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文明遺蹟
在世界文明歷史上曾屹立許多強大的古文明,比如說中國的文明歷史就能夠上溯五千年。
除了中國以外,世界著名的古文明還有古希臘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以及已經沉入海底的亞特蘭蒂斯文明。
這一次國際考古學家在進行古文明遺蹟發掘時,發現了完整的4000年前的巴比倫文明食譜。
首先,讓我們來欣賞一下來自4000年前的巴比倫人食譜著作。
怎麼樣,是不是覺得坑坑窪窪毫無章法?用我們平時形容小學生寫字那句俗語來形容,那是「字寫得像雞子扒的」。
事實上,這些字跡是寫在古老的陶土片上,用的文字是楔形文字。這種文字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時間流行於西亞大部分地區。
四塊陶土片,25道菜的食譜
考古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保證文物的完整性,完整的文物不只有更高的歷史價值,也能幫助現代人更好地了解和追尋人類歷史。
發掘到這麼完整的古文字資料也是讓考古學家大為振奮。說不定文字記載著一代埃及豔后一樣的故事。或者是能夠破解古巴比倫文明消亡之謎。
考古專家宵衣旰食,興奮得夜不能寐。多方考證歷代所發掘到的文字資料對發掘到的四塊古老陶土片進行文字破譯。
結果等到陶土片上的被完全破譯,考古專家們一個個都餓了。這是為什麼呢?板上記載的竟然是食譜。四塊陶土片,記載了25道菜的食譜。
特別是裡面記載著一道《牛奶燉羊肉》的完整做法:
將羊肉放入煮開的水中,加入細粒鹽、幹大麥餅、洋蔥、波斯蔥和牛奶。將其搗碎後加入韭菜和大蒜。
與中國飲食文化相比,4000年前的古巴比倫人所吃的這一道《牛奶燉羊肉》究竟如何呢?
飲食文化在中國發展至今,我們能在全國大街小巷看到羊肉館。特別是中國的飲食文化具備世界其他民族所沒有的特異性。
那就是中國人相信食補不如藥補,羊肉歸腎經、能夠益精助陽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烤羊腰子更是男人最愛,以至於有的人相信羊肉越騷越補。
與古巴比倫4000年前就具有的飲食文化相比,中國可以考證到的飲食文化書籍也可以追溯到《神農本草經》。
《神農本草經》一直是以師父傳徒弟的模式口口相傳,直到秦漢時期才成書。也就是距今2200多年。時間上並不如楔形文字食譜那麼歷史悠久。
中華古文明與古巴比倫文明
雖然中國可以考證的典籍歷史長度不如古巴比倫,但我們來回顧一下古巴比倫這一道《牛奶燉羊肉》,將羊肉放入煮開的水中,加入細粒鹽、幹大麥餅、洋蔥、波斯蔥和牛奶。將其搗碎後加入韭菜和大蒜。
一道菜七種原料,其中四種原料包括洋蔥、波斯蔥、細鹽和大蒜都是調味料,可以說十分講究。特別是加入了古代奢侈的牛奶與壯陽的韭菜,可以判斷這道菜必是貴族富商所享用的私人菜譜,而一般人吃不起。屬於追求美食的自我享受。
而反觀《神農本草經》,並非是某一道菜的做法,而是中醫與食補起源,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一直為古代中國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一個是追求自我享受的私人菜譜,一個是神農嘗百草式具有開拓和奉獻精神的食物與健康專注。巴比倫文明古代食譜與中國食補專注一比,高下立判。這應該是其他古文明不能長存,最終走向破滅,而中華文明輝煌五千年,傳承至今的原因。
作者的話:世界上諸多文明古國與古文明遺蹟,但都逃不脫「富不過三代」的箴言,最終輝煌一時,湮滅於歷史當中。泱泱華夏,屹立東方,歷史上唯一一個傳承未曾間斷的古老文明。時至今日,中華文化已經廣傳世界。既生於華夏,便如入寶山,不可空手而回,希望有更多人能投入到延續華夏文明的行列當中,讓世界人民都能受益。
(每日熱點追評,實事更新,歡迎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