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龍門石窟、白馬寺……外國郵票上的洛陽元素

2021-01-11 洛陽網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不少國家開始發行表現中國事物的郵票,其中多次出現牡丹、龍門石窟、白馬寺等洛陽元素。尤其是中國2009世界郵展在洛陽舉辦,更使外國郵票上的洛陽元素數量達到高峰。近日,記者採訪我市資深集郵者,為您介紹出現在外國郵票上的洛陽事物。

王繡的牡丹畫,登上朝鮮發行的郵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不少國家開始發行表現中國事物的郵票,其中多次出現牡丹、龍門石窟、白馬寺等洛陽元素。尤其是中國2009世界郵展在洛陽舉辦,更使外國郵票上的洛陽元素數量達到高峰。近日,記者採訪我市資深集郵者,為您介紹出現在外國郵票上的洛陽事物。

  半個月內,有50多個國家發行牡丹郵票

  牡丹寄託著人們追求富裕安康的美好夙願,由此形成的牡丹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追求富強和興旺的重要精神象徵之一。因此,世界各國發行的表現中國事物的郵票中,牡丹是常見主題之一。

  在中國2009世界郵展期間,外國發行牡丹郵票一度達到高潮。據市集郵協會統計,僅在郵展前後半個月內,就有加拿大、蒙古、幾內亞、尚比亞等50多個國家發行過以牡丹為主題的郵票。

  值得一提的是,朝鮮郵政部門2009年4月發行了包含洛陽牡丹和白馬寺等題材的小全張郵票,其中牡丹郵票上的圖案為我市著名畫家王繡所畫。

  此外,世界各國在中國2009世界郵展期間發行的郵票裡,也多次出現郵展吉祥物「牡丹信使」的身影。據市集郵協會統計,寮國、烏幹達、新加坡、古巴等十幾個國家發行的紀念郵票、小型張、小全張中,出現了「牡丹信使」吉祥物的身影。

  龍門石窟和白馬寺,多次登上外國郵票

  龍門石窟和白馬寺是洛陽重要的文化名片,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承擔著重要作用,也受到多國郵政部門的青睞。

  聯合國郵政部門2017年8月3日發行的《教科文組織2017——沿絲綢之路的世界遺產》郵票1套6枚是分量較重的一套表現洛陽事物的郵票,其中面值為49美分的郵票主圖為龍門石窟奉先寺的菩薩、天王和力士像。

  市集郵專家範勤志告訴記者,2018年,在我國與柬埔寨王國建交60周年紀念日之際,兩國郵政部門通過發行相關郵品慶祝這一事件。當時,我國發行了《中柬建交60周年》外交封,主題圖案為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和柬埔寨的吳哥窟,柬埔寨王國發行了紀念郵票1套4枚,其中有兩枚票圖分別是龍門石窟和白馬寺。

  1996年,非洲國家加納為中國第九屆亞洲國際郵展發行的《中國古塔》小型張上,以白馬寺齊雲塔為主圖;2008年6月6日,中印兩國聯合發行《白馬寺與大菩提寺》特種郵票1套2枚,其中第一枚為《白馬寺》郵票,表現了白馬寺山門外景。

  範勤志還向記者展示了一張「個性十足」的白馬寺郵票。該郵票是聖馬利諾共和國2008年發行的《歐洲旅遊年——中國》郵票1套3枚,其中第2枚郵票以黃色為底色,主圖上的建築由中國的白馬寺和西班牙的聖家族大教堂組合而成一座新建築,象徵著中歐兩地的跨文化融合。

  在中國2009世界郵展期間,烏幹達、新加坡、朝鮮、印度尼西亞等國,紛紛發行小型張,展示龍門石窟與白馬寺的內外景觀。

孟加拉國發行的郵票,有「牡丹信使」吉祥物

  外國郵票上,有麗景門、鼓樓、洛陽博物館的身影

  如果牡丹、龍門石窟和白馬寺是外國郵票中的洛陽「老三樣」,那麼麗景門、鼓樓、洛陽博物館可被稱為外國郵票中出現過的洛陽「新三樣」。

  麗景門始建於隋代,隋唐洛陽城荒廢后,隋唐麗景門不復存在。如今的麗景門是一座重現古都洛陽風貌的城樓,也是代表洛陽歷史文化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在中國2009世界郵展期間,新加坡和加彭共和國發行過兩張小型張,在郵票的邊紙處,均出現了麗景門的圖案。

