社會、全民都參與進來。」

據介紹,「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總體安排是1+6+N,即設在北京的1個主會場活動,設在浙江安吉餘村、陝西楊凌、安徽滁州、黑龍江綏化、四川成都都江堰、廣東梅州的6個分會場活動,還有100多個地方特色系列活動,形成上下聯動、遍地開花的節日氛圍。

「新築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聲裡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金色的9月,全國秋糧收穫已經漸次展開,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秋糧有望再獲豐收,全年糧食產量能夠繼續保持在12000億斤以上。伴著「豐收節」的鼓點,億萬農民在豐收的田野上放歌,在美好未來的暢想中放歌。

讓農民成為豐收節的主角

農民的節日,要讓農民成為主角,給農民帶來能摸到的變化。

9月17日,阿里巴巴聯手農業農村部打造的「首屆豐收購物節」預熱活動「豐收購物節直播盛典」中,河南南陽鎮平縣的荷葉茶登上了晚會舞臺,短短2小時,銷售額近60萬元,創造了鎮平縣農產品單品上行銷售的最高紀錄。

「收成已經不再是難題,如何把農產品賣個好價錢才是我最關心的問題。」河北省保定市崔莊鎮商平莊村農民凌波的這句話,道出了很多農民的心聲。隨著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的推進,「豐收」二字已經不僅僅局限於量的豐產,「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成為新時代「豐收」的新內涵。

豐收節是優質特色農產品進城的「助推器」,也是鄉村文化振興的「播種機」。

近日,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堂邑鎮路莊村的3000多畝葫蘆迎來了豐收。在以蔬菜種植為主的聊城,路莊村750多戶村民卻都在和葫蘆打交道。有村民說,種一畝普通葫蘆年收入就能達到2萬多元,有的異形葫蘆一個能頂一畝。豐收節讓路莊村的村民又接了個「大單」:今年9月,路莊村生產了一批特殊的葫蘆,每個葫蘆上都寫著「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字樣,「這是為了咱自己的節日做的!」

豐收節給農民帶來的是客流,是廣告效應,是品牌價值。安全優質的農產品賣上好價錢,才能讓「豐產」變成實實在在的「豐收」。在新聞發布會上,黃國平對著中外記者講了一個讓他「一晚上沒睡著覺」的故事:一天,我扶助的一個貧困戶在田裡遇到我,他說,我今年不要你扶貧了,我去年跟著合作社參股養大閘蟹,分了5萬塊錢,扶貧的錢只有3000多塊,我不要了,我現在不是貧困戶了。

通過豐收節搭建的平臺,生產端與消費端、農民與市民零距離接觸,為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建立可持續的信賴關係夯實了基礎。

鄉村振興離不開內生動力的增強。越來越多新興職業農民投入農業大潮之中,豐收節也是在為這些默默俯身于田壟之間的人們加油鼓勁兒。無怪乎會有農民響亮地說:「振興鄉村,我現在有幹勁兒得很!」

讓城裡人愛上豐收節

9月13日,很多城裡人發現自己朋友圈被幾份長長的名單刷屏了。也許他們平時對「三農」關注不多,但那一刻,他們拿著名單對著地圖,決定了這個中秋和十一要去哪玩、玩什麼、吃什麼。

豐收節前夕,中國農業農村部組織評選了包括100個品牌農產品、100個特色村寨、100個鄉村文化活動、100個鄉村美食、100個鄉村旅遊線路在內的「5個100」,涉及鄉村美景、美食、文化、品牌,涵蓋生產、生活、生態等內容。

9月16日,從江蘇來到新疆阿克蘇旅遊的遊客吳敏說:「這相當於一份逛吃逛玩的攻略。現在這份名單裡的新疆品牌農產品和鄉村美食我都吃過了,接下來準備去庫車大饢城玩一玩。」

讓農民想過豐收節,讓城裡人也想過豐收節。農民豐收節不僅要幫農民創造價值、提升價值、振興文化,還要通過節日提供的大平臺,讓城裡人發現農村的美。如此,豐收節才能獲得更強大的生命力,才能讓全社會都感受到豐收的喜悅,讓世界各國了解中國農民的節日。

