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水冷,野釣打窩發窩慢,怎麼做才能快速誘魚、效果好

2021-03-04 戶外學習老曹

打窩、釣魚,釣魚、打窩,只要釣魚,尤其是淡水釣,就必須打窩,別管是拋灑、打窩器投放、亦或者是散炮、打窩船,再或者是其他方式,打窩,就是釣魚中,最重要的環節,其他季節,因為水溫高,所以魚的活性很足,只要窩料味型適當,而窩點附近恰好也有魚,那發窩自然快,而且中魚的效果也不錯;但是,在冬季,尤其是寒冬臘月,先不說窩料味型傳播的效果如何,光是冬魚的活性極差,進窩遲都是好事,如果不進窩,那就更糟糕了。

那麼,在冬季野釣,怎麼打窩,才能讓發窩速度保持在一個正常範圍,而且又能有著不錯的誘魚效果,這就是不少喜歡冬釣的釣友,總在琢磨的一個問題;倒不是說冬釣打窩的手段需要多複雜,而是冬季出釣,本來戶外寒冷,如果打窩效果不好,那一多半的時間,都是用來等發窩了,其次,冬季衣著繁瑣、厚實,如果久守無魚,換新窩也是麻煩;最重要的一點,本來冬季打窩,發窩就慢,如果不能提高發窩速度、效率,那這次出釣,十之八九,就是出門曬太陽了,那麼冬釣打窩,其實只要從這三個方面,去操作,就能有著不錯的效果。

【一】深水量大,淺水量少

冬季野釣,釣深到底多少才合適,這是見仁見智的,按理說冬釣肯定是越深,水越暖,相應的,藏魚的概率就越大;但是,水面封冰還好說,未封冰的水面,近岸離水域中心幾百米、上千米都說不準,我們也不可能準備這麼長的杆,就是拋竿、打窩船也不太現實,所以只能說,儘可能選較深的位置,而這個較深,就比較泛泛,沒有辦法具體了,80釐米水深比60釐米水深要較深,那1米水深,自然也比60釐米水深要較深,那麼,水深不同,打窩的量,也必須有著區別。

之所以要這樣,其實有兩點原因;第一,水位深淺不同,魚群遊曳的時間不同,如淺水區域,多會有魚在午後活動,在淺水區做釣,也就這個時間段比較合適,那麼窩料就算打多了,在其他時間段也沒什麼意義;而深水區,中底水層水溫偏暖,所以魚群活動範圍、活動時間都會久一些,那麼,用較大量的窩料,既能吸引足夠多的魚群,也能持久的留魚;所以我們冬釣打窩,以實際水深1.5米為界限,超過這個水深,建議頭窩不少於200~300g,如果淺於這個水深,則建議頭窩不超過120~150g左右,發窩後續窩的數量,按照這個比例的三分之一,就足夠了,而事實上,就算這個數量,還是按照用易霧化的商品餌做窩料;當然,在實戰中,在北方基本上不建議使用酒米、雜糧做窩料的,因為發窩速度太慢了。加薇信:97451739 釣魚冠軍餌料配方免費指導!

【二】目標魚體型越小,溶散料比重越高,窩料量越少,目標魚體型越大,容散料比重越小,窩料越多

其實這一點,在任何季節垂釣,都是通用的,也沒什麼特別好討論的;霧化料也就是容散料在窩料中的比例,決定著窩子誘魚的區域大小,以及窩料味型傳播速度,容散料越多,窩料溶散越快,誘魚區域越大,發窩的速度越快,但是,留魚的效果越一般,所以,當我們誘進窩的魚群,體型小,那自然影響不大,如果目標魚體型大,那窩料中,自然容散料越多,留魚效果越好。

【三】冬釣到位,宜廣、散、多

其他季節打窩,都建議窩料儘量集中投放,窩點的料越集中,窩料整體味型濃度越明顯,誘魚效果自然越好;但是在凍結,這個原則並不適用,因為冬季水溫低,所以水中浮遊生物、微生物極少,所以味型傳播速度、範圍,也很一般,我們在冬季,多會適用腥香十足的餌料,一方面,可以用濃鬱的味型誘魚進窩,另一方面,冬魚也急缺高蛋白的食物;那麼打窩的特點,就需要注意三個字,廣、散、多;

廣,就就是指,窩點的區域,建議要多大,以中心釣點為主,分布的廣一些,這樣能有效擴大誘魚的區域;散,是指頭窩的窩料狀態,宜以溶散的霧化料為主,這樣的考慮,也是因為冬季餌料進水,溶散速度會略慢,餌料味型擴散,肯定是容散料效果最好;而多,則是指窩點的數量,宜多不宜少,一般至少3~5個窩點,彼此之間相隔一定的間距;能做到這三個字,那以釣點為中心,至少能覆蓋到水域中30~40平米左右的水域,就誘魚區域而言,是很不錯的。加薇信:191283573 釣魚冠軍餌料配方免費指導!

