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大陸有能力應對臺灣軍事化

2020-12-10 科技生活快報

作者: 弗拉基米爾 費奧多羅夫

美國宣布向臺灣出售軍事通訊系統。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的專家們都認為,中國大陸有辦法阻止臺灣使用。他們強調,沒有任何美國軍事裝備能夠改變臺灣海峽有利於大陸的力量平衡。大陸能對臺灣軍事化作出實質性和強硬回應。

川普政府不斷加大對臺軍火供應

12月7日美國政府就向臺灣出售新型軍事移動安全通訊系統「野戰資訊通信系統」知會國會。這筆交易價值2.8億美元。這使川普政府在2020年宣布的對臺軍售總額升至51億美元。 11月初美國當局宣布以6億美元的價格向臺灣出售4架美國MQ-9 SeaGuardian無人機。10月又宣布了兩筆交易。其中之一是出售多達100套「魚叉海防系統」(HCDS)海防系統和400枚用於海岸防禦的RGM-84L-4魚叉II型地面發射飛彈。其價值為23.7億美元。另一筆價值18億美元的交易涉及出售飛彈、火炮系統以及偵察設備。

在川普政府執政期間,美國共向臺灣出售了11包武器和軍事裝備。

大陸軍隊電子戰武器可以壓制臺島上的美國通信系統

美國人打算部署到臺灣的新型通信系統可能會在戰術和作戰層面上使用。也就是說,在連、營和團層面上,也可能在旅或師的層面上。美國的這種系統可以用來協調幾乎所有部隊和兵種間的互動。不過,正如俄羅斯科學院美國和加拿大研究所軍事分析家、後備役上將帕維爾·佐洛塔廖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的那樣,這些系統並沒有使用某些超現代的革命性技術。

他解釋說:「運往臺灣的系統只是為了確保良好的通信。它在一些方面更現代,包括在可靠性方面。該設備有緊湊的重量和尺寸。在戰術層面進行作戰行動時,它能確保對參與其中的所有陸軍部隊(包括航空兵和炮兵)進行有效協調,而不僅僅是步兵。」

或許通過使用網絡結構,即封閉的網際網路,可以實現高水平的指揮。這位俄羅斯軍事專家同時指出,但是解放軍當然有能力壓制這種被保護的通信系統。

帕維爾·佐洛塔廖夫接著說:「搗毀指揮系統屬於電子戰。當然大陸有這樣的資金。此外,由於電子戰武器並不針對具有特定特徵的任何特定通信系統,因此無需為美國設備製造特殊的反制系統。設定目標很簡單——將所有電子設備抑制在一定範圍,任務就已完成。不管是哪種通信系統,美國的還是其他的,都不重要。」

美國向臺北提供軍火不會改變臺灣海峽的力量平衡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軍事分析家們就曾認真談論過一旦兩岸開戰臺灣將如何應對大陸解放軍的問題。當時大陸軍隊雖然龐大,但技術水平不高。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亞歷山大·洛曼諾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現在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

他說:「就目前形勢而言,美國向臺灣提供的軍事物資數量已永遠無法改變中國大陸對臺灣的力量優勢。對於美國而言,這些軍事物資是對中國大陸施加壓力的工具。對臺灣本身也不是多麼重要。它們不過是阻礙中國大陸發展、削弱大陸並迫使大陸將錢花在不想花也不需花的東西上的工具。對於出售給臺灣的任何軍事系統,大陸都能找到應對手段,一旦採取軍事行動。問題不在於向臺灣出售什麼軍事裝備和武器,而在於這些武器增加了臺灣政府政治誤判的可能性。它可能會以為,一旦兩岸開展,自己能受到很好的保護,因此可能會做出某些激怒北京的政治行動。」

中國將對臺灣軍事化採取反制措施

兩岸時事評論員畢殿龍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中國大陸必須對臺灣軍備採取強硬立場,以使臺獨者意識到他們的計劃是不現實的。他還認為,暫時沒有理由對拜登政府會改變支持臺灣政策抱有希望。

畢殿龍專家說:「川普利用自己最後的權利執行這一波軍售行動,一是回報支持他的軍火集團,為自己積蓄更多的政治能量;二是給拜登政府挖坑,因為無論拜登是否執行,這筆交易都會遭遇很大的阻力。另外,這一批軍火售出後,臺灣除了將面臨美國新政府的選擇外,軍費方面也是一個問題。

