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集網:畢業季催熱二手交易 線上成應屆生首選

2020-12-14 環球網

又是一年畢業季,聚散兩依依。畢業雖傷感但也意味著大學生們離開校園正式踏上社會。不少應屆生紛紛提前體驗賺錢生活——把不用的物品轉讓他人,而通過網絡轉讓成為應屆生的首選。趕集網數據顯示,自6月起,趕集網二手交易發帖量猛增,同比增長約20%,其中應屆生的發帖量增速最快。

把教材、課外讀物、學習用品、衣物,甚至休閒娛樂物品,半賣半送給學弟學妹們,或者在網絡二手市場賣出,為自己心愛的物品找個有價值的歸宿,這成為很多應屆生在畢業離校前的任務之一。學校跳蚤市場時間有限而且價格相對較低,賣出心愛的物品並不合算,因而很多應屆生選擇通過趕集網等平臺出售。

趕集網數據顯示,畢業季使得二手交易的發帖量增速加快,與5月份相比,6月份PC端平均每日發帖量為15萬,增長約20%,而7月份發帖量增長的情況仍在繼續,線上渠道儼然成為應屆生處理二手物品的重要渠道。

北京語言大學應屆生王曉雅對記者表示,在趕集網出售不用的二手物品十分便捷,「不用風吹日曬去擺攤,發個帖子,電話約下交易時間和地點就可以了」。據了解,王曉雅已經入帳580元,而這也成為她在畢業之時獲得的另外一種財富。

線上交易的交易地點、時間不受限制,支付方式靈活,並且配合第三方的擔保服務,可以同時保證交易雙方的利益」,趕集網二手物品交易高級專家張亞婷表示,網絡交易平臺的靈活性和便捷性吸引了很多應屆生,在幫助他們處理二手物品的同時,也為其他用戶搭建了一個物盡其用、各取所需的平臺,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更弘揚了勤儉樸素、杜絕浪費的生活新風尚。

趕集網等二手市場的火熱帶動了閒置經濟,但線上交易由於看不到實物、快遞暴力分揀等原因,商品一旦被損壞就容易引起買賣雙方的糾紛。那麼如何有效避免這種情況呢?張亞婷為廣大用戶支招兒:手工製品易磕碰,賣家應選擇可靠的物流;注意交易方式,儘量選擇第三方擔保交易而慎重選擇即時付款(即直接給賣家打款);注意保留物流底單和雙方交流憑證,以利於產生糾紛第三方仲裁;買家注意先驗貨,確認物品完好再籤收。

