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2月21日)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冬至節氣。冬至又稱冬節、亞歲等。對咱農村老百姓來說冬至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在農村裡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北方老百姓過冬至,家家戶戶都有吃餃子習俗。在大妞的家鄉,過冬至有喝湯禦寒的習俗。村裡老人說,在冬至節這天喝了羊肉湯可以增強身體禦寒的能力,以至於後面的數九寒天都不怕冷。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就是:「冬至吃羊腸,不用穿衣裳」。因此,農村老百姓在冬至節這天,一般都是殺雞鴨,宰豬羊,然後燉上一鍋羊肉湯、雞湯或者蹄花湯之類的,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同食;也有經濟條件好的人家會下館子去喝湯,街上許多羊肉湯館子在冬至節這天也是生意火爆。
農村老百姓非常重視冬至當天的天氣,有些關於冬至的農諺 ,可以通過冬至日天氣的好壞來預測未來一段時間的天氣。比如說:「一年雨水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這句農諺是說明年雨水多不多,就看冬至這天的天氣。如果冬至這天有雨,就預示著來年雨水充沛,對莊稼的生長就十分有利,就是一個豐收年。如果冬至這天無雨,就預示著今冬明春晴天多,會出現乾旱少雨的情況。
咱們這還有「幹晴冬至邋遢年」的說法,也就是說冬至天晴,春節就必然下雨。關於冬至這些農諺,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現在影響氣候的因素太多了。我們這裡冬至日是個大晴天,大妞都鬧不清楚到底哪一種說法更合適呢?只有讓時間來驗證吧!光看冬至日這天的天氣來預測未來是晴是雨,只是可以參考不可全信,大家說是不是呢?
還有一種農諺:「冬至在頭,凍死老牛;冬至在中,單衣過冬」。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啊就是農村老百姓通過冬至日在農曆十一月(俗稱冬月)中的位置來判斷天氣的冷暖。如果冬至在冬月月初,那麼冬至後的天氣將會比較寒冷,是個冷冬;如果冬至日在冬月的中旬,那麼這個冬天天氣比較暖和,將會是個暖冬。今年的冬至在冬月(十一月)初七,處於冬月上旬,這就預示著今年冬至後天氣將會越來越冷,是個冷冬。
冬至日的早上,大妞看到我們這裡田壩頭油菜葉上鋪了厚厚的一層霜,晃眼一看還以為是下了點雪。由此可見,今年真的是個冷冬啊!大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哦!朋友們,在你們當地,冬至都有些什麼習俗呢?歡迎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