釣魚中,打窩打的好,漁獲就保障了一半,窩子留魚留得好,爆護就有了一多半的可能,所以我們一向認為,打窩是釣魚中,最重要的環節,甚至都沒有之一這個說法,而冬釣打窩,更是如此,看上去洋洋灑灑千把字,實際上操作起來,也不過是幾分鐘的事情,而且就算如此,也只能說,儘可能提高發窩的速度、效果,畢竟,魚在水面下,我們能做的,其實就只有儘量二字,而不敢保證百分百的效果,所謂水無常形,也就是這個意思了。

其實如果你想要次次爆護,但是經驗又不夠豐富的話,可以從魚餌上增加添加劑,一樣可以讓你連杆不斷!

前兩天有個開黑坑魚塘的老闆在釣魚論壇發帖怒罵有人釣魚用的神經性小藥實在太過分,都快沒法幹了。那麼他說的這個釣魚小藥到底是什麼成分呢?

這種釣魚小藥是根據鯽魚,鯉魚,草魚的口味喜好所提煉出來的一種釣魚液,所以它的味道魚兒特別喜歡。具有覆蓋範圍廣、穿透性強的特點。只要在魚餌裡面滴2-6滴,不到10分鐘,方圓幾十米的魚都會聚集過來,那麼你想不爆護都難了!

釣鯽魚、鯉魚專用,一款通殺,無需搭配,四季通用,使用簡單,南北皆可使用,廣譜性非常強

它所有含的一種「神經素」具有奇效,能是在魚兒沒胃口的情況下,聞到它的味道,也會迅速聚窩,搶食兇猛。釣魚連杆不空軍的秘訣就在這裡。只是少喝兩次酒就能享受到揮桿不斷的樂趣,何樂而不為呢?