9月16日,伴隨著老漁民對後輩魚蝦滿倉的祝福和嘹亮的鑼聲,浙江寧波象山縣石浦港千舸競發,歷經了四個半月伏季休漁的象山漁民,啟程開捕。

農耕文化具有強烈的地域性,無論是農耕生產方式還是農產品品類,也都有自己的特點。同是過節,不同地域會有不同的過法。

9月23日,「兩山」之地浙江省安吉縣餘村,村民和遊人一道,喝著白茶過著節;農業「黑科技」聚集地陝西省楊凌,農用無人機、無人駕駛拖拉機表演賺足了眼球;「大糧倉」黑龍江省綏化市,飄香的稻穀讓開鐮收穫的農民笑逐顏開、到訪的遊客胃口大開;嶺南農業「大本營」廣東省梅州市,名特優農產品上架順豐、平安終端啟動,「梅州特色」在節日中走得更遠、更廣……

當前,我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持續快速發展。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共接待16億人次,實現營業收入4200億元,同比增長15%。「春觀花」「夏納涼」「秋採摘」「冬農趣」,

而豐收節的到來,又為越來越旺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又添了一把柴,讓城鄉居民可以在不同時節到各地鄉村樂享田園生活、品鑑農家美食、體驗農耕樂趣、感知民俗風情、品讀鄉土文化。

