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髒亂差!15天極限改造農村土牆小院!驚豔了全村人

2020-12-11 房天下

來源

居住空間

NO.1

| 壹

河南平頂山的張爺爺,

是一名抗戰老兵,雖然已經93歲高齡了,不過他可是全村出了名的「講究人兒」!每隔半個月都要雷打不動地,去理髮店修面、理髮。

風雨飄零大半輩子,

如今與兒子一起生活在老家山頭村,一棟典型的北方農村小院,已經有些坍塌、破敗,便是張爺爺的家。

村子裡相繼蓋起了大瓦房,

可張爺爺的家還是住了幾十年的土胚房,不知道經過多少次修修補補,早已像一塊打滿了補丁的舊衣服。

老宅屋頂漏水,也無下水設施,

地勢較低易積水,晴天的時候塵土飛揚,到了雨天變得泥濘不堪。

而房間內也是光線昏暗、通風困難,

住在裡面居住體驗極差。

而廁所仍是農村老式的簡易茅房,

老人年事已高,

使用上也很不便。

這不僅僅是不夠美觀的問題,

更影響了老人的生活,但老人不想推倒重建,在老宅的基礎上進行修繕,可以讓人生活得有尊嚴,成為擺在設計師面前的難題。

NO.2

| 貳

設計師實地考察發現,

現場條件比預想中更為艱苦,所以改造的難度和複雜性也是出乎意料的大,一次關乎夢想的改造,開始了......

「這次快速改造以尊重老人的情感為出發,為他還原一個有質感、有溫度、有記憶的老宅……」設計師章明說。

▲功能分析圖

為了完整保留青瓦屋頂和南側土牆,

建築師團隊用偷梁換柱的方式,在原本是承重牆的後牆上方,支起跨度近七米的橫梁來支撐屋架。

▲爆炸圖

其餘空間運用模塊化形式,

在上海工廠內生產的起居、衛生間預製模塊化單元,最後利用軌道推入老房內。

將廚衛、起居、

以及公共區域等六個模塊,完美嵌入進小院兒中,根據新的平面布局,原有的四開間主屋將劃分為:衛浴空間、起居空間和儲物間三個功能,而新增的廚房模塊將取代原有的半露天灶間,直接與室內連通,老人使用更加方便。

從拆除、重新壘牆,

到室內軟裝,最後改造完成,居然只用了15天的時間,費用花費30萬。

NO.3

| 叄

15天之前,

這裡是破舊的農村土牆小院兒,15天後,成了驚豔全村人的夢想小院兒!

防止積水倒灌,

在對院子整體鋪設青磚後,又對排水溝進行了整理和修葺,即使狂風暴雨,也不會再發生積水倒灌的情形。

依然延續著老房子的外觀,

休憩一新的青磚和黃泥牆是老人記憶中,最初的模樣,但新加入的幾處鋼構空間,帶來了時代的潮流,和與時俱進的新意。

老人終於得以享受,

那些小院兒裡的美好時光,一把躺椅、一把蒲扇,在樹影斑駁的大樹下,便是一個悠閒的下午,現在村子裡的人也總愛來串門,人多了,小院裡充滿了歡聲笑語。

NO.4

| 肆

為保留起居空間的舒適層高,

並為張爺爺保存屋頂曾經的記憶,設計師決定將客廳頂板設計為人字形屋面,側面為透明的三角玻璃,既能在視覺上增加房屋的挑高,又可以看到老房原有的屋頂和框架,同時還防止了漏雨的糟糕現象。

考慮到老人和兒子都年歲已高,

需要彼此陪伴看護,特意只保留了一間起居室臥室,在內放置了兩張單人床,方便老人和兒子日常生活中互相照料,整個起居空間都預先鋪設了,防滑係數非常高的實木地板,取代了從前潮溼而低洼不平的生土地面,

設計師特別為老人訂購了一張,

可以調整高度的護理床,方便以後親人前來照料,木質古樸中式風格中,融入了設計師很多巧心設計,很實用,也很溫暖,

為了保證屋內的採光和通風,

改善從前陰暗潮溼的狀況,設計師在起居空間北牆上加裝了兩扇高窗,窗體配備了窗飾式新風,即便是冬天不開門窗的情況下,也能保證室內的空氣新鮮。

老人年歲已高,

破舊廁所當然要全部打掉!設計師將整個衛浴空間打掉,並在馬桶與淋浴房之間安裝了一扇門,以及特別的條形地漏,在保證乾濕分離以防跌倒的同時,還為老人安裝了衝水馬桶,馬桶旁有扶手以及可以調節高低的座椅,保證了老人上廁所坐下、起身時的安全,除此以外,在淋浴間內,也特別為老人安裝了淋浴時使用的座椅,地面也鋪設了防滑的瓷磚,特別設計的高窗,在提升通風、採光的同時也保證了隱私。

