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發布訊 2月7日,按照國家衛健委統一部署,西安交大一附院133名醫務人員組成的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緊急集結,馳援武漢,他們將接管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的兩個主要用於接收危重患者的新病區,任務非常艱巨。這也是交大一附院的第四批援鄂醫療隊。
4小時組成133人的醫療隊
7日上午早8:30,醫院為醫療隊舉行了簡單而莊重的出徵儀式。記者了解到,此次即將奔赴疫區開展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的133人,分別來自交大一附院本院、長安區醫院和東院,包括30名醫生、100名護士和3名管理人員。從主任醫師、副主任護師到護理師,他們來自多個學科,全都是科室的骨幹,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許多人都經歷過抗擊非典、抗震救災等重大任務的考驗,是一支信得過、頂得住、堪當重任的優秀隊伍。
「2月6日接到任務後,院黨委聞令而動,第一時間進行部署,相關職能部門根據要求抽組名單、協調出行、準備防護和生活物資。各科室各支部迅速動員,廣大醫務人員特別是黨員身先士卒,積極踴躍報名,全院收到了2900多份請戰書,最終確定了133名同志,只用了4個小時,這批醫療隊就組建完成。」交大一附院黨委書記馬辛格向醫療隊致以崇高的敬意,並向醫療隊授旗。
「感謝大家為我們壯行,這既是一份囑託,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作為隊長,我將把133名隊員與此前趕赴武漢的4名隊員編成一個有效隊伍,做好培訓、防護工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帶領隊員們圓滿完成醫療救助任務,平安凱旋。」醫療隊隊長、院長助理韓建峰鏗鏘有力地說。據悉,此次出徵的醫療隊,將與先期抵達武漢的交大一附院院長施秉銀會合,任務是接管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的兩個新病區,共64張床位,主要用於接收危重患者,任務非常艱巨。
新婚10多天的女醫生毅然奔赴疫區
剛結婚10多天,蜜月還沒有過完,重症醫學科的女醫生郭秦樂就毅然選擇了出徵。「由於時間緊,我當時沒來得及跟家人商量就報了名,被選入醫療隊後我才給家人說,讓我感動的是,父母和丈夫都理解並支持我的決定。」郭秦樂告訴記者,從醫院第一批醫療隊報名集結開始,她就做好了出徵的準備,「有祖國這個『大家』才有我們的『小家』,在這個緊急關頭,我們必須衝鋒在前,為國分憂。」郭秦樂堅定地說。
「你們在前線救治患者時一定要做好防護,放心,家裡有我們。」普外科護士金鮮珍在為同科室的護理師高向楠、陳妮送別時,動情地流著淚說。金鮮珍告訴記者,陳妮的丈夫是我市一所醫院的急診科醫生,如今也正奮戰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第一線,他們的孩子正在上幼兒園,由家裡的老人照顧;高向楠的丈夫是交大一附院國資科的工程師,曾參加過援非行動,他們有兩個孩子,一個上小學,一個上幼兒園。陳妮和高向楠都是主動踴躍地報名去疫區支援,儘管家中孩子年幼,但她們沒有提過一句困難。
神經外科主管護理師鄭娟家中也有兩個年幼的兒子,一個3歲,一個7歲,她的丈夫在交大一附院財務部門診收費處工作。送別妻子時,這個看似大大咧咧卻內心細膩的壯漢只給妻子說了一句話,「放心去吧,家中3個好漢等你回來!」
男護士「削髮明志」爭當白衣戰士
「加油偉鵬,我們愛你!」在送別現場,十幾名女護士手舉著牌子大聲喊道,她們自發地圍成一圈,形成了眾星拱月的造型,站在「C位」的正是此次援鄂醫療隊為數不多的男護士、來自麻醉手術部的護士張偉鵬。
「他可是我們科室的帥哥,為了這次執行任務時方便穿脫防護服,避免交叉感染,他昨天自己在家把頭髮剃成了板寸,我們差點都認不出來了!」張偉鵬的同事說,這次醫院發出號召後,張偉鵬第一個在科室報了名,因為他經過急救相關知識的培訓,所以幸運地入選了此次出徵隊伍。
然而,面對家中只有兩歲的孩子,張偉鵬顯得十分內疚,「在疫情面前,我們就是白衣戰士,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因為從工作的那一天起,救死扶傷就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只有舍小家才能保大家,所以我寧願犧牲小我,也要為國家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交大一附院麻醉手術部黨支部書記蓋毅文表示,相對於女護士,男護士體力強壯、精力充沛,應急能力突出。遇到緊急情況時,男護士往往臨危不亂,具有較強的理性判斷能力,這次張偉鵬入選,不僅是科室的榮譽,更是男護士群體的光榮,作為科室負責人,他們會關注關心援鄂醫護人員的家庭狀況,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等待他們平安凱旋!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圖/李明 竇翊明 文/王燕 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