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隨緣放下,心安即是家!(收藏經典)

2020-12-21 素佛堂

抱著隨緣的心態,可能得到的卻恰恰是自己想要的。其實生活是有它自己的一個流。是不是我們在很多時候,過多刻意地追求,刻意地安排,反而打亂了生活本身的自然流程?反倒是給自己增加了麻煩?放鬆一下,隨緣一次,得到自在。

隨緣兩個字,是很多人的口頭禪。尤其是遇到困難,無法做好某件事情,不想管或管不了之時,脫口而出說:「隨緣吧!」其實,隨緣並不容易做到,要有真智慧的人,才能辦得到。生活,求的心安,快樂。一生美麗過便是不枉,蝶來蝶去隨蝶意,靜守一方天空,安度一春歲月。

隨緣,不是給平庸找藉口,而是為生活覓出口。隨緣,是一種心態。你不是如來,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你只是個凡人,總有些人事在你掌控之外。隨緣者,凡事盡力,問心無愧,拿得起,放得下。

一片葉,落在哪裡都是歸宿。一朵花,開在哪裡都是芳香。一個人,走到哪裡都是生命。隨緣便自在,心安即是家。昨天越來越多,明天越來越少。走過的路長了,遇見的人多了。不經意間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頭腦的睿智與清醒。不要期待,不要假想。不要強求,順其自然。如果註定,便一定會發生。心安,便是活著的最美好狀態。

人生苦短,青春易逝,懂得珍惜,把握年華,才是最佳的人生態度!正確面對內心的自己,打開心靈的窗,別迷失了該有的方向!心一動,世間萬物跟著生起,紛紛攘攘,無時或了;心一靜,浮蕩人生復歸平靜,紛爭遁形,塵勞消跡。佛說:隨緣放下,心安即是家。

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心安是一種人生態度。身體可以漂泊,心靈必須沉靜。與當代人相較,古人更重視精神層面的歸屬。白居易說「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蘇東坡說「此心安處是吾鄉」,王陽明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心安是一種踏實,既要做到心靜又要做到心淨。