  其中,加彭共和國發行的小型張上,除了有麗景門還有鼓樓。據《洛陽縣誌》記載,鼓樓原建於府前街(明王府街),即現在的老城青年宮廣場,明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建福王府時移建於東大街,清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和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曾兩次重修,如今的鼓樓是我市2002年重修的。

  在中國2009世界郵展期間,作為主展館的洛陽博物館也登上了郵票。在新加坡發行的《中國2009世界集郵展覽》小型張邊紙上,可以看到洛陽博物館的圖案。

  「麗景門、鼓樓、洛陽博物館能夠出現在郵票上是相當了不起的事情,這說明洛陽是一座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的城市,也贏得了世界的青睞。」範勤志說。(記者 劉嘉儀 文/圖)

相關焦點

  • 代表中國文化符號的龍門石窟、白馬寺多次登上中外郵票
    馬克勤在看龍門石窟的郵票  今年70歲的馬克勤曾經編著過《郵票上的洛陽》《洛陽集郵史略》等書籍,也是洛陽集郵界一位響噹噹的人物他打開這些年珍藏的集郵冊,為我們講起郵票上那些洛陽歷史古蹟的故事。圖為1993年發行的《龍門石窟》小型張  「這個實寄封上的小型張上是龍門石窟的奉先寺,你看多精美啊。」
  • 遊覽洛陽白馬寺和龍門石窟
    提起洛陽,給我最初的印象就是牡丹花。這種富貴吉祥的國之名花,大氣、鮮豔而多彩,曾於清朝末年被定為國花,如今仍有可能被恢復為國花。可惜我兩次去洛陽,都未能見識名聞天下的洛陽牡丹。早期洛陽拖拉機廠的名聲也很大,我在黑龍江農場開過的「東方紅」履帶拖拉機,就是洛陽生產的。
  • 河南一區,是賞牡丹最佳處,白馬寺是第一古剎,龍門石窟絕無僅有
    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 ,隋唐大運河的中心 ,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洛陽建都 。洛陽牡丹是中國名花之一,花朵碩大,花容端麗,雍容華貴,超逸群卉,素有&34;之稱。-洛陽白馬寺對面,佔地面積600畝,盛唐建築風格,山水園林景觀,集中收集國內外名優牡丹品種1021個,40餘萬株,可謂匯天下牡丹精品、聚四季名卉於一園。
  • 洛陽伽藍記 | 龍門石窟與白馬寺
    近日趕著出差的間隙,看了白馬寺和龍門石窟,魏書洛陽城中的遺韻,感受到了一點點。-龍門石窟-對龍門石窟的預期太高了,又沒有細細去看,於是有一點點失落,因為沒看到那麼多好。也可能是龍門多為雕塑,並沒有很多大場景的故事,我不太能看得懂的緣故。但仍有一些塑像,是真覺得好。
  • 性價比超高的旅遊聖地-洛陽-龍門石窟-白馬寺
    龍門石窟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是世界石刻藝術寶庫之一。龍門石窟由西山石窟和東山石窟組成,最大的特點是依水而建,兩座石窟分布在伊水兩岸的峭壁上,通過龍門大橋連接。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年間,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現存石窟1300多個,佛像10萬多尊。
  • 洛陽2日遊:龍門石窟看佛像白馬寺拜佛,十字街夜市吃貨的最愛
    行程安排:第一天:鄭州——洛陽(高鐵)——龍門石窟——麗景門+十字街夜市第二天:白馬寺——王城公園——鄭州(火車)Day1:周六的早上餐廳人不多,我們吃完早餐之後趕去高鐵站,其實鄭州離洛陽近的很,高鐵差不多半個小時,
  • 洛陽復古鐺鐺車投入運行 前往白馬寺、龍門石窟票價1.5元
    此外,洛陽市公共運輸集團三公司將17條線路共計29輛公交車裝飾成包括文化、美食、景區在內的主題公交車,在車裡就能了解洛陽美食和美景。 據了解,洛陽市首批投入使用的鐺鐺車是銀隆新能源鐺鐺車。該車在兼具環保優勢的基礎上,儘可能地還原曾經鐺鐺車的原貌。該車輛外觀酷似老上海的有軌電車,車前玻璃為三格柵式,車保險槓處採用鏤空架構式,內部設施豪華,鋪設棕紅色仿木地板。