相關焦點

  • 趕集網上線二手十元專區打造「十元店」
    記者發現,近日,趕集網全新上線了「二手十元專區(http://bj.ganji.com/zhuanqu_shiyuan/all/)」,被眾多網友比喻為線上「十元店」。日均25萬人「圍觀」 最低2元  隨著物價的持續上漲,老百姓見面時打招呼已從「吃了沒?」變成了「那啥又漲了沒?」
  • 畢業季甩賣 武漢各高校BBS"二手版"火熱
    畢業生小任在論壇上把自己的運動器拍照上傳。  一位大學輔導員告訴記者,在畢業生二手市場上,這樣動則幾千元的自行車很常見,像捷安特、大行、美利達現在都成了學生的「標配」。  「除了高檔二手自行車,數碼產品如硬碟、ipad、筆記本電腦、相機都很常見,現在的學生大都不差錢,好東西多著呢。」畢業生瑤瑤說。
  • 趕集網:教你怎樣「玩」轉二手物品
    說到二手這個詞,人們通常會聯想到舊貨、次品。然而,網際網路的興起卻改變了人們的舊觀念。在生活中,網友手中的閒置物品,可能到了其他人手中,就會成為他人愛不釋手的寶貝。可以說,二手物品的線下交換,早已經不是神馬新鮮事了。
  • 趕集網二手市場:iPhone5S轉讓用戶激增16%
    昨天,記者查詢趕集網二手市場行情工具發現,自蘋果發布iPhone新機型和腕錶式新裝置後,幾乎所有iPhone產品的價格都有所降低。據趕集網統計,iPhone 6發布以來,轉讓iPhone 5S的發帖量增加約16%左右,全新iPhone 5S在趕集網的價格為4105元,9成新的手機價格也進一步走低。
  • 消費者在趕集網上購買二手電腦 十天上仨當
    3000多元買三臺翻新機 事後賣方電話均關機  市民王先生向本報反映,稱他10天內在趕集網二手平臺聯繫了三個買家,購買筆記本電腦。對方皆自稱是大學生畢業甩賣、急轉,但事後他發現,共花3000多元買來的電腦全是翻新機,其中兩臺根本無法使用。
  • 趕集網等二手交易平臺亂象頻發:以次充好 吞吃押金
    惡意砍價 以次充好 吞吃押金 二手交易平臺亂象頻發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二手物品交易的跳蚤市場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然而,看似雙贏的交易方式背後卻隱藏了不少「坑」。汕頭大學學生小餘在趕集網上看到,原價2000多元的捷安特自行車只賣400多元,賣家還是「發燒友」,小餘興奮不已。「發燒友賣的貨肯定沒錯。」
  • 二手物品愁煞都市人 趕集網新版廣告出高招
    所以閒置物品成了幾乎每個都市家庭的一大煩惱。近日知名分類信息網站趕集網,就特別以二手物品轉讓為主題,推出了繼「姚晨趕驢」之後的全新一版廣告,喚起了廣大網民的強烈認同感。在廣告中,漆黑的胡同,電線桿,騎著單車的眼鏡男,加上左顧右盼、緊張兮兮的神情,一下子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
  • iPhone 5國內上市 趕集網二手iPhone轉讓升溫
    記者發現,在iPhone5銷售量再創新高的同時,趕集網上轉讓二手iPhone的場景同樣火爆。  據了解,蘋果在海外市場,每度在發新品前,都會針對蘋果產品用戶推出相應的回收計劃,以方便讓用戶對自己的蘋果設備進行更新換代,但在中國大陸地區蘋果還沒有推出以舊換新的產品回收服務,不過精打細算的中國消費者,從來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變舊為現」的機會。
  • 趕集網:為二手車交易背書
    二手車交易市場的增量與新車的增量存在很大的正向相關,2008年和2009年兩年是中國繼2000年到2003年後的第二次新車產銷量「井噴」的時間,在那批車使用五六年之後,很多車主又進入了一次「換車期」。這一點從趕集網用戶的提供的信息裡甚至都可以得到佐證—現在300個城市每年在趕集網上產生的真實二手車源超過了100萬輛,趕集網二手車頻道的信息增長是最快的。
  • 趕集網大數據支招:年末如何選購二手車?
    隨著網際網路對傳統行業的滲透,O2O大潮席捲了二手車交易市場。一時間,二手車網際網路平臺競相映入公眾的視野,分類信息網站趕集網也將目光投向此處,並斥資1億美金髮力二手車O2O。據趕集網《2014年二手車行業分析報告》顯示,二手車因經濟實惠,選擇餘地大,已成為不少購車者的首選,2014年線上交易渠道佔二手車交易總量的40%。
  • 二手物品交易市場的現狀如何?
