礐石風景名勝區,位於汕頭市的濠江區礐石海南岸,與金平區隔海相望,[1] 是廣東省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潮汕地區首批國家4A級旅遊區,汕頭八景之首。礐石風景區位於汕頭海灣南面,由沿海臺地和43座山峰組成,具有海、山、石、洞和人文景觀等綜合特色。
有海濱公園,由東西湖組成,東湖主要項目為遊泳及水上娛樂活動;西湖主要為垂釣、休閒娛樂;還有海狗石、龍珠石、杏園遠眺等景點。
位於風景區北部,佔地0.64平方公裡,是汕頭市區通往風景區的海上門戶,也是礐石風景區的對外窗口。
入口景區的主要特色為人文景觀(開埠以來建的各式西式建築物保留完
好,如原英國領事館,原德國領事館,基督教堂,海關,滙豐銀行等),東西湖水景及群山互為對景和借景,是整個風景區旅遊服務基地。
現狀景點有石雕牌坊、水簾洞天、垂虹洞
、流丹閣、盟鷗亭、一線天、平臺觀月、迎春樓、通天洞、七層洞、桃花澗,還有千姿百態的象形石——仙人拳石、醒獅石、蒼鷹浴日、巨蟒朝陽、玉兔石、巨石斷劍等;更有各地名人所留下的工藝墨寶石刻群等等。塔山景區位景區中心,是入口景區的主軸對景,佔地面積0.45平方公理,是現狀景點最集中、最典型的景區。其景觀特徵為景巖幽洞、摩崖石刻。
焰烽景區焰峰景區分為桃津迷渡景群、夢之谷景群、漾波九龍景群、天壇花園景群。桃津迷渡景群:包括遊客中心、龍泉洞、龍泉茶居、白兔洞、桃源洞、桃源山莊、獅泉茶室、牛潭等。夢之谷景群:該景群為愛情主題,並賦予一定的文化內涵,主要景點有:名人故事、名人石刻以及宮鞋石、傾情石、三生石、斷誓石、月老石、鸚鵡石,情人洞、姻緣洞、通天梯、三疊洞,織夢亭、百鳥亭、玉潭戲水等。漾波九龍景群:強調三疊湖水的貫通和造勢,營建林間湖泊的幽靜環境;以文苑為中心,規劃增設休閒娛樂平臺和觀海長廊等文化設施,是遊人休憩、娛樂的綜合服務區。天壇花園景群:天壇花園中
供奉著中國的母親神九天聖母、天后聖母、梨山聖母,景區建設已形成一定的規模。規劃還將建設石林公園,以海蝕花崗巖石群景觀再現海濱佳景。景觀特徵:位於風景區東北部,佔地2.28平方公裡,目前景區內的基礎設施配套已近完善,大規模的開發建設正全面展開,是近期開發的重點。焰烽景區自然景區奇特,開發潛力大。
蘇安景區在保留特色民居的基礎上,將蘇安村改造為潮汕水鄉度假別墅區,其中的交通工具為古木船。主要內容有:九座古牌仿群,露天潮汕劇場、陶藝作坊、工夫茶座、木雕展覽館、潮繡作坊等。重在讓遊客參與其中,體驗潮汕古文化的精髓。景觀特徵:蘇安景區位於風景區南部中段,三面環山,一面向海,佔地1.54平方公裡,是蘇安村的所在地。其特徵為田園風光,民俗風情。現狀尚未有意識開發,處於自然狀態。遊客可在該景區體會到幽雅純樸、民風濃鬱的潮汕鄉土氣息,可欣賞稻菽金秋、奇花異卉、魚歌唱晚、魚躍湖泊、牧童放牛等鄉村特有的自然景觀。
香爐山景區位於風景區西南部,西臨國道324線,南臨省道337線,東接蘇安景區,北與塔山景區交界,主峰海拔198米,是礐石風景區最高峰。山峰上有兩巨巖聳立,名曰「香爐曉煙」。遊客可在該景區進行登山、野營野炊和垂釣(西坑水庫)等活動
筆架山景區位於風景區東部,佔地4.06平方公裡,南濱路沿景區北側經過,交通便捷。筆架山由三座山峰面海而立,一字排開,具有優美的山體輪廓線。遊客主要活動為登山等。
景觀介紹海礐石風景區與金平區隔海相望,風景區岸線總長約15公裡,碧波萬頃的海水使礐石風景區猶如浮動在大海之中的大型山水盆景,極富詩情畫意。當三江之水注入,海分二色,更為奇特。郭沫若同志一九六五年來礐石,乘客輪橫渡,見此奇觀,遂揮毫作詩曰:
「礐石誠多石,汕頭一望中,遙思鼓浪嶼,想見桃花江。海色分為二……」
從礐石飄然亭觀看大海,波瀾壯闊,一望無際水天一色,觀那旭日東升,萬丈霞光爭輝,慶雲朵朵,徵航遠去,鷗鷺斜飛,呼聲感人。最是落日熔金,夜幕收攏,玉兔東升,絕妙夜景盡收眼底。
石礐石因石而得名。礐石風景區的地貌多屬花崗巖丘陵。花崗巖經長期地質變遷,風化之後形成饅頭狀石塊停留在山頂、山腰緩坡地處,更多地堆積於山溝凹處,構成千姿百態、類人類物怪石。賦有許多引人入勝的美麗傳說。
如「宮鞋石」民間傳說:「宮鞋石」座周圍原是一個蓮池,一明月皎潔的夜間,一位仙女過厭天庭生活,下凡遊玩,路過於此,被人間的自然風光所陶醉,隨脫下宮鞋,濯足戲水,忽聞晨雞報曉,仙女怕犯天規,匆忙離去,忘記穿鞋,從此宮鞋留於民間。又如「海狗石」傳說:龍珠石下面有一石洞,洞中有一群金雞,經常出洞玩耍,天王怕金雞被人偷去,遂派海狗下凡護之……。諸如類形怪石有:盼郎歸、妙筆生花、美人石、蛤蟆石、仙人拳、馬鈴石、醒獅斷劍、試劍石、蒼鷹浴日、石蓮花、含苞荷花、巨蟒臥坡、玉免、石牡丹花、石壁浮雲、巨蟒朝陽、鯉魚石、鴕鳥石、海角石林等比比皆是。
山礐石風景區內有山峰四十三座,香爐山為風景區最高山峰,海拔高度198米。山勢蜿蜒不斷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奇石多姿,林秀泉清,有蔽日的綠蔭,古木參天,綠海波濤。流水潺潺,泉水甘甜,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一避暑消夏的休假勝地。更是調節汕頭市區氣候的「肺腑」。
礐石風景區由於山多巨石,經過億萬年的地殼變動,造成巨石壘疊,形成許多自然花崗巖洞穴,加上人工的開鑿,因而有豐富的花崗巖石洞的資源。如:自然洞、獅巖象巖、桃源洞、白免洞、龍泉洞、通天洞、垂虹洞等。尤其是1986年新開拓的垂虹洞,主洞道九百多米,加上邊洞道約1200米,由十九個不同標高、自然得體的洞府組成,洞套洞,洞府連環,迂迴曲折。花崗巖洞與省內外其它溶洞不同之處在於它是由巨型怪石壘疊而成的石洞,洞中通風透亮獨具一格,景觀獨特。
景區交通汕頭北市區的遊客可從廣場輪渡站乘輪渡到礐石風景區,或乘坐37路、11路、49路、夜1路等公交車到達,此外也可以駕車經礐石大橋或海灣大橋到達景區。
潮陽、潮南區的遊客可乘坐「兩英至汕頭」、「金玉至礐石」等客運專線到達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