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從農業農村部獲悉: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將於9月22日在山西省運城市舉行。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將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喜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廣大農民特別是貧困地區的農民同步小康,才是真正小康。」于康震說,辦好今年農民豐收節,將充分展示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巨大成就、整體消滅絕對貧困的制度優勢、中華農耕文明傳承的無限活力、鄉村全面振興的光明前景。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國內外造成巨大衝擊。「入汛以來,我國部分地區發生的較重洪澇災害也帶來不利影響。但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社會保持了相對穩定,夏糧再獲豐收,更加凸顯出『三農』工作『壓艙石』『穩定器』的重要作用。」于康震說。
辦好今年農民豐收節,將增添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活力。于康震表示,農民豐收節具有多重功能,能夠產生很強的節慶效應,可以激發社會和市場的積極性、創造性,轉化成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拉動鄉村消費、帶動鄉村產業、實現鄉村價值。
為了讓今年農民豐收節更有聲勢、更有影響,農業農村部還將推出一系列節慶活動。「比如,組織黃河流域9省區聯動「慶豐收、迎小康」系列重點活動、組織2020年度「全國十佳農民」揭曉活動、組織金秋消費季、組織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等等。」于康震說。
據了解,金秋消費季活動擬於9月份在北京市房山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啟動,屆時將進行專場農產品直播帶貨活動。隨後還將在山西省、上海市、湖北省等地組織系列活動,一直持續到11月下旬。
于康震表示,金秋消費季將充分利用農民豐收節的節慶效應,連接國慶節、中秋節等假日市場,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形式恢復信心,提振消費,促進城市與鄉村之間雙向流通,加速暢通國內大循環。
「我們誠摯地邀請廣大電商平臺、直播平臺、新媒體平臺、商超、批發市場等主體共同參與,統一使用農民豐收節及金秋消費季標識形象,開展多種形式的農產品營銷促銷活動,打造農民豐收節慶品牌。」于康震說,「只要各大電商承諾不壓價、不售假、為農助農,都可以成為金秋消費季的合作電商。在活動中要堅持讓利農民、助農增收,也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據于康震介紹,農民豐收節期間,農業農村部還將完善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公益服務平臺各項功能,面向益農信息社、合作社等主體,提供農產品上行銷售的一攬子服務。整合農產品電商銷售、流量推廣、物流包裝、商品檢測、信息發布、涉農金融服務等基本功能,便於農戶操作使用;實施零佣金、零押金、零平臺服務年費等公益服務,有效降低農戶成本;通過對接大型電商企業,對農資農具及新農具進行打折讓利,讓農民實惠多、賣得好,讓消費者樂趣多,買得好;在相關電商平臺開設豐收節專區,對農產品進行流量傾斜,並統一進行豐收券的領取及使用。「消費者可以在相關平臺的豐收節專區中,領券購買上萬款優質優價的農副產品,單筆最高優惠應該在20元到200元之間。」于康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