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本人有個頑固的習慣,凡是到過一個稱得上「風景」的地方,回來後是肯定要寫一篇遊記的,今天,就向大家說說汕頭的一處響噹噹的風景名勝——礐石風景區吧。

按理說,潮汕地區的幾個城市、那些名勝古蹟應該都是很熟悉才對,畢竟從小就生活在這方水土上。然而,實際情況卻是,有的城市,比如汕頭,很熟悉,大街小巷,幾乎閉著眼晴都能走;有的城市,比如揭陽,卻只去過一兩次,總的感覺還是相當陌生。至於風景名勝,有的去過好幾次,有的卻一次也沒去過,我想,從現在起,有必要梳理一下,哪些地方去過,哪些地方確實不必要再去,哪些地方還是要抽出時間去看看,哪些地方不但要去,還得好好看看。
從汕頭內海灣北岸到南岸,有三條線路可走,一條是經過海灣大橋,再走幾公裡南濱路程到達礐石山下;二是經過礐石大橋,三是坐輪渡,後兩條線路到達南岸後均可以很快到達礐石山下。相比而言,走輪渡比較費勁費時,買票、上下般,但雖然如此,想著坐般在海中看海浪,感受一下海中移動的樂趣,應該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於是,我們便選擇坐船,在登山之前,先橫渡一下大海吧。

說實在的,坐這種較為老式的渡般一點舒服感也沒有,上船的時候,摩託車與人相擁而上,都想爭個好位置;人坐在船上,耳邊那「突突突」的馬達聲早已將你的賞景心情拋到九宵雲外,下船時,大家又擠著走向輪渡門口,放眼一瞧,渡口外已經有一大群摩託司機在等著你,你一腳邁出門,三五個人便衝過來想接你坐上他們的車……這種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傳下來的渡般,一直就只是很簡單的一種交通工具,人車貨混合,接通南北岸,由於經濟實惠,倒也深受南北岸老北姓的喜歡。許多年前就坐過青島膠州灣的輪船,雖然也稱上不豪華,但比起這種古老的船,卻已經先進很多,從這個角度而言,汕頭的城市硬體設施,確實有待提高。
不管如何,順利到達南岸,走下船,步行到達礐石山下,旁邊的那座名揚潮汕大地的百年中學——金山中學的校匾讓我不得不駐足凝視了一會,而且,覺得沒有照張相的話是說不過去的。自讀中學時,便知道在汕頭有這麼一座很出名的中學,面向全潮汕招生,當時,如果不是各地的頂尖學生,是難以考進來了。直到今天,才如此近距離地接近她,如果學校有開放外人參觀的話,我是應該走進去,好好地參觀一下的。我要看看她的校園建築,更要了解一下她為何如此出名。

見過許多名校,都是依山而建,也許,除了環境幽靜,還有風水上的考究。金山中學名人輩出,多少年來,這座礐石山下的名校,走出了多少個精英人物,似乎也難以統計。
買了門票,便直奔此行的主要景點——垂虹洞。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