「無論是對美還是對臺,我認為大陸都應該持強硬的態度。從臺灣角度來看,我們需要繼續向其施壓,讓他們感受到即使擁有再多的武器也沒有辦法完成所謂的臺獨夢。而美國方面,我們則需要在拜登進一步打臺灣牌前收回失地,恢復過去的兩岸基本立場和利益,以防拜登將過去的對臺政策甩鍋給川普。當然,大陸有些專家學者傾向於拜登上任前後要對其積極示好,激活緩和的中美關係。對此我個人認為,在拜登新政府沒有導正或凍結川普的挑釁政策之前,不必急著示好。因為這本身相當於示弱或讓對手認為可以忽略川普時期對中美關係的傷害,會讓美國新政府中的強硬派得寸進尺。按照美國四年一大選的規律,上任之初,多致力處理國內問題,後期多數會競相對中俄等國打挑釁強硬牌。所以,中國利用川普的瘋狂給世界造成的亂局,不給新政府更多喘息的機會。否則,就會失去最好的時機。對臺軍售就是美國川普時期違背中美關係默契赤裸裸挑釁的一部分。大陸針對臺灣購買軍售,在川普卸任之前,對美國沒有多少實質性的應對之策,但對臺灣當局,必須有更具體的、讓臺灣當局有感的動作。

「因此從各個角度來看大陸都應該更加強硬,採取更加具體的、有壓迫感的措施。近來大陸方面確實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包括軍機繞臺的一些行動成為常態化,就是具體的表現。我相信今後還會有更加明確的、具體的、更強硬的對臺動作。」

北京期待華盛頓重啟中美關係

俄羅斯專家界認為,儘管如此,北京還是把緩解雙邊關係的希望寄予在了拜登身上,但可能僅局限在一定範圍之內。中方表現出政治上的靈活性和理性的實用主義,意在尋求擺脫對抗的途徑。不過,亞歷山大·洛馬諾夫認為,現在還未必值得期待中美關係的迅速發展。他說:「我認為。拜登的第一年不會有重大改變。重啟的標誌僅僅是減少2020年的那些反華動作。即使拜登在華盛頓能聽到中方的呼籲,但由於川普反華政策的強烈慣性,2021年他根本改變不了什麼。會設法將其表達為兩黨共識。拜登即使意識到有必要穩定和重新建立對華關係,也不太可能在他執政的第一年這樣做。但是,如果在這段時間裡雙邊關係雪崩般的惡化能夠停止,那麼也可以認為這是朝著進一步重新定位的第一步。」

中國外長王毅周一在北京同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董事會代表團舉行視頻交流時建議美國新政府重啟雙邊關係。王毅說:「爭取使下一階段的中美關係重啟對話、重回正軌、重建互信。」