模塊化廚房空間,

徹底代替了曾經煙燻火燎的半露天灶間,同時,還為老人保留了老式灶臺,方便其使用。

NO.5

| 伍

在小院夯土牆的上部,

設計師利用預製的木結構,打造了一個優美的L型的木質連廊,木質長凳、院系草木,古樸自然與現代化設計完美結合,為老人的庭院製造出了一片,利於休憩的舒適圍合空間。

亮起燈的這個小空間,

是小院兒裡吸睛的一筆!兩條長凳與靠背連接,將空間包裹成一個整體,即使風雪天也能閒坐在此,喝茶聊天,娛樂悠閒。

夯土牆面上特別打造的一個小方形窗洞,

與內部的涼亭和石榴樹形成了巧妙的呼應,既像一幅古典的庭院小景,更是方便老人與村民聊天。

小院兒裡還有一個閱覽室模塊,

正面牆的書架,溫馨小沙發,為村中的孩子們提供了閱讀、玩耍的空間。

在15天的有限時間,

這個土牆小院子

煥然一新

,張爺爺終於住上了他夢想中的新家,而對美好生活追求,

無論何時都不應該停止.....

房屋信息:

建築師:同濟.原作設計工作室(章明/張姿)

設計團隊:章明、張姿、席偉東、曹凱奕(實習生)

合作單位:優必(上海)建築科技有限公司濟木建築科技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建築大學穆鈞教授團隊

施工單位:平頂山市雅圖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項目面積:70平方米

裝修花費:硬裝265000元,軟裝38000

提示: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推送規則,如果不想錯過精彩文章,記得讀完點個「贊」、點個「在看」,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