相關焦點

  • 人生,隨緣放下,心安是家
    唯有隨緣才能放下,萬事隨緣心才坦然。人生,一切皆因緣而起,因念而生。佛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過去的事,過去的心,不可記得;現在的事,現在的心,隨緣即可;未來的事,未來的心,無需勞心。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不過一個緣字,有些人,你一言不發,只是一個眼神就和你心心相印,心有靈犀,一點通;有些人,你說了千言萬語,都無法互相理解,道不同,無法為謀。
  • 隨緣便自在,心安即是家(深度好文)
    文/飛魚人生無常,心安即是歸處,學會愛自己,寂寞的時候,給自己一份溫暖,坦然面對,人生的一切不平坦!生命走的再遠,也只是給自己畫了一個圓,最終都要回歸到起點。人活到一定年齡,看懂了很多事,看淡了很多事,放下了欲望,懂得了隨緣,換來了,年年好風光,月月花含香,日日撒暖陽,歲歲安無恙。人生貴在心態,看山神靜,觀海心闊,黃金萬兩,不如心安,知足常樂,身心舒服,才能活得自在。不要期待,不要假想,不要強求,一切順其自然。
  • 佛說:放下所有,學著一切隨緣
    佛說:有一種命中注定,叫無可奈何。試著放下所有,學著一切隨緣。人生,很多人你留不住。想要離開的人,即便你付出了全部,也是徒勞。註定,擦肩而過的人,即便你做出了改變,也白搭,生命中,很多人,留不住。佛說熄滅嗔火,因為它可以燒掉一切,你不用讓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佛說放掉煩惱,不要用那些無可奈何的舊事,去絞纏內心而自殘。佛說扔去悲傷,因為只有這樣才會讓自己回歸自在菩提,佛說學著去放棄,只有學會放空自己或許才會讓你更加快樂。佛曰:「冥冥之中自有因果,兩個人相遇不易,相處更加不易,遇見了就應該好好地去珍惜。」命中注定的相遇,正是因為兩個人的緣分已經到了。
  • 夜讀|心安即是歸處,隨緣方得自在
    人生本無常,心安即歸處。我們都見證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也曾感受過一個人穿過漆黑的夜,走過泥濘的街。曾經有一句話讓我熱淚盈眶,也陪伴我走過許多孤獨的旅途。這句話是張小硯的,——「後來許多人問我一個人夜晚踟躕路上的心情,我想起的卻不是孤單和路長,而是波瀾壯闊的海和天空中閃耀的星光。」仔細想想,何嘗不是如此呢。
  • 佛說:「即心即佛」,佛心待人;自己即佛;佛性悟人,人即是佛!
    佛說即心即佛《菩薩戒經》中說:「我本元自性清淨,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淨名經》中也說:「即時豁然,還得本心。」為什麼說我們的心即是佛呢?一切唯心造,佛也是我們的心生出來的。我們迷的時候就是凡夫,在沒有悟道之前,佛也是凡夫,這個佛是指我們凡夫的本性;一念悟道之後,凡夫也就成了佛;因此說,凡聖等一切萬法都源於本心。我們修行到了「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的境界中的時候,就會發現生活中無不是喜悅,這種喜悅來自於我們的內心,這樣我們便擁有了一個完美的世界。
  • 佛說:隨緣,是最好的成全
    佛說:人生有可為之事,也有不可為之事。萬事萬物自有規律,我們不要盲目的追逐外界的風景,而是要更多的關注自己內心的世界,心,若能隨緣而觀,隨緣而喜,任它雲捲雲舒,都是好風景。苦樂隨緣,得失隨意,人生在世,始終有很多無法左右的因素。
  • 放下煩惱,佛心待人,即心即佛
    來是偶然,走是必然,你若有一顆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心,你就最幸福。萬法緣生,皆系緣分。緣起即滅,緣生已空。世間萬物皆是幻象,一切隨緣生而生,隨緣滅而滅。若是有緣,時間、空間都不是距離;若是無緣,終是相聚也無法會意。
  • 佛教:放下不是放棄,隨緣不是隨便,看破不是找茬,佛系的誤區
    「佛系」的幌子,拿佛陀背書,給自己找理由,說這不是逃避,而是看破和放下。這些都是我們修行的障礙,毫不誇張的說,如果真的能夠理解「放下」二字並嚴格奉行的話,最終一定能夠明心見性,六根清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開悟了。但是太多人不明白「放下」的真正含義,以為遇到事情還沒努力就放棄就是「放下」了。
  • 佛說:放下執念,萬般自在!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娑婆世界即是堪忍,每個人的一生都註定要經歷苦難,不過苦多苦少罷了,依個人因緣福德而定。「萬般皆苦,只可自渡」,佛菩薩只是引領大家走向彼岸的道路,告訴你走向解脫的方法,但路要靠自己走,智慧要靠自己去體悟。沒有誰能真正渡你,唯有你自己是自己的擺渡人。有人說,我很煩惱,總是和過去的事耿耿於懷、不肯放下,自己很痛苦,但是又放不下,時常想起,嚴重影響了當下的生活,不知怎麼辦?
  • 隨緣便自在,心安即是家——項林宿會永遠為您留一盞燈