    另外,用戶在平臺上的交易也基本上得不到保障。儘管二手物品交易本身並不像海淘、電商這樣「高大上」,二手物品交易創業會不會發財也不知道,但擁有二手物品的人非常多,有著非常多的人希望能將自己的「閒置」物品出售,龐大的中國用戶群+大量盈餘物品+便捷的移動網際網路卻也讓二手物品交易的未來變得可見,在這條可見的未來面前,二手物品交易還需要避過哪些坑呢?第一,不能光顧著大而全。
  • 「閒置經濟」催熱二手網淘 母嬰用品、玩具交易活躍
    由此催生了「閒置經濟」的火爆,線上二手交易平臺扎堆出現。  閒置舊物再利用催熱「二手貨」市場  家住海曙區的趙女士前段時間準備重新裝修房子,家裡有一套閒置的沙發急需處理掉,於是就把轉手的信息掛到一款二手交易APP平臺上。
  • 二手交易平臺的東西到底能不能買 未來的二手交易還是市場寬廣
    我們知道網上購物這幾年已經成了常態,從一開始大家對網購的懷疑,到現在成了人們的日常。可以說網際網路發展真的很迅猛。但是隨著網絡的便捷,也有不少平臺打起了大家閒置物品的主意,比如閒魚、轉轉、趕集網等。當然平臺的初衷是好的,大家沒用的二手物品又捨不得扔,就可以在二手平臺來換些銀子。即節省了家裡空間,又免去了扔掉或者賣廢品的不舍。
  • 58同城:雙11成全球最大電商活動 催熱二手物品交易
    2013年11月11日,淘寶網上的支付寶交易總額最終定格在57.5億美元(約合350億元人民幣),總成交筆數達1.88億,這一數據是美國2012年「網購星期一」交易總額的2.5倍,這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紐約時報》稱,中國雙11網購日已經成為全球最大型的電子商務活動。
  • 二手手機交易市場用戶規模逾千萬,疫情或將加速交易線上化
    極光觀點二手手機交易市場用戶規模逾千萬,線上化空間巨大:5G 換機潮與消費升級等多方面因素良性互促,行業整體呈高速發展狀態資本、流量向頭部平臺傾斜,線上、線下產業鏈逐步融合:騰訊、阿里巴巴及京東入局分營,轉轉牽頭開拓 B2B 市場,深耕產業鏈用戶對線上二手交易接受度越來越高:2020年2月
  • 趕集網首次發布報告:什麼人買?買什麼樣的二手車?-虎嗅網
    虎嗅注北京、上海、西安是重鎮,大眾、豐田、本田受青睞趕集網《2014年二手車行業分析報告》顯示,2014年二手車交易線上渠道佔二手車交易總量的40%,以趕集網為首的線上交易平臺滲透率越來越高,成長空間較大。
  • 趕集網掘金二手車服務
    上半年趕集網融資2億美元後,在內部孵化了幾個O2O創業項目,「趕集好車」就是其首推項目。  趕集網CEO楊浩湧稱,之所以選擇二手車項目,是因為趕集網創業10年來,已經在趕集網的平臺聚集了大量的汽車用戶。數據顯示,在其平臺上進行的二手車交易,對於賣主來說,比線下會多出10%的收益。這顯然會吸引大量的個人汽車賣主轉移到線上交易。
  • 二手物品交易平臺藏陷阱 買家、賣家都可能被坑
    原標題:二手物品交易平臺藏陷阱 買家、賣家都可能被坑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二手物品交易的跳蚤市場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然而,看似雙贏的交易方式背後卻隱藏了不少「坑」:賣家故意引導買家脫離平臺交易實施詐騙,買家收貨之後找藉口向賣家惡意砍價……究竟是買賣雙方誠意不夠、還是平臺本身存有漏洞?
  • ...趕集網在鍛造一條大到買房買車小到轉讓二手商品的生活服務鏈...
    【IT時代周刊觀察】趕集網在鍛造一條大到買房買車小到轉讓二手商品的生活服務鏈,有機會突出重圍 IT時代周刊  2014年05月06日 07:31 【IT時代周刊觀察】趕集網儼然在鍛造一條讓用戶大到買房買車,小到轉讓二手商品的全套生活服務鏈
  • 你的閒置物品還能這樣賺錢,剖析一年交易2000億的二手霸主
    說起換閒置物品的平臺,就不能不提58同城,趕集網等平臺,這些平臺很早就可以進行二手物品交易,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目前國內最大的二手交易平臺了,當屬閒魚莫屬了。閒魚的誕生閒魚的前身是淘寶二手,2013年6月上線,彼時,Uber剛剛進入中國,分享經濟在中國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當時的閒置市場,仍然是PC端制霸的時代,二手物品的交易市場,已經形成了PC端爭霸的格局,比如58同城、趕集網、百姓網等等,58同城是當之無愧的PC端二手交易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