  • 洛陽白馬寺、龍門石窟周邊將迎來大變化!附效果圖...
    28日,市城鄉規劃委員會2018年第四次會議召開,審議並原則通過了《白馬寺釋源大道總體規劃設計方案》《龍門石窟景區東北出口片區概念規劃設計》《銀隆青春裡建築規劃設計方案》等7項規劃設計方案。圖片來源:洛陽網見習記者 徐文波龍門石窟東北出口片區將通過「龍門石窟+文旅小鎮+文創小鎮」的模式,提升龍門景區文化旅遊功能,完善景區配套服務,這也是提升龍門園區整體質量和輻射帶動力的重要內容。
  • 洛陽一日遊 之景點介紹(白馬寺、牡丹)
    白馬寺白馬寺創建於東漢,是中國佛教第一座官辦寺院,現存建築為元、明、清時期的。佛教在中國紮根、傳播最初的二百年,整個過程都與白馬寺息息相關。在大月氏國也就是現在的阿富汗地區,東漢使者遇到了印度高僧,於是二位印度高僧和使者用白馬馱經文、佛像返回洛陽。為紀念白馬馱經,漢明帝將興建的僧院取名「白馬寺」。「寺」從此也就成了中國寺院的一種泛稱。此後多位西方高僧來白馬寺譯經,白馬寺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譯經道場。
  • 來洛陽旅遊,除了龍門石窟是必去景點,白馬寺亦是不容錯過的景點
    到洛陽旅遊,除了龍門石窟,白馬寺也是必看景點。說起洛陽白馬寺,不知道的遊客會以為是《西遊記》的白龍馬賺來的,其實不然。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修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白龍寺位於洛陽老城區東12公裡的洛龍區白馬寺鎮。與龍門石窟同屬一區。可以先看石窟,再來白馬寺感受一下。白馬寺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始建於東漢,在東漢末年軍閥混戰中焚毀。後來曹魏時期在遺址上重修,一直保存到21世紀由外國擴建,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座擁有中,印,緬,泰四種風格佛堂的國際寺院。
  • 來洛陽旅遊,除了龍門石窟是必去景點,白馬寺亦是不容錯過的景點
    到洛陽旅遊,除了龍門石窟,白馬寺也是必看景點。說起洛陽白馬寺,不知道的遊客會以為是《西遊記》的白龍馬賺來的,其實不然。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修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白龍寺位於洛陽老城區東12公裡的洛龍區白馬寺鎮。與龍門石窟同屬一區。可以先看石窟,再來白馬寺感受一下。白馬寺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始建於東漢,在東漢末年軍閥混戰中焚毀。後來曹魏時期在遺址上重修,一直保存到21世紀由外國擴建,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座擁有中,印,緬,泰四種風格佛堂的國際寺院。
  • 洛陽值得逛的景點有哪些?龍門石窟不能錯過
    作為十三朝古都,洛陽是個很有底蘊的城市,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不過現在的洛陽在發現過程中很多歷史的東西弄丟了,成為了一個工業化城市,但仍有一些景點很不錯。1、賞牡丹洛陽以牡丹聞名,所以逛洛陽要選擇牡丹花開的時節,也就是4月份,一般在4月中旬之後。洛陽賞牡丹的地方有中國國花園、王城公園、西苑公園、牡丹公園、神州牡丹園、什錦牡丹園等。2、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洛陽最著名的景點,火車站就有公交直達。
  • 洛陽龍門石窟,世界著名文化遺產