    房間的布局和裝飾 都是她自己的精挑細選 即舒服又整潔 這裡只是她夢想的起步 未來將會有無限的可能 隨緣便自在,心安即是家
  • 佛說:餘生很貴切莫浪費,牢記這4件事,一切隨緣,放下便是自在
    佛說:我們身處在末法時代,四周充滿了誘惑,人們諸多的煩惱皆是源於八大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若是深陷其中,便久久見不到淨土,但若懂得放下便是自在。所以,讓自己活得豁達一些,惜福修福才能有福,牢記這4件事情,順其自然,一切隨緣。
  • 弘新開示:佛語四字箴言,看破放下
    真心供養十方佛,看破放下凡夫心。(十七)隨緣盡份心無悔,看破放下妙明心。本來如是做本分,明心真佛道天機。看破放下無一物,清淨正覺如來心。(二〇)斷你的名聞利養,救你的法身慧命。看破放下大自在,隨緣妙行佛妙真。
  • 心安,即是歸處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感悟人生,ID:samick52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一片葉,落在哪裡都是歸宿一朵花,開在哪裡都是芳香一個人,走到哪裡都是生命隨緣便是自在,心安即是歸處昨天越來越多,明天越來越少
  • 隨緣念佛的力量很大,如何做到隨緣呢,淨空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開示:佛在經典上,教給我們要隨緣;隨緣,你就自在。什麼叫隨緣?隨順經典上的道理、教訓,依教奉行,這叫隨緣。 要是隨順自己的意思、自己的習氣、自己的想法、看法,那是攀緣。攀緣造業,不管是善業,或是惡業,你都要遭果報;隨緣是淨業,這裡面沒有三途六道的果報。
  • 佛說:放下,便是擁有了(句句入心)
    佛說:放下,便是擁有了。放下,不是放棄。家庭,事業,友情,愛情,親情……並不需要放棄,放下的僅僅是心中的執念而已;拿起也是放下,世間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佛說:放下,是一種理解;得到,是一種感恩。人生,是一種未來,也是一種不在意,還有一种放不下。但是我們必須要記住,如果想改變別人,那麼我們必須先改變自己。
  • 佛說:當你被煩惱纏身時,不妨參悟這句話,隨緣自適,煩惱即去
    01卷首語佛說:人一旦懂得了因果,便會慈悲,因為慈悲,便得智慧所以,一定要記住:當你被煩惱纏身時,不妨參悟這句話,隨緣自適,煩惱即去。少女灰心喪氣地說:「可是活著讓我太煩惱了。」天機老人開導道:「隨緣自適,煩惱即去。」少女忙問:「什麼是緣!」天機老人開示道:「世間萬事萬物有相遇、相隨、相樂的可能性。有可能即有緣,無可能即無緣。」
  • 成都大慈寺,佛曰:隨緣,相遇即是緣分
    倉央嘉措說:我是佛前的一片燈芯,本不應愛,卻愛,我錯,那又如何?那一世,我是佛前的一片燈芯,常伴著佛聽雨聽風,誦佛念經,木魚晨鐘,悠悠幾世,也許是看過了太多人的前世今生,不知覺間,我竟生出了一顆凡心,恍惚想起佛講的那些人間故事,心中生出些許懵懂……寺院裡,香火繚繞,請一炷香
  • 佛說:活得自在的人,皆是想通了這三點,一念放下,方得自在
    所以佛說:若想活得自在,便要想通這三點,一念放下,方得自在。01人生之苦,苦在執著世間事,人間情,最怕的就是人的執念。所以佛說: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一念起一念滅,一念仙一念魔,一念生一念死,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念放下,方得自在。執著是苦海,解脫是仙鄉。人生萬般苦,皆由執著來。世間人迷惑,事事貪著,以為是樂,名之為求,卻不知執念是苦,即是所有痛苦的根源。
  • 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
    我們在佛法裡,將佛的教誨、佛法的教學歸納成: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這十句二十個字就是對治現代人病的。第一個是真誠。給諸位說皆不是,性德本來如是。自性裡面的德能嘛!本來就是這樣。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是人工造的,你們念《華嚴經》,應該明白毗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也不是人工造的,是性德自然變現的。《無量壽經》你們都念過,經裡的八個自然,那裡頭的味道無有窮盡啦!古人常講「本有家珍」,那是本有,不是從外來的。
  • 佛說:一念放下,方能解脫
    佛說:所遇所見是安排,所愛所棄是天意。緣分,乃天註定,緣來緣去,是天意,每個人在人群中尋覓著,那份關於自己的情緣,山高路阻踏趕而來。紅塵中有太多我愛你,而你卻愛她的殘酷現實。有很多束手無策的失意和傾心的單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