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記者管有明
黨建引領、政府推動,各部門、街道、社區、物業共同發力,廣大黨員幹部積極參與、帶頭示範,姑蘇區「三定一督」正快速推動,並打造了具有姑蘇特色的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品牌。目前,該區已有451個小區實行「三定一督」模式,推進進度96%,提前完成全年基本目標,有7個街道實現居民小區「三定一督」模式全覆蓋。全區垃圾分類逐步轉入常態化管理階段。
繪製「時尚地圖」
創新垃分方式
「親愛的居民,您好!本小區正在推行垃圾分類工作,請您支持配合,謝謝!」在雙塔街道翠園新村小區門口、主幹道及垃圾分類亭旁,都可以看到這張「垃圾分類時尚地圖」,無論是小區名稱、周邊建築、垃圾分類投放點、投放時間,還是監督電話,在這張別致的地圖上,居民想要知道的垃圾分類信息都能方便地找到。據悉,除了翠園新村,該街道垃圾分類專班還在冠南苑、金秋家園、楊枝二村、蘇苑二村、南園花苑等5個小區張貼了定製化的「垃圾分類時尚地圖」,並根據每個小區垃圾分類存在的具體問題,採用個性化印製垃圾分類倡議書和指引折頁的方式,用紅點標註,幫助居民正確投放。這份個性化的定製地圖,由於宣傳內容更加貼近居民實際,已在廣大居民中引起強烈共鳴,激發更多的人主動參與垃圾分類。「有了這張垃圾分類地圖,到哪裡扔,什麼時候扔,一目了然。」住在翠園新村的居民楊阿姨說。
繪製「垃圾分類時尚地圖」,是姑蘇區各街道、社區有針對性地推進垃圾分類的一個縮影。姑蘇區垃圾分類專班相關人員介紹,為了更好地推進垃圾分類,該區相繼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姑蘇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及處置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姑蘇區小區定時定點垃圾分類收集房(亭)建設類型及基本標準》等文件,從垃圾分類投放點設置數量、建設標準、管理方式等多個方面進行規範,強化區級層面的統籌指導,建立「姑蘇標準」。
同時,姑蘇區還針對零星、老舊小區多,基礎建設條件差,垃圾分類設施選點難、落地難等重點難點問題,靶向突破。「通過總結歸納投放設施建設標準,讓街道、社區可以因地制宜地選擇建設類型,在保障兜底性分類設施的同時,通過以獎代補形式,鼓勵街道、物業建設高標準示範設施。」姑蘇區垃圾分類專班相關人員介紹,他們還鼓勵各街道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通過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等方式開展垃圾分類,既壓降了建設經費,減小了財政壓力,又提高了社會參與度。
啟用5G監控
遏制垃圾亂扔
近日,蘇錦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藉助監控探頭取證,發現光華社區錦華苑裡有人亂扔垃圾。執法隊員隨即截圖,並通過走訪小區物業及業主,鎖定了亂扔垃圾的當事人,上門開具了《責令停止違反城市管理行為通知書》。當事人收到通知書後,當天便來到蘇錦街道城管案件審理處接受罰款處罰,並表示:「今後一定改正,在小區裡也會多多宣傳垃圾分類知識。」
蘇錦街道垃圾分類專班人員介紹,為了提升「技防」手段遏制小區垃圾亂扔現象「回潮」,他們已在85個點位安裝了監控探頭,並將點位監控設施的建設與亭房設施的改造同步推進,打造全聯網監控管理。轄區所有物業小區的監控室裡配備垃圾分類投放點位專屬監控屏,物業人員可對點位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和管理,發現違規行為,第一時間獲取視頻證據,聯繫執法隊員。同時,這些點位監控還接入街道聯動分中心大屏。對於點位管理不善、居民亂投放等行為,實時監督管理,並通過監控掌握證據,對物業和居民的違規違法行為進行處罰。據了解,該街道自垃圾分類點位實現探頭全覆蓋以來,隨意投放垃圾的現象大幅度減少。
目前,姑蘇區各街道都已啟用5G移動監控設備,運用智能化監管手段,抓拍垃圾不分類、垃圾亂投放的違法行為。同時,他們還設置曝光臺和紅灰榜,通過以評促學、以罰促改,讓居民垃圾分得「清」、分得「好」。此外,該區還成立區、街兩級10個督查工作組,以《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規定的七類管理責任人履責為抓手,加強對管理責任人的監督,力促社會參與,強化垃圾分類執法保障。
試點「巴士收運」
重現「聽鈴丟垃圾」
姑蘇區推進垃圾分類,轄區內生活垃圾源頭減量成效顯著。統計顯示,該區今年1月至10月累計收運居民廚餘垃圾2.14萬噸,是去年同期的15倍。同時,居民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分出率穩步上升。其中,可回收物的日均收運量是去年的200倍,有害垃圾的日均收運量是去年的2.5倍,而其他垃圾的日均收運量則下降16%。
但是,姑蘇區並不滿足現有的成績,他們還結合轄區特點,擴大「三定一督」覆蓋面,全域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其中,金閶街道在桃花塢片區街巷試點「巴士收運」創新模式引起關注,並得到越來越多居民的認可和支持。
據金閶街道垃圾分類專班工作人員介紹,在垃圾投放時間段內,設在桃花塢片區街巷的垃圾收運「巴士」在投放站臺停留,便於居民分類投放垃圾,並在垃圾桶積滿後到垃圾桶歸集點換桶,確保街巷垃圾不堆積、不滿溢。垃圾投放時間結束後,垃圾收運「巴士」將統一停放到垃圾桶歸集點,由專人負責清洗,確保收運「巴士」乾淨整潔。「『巴士收運』是垃圾分類新模式,也是老蘇州『聽鈴丟垃圾』的美好回憶。」姑蘇區垃圾分類專班相關人員表示,他們還將結合老舊片區交通安防環境綜合整治、「兩小」整治試點,推進街巷、零星樓宇「三定一督」模式,探索移動收集模式,儘快形成可參照、可複製的樣板,為下一步垃圾分類全面推廣打好基礎。
此外,金閶街道為破解農貿市場內部分商戶垃圾不分類的情況,還創新推出「實名制」垃圾桶,規範商戶行為。農貿市場管理方在垃圾桶上標註商戶名稱,進行「實名」認證,一戶一桶,並安排專人每日定時回收檢查,如發現商戶未按規定進行垃圾分類,將現場取證並報執法部門進行處罰,以有效督促商戶履行垃圾分類投放主體責任,規範商戶行為,助力營造整潔、有序、安全衛生的農貿市場環境。
白洋灣街道通過約談機電五金城、新東方汽配城、禮品城等專業市場物業單位,加快推進市場垃圾分類設施建設,完善辦公場所投放設施配置。目前,轄區內的姑蘇天安雲谷、金倉糧庫等單位已實現辦公場所垃圾分類全覆蓋,傳化公路港、星光耀商業廣場、興啟坊商業廣場、富鄰商業廣場及體育場館、錢萬裡橋小商品市場、一力物流園等地,垃圾歸集點已投入使用。
【來源:中國江蘇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