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冬至,農諺「冬在頭賣被買頭牛,冬在尾大寒凍死鬼」今年冷嗎

2020-12-15 農技老張

今天是12月13日,農曆的十月二十九,再有8天的時間就到了冬至的節氣,冬至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二個節氣,再有兩個節氣過後,節氣就要重新開始計算下一年了,到了冬至天氣也是開始愈發的寒冷起來,對於此事的農村基本在家裡也是沒有農活做,大家有時間的話都會聚在一起聊天,而在農村裡,農民多數都會聊一些俗語,有的俗語也是朗朗上口,有的小孩子也會說上兩句。

要說俗語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農民在農村裡生活都是離不開俗語的,因為有的俗語也是農民作為耕種的一種參考,像以前的時候農村並不發達,耕種的時候都是沒有天氣預報來看,那怎麼辦呢?他們只能根據往年的俗語來分析下年的天氣情況,這樣對於耕種來說也是有很大的幫助,就比如這句俗語「冬在頭賣被買頭牛,冬在尾大寒凍死鬼」,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冬在頭賣被買頭牛啥意思呢?難道是冬天要去賣被子嗎?沒有被子那豈不是很冷嗎?其實這句話並不是說的賣被子不用蓋被子了,只是一個對節氣的形容詞,比如冬至的是時候也是咱們農村常說的「冬月」,冬月也是農曆的十月一開始,農曆的十月過年後,就是冬月的開始了,那麼對於冬在頭來說,就是意思冬至這天的節氣是會在月底還是月初,咱們通過日曆表查詢了一下,今年的冬至就是在月初,農曆十月初七,也是冬月初七。

很簡單的就看出來了,今年的冬至在月初,也是咱們俗語說的那樣,冬在頭賣了被子買頭牛,在農村裡老人認為冬至要是在月初的話,那麼整個冬天就不會很冷,既然是不冷了,那麼被子就不需要蓋了,然後把被子賣了之後,農民就去拿錢買頭牛去耕地,這個就是一句形容詞,也是說明今年的冬季天氣不是很冷。那麼對應的下一句話就是和上一句有著反義詞的意思了。

冬在尾大寒凍死鬼,這句話的意思也是呈反義詞,比如在冬至在年尾的話,那麼整個冬天就會特別的冷,就比如在2019年的時候,冬至這天是冬月的二十七,因為每年的冬至都不是固定的,所以農民也是根據這些也判定未來的天氣是啥樣的,就像俗語說的,冬至要是在月底的話,天氣就會特別的冷,農民就會很形象的描述寒冷的天氣,意思就是連鬼都要被凍死了,那何況人呢?

其實對於冬至的這句俗語來說,也是從老一輩的農民經驗總結出來的,就比如冬至在月初還是月底出現的話,主要是按照冬至的節氣過後,我們的農曆就開始數九了,有的時候冬至趕在九之後,那麼就會很寒冷,這些也是有一定的道理,別無無稽之談,只不過是不管冬至在月初還是在月底,大家冬天的時候也是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著涼!

