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今天上午,慶祝大會在廣東省深圳市隆重舉行。
在我國的改革開放大潮中,深圳經濟特區一直發揮著排頭兵的作用,對外打開窗口,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移植海外好的經濟政策和行之有效的手段,先行先試,有用的有益的,就向內推廣。
國家給予的特殊政策,加上幾十萬開荒牛的拼搏奮鬥,經過數十年奮發拓展,當年的農田荒山已是舊貌換新顏,它從一個幾萬人口的邊陲小鎮,變成了一座高樓林立、經濟發達、人口過千萬的大城市,作為中國改革開放歷史時期的地標,深圳曾多次出現在郵票上,保留下了劃時代的成就印記。
1994年,中國郵政發行了1994-20《經濟特區》特種郵票一套五枚,其中第一枚就是「經濟特區——深圳」。票面的前景是深圳的標誌——市政府前那著名的銅雕「孺子牛」,背景是市中心林立的大廈,時為清晨,曙光初露,紅霞映照,群樓盡染。深圳正以一日千裡的發展速度前進,也為全國經濟能力的提升做好榜樣。
千禧年之際,中國郵政特別為深圳經濟特區發行了2000-16《深圳經濟特區建設》特種郵票一套五枚,分別表現了深圳的工業、科技、金融、航運和旅遊事業欣欣向榮的景象。橫長的票幅,五連票形式,很好地展現了廣闊的藍天白雲下美麗繁榮的特區。畫面描繪精細,色調明快,色彩豔麗。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資本市場歷經萌生、起步、發展,逐漸成長為一個在法律制度、交易規則、監管體系等各方面與國際通行原則基本相符的市場,為世界所矚目。2010年,中國郵政發行了2020-30《中國資本市場》特種郵票一套兩枚,展現了發展資本市場,和服務國民經濟的重要性。其中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相繼成立,標誌著中國資本市場正式起步。
2011年,時值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舉辦,中國郵政發行了2011-11《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紀念郵票,一套四枚。紀錄了特區文化體育史上的一大盛事。
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水準上,大運會向來被稱為「小奧運」,是一個城市良好市政環境、完善的體健設施、強大組織能力最好的體現。「深圳大運會」的成功舉辦,代表了特區文化事業的一個巨大飛躍,也讓深圳提高了在世界上的知名度。
深圳是新中國郵票史上出現次數最多的城市之一,尤其深圳的城市代表雕塑「孺子牛」更是多次出現在郵票畫面上。大家能列舉出來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40年,日新月異;40年,千變萬化。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深圳畫面出現在我們郵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