相關焦點

  • 俄媒評美對臺軍售:難改兩岸軍力對比,專家稱大陸應強硬對臺施壓
    在12月7日美國川普政府宣布新一輪對臺軍售後,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發表了專欄作家弗拉基米爾 費奧多羅夫的署名文章,文章引述多位專家的話評論此次美國對臺軍售。他們強調,沒有任何美國軍事裝備能夠改變臺灣海峽有利於中國大陸的力量平衡,稱大陸有能力應對臺灣的「軍事化」問題。
  • 【軍事專家:臺灣新武器可打到中國大陸沿海地區】美國向臺灣提供的...
    【軍事專家:臺灣新武器可打到中國大陸沿海地區】美國向臺灣提供的攻擊性武器有能力打擊中國大陸沿海地區,這是40多年來美國首次向臺灣出售此類武器,以幫助臺灣武裝起來,以應對對中國的任何反擊。最新一輪軍售計劃為美國總統川普任期內通過的第八輪軍售,其受到了臺灣方面的歡迎。
  • 大陸何時武力統一臺灣?美專家這樣說...
    大陸何時武力統一臺灣?美專家這樣說...... 19日,《美國之音》報導了前天(周四)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召開的一場關於中國的聽證會內容,其中美國專家預測,中國大陸至遲將在2030年前武力統一臺灣。
  • 解放軍臺籍大校林賢順:我軍有能力應對朝鮮半島和臺灣兩個方向事態
    近年來美日韓與臺灣在東亞加速勾連,是否會讓中國在臺海和朝鮮半島兩個方向上顧此失彼?如果半島和臺海方向同時發生不利事態,中國如何管控、應對、反制?就此,《兩岸視點》雜誌在3月6日採訪了臺籍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空軍林賢順大校。
  • 臺灣專家歸納大陸攻擊臺灣「七個作戰方案」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國防政策與戰略研究學會」沉明室及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博士蔡政廷等軍事專家分類歸納大陸攻擊臺灣可能包括「實施帶有挑釁意味的演習與試射」等七個作戰方案。 七個可能作戰方案包括:「實施帶有挑釁意味的演習與試射」、「在臺灣附近或上空進行挑釁意味的空中活動」、「對臺灣發動小規模飛彈攻擊」、「對臺灣發動較大規模飛彈攻擊以破壞臺灣經濟體系、削弱防禦能力」、「布設水雷,以潛艦攻擊商船,實施封鎖,切斷臺灣對外海上交通線」、「攻佔臺灣外島,如澎湖、南沙與東沙島嶼」、「發動目的消滅臺灣軍事力量的飛彈和空中攻擊
  • 島內專家:美國航母若進入臺灣海峽,將成中國大陸的靶子
    中國國民黨智庫今日召開座談會,「國安組」召集人林郁方表示,臺灣不是大象,沒有能力介入中美鬥爭,更不想當被大象踐踏的小草。中美衝突讓臺灣變得更危險,不希望看到第四次臺海危機,這將摧毀美麗的家園。林郁方提及,中國大陸、美國軍機在臺海周遭不斷出現,讓臺海很可能爆發戰爭,中美鬥爭讓臺灣暴露在危險之中,好處是過去臺灣買不到的武器,美國現在願意賣給臺灣。「你不停買美國武器,自己的武器研發會不會受到影響?」
  • 臺媒:美專家建議美國出售F35和薩德給臺灣
    美國提供臺灣多數是過時的防衛武器、長期拖延供應軍備、加上美國不願面對「大陸挑釁」:這些因素導致臺灣大體上只能「仰賴自己」。不過,大陸殲20的出現、大陸在南海「佔據島嶼」並且予以軍事化、使得情勢為之改變。布萊恩稱,如果美國想在太平洋地區的未來「扮演要角」,美國現在最好重新思考既有政策。
  • 大陸臺灣問題專家談臺灣形勢
    臺灣當局日益加劇的「臺獨」分裂活動可能遭致的後果、以及美國反華勢力縱容「臺獨」對中美關係的影響成為記者們提問的重點,專家、學者們對此一一作答。   中國政府的強烈反應是「預警」動作,仍將盡最大努力和誠意爭取和平解決臺灣問題。   中外記者最為關切的是大陸近期對臺灣局勢的強烈反應及可能採取的行動。
  • 臺灣專家為什麼說「大陸人買不起電腦」
    繼「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後,臺灣某電視節目中關於「大陸人買不起電腦」的言論又引發熱議。不少網友大呼,在專家水平這個問題上,兩岸達到了高度一致。其實你造嗎,臺灣專家的原話是醬紫的啦:「大陸貧富差距很大。一些藍領階級以前買不起電腦,以前沒有智慧型手機(即智慧型手機),他們就用一般的手機在休息的時間看電子書啊、看小說等等。
  • 港媒:臺灣民眾終會感受到大陸才是真正的靠山
    從中評智庫近日完成的大數據輿情分析報告來看,臺灣各界均相當關注中美貿易摩擦及對臺灣的影響。儘管不同政治傾向民眾的態度與看法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不少「泛綠」民眾支持美國制裁大陸,樂見美國與大陸打貿易戰,幷看好美國;而「泛藍」民眾除不滿蔡當局的因應策略、擔心臺灣受到衝擊之外,也肯定大陸正面迎戰美國,幷對美國多有質疑和批評,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深刻感受到中國大陸的崛起與影響。