相關焦點

  • 「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今年冬至是在頭還是尾
    導讀:「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今年冬至是在頭還是尾?俗話說「冬至吃餃子」這樣就不怕凍耳朵了,當然,這這是一種說法而已,吃餃子只能說暖暖身子,如果外出耳朵腳手同樣凍得很。冬至節氣期間有很多俗語,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這句話。「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 冬至俗語:「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啥意思?
    如今已經到了12月中了,沒有多久就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氣了。冬至人們又叫小年,冬至同時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人們常說「冬至大如年」,有的地方過冬至就猶如過年一樣隆重。 而在冬至這天,農村老人常說「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這是啥意思?
  •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冬至來臨,今冬天氣冷嗎?
    冬至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第二是一個節氣,寓意年終歲首交結、終而又始。從西漢時期漢武帝將「二十四節氣」納入《太初曆》開始,時至今日冬至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民間有很多關於冬至的俗語,比如「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冬至來臨,今年冬天冷不冷?這句俗語有道理嗎?
  • 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是何意思?今年怎麼樣?
    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是何意思?今年怎麼樣?從古至今,冬至在二十四節氣中就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日子,有很多關於冬至的俗語: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尾,凍死鬼;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所有這些都是根據冬至的日子,來預測一個冬天的天氣,應該說都是頗有道理的。「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從字面的意思來理解就是「如果冬至這個節氣發生在農曆的月初前幾天,那麼這個冬天在冬至到大寒是一個比較冷的冬天。」這是好長時間人們經過天時地利人和總結下來的經驗之談,也符合氣候氣溫。
  • 農村農諺「冬在頭,凍死老牛;冬在中,單衣過冬」,今冬冷不冷?
    導讀:農村俗語「冬在頭,凍死老牛;冬在中,單衣過冬」,今冬冷不冷?隨著時間的流逝節氣的更迭,天氣愈發的寒冷起了,俗話說小雪封地,大雪封河,隨著大雪節氣的度過,北方地區也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冰天雪地的季節。冬至按照陽曆日子基本上屬於固定,但對於農曆來說,由於節氣的轉變,冬至出現的日期是不固定的,這也就出現了冬至有的時候會出現在月首,有的時候是月中,而有的年份則會發生在月尾,根據冬至出現的日期不同,對於之後的天氣走勢,帶來的影響也會不同,這也就有了這句俗語:「冬在頭,凍死老牛;冬在中,單衣過冬」,俗話說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如果冬至是發生在月首
  • 「冬在頭凍死老牛;冬在中單衣過冬」啥意思?今冬天氣是哪種?
    「冬在頭凍死老牛;冬在中單衣過冬」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準嗎?文/農夫也瘋狂「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這是一句傳播很廣的經典農諺了,很多的人也知道其意思。農諺「冬在頭凍死老牛;冬在中單衣過冬;冬在尾提防倒春寒」,或許就能找到答案。 冬在頭,凍死老牛每年冬至都是在公曆12月22日前後,但是在農曆的日子則不固定,並且波動還比較大。
  • 俗語「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尾,凍死鬼」是什麼意思?
    農村的老人嘴裡總是念叨著一些押韻、簡練的農村俗語,生長在農村的人都知道,這些俗語反映了農村的方方面面,特別是耕田種地的經驗,以前科技不發達,農村發展滯後,人們只能靠世世代代勤勞的勞動人民將這些經驗積累起來教給子孫後代,那麼小編就向大家介紹一則來自農村的俗語「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
  • 俗語:「大寒在月中,明春冷得兇」,今年大寒在什麼時候?冷嗎?
    導語:俗語:「大寒在月中,明春冷得兇」,今年大寒在什麼時候?冷嗎?大寒在月中,明春冷得兇這裡的「月中」指的是臘月的中旬,大家都知道,大寒一般是在每年陽曆的1月21日到12月23日之間,一般是處在農曆的臘月中,臘月就在農曆的十二月,老百姓又將這個臘月劃分為月頭、月中、月尾三個階段。所以「大寒在月中」的意思就是說,大寒的這一天,如果在農曆臘月的月頭,這就說明到明年春節的時候就會很冷。
  • 冬至將至,農俗『冬在頭凍死老黃牛,冬在尾老農不要被』,啥意思
    今天已經是2020年12 月14日,距離『冬至』還差一周的時間,這個時期北方大部分地區天氣已經很寒冷了,外出打工的農民也開始陸陸續續返鄉,在家的農民也開始購置年貨,因為『冬至』到了,離過年就很近了,人人都盼望春節能有個好天氣,走親訪友也就方便多了,農村有句俗語『冬在頭凍死老黃牛,冬在中單衣可過冬
  • 俗語「冬在頭,冷年兜」,今年冬天會冷麼?老話有道理嗎