    分別是北京,南京,洛陽,西安。作為四大古都之一的河南洛陽也有很多值得遊玩的景點,比如洛陽白馬寺,洛陽龍門石窟,明堂天堂。有一期跑男還曾在明堂天堂中拍攝錄製。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洛陽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洛陽作為中原地區的一座小城,沉澱了十三朝古都的歷史春秋。
  • 洛陽龍門石窟,世界著名文化遺產
    分別是北京,南京,洛陽,西安。作為四大古都之一的河南洛陽也有很多值得遊玩的景點,比如洛陽白馬寺,洛陽龍門石窟,明堂天堂。有一期跑男還曾在明堂天堂中拍攝錄製。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洛陽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洛陽作為中原地區的一座小城,沉澱了十三朝古都的歷史春秋。
  • 剛剛,龍門石窟發生的真實一幕,讓洛陽又火了一把!
    4月2日,央視新聞頻道《朝聞天下》以《河南洛陽:牡丹花開 迎八方來客》為題,報導洛陽的牡丹競相綻放,喜迎八方賓客。作為洛陽名勝的老大哥龍門石窟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看人海的季節今天魅力妹朋友圈都被龍門石窟的這一幕刷屏了!
  • 來洛陽旅遊,除了龍門石窟、白馬寺不可錯過,這個地方也要來!
    洛陽,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中國的四大古都之一,有夏、周、漢、隋、唐等13個王朝曾在此建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國內少有城市可比,這裡有聞名天下的龍門石窟,還有花中之王牡丹等等,如果來到洛陽旅遊,這幾個地方不可錯過。
  • 洛陽三絕:龍門石窟、牡丹、洛陽水席,誰更歷史悠久?
    北魏年間,宗教佛教文化盛行一時,北魏孝文帝為了鞏固統治,於公元493年遷都中原洛陽,並在這個時期左右下令鑿刻佛像,這是龍門石窟的由來。,建造時間長;唐朝建造的佛像多達龍門石窟的六成,北魏石窟約佔三成。現今,龍門石窟僅存有窟龕兩千多個,佛像萬尊左右,但仍被譽為中國古代佛教石窟藝術的三大寶庫之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 洛陽最「名不副實」景區,跟龍門石窟、白馬寺並列,當地人怎麼看
    洛陽是中華民族非常重要的發源地,也是我國的「十三朝古都」,歷史上非常的繁華,也吸引了很多人去旅遊。去洛陽最不能錯過的就是龍門石窟,我國的四大石窟之一,保存著九萬多尊佛像,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另外,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第一座官府建造的寺廟,被稱為「中國第一古剎」,與他們並列,還有很多遊客去洛陽旅遊去到洛陽老街看看,但也有網友認為它是最「名不副實」的景點,當地人怎麼看呢?去洛陽旅遊都是去感受歷史,老城就是洛陽最古老的一部分,而洛陽老街就承載著洛陽的記憶。
  • 山西人「最該看」的洛陽景點,不是牡丹園,更不是龍門石窟
    現在的洛陽城正是牡丹盛開、花香瀰漫的時候,另外,這也是國內外遊客在洛陽旅遊的最佳時期,到洛陽觀賞國色天香的牡丹開花,露出神秘微笑的勞資或大佛,是中國第一座官營寺廟白馬寺,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參觀,這是最優先選擇的路線。
  • 洛陽旅遊多少錢?龍門石窟、白馬寺、博物館、老君山少林寺五日遊
    可遊玩洛陽麗景門,洛陽古城,應天門,隋唐國家遺址公園等,品嘗洛陽水席美食。洛陽市區連住不挪窩)第二天: 龍門石窟--白馬寺--博物館 住宿:洛陽市區 含:早餐早餐後酒店接您,之後集合出發(車程約40分鐘)。參觀世界文化遺產、中國三大藝術寶庫之一【龍門石窟】(遊覽3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