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密州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修編
一、規劃範圍
密州森林公園位於諸城市境內,公園總面積2559.4公頃,其中林地面積2219.54公頃,地理介於東經119°21′41″-119°36′03″,北緯35°46′26″-36°07′58″之間。公園由常山、竹山、馬耳山、劉墉古板慄園四個片區組成。
二、公園性質
密州森林公園是諸城市南部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生態高地,旅遊發展的重點是挖掘山林泉資源優勢,以茂密蒼翠的森林環境為基礎,以森林資源保護為前提,開展森林康養、休閒健身、研學教育、文化體驗等旅遊產品。根據密州國家森林公園的區位條件、資源特色和經濟條件,確定密州國家森林公園的性質為:
根據森林公園區位、承載主要功能、旅遊資源特點、旅遊發展前景,確定密州國家森林公園性質為:以優美森林、奇峰秀石、飛瀑流泉、溫泉碧湖、遺址遺蹟為依託,以生態保護養生度假休閒觀光為內涵,集森林保育、森林休閒、研學教育、康體養生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國家森林公園。
三、主題定位
森林公園旅遊形象是其整體內涵的集中體現。密州國家森林公園必須深入挖掘山林泉優勢,突出以森林文化、休閒養生、文化體驗、山林泉為特色的主題形象,再根據公園內不同季節、不同節慶活動的需要而突出某些輔助形象,積極參與旅遊市場競爭。密州國家森林公園總體旅遊形象設計如下:
總體旅遊形象:中國龍城密州 國家森林公園
常山片區:蘇軾遊獵處 密林掩佛境
板慄園片區:劉墉故裡 古慄林海
竹山片區:九峰雲臺 三皇神遊
馬耳山片區:馬耳仙山 秀林靈泉
四、 功能分區
根據《國家級森林公園總體規劃規範》(LY/T 2005-2012)有關要求,按照密州森林公園範圍內的地形地貌特點,結合森林資源的空間分布與旅遊資源分布狀況,分析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內旅遊市場的需求,以及未來開發遊覽的可能性與管理的科學性,規劃密州森林公園分為四大功能分區:
表1-1 公園功能分區一覽表
1、核心景觀區
森林公園的核心景觀區面積1275公頃,佔公園總面積的49.82%。分為三片,一片位於竹山片區,竹山水庫南環山路南側,主要是櫟類林分和黑松林;另兩片位於馬耳山片區,馬耳山主峰東側和桃林鎮區域,主要是黑松林和赤松林,這兩處區域森林植被茂盛,生態敏感性較高,具有很高的保護價值和觀賞價值。該區域森林植被茂盛、景色優美,遊賞價值和森林養生價值很高。密州國家森林公園核心景觀區分為竹山探奇景區、馬耳山攬勝景區和桃林覓幽景區。
在核心景觀區,除了必要的保護、解說、遊覽、休憩和安全、環衛、景區管護站等設施以外,不得規劃建設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等設施。
2、管理服務區
森林公園景區分散,聯繫不夠緊密,為便於公園的管理,共設置了4個管理服務區,總面積174.35公頃,佔公園總面積的6.81%。密州國家森林公園管理服務區細分為板慄園管理服務區、竹山管理服務區、常山管理服務區和馬耳山管理服務區。每個管理服務區根據情況又分為若干管理服務小區。
管理服務區是森林公園生態旅遊管理機構開展各種管理、服務的區域,其職能主要是提供管理、接待、導遊、商貿、文化、飲食等配套服務,保障旅遊的後勤供給。為了貫徹保護第一的原則,結合森林公園旅遊服務設施現狀,管理服務區依據相關景點實際需求設置。
3、一般遊憩區
公園一般遊憩區總面積714.81公頃,佔公園總面積的27.93%。一般遊憩區是旅遊資源豐富、景點相對集中的區域,是森林公園生態旅遊開展的中心功能區,以休閒度假、避暑養生、遊覽觀光、科學考察等生態旅遊活動為主要功能。
一般遊憩區內可以規劃少量旅遊公路、停車場、宣教設施、娛樂設施、景區管護站及小規模的購物亭等。
密州森林公園一般遊憩區分為慄園休閒景區、常山尋古景區、竹山休閒景區和馬耳山休閒景區。
4、生態保育區
生態保育區總面積395.24公頃,佔公園總面積的15.44%。公園的生態保育區位於馬耳山片區東部,該區域生態植被以赤松林、刺槐林和針闊混交林為主,規劃期間以生態恢復和生態保育為主。
五、 分區建設項目及景區景點規劃
密州森林公園分為生態保育區、核心景觀區、一般遊憩區和管理服務區,根據公園的地理位置分布特徵和資源狀況,又細分為若干景區,具體如下表所示:
表1-2 密州森林公園景區劃分一覽表
六、 遊客容量
經計算,公園瞬時遊客容量26020人,日遊客容量為32576人,根據諸城市的氣候狀況,全年宜遊天數為220天,則年遊人生態容量為716.67萬人。按旅遊淡旺季綜合計算,則年合理遊客量約為289.92萬人次。
表1-3 森林公園遊客日容量表
表1-4 森林公園年合理容量計算表
七、 附圖
來源:諸城市政府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