  • 警惕太空軍事化升溫趨勢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美國持續強化反導能力,執意推進太空軍備建設,嚴重破壞全球戰略平衡,嚴重違背國際社會和平利用太空的共同意願—— 警惕太空軍事化升溫趨勢 ■常 壯 豐松江 試驗當天,美飛彈防禦局局長喬思·希爾表示,美軍還在加強陸基中程防禦系統研究,將通過配套增強型傳感器和武器系統並納入飛彈分層防禦體系,應對新型飛彈威脅。
  • 專家分析稱臺灣可能接受大陸軍方幫助救災
    專題:2009年中國各地天氣  據8月14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導,颱風「莫拉克」給臺灣帶來罕見災情。就在臺當局救災能力承受考驗之際,臺媒報導稱美國表示可用軍力援臺救災。
  • 臺專家:大陸「武統」臺灣至少還要15年,蘭德公司:2020年足矣
    大陸近來多次軍機繞臺,更有專家稱,2020年要武統臺灣。對此,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外交國防組」召集人林郁方表示,大陸若想武統臺灣,起碼要等三個航母戰鬥群構建完成,需時要15年。而臺灣海峽南北長約300公裡,平均寬度180公裡,臺灣「雄三」等反艦飛彈採取飽和攻擊情況下,仍能突破大陸軍方的防衛系統,直接以具有高速貫穿動能、破片彈頭,將敵艦摧毀。所以,林郁方認為,大陸至少要建成三大航母才有絕對勝算。剛過了一天,美國著名的蘭德公司出了一份報告,同樣分析了大陸武統臺灣的可行性,他們的結論是:解放軍攻臺成功率大增。
  • 專家建議大陸應對臺灣食品連鎖店進行抽查
    本報訊 (記者黃蓉芳) 臺灣食品「塑化劑事件」餘波未了。昨日,禍首臺灣「昱伸公司」老闆賴俊傑供稱,不僅飲料和保健食品,麵包、蛋糕等烘焙食品中也普遍摻入起雲劑。起雲劑究竟為何物?塑化劑又是何物?黑心起雲劑到底有哪些危害?
  • 日本專家稱臺灣是日本生命線 有必要聯美保臺
    如果臺灣被中國大陸統一了,南海將變成『中國的海』……」1月30日,日本《產經新聞》發表的日本中國軍事問題專家平松茂雄的文章中這樣寫道。平松茂雄對中國統一的前景表現出極大的恐懼,稱「臺灣是日本的生命線」,鼓吹「日本有必要配合美國航母保衛臺灣周邊海域」。
  • 美稱臺灣購愛國者-3也無力對抗大陸遠程火箭炮
    本報記者/何西/趙全敏  近日,美國明確表示售臺「愛國者」-3型飛彈,加強臺灣反導能力,此舉引發了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報導引用軍事分析家說法稱,愛國者是同級武器中最精良的飛彈之一,可以擊落中國大陸的短程與中程飛彈。雖然美國方面一再吹噓此次售臺的「愛國者」-3型飛彈性能先進,但大陸解放軍方面早已有了見招拆招的法寶。  美國著名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於1月7日刊文指出,大陸解放軍早就有了應對之法,那就是用先進的遠程精確制導火箭炮代替老式的對地戰術飛彈,壓制臺灣的防空系統。
  • 臺灣專家:大陸可對臺灣軍艦實施「飽和攻擊」
    臺灣專家呼籲,大陸在戰時可能對臺灣艦艇施以「飽和攻擊」威脅下,新型巡防艦務必採用「神盾」戰鬥系統或同等戰力,才能精進區域防空能力以肆應敵情威脅。臺灣康定、成功、濟陽三型巡防艦皆服役逾20年,尤其曾為美國海軍一分子的濟陽級巡防艦,更是自1970年代服役迄今。
  • 美退役軍官:大陸最遲2030年武統臺灣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近日,有美國軍事情報專家稱,中國解放軍最晚可能在2030年「武統臺灣」,因此2020年到2030年是「令人擔憂的10年」。在慶祝建國百年之際,中國(大陸)理應已完成全國統一大業。他還建議美國向臺灣提供空中加油機,讓臺灣有能力應對「解放軍的脅迫」。 費舍爾稱,美國有大約10年時間來威懾中國(大陸)的軍事擴張,要阻止解放軍推進軍力,臺灣海峽將是一個起點。他還提醒不要讓臺灣成為大陸的「戰略跳板」,在島上部署洲際彈道飛彈、航母等。 美國企業研究所亞洲研究主任卜大年妄稱,大陸不僅要通過「武嚇手段」達到統一目標,另一方面也要阻止美國介入臺海衝突。
  • 臺灣阿里山景區苦於應對大陸遊客吸菸等問題
    古漢臺網訊 因擁有樹齡達2000年的絲柏而聞名的臺灣中部著名景點阿里山森立公園近來苦於應對中國大陸遊客不分場所吸菸及吐痰等不良習慣,當地政府開始討論除土特產專賣店等商業設施以外,採取全山禁菸等措施。   延伸在海拔2000多米高茂密森林中的觀光專用道上,大陸遊客熙來攘往。
  • 美2021年度國防授權法案,重點著墨對臺軍售,大陸該如何應對
    2021年,美國依然會緊握「臺灣牌」。在美國2021年度國防授權法案裡,中國大陸成為了關鍵詞,「2021財年國防法案把支持臺灣列為威懾中國大陸的策略。」一篇美國媒體的報導直接點明美國對中國大陸打臺灣牌的意圖。那麼,眼見著2021年即將到來,美國對臺軍售會有哪些「質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