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俗語:「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啥意思?

2020-12-15 騰訊網

如今已經到了12月中了,沒有多久就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氣了。冬至人們又叫小年,冬至同時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人們常說「冬至大如年」,有的地方過冬至就猶如過年一樣隆重。

而在冬至這天,農村老人常說「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這是啥意思?

冬至作為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同時也是我國重要傳統節日。在北方冬至這天人們有吃餃子的習俗,寓意「消寒」。而在我們南方地區,冬至的時候就會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製作年糕以及釀製冬至酒以備春節招待遠方而來的客人。

而冬至這一天也是很多農村祭祀先祖,以祈福來年農作物能夠有更好的收成。因此人們對於後期天氣也更為注重,而這裡所說的「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具體什麼意思呢?

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

這句俗語是指如果冬至處於農曆十一月的月初,那麼今年冬天天氣將會比較暖和。那麼睡覺的時候也就不用蓋上厚厚的被子了,這時候人們就可以拿著不用的被子去置換耕田的黃牛。這樣來年田地耕種又有著落了。

而根據日曆可知,今年冬至是2020年12月21日,即農曆十一月初七。這樣冬至就處於農曆十一月的月初,按照俗語「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就是說今年冬季將不會太冷。

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

這個後半句俗語就是說冬至在月中的時候,這個冬季將會比較寒冷,將會出現「凍死貓」的情況;而冬至處於農曆十一月下旬,那麼這個冬季將會比以往來說更冷。其實這樣的俗語也僅僅是人們平時勞動經驗的總結,並沒有多大的科學依據。

根據氣象預報顯示,今年冬季我國由於受到拉尼娜現象的影響。在太平洋海水溫度普遍下降的影響下,寒流也將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甚至有人預測今年將會是60年一遇的寒冬。但是這樣的言論並沒有得到專家的證實。只能說今年整體而言,冬季將會偏冷的概率居多。

如今沒有多少時間就到春節了,很多農村地區也漸漸熱鬧起來。各大城市「返鄉潮」提前來臨,這也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濃濃的春節到來的氣氛。而對於冬至而言,人們常說「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冬至過後我們就到了數九的時候了。