春種秋收,春華秋實。當農村延續了成百上千年的文化與美景、凝結了無數辛勤與智慧的豐收果實和農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遇上身在城市根在鄉村的人們「歸園田居」的渴望,中國農民豐收節就成了可以實現雙方心願的神奇「法寶」。 (原題為《豐收的喜悅傳四方——各地歡慶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綜述》)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工作的通知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工作的通知農辦市〔2020〕1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為貫徹落實2020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辦好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
  •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事項的通知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事項的通知農辦市〔2019〕13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為進一步做好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實施工作,根據中央農辦等
  • 農業農村部向社會徵集中國農民豐收節形象符號
    中國網4月23日訊 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宣布: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辦公室聯合共青團中央青年發展部近日共同發起中國農民豐收節形象符號設計徵集活動,徵集豐收節LOGO、吉祥物、動漫形象、宣傳語、節日海報、公益廣告,文創等衍生品設計,以及其他可表現節日形象的載體形式。
  • 拼多多、中國銀聯等企業因中國農民豐收節突出貢獻獲農業農村部表彰
    本屆農交會期間,中國最大的農貨上行平臺之一拼多多,因在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組織實施工作貢獻突出,與中國銀聯、中國電信等企業獲得農業農村部表彰。拼多多聯合創始人冬棗表示,平臺將繼續發揮「拼農貨」模式優勢,推動國內更多產區農貨上行,培養孵化500個真正意義上的農業供應鏈品牌。
  • 為什麼人們對即將到來的「農民豐收節」表現很冷淡?
    如果城裡人有此反應,大家可以理解:因為城裡人每月都有「豐收節」,他們的身份也壓根兒不是農民。但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民,應該無條件為「農民豐收節」鼓與呼才是。因為,「中國農民豐收節」直接體現了黨和政府對農民的關愛,和對農村問題的高度重視,這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大好事呀!那一些農民們為什麼還對「農民豐收節」表現如此冷淡呢?
  • 倡導農民豐收節交易會-農業大健康·萬祥軍:謀定功能性農業
    本次活動成功以後制定模式,確定永久主題,首屆定位年底在廣州廣交會會點開始,並確定為「2020廣州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暨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為此,萬祥軍倡導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暨農民豐收節交易會每年在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舉行。
  • 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將於9月23日舉辦
    中新網8月10日電 農業農村部10日發布《關於組織實施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要在國家層面開展重大活動,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組織舉辦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分會場活動及系列活動,通過政府發動和帶動,形成影響力和推動力。
  • 「農民豐收節」看大戲逛市集,金山漕涇水庫村的生活城裡人也羨慕……
    今天上午,幾位從市區來到金山漕涇水庫村參加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的阿姨爺叔,一邊向記者展示著在豐收集市上的收穫,一邊對這個被水系環繞、被綠樹包圍的村子讚不絕口。作為上海市第一批鄉村振興示範村,水庫村位於漕涇郊野公園的核心區,農民集中居住點東臨村民中心、西接休閒水莊、南望水庫中心河、北依休閒花海,當地政府把景觀資源最好的空間拿來給農民居住,難怪城裡人也心生羨慕!漕涇鎮農業產業特色鮮明,特別是以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生態烏鱧等為主的淡水產養殖業在市郊小有名氣。
  • 2018年起每年農曆秋分被定為「中國農民豐收節」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說,中央決定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將極大調動起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匯聚起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磅礴力量。
  • 廣州各區喜慶農民豐收節
    這是南沙區慶祝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的開幕式現場,本次活動由廣州市南沙區農業農村局主辦,廣州南沙現代農業產業集團公司、廣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承辦。 伴隨著黃閣麒麟舞的開場表演,此次豐收節大會開幕式拉開帷幕。在開幕式現場,同步舉行廣州蔬菜新品種展示會啟動和籤約儀式,現場還有南沙特色民俗表演等活動,讓農民成為節日的主角,農民的節日農民樂。 南沙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南沙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區位優勢得天獨厚,農業發展空間廣闊。
  • 「1+6+N」讓中國農民豐收節意義盡顯
    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意義不言而喻。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就是從農耕社會開始的。因此要讓即將到來的中國農民豐收節意義不凡,「1+6+N」只是農業農村部提供的一個基本範式,要真正辦好這個節日,各地還需因地制宜地結合本地的農耕特色,尤其要凸顯富有地方特色的豐收特色,比如黃土地的紅高粱,東北的大豆,江南的水稻,青藏高原的青稞等等。豐收畫面的有效展示,能讓節日的思路新,內容又接地氣,讓農民尤其是年輕的農民,感受到節日帶給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
  • 成英文:旅遊將為「農民豐收節」提供廣闊市場空間
    該節日的設立,有利於進一步彰顯「三農」工作的重要地位,有利於傳承弘揚中華農耕文明和優秀傳統文化,有利於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對於營造重農強農的濃厚氛圍、凝聚愛農支農的強大力量、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促進農業農村加快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 萊西市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明開幕
    據悉,本屆主題節日活動以「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為宗旨,按照「務實、開放、共享、簡約」的原則,立足開海節、葡萄節、休閒旅遊節等各地傳統農業節慶活動,青島各區市將舉辦形式多樣的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主題慶祝活動,表彰在發展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等方面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展示鄉村振興的新成果,既有節日莊重的儀式感,又節儉樸素,精彩紛呈,特色凸顯。
  • 豐收節,一個農民的節日
    2020年9月22日,是一個值得高興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是農民豐收節。我們大部分都是來自於農村,有的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對農民的節日感覺特別親切。今年的農民豐收節是第三個節日,從2018年開始,我國規定在每年的秋分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因為秋分是秋分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六個節氣,恰好是從「立秋」到「霜降」這九十天的一半。秋分時節,風和日麗,丹桂飄香,蟹肥菊黃,正是一派瓜果飄香谷滿倉的豐收景象。
  • 2019年中國農民的豐收節是哪一天 今年豐收節是幾月幾號時間
    2019年中國農民的豐收節是哪一天?中國農民豐收節,於2018年設立(國函〔2018〕80號),節日時間為每年「秋分」。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幾月幾日的具體日期時間。中國農民豐收節  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18年起,將每年秋分日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具體工作由農業農村部商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 農業農村部:辦好今年農民豐收節具有多方面重要意義
    央視網消息:農業農村部8月2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表示,今年9月22日,農曆秋分,我們將迎來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今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指出,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6月23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關於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工作的通知》以及《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實施工作方案》,作出了具體部署。下面我就今年農民豐收節工作的總體要求、基本思路、重大活動等內容向大家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來了!
    今年9月22日,農曆秋分,我們將迎來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的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8月20日,中國農民豐收節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發布會宣布,今年農民豐收節活動將由農業農村部會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主場在我省運城市,共有七項主要活動。
  •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將有哪些精彩活動?
    今年的9月22日,將迎來我國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日前,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關於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組織各省(區、市)總工會做好農民工走訪慰問工作;聯合開展農業技能大賽,提升農業職工的技能水平。   9.共青團中央。聯合開展中國農民豐收節形象符號設計徵集活動;組織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慶豐收、迎小康」系列活動;組織青年網絡主播助力消費扶貧活動。
  • 寫在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喜看稻菽千重浪 億萬農民慶豐收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一號文件發布到確立中國農民豐收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問題,始終牽掛關懷著億萬農民,將「三農」工作列為重中之重,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壯麗圖景正在成為現實。豐收,烙印著總書記的深深足跡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將在山西運城舉行 多渠道打造農民豐收節慶品牌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從農業農村部獲悉: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將於9月22日在山西省運城市舉行。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將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喜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廣大農民特別是貧困地區的農民同步小康,才是真正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