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謝冬

2021-12-31 南京殊勝堂

今天12/21 是24節氣的「冬至」,所謂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正如「太極雙魚圖」一樣,雙魚互相追逐,象徵天道循環不息。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古代人把這一天定為「一年之始」,一個國家以元首為大,天地以元氣為尊貴,人間以過年為喜慶。所以,冬至是天地的元始,而元氣的重要性是大於過年的。也因此有「 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這也是冬至被視為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一天的原因。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冬至」也具有大節的意義,因此有人將冬至的所有祭拜活動稱為「謝冬」,的確是能表現收穫季的心境。

冬至情緒上的提醒是延續著跟水的能量有關的情緒反應,溫度愈下降,水會轉化成冰霜的狀態,固態的水象徵著價值觀的維護,小則維護家族的規矩,大則固守國家社會、意識型態、種族生命延續等等的議題,會在春天到來之前形成一股力量,影響來年春天的走向。

它是我們開始立定志向與發展的關鍵期,也是與傳統道德、社會輿論或發展風向影響最盛的時期。想發展自我價值與遵循前人指導之間,如果無法協調與達成共識的時候,助力有時會成為阻力,彼此之間形同冰塊一般各持己見互不相讓,最後破局的局面。

與五行水元素相應的是腎臟,它反映著物質的安全感以及穩定的特性,與物質有關的腎氣失調容易擔心變化,它不一定跟年齡有關,腎氣較虛者本身以物質追求為生命導向,其特徵是購買和屯積,失去品味生活的樂趣;倘若是對於情感沒有安全感,是心與腎二髒氣虛的特徵,透過突顯自己的與眾不同或是不斷需要另一半確認自己值得被愛,情感上容易大起大落,無法自得其樂,心腎不交者也易受失眠所苦,多夢且易驚醒,日常生活也容易惴惴不安,除了需要有人陪伴以外,也容易在物質需求上代償內心的不安全感。

冬至習俗與養生宜忌有:

吃湯圓:

吃湯圓為冬至的傳統習俗,「圓」代表團圓、圓滿。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吃餃子:

吃餃子是北方地區冬至的習俗。相傳與東漢名醫張仲景有關,由於當時冬天,天寒地凍,很多人因此凍壞了耳朵。於是便發明了一個可以禦寒的食療方子,叫「祛寒嬌耳湯」,是由羊肉及溫陽祛寒藥組成,再用麵皮包起來,看上去像嬌耳一樣。

艾灸療法:

冬至為三九天的第一天,此時可通過溫陽藥物貼在相應的穴位,有溫通經絡,祛風散寒作用,對於慢性呼吸系統病、消化系統疾病、婦科病都有防治作用。

而灸法是中國人的傳統養生與治病方法。冬至這一節氣剛到,陰氣到極時,陽氣開始上升,此時艾灸可補充陽氣,增加人體免疫力,隨自然界陽氣的提升,天人合一。冬至艾灸督脈之大椎穴, 為手足六陽經交會之處, 是人體的「陽中之陽」,乃養生保健之要穴。而且大椎穴具有振奮人體陽氣、強身保健、通陽解表、疏風散寒、退熱鎮靜、調節人體免疫力等作用。同時神闕穴(肚臍)是五臟六腑之本,為任脈、衝脈循行之地, 元氣歸藏之根。灸神闕穴可以暖宮驅寒, 在補氣去溼的同時,可調理脾胃與腸胃功能。大椎穴與神闕穴二穴相配,具有溫腎壯陽、回陽固脫之效, 更能打通任督二脈。

當天忌房事:

由於冬至陰氣盛,身體宜藏不宜洩,因此當天要避免房事,防止陽氣外洩,首重護陽養陰。

冬至的時候天氣寒冷卻又即將能迎接新春的日子,因此大家會在這個時候多做進補,以養生的觀點,在中醫的五色五形理論中,黑色獨入腎經,能夠益腎強腎,靠黑色的食物來補腎正是「順應天時」的最佳表現,因此在這個時節建議可以多吃些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烏骨雞等黑色的食物,除此之外如羊肉、蘿蔔、山藥、堅果、也是此時節建議食用的食物。

最後分享桂圓陳皮紅豆湯圓食譜,甜蜜蜜以應節。桂圓有益心脾,具補氣血、安神及健脾止瀉的功效,紅豆利水除溼,糯米則能補中益氣、健脾止瀉,配上陳皮理氣,補而不滯。

桂圓陳皮紅豆湯圓

材料:

桂圓  50克

小丸子 30克

紅豆  50克

陳皮  10克

水   適量

做法:

1. 紅豆洗淨,浸泡6小時,倒去浸泡的水。

2. 紅豆用水煮1小時20分鐘,加陳皮、桂圓煮10分鐘。

3. 加入小丸子煮約3分鐘,即成。

【提示】紅豆是產氣食物,在消化時容易產生較多的氣體,吃太多紅豆或會致脹氣。想減少紅豆產氣,煮紅豆前可浸泡5-6小時;亦可配陳皮煮,幫助化解脹氣。

相關焦點

  • 冬至 冬大過年
    冬至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節氣習俗 冬 至 廣東人俗話稱「冬至大過年」「肥冬瘦年」,意思都是說冬至甚至比春節還重要。
  • 冬至 冬大過年
    冬至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 冬至三候 冬 至
  • 冬大過年!這就是肇慶人的冬至~
    冬至似乎比春節還重要,陣仗比春節還要大。所以冬至素有「冬大過年」的說法。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中秋、春節可能是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但在肇慶人的眼裡,冬至卻也是一樣重要的節日,甚至比春節還重要得多,肇慶人有句話叫「冬大過年」,從此可見冬至在肇慶人心目中的地位。
  • 話冬至│廣東的「冬大過年」
    冬至當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從冬至之後白天一天比一天變長。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2~23日。
  • 冬至到,農諺「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有雨一冬凌」什麼意思?
    ——【宋】汪宗臣 《水調歌頭.冬至》冬至簡介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第四個節氣,每年12月21日-12月23日太陽到達黃經270°時交節。它與春分、秋分、夏至一樣,都是反應四季更迭的節氣。
  • 冬至|眉目舒展 順問冬安|二十四節氣|日交節|冬至
    Winter Times冬冬至來臨2020/12/21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今天18時02分冬至「數九寒天」的開始。冬至北半球全年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北方有吃餃子、餛飩等習俗;南方則吃米糰、長線面。
  • 「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今年冬至是在頭還是尾
    導讀:「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今年冬至是在頭還是尾?俗話說「冬至吃餃子」這樣就不怕凍耳朵了,當然,這這是一種說法而已,吃餃子只能說暖暖身子,如果外出耳朵腳手同樣凍得很。冬至節氣期間有很多俗語,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這句話。「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 今年「冬至」是哪天?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是啥意思?
    今年「冬至」是哪天?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是啥意思?今年冬至是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可以說是咱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不僅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而且還是一個很傳統的節日,甚至在古代還有「冬至大如年」的一些說法。既然大家都這麼的重視,那冬至這個節氣自然也就會有很多的講究了,有一句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就是其中的一種,咱們來看看是什麼意思吧。「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
  • 冬至|冬將過半,寫給冬日的寄語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即下一個循環開始了,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為「大吉之日」。冬至有著意義深遠的由來。從地理上來說,冬至處於公曆12月21~23日之間,在這個時間裡,地球處於遠日點附近,地球運動速度較快,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的時間比在北半球少8天。
  • 今年冬至是哪一天?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是什麼意思?
    馬上就要迎來了今冬的底四個節氣冬至了。那今年的冬至是哪一天呢?在民間所流傳的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又是什麼意思呢?(1)今年冬至是哪一天?冬至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也是24節氣中第一個被確定的,在古代的時候就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冬至俗語:「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啥意思?
    而在冬至這天,農村老人常說「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這是啥意思?冬至作為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同時也是我國重要傳統節日。在北方冬至這天人們有吃餃子的習俗,寓意「消寒」。而在我們南方地區,冬至的時候就會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製作年糕以及釀製冬至酒以備春節招待遠方而來的客人。
  • 冬至到,農諺「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有雨一冬凌」什麼意思?
    ——【宋】汪宗臣 《水調歌頭.冬至》冬至簡介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第四個節氣,每年12月21日-12月23日太陽到達黃經270°時交節。它與春分、秋分、夏至一樣,都是反應四季更迭的節氣。
  • 話冬至│廣東的「冬大過年」
    冬至當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從冬至之後白天一天比一天變長。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2~23日。
  • 冬至將至,農村俗語「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是晴天好不好?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進入到冬季後的第4個節氣,從冬至節氣後天氣會越來越冷,進入到一年之中最冷的數九寒冬,在我們北方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無雨一冬晴」,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冬至將至,農俗『冬在頭凍死老黃牛,冬在尾老農不要被』,啥意思
    今天已經是2020年12 月14日,距離『冬至』還差一周的時間,這個時期北方大部分地區天氣已經很寒冷了,外出打工的農民也開始陸陸續續返鄉,在家的農民也開始購置年貨,因為『冬至』到了,離過年就很近了,人人都盼望春節能有個好天氣,走親訪友也就方便多了,農村有句俗語『冬在頭凍死老黃牛,冬在中單衣可過冬
  • 「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今年冬至是在頭還是尾
    導讀:「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今年冬至是在頭還是尾?俗話說「冬至吃餃子」這樣就不怕凍耳朵了,當然,這這是一種說法而已,吃餃子只能說暖暖身子,如果外出耳朵腳手同樣凍得很。冬至節氣期間有很多俗語,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這句話。「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 今日冬至,順祝冬安!
    還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冬至是古人計算二十四節氣的起點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人們在這一天祭祖、賀冬所以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北方,餃子是冬至的「標配」冬天天寒,容易凍著耳朵而餃子形如「耳朵」人們覺得吃餃子可以保護耳朵南方人喜歡在冬至這天闔家團聚、圍爐夜坐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
  • 冬至俗語:「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啥意思?
    如今已經到了12月中了,沒有多久就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氣了。冬至人們又叫小年,冬至同時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人們常說「冬至大如年」,有的地方過冬至就猶如過年一樣隆重。 而在冬至這天,農村老人常說「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這是啥意思?
  • 今日冬至,順祝冬安
    還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冬至是古人計算二十四節氣的起點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人們在這一天祭祖、賀冬所以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北方,餃子是冬至的「標配」冬天天寒,容易凍著耳朵而餃子形如「耳朵」人們覺得吃餃子可以保護耳朵南方人喜歡在冬至這天闔家團聚、圍爐夜坐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
  • 冬至將至,農俗『冬在頭凍死老黃牛,冬在尾老農不要被』,啥意思
    今天已經是2020年12 月14日,距離『冬至』還差一周的時間,這個時期北方大部分地區天氣已經很寒冷了,外出打工的農民也開始陸陸續續返鄉,在家的農民也開始購置年貨,因為『冬至』到了,離過年就很近了,人人都盼望春節能有個好天氣,走親訪友也就方便多了,農村有句俗語『冬在頭凍死老黃牛,冬在中單衣可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