 想要了解更多的釣魚技巧和餌料配方,加微信97451739

相關焦點

  • 冬季野釣發窩慢,如何打窩能成功誘魚?
    是發窩慢,窩裡長時間不進魚。冬季由於氣溫、水溫低,發窩時間會變得很長,小水域,魚的數量較多,打完窩子可能要等上1~2個小時。若是水廣魚稀的大水魚,再加上魚兒懶動,如果選不好釣位,很可能一天也上不了一條。所以,今天咱們就從下面幾點入手,分析一下如何成功將魚引進窩子。
  • 野釣,冬季釣魚打窩發窩慢?一招讓你大板鯽爆護。
    打窩是每個釣魚人不能忽視的事情,可以說釣魚最重要的事也不為過。而且現在已經到了冬天,魚不靠邊不好釣打窩效果肯定沒有其他三季節發窩快,那麼怎麼打窩才能獲得更好的魚獲呢?今天就從遠和近兩方面和大家分享在我們冬天平時垂釣打窩的具體方法。文章末尾長按點讚,更多精彩內容第一時間分享給你。
  • 野釣鯽魚,誘魚不理想,把藍鯽加入窩料中,效果不是一般好
    鯽魚雖然釣鯽魚想必釣其它的魚容易,但誘魚也不容易。畢竟魚在水中什麼地方,這個誰也說不好。所以誘魚之前需要準備很多,唯有這樣才能更多誘魚。比如找安靜的釣位,提早探測水底的情況等等。手裡有一套好用的窩料,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誘魚。今天呢給釣友們分享一款改良版窩料配方,為什麼說是改良呢。因為此款窩料當中加入了少量的藍鯽,它我相信大家都清楚吧。野釣鯽魚很多人都用它,其實把它加入窩料一樣很好用,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 野釣使用酒米打窩效果不好?搞清楚這兩點,用酒米才能釣好魚
    野釣很多釣友是直接打酒米,蚯蚓垂釣,也有習慣用底窩料摻雜酒米的的打窩方式,無論什麼方式,這類釣友是相信酒米在釣魚中的作用的,那麼為什麼有時候使用酒米打窩效果不明顯呢?本文就來聊一聊,這種情況的兩個主要原因,希望能給您帶來一些啟發。要了解酒米的作用在談酒米的效果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酒米在釣魚中的作用。
  • 天氣冷,魚進窩太慢?試試這3種誘魚狠招,連老司機都拍手稱快
    凡是釣魚人都明白,打窩只是誘魚的一種手段,至於效果好不好,完全取決於釣者的經驗與運氣。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季,魚的攝食慾望低,遊動速度非常慢,所以發窩時間可能要比其他季節都要慢,儘管本人算不上釣魚老司機,可以過往的作釣經驗,覺得可以試試以下這3種誘魚狠招,保你一試就有效。
  • 野釣,冬季釣魚用什麼打窩效果最好,一招就能大板鯽爆護!
    打窩是每個釣魚人不能忽視的事情,可以說釣魚最重要的事也不為過。而且現在已經到了冬天,魚不靠邊不好釣打窩效果肯定沒有其他三季節發窩快,那麼怎麼打窩才能獲得更好的魚獲呢?今天就從遠和近兩方面和大家分享在我們冬天平時垂釣打窩的具體方法。文章末尾長按點讚,更多精彩內容第一時間分享給你。
  • 冬季垂釣,如何選擇窩料才能誘魚快、留魚久?
    打窩應該是絕大多數釣魚人到釣場首先要做的事情,但是據小編了解,還是有很大一部分釣友認為,打窩就是將事先準備好的窩料用打窩器送進窩點這麼簡單,但對於資深釣友來講,他們會講究窩子料的搭配比例,各個季節用什麼類型的窩料、以及實際操作中應注意事項。
  • 冬季釣魚的誘魚之道,學會這幾種方法,讓酒米發窩更快,留魚更久
    對釣鯽魚來說使用酒米打窩是最為常見的,這也是民間釣鯽魚的一大特色。酒米打窩,掛活餌垂釣,一年四季都可以這麼玩。到了冬季發窩慢,因為入冬之後鯽魚成群,水溫越低越是不愛動,所以找準魚窩很關鍵,打窩誘魚也很關鍵。如何提升酒米的誘魚效果,是冬季釣魚的必學技巧。
  • 冬季釣魚的誘魚之道,用這幾種方法,能把遠處的魚群「請」進窩
    大雪過後果然氣溫開始有較大幅度下降,氣溫越低魚扎堆取暖的現象越是明顯,進食範圍也會變得更小,所以才有先找魚窩再下竿的說法。找到魚窩還需要有比較實用的打窩手法,這樣才能有長效而且持久的誘魚效果,所以冬季釣魚不但找魚窩不能湊合,打窩手法也不能湊合。
  • 秋末初冬釣鯽魚,打窩半天不見發窩,多做幾個調整,打窩效果翻倍
    氣溫越低,打窩的效果越是不明顯。秋末初冬是釣鯽魚的好時候,由於氣溫低,常有打窩後長時間不發窩的情況,此時就應該開始注重窩料的搭配和打窩的手法問題了。需要注意的是長時間不發窩,未必是窩點沒找準,很多時候打窩的手法不當造成了。畢竟還沒有到寒冬臘月,還沒到不打窩,餌找魚的時候,此時釣鯽魚打窩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要注意調整。