    馬上就要到了冬至了,這冬至對於南方朋友們可能無所謂,但對於北方人來說,入冬至就是數九了,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天會冷嗎?「冬至在月頭」有何說法俗語「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俗語;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今年的冬至在月頭,那麼今年不出意外的話就會冷到年底了。
  • 「冬在頭凍死牛,冬在尾倒春寒」,今冬在頭還是尾?啥時候最冷?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老輩人留下來的諺語不少與天氣有關,有這樣一句叫農村諺語,叫做「冬在頭凍死牛,冬在尾倒春寒」是什麼意思?如今還靠譜嗎?今年冬天會冷到什麼程度呢?「冬在頭」,這裡的冬並不指冬天,而是指冬至。冬至發生的時間決定著整個冬天的寒冷程度。按照常理來說,冬至在每年陽曆12月21日左右。為什麼還會有「冬在頭或尾」的區分呢?這是因為古時候主要以農曆為主。
  • 「冬在頭,暖烘烘;冬在尾,凍死牛」,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
    導讀:「冬在頭,暖烘烘;冬在尾,凍死牛」,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農村俗語「冬在頭,暖烘烘;冬在尾,凍死牛」,這句話什麼意思呢?這句話從表面意思上說的話,很好理解,說的是,冬至在月頭的時候,那麼會是暖烘烘的冬天;如果冬至在月尾的話,那麼這個冬天很冷,家裡的老牛都會被凍死。
  • 老人說「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尾凍死鬼」是啥意思
    今天是2020年陽曆12月20號,明天就到了今年的冬至節氣。所以今天我們當地很多家庭準備包餃子用的肉餡,傳統上豬肉是主要消費品,也難怪近幾天豬肉價上漲。在過冬至節氣的氛圍中,聽到村裡老人念叨一句俗語:「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尾,凍死鬼」,初聽這話讓人有點不解。
  • 冬至將至,「冬至在月中,天寒也無霜」啥意思,今年過年冷不冷?
    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迎來農曆24節氣之一的冬至了,這可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了,在民間一直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有些地方在今天還有著冬至節氣給去世親人燒紙的習俗。雖然冬至在公曆每年的日期基本不變,即12月21-23日(今年冬至12月22日),但是在農曆的日子,則每年是不一樣的。
  • 二十四節氣—冬至諺語
    冬至不離十一月  冬至大如年  冬節夜最長,難得到天光
  • 冬至農諺:冬至大如年,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在頭凍死老牛是啥意
    在大妞的家鄉,過冬至有喝湯禦寒的習俗。村裡老人說,在冬至節這天喝了羊肉湯可以增強身體禦寒的能力,以至於後面的數九寒天都不怕冷。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就是:「冬至吃羊腸,不用穿衣裳」。因此,農村老百姓在冬至節這天,一般都是殺雞鴨,宰豬羊,然後燉上一鍋羊肉湯、雞湯或者蹄花湯之類的,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同食;也有經濟條件好的人家會下館子去喝湯,街上許多羊肉湯館子在冬至節這天也是生意火爆。
  • 冬至將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啥意思?
    沒有多久就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氣了。冬至人們又叫做「小年」,它也是我們一年當中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當天在我們北半球是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而冬至當天的天氣變化對於後期天氣來說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在農村人們常說「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這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季冷不冷?今年的冬至到來以後,我們就到了數九的日子了。
  • 「小寒大寒,凍死老漢」,小寒和大寒哪個更冷?19年立春在除夕?
    「小寒大寒,凍死老漢」,小寒和大寒哪個更冷?19年立春在除夕?文/農夫也瘋狂近幾日,「頭九」的最後幾天,在國內很多地方都降雪了。馬上就要迎來了2019年元旦了,在年底降雪,農村的很多老人都說這個是好兆頭,預示著來年風調雨順。不過降雪的到來,也帶來了降溫,氣溫也是一天比一天寒冷。有些人就感嘆:不是說「數九寒天,冷在三九」嗎?現在頭九就這麼冷了,那到了小寒、大寒節氣,豈不是更冷?2019年「小寒」和「大寒」哪個會更冷,19年的立春真的是在2018年的除夕嗎?
  • 冬至的諺語大全
    1、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2、晴冬至,年必雨。3、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黑,指下雨)4、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5、冬至強北風,注意防霜凍。6、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7、冬至在頭,凍死老牛;冬至在中,單衣過冬;冬至在尾,後悔沒有火爐。
  • 農村俗語說:冬至頭,凍死牛;冬至中,暖烘烘。今年冬天會冷嗎?
    農村有老話說:「冬至頭,凍死牛,冬至中,暖烘烘,冬至尾,不要被」。這是先輩們根據以往的氣候變換,凝練簡潔出的「氣象警言」,生活經驗的總結。借用一些引用資料,古人最早以北鬥七星勺柄所處在位置,來推算劃分二十四節氣,轉一周為一年;後來,人們以太陽對地球照耀的每15°角,為一個節氣,從立春算起,大寒結束,來對應二十四節氣。今年立冬節氣在陰曆的11月27日,陽曆的12月2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