數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最後期待冬至的到來。

相關焦點

  • 馬上冬至,農諺「冬在頭賣被買頭牛,冬在尾大寒凍死鬼」今年冷嗎
    要說俗語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農民在農村裡生活都是離不開俗語的,因為有的俗語也是農民作為耕種的一種參考,像以前的時候農村並不發達,耕種的時候都是沒有天氣預報來看,那怎麼辦呢?他們只能根據往年的俗語來分析下年的天氣情況,這樣對於耕種來說也是有很大的幫助,就比如這句俗語「冬在頭賣被買頭牛,冬在尾大寒凍死鬼」,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老人說「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尾凍死鬼」是啥意思
    今天是2020年陽曆12月20號,明天就到了今年的冬至節氣。所以今天我們當地很多家庭準備包餃子用的肉餡,傳統上豬肉是主要消費品,也難怪近幾天豬肉價上漲。在過冬至節氣的氛圍中,聽到村裡老人念叨一句俗語:「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尾,凍死鬼」,初聽這話讓人有點不解。
  • 冬至將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啥意思?
    沒有多久就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氣了。冬至人們又叫做「小年」,它也是我們一年當中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當天在我們北半球是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而冬至當天的天氣變化對於後期天氣來說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在農村人們常說「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這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季冷不冷?今年的冬至到來以後,我們就到了數九的日子了。
  • 冬至將至,農俗『冬在頭凍死老黃牛,冬在尾老農不要被』,啥意思
    今天已經是2020年12 月14日,距離『冬至』還差一周的時間,這個時期北方大部分地區天氣已經很寒冷了,外出打工的農民也開始陸陸續續返鄉,在家的農民也開始購置年貨,因為『冬至』到了,離過年就很近了,人人都盼望春節能有個好天氣,走親訪友也就方便多了,農村有句俗語『冬在頭凍死老黃牛,冬在中單衣可過冬
  • 俗語「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尾,凍死鬼」是什麼意思?
    農村的老人嘴裡總是念叨著一些押韻、簡練的農村俗語,生長在農村的人都知道,這些俗語反映了農村的方方面面,特別是耕田種地的經驗,以前科技不發達,農村發展滯後,人們只能靠世世代代勤勞的勞動人民將這些經驗積累起來教給子孫後代,那麼小編就向大家介紹一則來自農村的俗語「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
  • 「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今年冬至是在頭還是尾
    導讀:「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今年冬至是在頭還是尾?俗話說「冬至吃餃子」這樣就不怕凍耳朵了,當然,這這是一種說法而已,吃餃子只能說暖暖身子,如果外出耳朵腳手同樣凍得很。冬至節氣期間有很多俗語,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這句話。「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 「冬在頭凍死老牛;冬在中單衣過冬」啥意思?今冬天氣是哪種?
    「冬在頭凍死老牛;冬在中單衣過冬」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準嗎?文/農夫也瘋狂「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這是一句傳播很廣的經典農諺了,很多的人也知道其意思。農諺「冬在頭凍死老牛;冬在中單衣過冬;冬在尾提防倒春寒」,或許就能找到答案。 冬在頭,凍死老牛每年冬至都是在公曆12月22日前後,但是在農曆的日子則不固定,並且波動還比較大。
  • 農村俗語:冬至在頭,凍死老牛;冬至在中,單衣過冬是啥意思?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冬至在頭,凍死老牛;冬至在中,單衣過冬是啥意思?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吧,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子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一些對未來的小願望而總結下來的,所以對於很多農民來說,這些俗語還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它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所以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句關於天氣的俗語。
  • 「冬在頭,暖烘烘;冬在尾,凍死牛」,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
    導讀:「冬在頭,暖烘烘;冬在尾,凍死牛」,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農村俗語「冬在頭,暖烘烘;冬在尾,凍死牛」,這句話什麼意思呢?這句話從表面意思上說的話,很好理解,說的是,冬至在月頭的時候,那麼會是暖烘烘的冬天;如果冬至在月尾的話,那麼這個冬天很冷,家裡的老牛都會被凍死。
  • 「冬在頭凍死牛,冬在尾倒春寒」,今冬在頭還是尾?啥時候最冷?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老輩人留下來的諺語不少與天氣有關,有這樣一句叫農村諺語,叫做「冬在頭凍死牛,冬在尾倒春寒」是什麼意思?如今還靠譜嗎?今年冬天會冷到什麼程度呢?「冬在頭」,這裡的冬並不指冬天,而是指冬至。冬至發生的時間決定著整個冬天的寒冷程度。按照常理來說,冬至在每年陽曆12月21日左右。為什麼還會有「冬在頭或尾」的區分呢?這是因為古時候主要以農曆為主。
  • 農村農諺「冬在頭,凍死老牛;冬在中,單衣過冬」,今冬冷不冷?
    導讀:農村俗語「冬在頭,凍死老牛;冬在中,單衣過冬」,今冬冷不冷?隨著時間的流逝節氣的更迭,天氣愈發的寒冷起了,俗話說小雪封地,大雪封河,隨著大雪節氣的度過,北方地區也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冰天雪地的季節。大雪節氣之後將會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冬至,也預示著數九寒天即將開啟,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最為寒冷的季節莫過於是數九寒天之中的三九和四九。至於冬天冷不冷,農村的俗語之中也都有描述。那麼今年的冬天冷不冷呢?俗語通常會根據一個節氣發生的時間階段,作為天氣預測的區分,其中對於冬至的到來,就有很多的俗語所描述。
  • 俗語「冬至頭,凍死牛」,21號冬至的天氣,對春節天氣有啥影響?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在北方,冬至這天如果下雪,那麼這個冬天雨雪就會比較多,可能會延續到春暖花開的時候。這裡的「九九」,指的是「數九」寒冬的收尾階段,天氣暖和了,耕牛都開始下地幹農活了。-02- 「冬至有雪到年關,冬至有風冷半冬」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說,冬至這天如果有下雪,那麼就意味著今年冬天雨雪比較多,這個下雪的天氣會一直延續到年底。
  • 冬至大如年,餃子香滿園:固鎮縣示範幼兒園開展冬至主題活動
    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還有「北方餃,南湯圓」的傳統習俗。為了讓幼兒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提升孩子的生活情趣,固鎮縣示範幼兒園開展了「冬至大如年,餃子香滿園」活動。
  • 冬至節氣到,俗語「冬至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是啥意思?
    冬至節氣到,俗語「冬至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是啥意思?文/農夫也瘋狂12月22日06:22,迎來了今冬最重要的,也是24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冬至。冬至節氣又名「冬節」、「亞歲」、「長至節」,其不僅僅是一個重要的節氣,而且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民間也流傳著很多和冬至節氣相關的俗語,比如「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天長一線」,這是因為冬至是一年中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冬至節氣以後,白晝變長了,而夜晚開始縮短了。在北方地區還有著「冬至餃子夏至面」的習俗,就是說在冬至節氣要吃餃子,因為「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 農村俗語「冬在頭,天冷在年關」是啥意思?今年冬天會是冷冬嗎?
    已經過完大雪節氣有幾天的時間了,天氣也一天比一天冷,距離冬至節氣的腳步越來越近。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進入到冬至節氣後,真正的寒冬也已經到來,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在頭,天冷在年關」,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冬至來臨,今冬天氣冷嗎?
    冬至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第二是一個節氣,寓意年終歲首交結、終而又始。從西漢時期漢武帝將「二十四節氣」納入《太初曆》開始,時至今日冬至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民間有很多關於冬至的俗語,比如「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冬至來臨,今年冬天冷不冷?這句俗語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隨著寒冬的到來,冬至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在農曆的十一月初七,將會迎來全年最為日短的一天:冬至。冬至的到來也預示著數九寒天的來到,農村俗語叫做: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季節莫過於是三九和四九期間。三九和四九也正處於小寒和大寒節氣之中,所以不論是從數九歌還是從節氣方面來講,這段時間都是全年之中最為嚴寒的時間段。農冬至節氣這一天也是傳統的節日,被叫做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 冬至將至,農村俗語「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是晴天好不好?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進入到冬季後的第4個節氣,從冬至節氣後天氣會越來越冷,進入到一年之中最冷的數九寒冬,在我們北方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無雨一冬晴」,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明天冬至,農村俗語「冬至日出頭,來年凍死牛」,今年春節冷嗎?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也是進入到冬季之後,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在以前的時候也是非常大的節氣,有的地方也是為了慶祝這個節氣的到來,也是有很多的活動,當然了在我們北方地區地區也是以吃餃子為習俗,進入到了冬至以後,天氣降溫也是比較頻繁,在這個時候,我們北方的農民都在家裡貓著,然後在不忙的時候大家就會聚在一起聊一些俗語,比如這句俗語就是和冬至節氣有關係,「冬至日出頭
  • 俗語『邋遢冬清爽年,清爽冬邋遢年』,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冬至』,天氣一片大好,農村幾個老年人沒事,找個有太陽曬暖的地方,又天南海北的胡扯起來,什麼過小年了,家裡也沒養雞,喝個雞湯都困難,這『冬至』在我們北方稱作『小年』,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聊著聊著來了句『邋遢冬清爽年,清爽冬邋遢年』的俗語,到底啥意思?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