  • 天氣冷,被迫無奈才用這4個打窩方式,莫不信,誘魚那叫一個快!
    由於此時氣溫低,魚遊動的範圍並不大,即便打了窩,也要耐心等待一兩個小時才會發窩。而且在這個誘魚的環節,一定要注意方法方式,否則誘不來魚不說,同時還浪費了窩料,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建議還是選用以下這4個打窩方式。
  • 野釣清明前後,打窩遲遲沒動靜,除了調整窩料,還可以試試隔夜窩
    為了讓魚能多開口咬鉤,打窩就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但逢時節轉換,尤其是冬春二季,每當臨到節氣前後,必然會出現魚口不穩,打窩遲遲不發窩的跡象;其實這倒是沒什麼詭異的,主要原因,就是冬春二季,每到一個節氣,必然氣溫、氣象出現變化,而且這種變化的幅度很是明顯
  • 冬季釣青魚用什麼味型的餌料效果好?冬季釣青魚如何打窩誘魚快?
    青魚的性情較為溫順,而且較為慵懶,活動區域不大,遊動速度較慢。到了冬季以後,由於水溫較低,原本就很懶的青魚變得更加不愛活動,釣魚人想要把青魚引誘到窩子裡,往往是絞盡腦汁,使勁渾身解數。那麼,冬季釣青魚用什麼味型的餌料效果好?冬季釣青魚如何打窩誘魚快?下面,我們就來講下冬季釣青魚的打窩技巧。
  • 窩子養的好發窩,窩子養不好死窩,這些打窩留魚技巧你要懂
    釣魚打窩子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情,我們要想有收穫,收穫多,打窩留魚是非常重要的,打窩是誘魚和留魚的前提,但窩子打的好它容易發窩,窩子打的不好那麼很可能會造成死窩。什麼是發窩,發窩就是窩子已經聚集了一部分魚,這一部分魚在我們窩點吃散落在窩點的窩料。
  • 【釣魚技巧】冬季野釣時可供釣友們參考的4個誘魚絕技
    由於此時氣溫低,魚遊動的範圍並不大,即便打了窩,也要耐心等待一兩個小時才會發窩。而且在這個誘魚的環節,一定要注意方法方式,否則誘不來魚不說,同時還浪費了窩料,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建議還是選用以下這4個打窩方式。
  • 在自然水域釣魚,是打窩誘魚快還是抽窩誘魚快?選對了爆護不難
    我們都知道自然水域基本上都是水廣魚稀的狀態,我們想要釣好魚就必須想辦法把魚誘到窩子裡來。但是關於打窩也是比較有爭議的,有很多釣友認為釣大魚才需要打窩,釣小魚不打窩也可以。因為大魚數量少,食量大,不打窩就沒辦法吸引它們進窩,而小魚數量多,食量小不打窩也能釣得到。
  • 野釣如何垂釣鯉魚?打窩補窩才是重中之重!詳解教你如何打窩補窩
    鯉魚,特別是野釣的鯉魚力量很大,拉起來竿子呼呼響,手感非常好,一直都是釣友們追求的感覺。在野外釣魚,特別是各大江河湖庫裡,它們的水面面積大,鯉魚魚雖然很多,但分散生存於水域中,顯得也就不是很多了,變得比較難釣到。那麼,在野外廣闊的水域裡需要怎樣才能釣到鯉魚呢?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 冬季釣魚的誘魚之道,學會這幾種方法,讓酒米發窩更快,留魚更久
    對釣鯽魚來說使用酒米打窩是最為常見的,這也是民間釣鯽魚的一大特色。酒米打窩,掛活餌垂釣,一年四季都可以這麼玩。到了冬季發窩慢,因為入冬之後鯽魚成群,水溫越低越是不愛動,所以找準魚窩很關鍵,打窩誘魚也很關鍵。如何提升酒米的誘魚效果,是冬季釣魚的必學技巧。
  • 野釣:想要菜籽餅、豆餅更好發揮誘魚效果,這幾個點了解一下!
    榨油後的油腳誘魚機理是什麼?榨油後的被廣泛的應用於打窩誘魚,其中最常見的便是豆餅、菜籽餅,花生餅且效果極佳,那麼它們為何能吸引魚的聚集呢?以菜籽餅和豆餅為例探究其中原因,如下。先說菜籽餅。其中粗蛋白含量超過40%,還含有一定量的胺基酸,及煙酸、泛酸的維生素,而這些是魚維持必要的新陳代謝所必須的。另外豆餅以塊狀、粉狀共存,散發著濃鬱的穀物香氣,入水後逐漸散落、霧化,氣味分子迅速傳播、快速,短時間便能將周圍的魚群誘集起來,像鯉魚、草魚、鯽魚等都是它的目標魚種。
  • 這東西5塊錢一斤,既能避小魚又能誘大魚,野釣打窩剛剛好
    釣魚之前先得誘魚,就算雜魚再鬧你也得想辦法把目標魚誘過來有些釣友可能會因為雜魚鬧窩很厲害而選擇不打窩,他們覺得只要不打窩雜魚就不會圍過來了,這麼想是有道理,但你也要知道不打窩的話雜魚是不來了,但目標魚不是也同樣不來了嗎?而且雜魚鬧窩的情況下你會用什麼樣的釣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