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事項的通知
農辦市〔2019〕1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
為進一步做好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實施工作,根據中央農辦等13個部門聯合下發的《關於做好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中農發〔2019〕13號)精神,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組織指導委員會」)制定了《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實施工作方案》。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關於廣泛引導帶動縣鄉村開展豐收節慶活動
引導各地把豐收節慶活動重心進一步下沉到縣鄉村,支持根據當地農時農事特點、鄉村優秀文化傳統和「三農」發展實際,組織開展喜聞樂見的特色活動。鼓勵每個縣重點支持培育至少1項豐收節慶活動,發揮引領帶動作用,不斷提高農民參與度和基層覆蓋率。
二、關於做好全國70地慶豐收全媒體聯動直播活動保障工作
組織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將成立全國直播指揮中心,與省級農業農村部門、舉辦地相關部門建立聯動工作機制。省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直播協調工作,按照統一部署,指導地方強化組織保障、安全保障、內容保障和宣傳推廣。
三、關於深化實化豐收節慶內容
充分利用市場化手段,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大力培育節日市場。組織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組織開展的活動主要有:結合實施品牌強農戰略、「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產銷對接和消費扶貧等,打造「慶豐收·消費季」;開展「6個千萬」鄉村振興系列活動,即「千村萬寨展新顏、千家萬戶傳美德、千鄉萬鎮品美食、千山萬水賞美景、千企萬品助增收、千縣萬特促消費」;圍繞「手機助力農產品出村進城」主題,舉辦全國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活動;配合中國銀聯等單位發行「農民豐收節」系列銀行卡;倡導組織指導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及社會公益力量為農民做實事,發布「豐收節公益清單」。各地要因地制宜,進一步實化本地豐收節慶活動。
四、關於提升豐收節慶的參與性、互動性
各地豐收節慶活動要堅持農民主體,不能脫離農民群眾,重點為廣大農民、特別是青年農民搭建風採展示的舞臺和幹事創業的平臺。鼓勵以「我的豐收我的節」為主題,策劃農民參與度高、互動性強的慶豐收文化活動,推出一批具有濃鬱鄉村特色、充滿正能量、豐收主題鮮明、載體多樣的優秀農民藝術作品,推出一批具有時代精神、實幹興業的優秀農民代表。
五、關於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做好全媒體策劃與傳播
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利用主流媒體平臺,創新全媒體傳播方式和內容,全面展現蓬勃的時代氣象、火熱的生活激情、多樣的鄉村文化、別樣的農民風採、光明的振興圖景。中國農民豐收節官網(網址:http://nmfsj.moa.gov.cn)將開設省級頻道,請各省(區、市)農業農村部門申請入駐,公益發布當地節日活動精彩圖文及短視頻。
六、關於規範使用中國農民豐收節標識系統
中國農民豐收節不表述為「第幾屆」,可冠以年份。今年可表述為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或己亥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鼓勵使用「豐收節」LOGO等節日符號開展公益性活動。組織指導委員會各成員單位指導開展的活動,可冠名為「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各成員單位可作為指導單位。地方自主開展的活動以地方為主舉辦。
七、關於健全組織實施工作機制
組織實施中國農民豐收節是農業農村系統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工作。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發揮牽頭作用,加強與有關部門的統籌協調,推動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實施工作納入「三農」工作重要議程,建立完善組織實施工作機制,推動工作制度化。
八、關於嚴格遵守節日紀律規定
加強對本地區節日活動的指導和管理,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中央關於慶典活動有關要求和減輕基層負擔有關精神,嚴防搭車搞慶典,確保慶祝活動不走偏、不變味。落實中央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部署和要求,堅決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搞勞民傷財的「面子工程」,不擺花架子,不能增加基層和農民負擔。政府部門組織的慶豐收活動明確為公益性活動,不得違規收取和轉嫁任何費用,不得違規開展商業性活動。
聯繫人:李 冰,010-59192101
胡杰華,010-59192156
傳 真:010-59192101
電子郵箱:nmfsj@agri.gov.cn
附件:1.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實施工作方案
2.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公益清單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2019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