你可能還想看……

1、

我國空置房到底有多少?國家電網表了個態……

2、

破萬!全國房價進入萬元時代了3、

割裂的全國樓市:一邊降價百萬,一邊千人搶房

相關焦點

  • 告別髒亂差!15天極限改造農村土牆小院!驚豔了全村人
    風雨飄零大半輩子,如今與兒子一起生活在老家山頭村,一棟典型的北方農村小院,已經有些坍塌、破敗,便是張爺爺的家。村子裡相繼蓋起了大瓦房,可張爺爺的家還是住了幾十年的土胚房,不知道經過多少次修修補補,早已像一塊打滿了補丁的舊衣服。
  • 15天極限改造農村土牆小院!
    ▲功能分析圖 為了完整保留青瓦屋頂和南側土牆,建築師團隊用偷梁換柱的方式,在原本是承重牆的後牆上方,支起跨度近七米的橫梁來支撐屋架。
  • 農村老房不想重建,耗時45天改造成別墅,真的太驚豔了!
    農村老房不想重建,耗時45天改造成別墅,真的太驚豔了!今天小編無意間發現了一個農村舊房耗時45天改造的案例,看了前後對比圖之後,真的不得不感嘆,之前一間小小的破舊老房轉眼間就置身變成了別墅,不得不由衷的感嘆一下設計的美妙就在於化腐朽為神奇。
  • 土牆 - 土牆_河北新聞網
    京府州縣建城牆,鄉村屯寨築寨牆,百姓居住建土屋,平原農村的宅室,一般是「三間土屋一架梁,宅院周邊築土牆,土廚土灶土茅房,土牆圈裡豬牛羊」。幾千年來,土牆見證了人間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見證了人生的生老病死、潮起潮落。命終者告別土牆,離開土屋,而「入土為安」。
  • 15天極限挑戰!這位同濟建築師為93歲抗戰老兵打...
    本文原標題:《15天極限挑戰!這位同濟建築師為93歲抗戰老兵打造一個溫暖的家!》他們,用愛為老兵搭建起一個溫暖的家。日前,在東方衛視《夢想改造家》第五季首期節目中,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章明教授挑戰15天極限,為93歲抗戰老兵打造溫暖居所。
  • 白牆黑瓦二層小樓和月亮門,這座農村小院讓人看上一眼禁不住心動
    生活中,我們可能都經歷過這樣的感覺,就是有的東西,很簡單,很樸素,也並不是多麼昂貴,但它就是能給人們一種驚豔的感覺,讓人們從心裡往外有種愛不釋手的嚮往。生活中常見的比如衣服時裝,比如汽車等等,總有一些並非是名牌,卻能讓你穿著合身,用著開心,這樣的東西實在是可遇而不可求。
  • 陳舊的農村老家,按照這種方法稍加改造,就可變成漂亮的民宿小院
    看多了城市的喧囂,便讓人有了想要回歸田園的想法,清晨在鳥鳴中醒來,推開窗聞著獨屬於大自然的清香,令心情無比舒暢。如果你有一處自己的農村小院,你不如這樣好好裝扮它,常回農村小住,才不辜負農村的自然美景。現在大多數農村家庭都是庭院式的住所,但好多家庭會選擇在院子裡鋪上水泥地,我覺得這並不是最讓人舒適的裝扮。我們不應該讓家裡失去大自然的色彩,要放棄鋼筋水泥,用最適合庭院的花草木來點綴,讓庭院別具一格。
  • 昆明髒亂差「城中村」變身「新農村」
    原標題:髒亂差「城中村」變身「新農村」   面貌一新的上峰村   「過去擁堵不堪的路變成整潔有序的大道,髒亂差的『城中村』變成社區裡的『新農村』,多年影響環境的頑疾徹底根治。」昆明市海源社區村民趙芬說道。
  • 告別「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 !陽江「四好農村路」自成風景線
    告別「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 !當天下午3時許,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工程已完成一半,目前由8至10人組成的工作班組正在進行鋪設水泥混凝土和抹面工作,每天可完成150米改造。據現場負責人介紹,C899線原來為砂土路,晴天時塵土飛揚,雨天時兩腳汙泥,給附近村民出行帶來不便。
  • 別墅小院照壁牆效果圖,這樣的庭院磚雕太震撼了
    現在農村建房都會弄個小院子出來,不僅可以種菜自給自足,還能當成休閒的室外娛樂場所,多麼溫馨自在。那麼對於小院照壁牆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材料才比較好呢?磚雕影壁牆看起來精美細膩,與院子的整體景觀協調相應,簡潔的紋理構造,能輕易地貼合建築的外觀、門庭、擺設圖案多種多樣,任君挑選。喜歡磚雕的一般都是與花草為友、與心靈同伴,感受著大自然賦予的一切。
  • 文旅築夢·鄉遊記|被驚豔改造的高山小村,要搞「農家樂」還想招聘...
    幾年過去,仙居農產品出了名,但因為交通不暢,慶雲村的農產品一直養在大山人未識。2018年11月,浙江日報報業集團開始結對幫扶台州市仙居縣廣度鄉慶雲村。很快,通村公路拓寬了,村裡的農產品被順利運往杭州等大城市,慶雲高山蔬果也因此打響了名氣。行進山村深處,記者看到了被改造後村居村貌的驚豔亮相,也看到了村內蘊藏的文旅新希望。
  • 陳舊的農村老家,按照這種方法稍加改造,就可變成漂亮的民宿小院
    看多了城市的喧囂,便讓人有了想要回歸田園的想法,清晨在鳥鳴中醒來,推開窗聞著獨屬於大自然的清香,令心情無比舒暢。如果你有一處自己的農村小院,你不如這樣好好裝扮它,常回農村小住,才不辜負農村的自然美景。現在大多數農村家庭都是庭院式的住所,但好多家庭會選擇在院子裡鋪上水泥地,我覺得這並不是最讓人舒適的裝扮。我們不應該讓家裡失去大自然的色彩,要放棄鋼筋水泥,用最適合庭院的花草木來點綴,讓庭院別具一格。
  • 這麼土的豫西小院,竟然有那麼多洛陽人想去睡!你還不出發嗎?
    炎熱的夏天已經接近尾聲,一場一場的秋雨讓洛陽人感到絲絲的涼意。不由的使人心裡高興,我們終將與三十多度的夏天徹底告別,秋高氣爽的日子要來了。還記得第一次到石門土屋的時候,是在一年前,一個個土坯砌成的房子,一個個黃牆黑瓦的農家小院,瀰漫著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 別墅小院照壁牆效果圖,這樣的庭院磚雕太震撼了
    現在農村建房都會弄個小院子出來,不僅可以種菜自給自足,還能當成休閒的室外娛樂場所,多麼溫馨自在。那麼對於小院照壁牆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材料才比較好呢?磚雕影壁牆看起來精美細膩,與院子的整體景觀協調相應,簡潔的紋理構造,能輕易地貼合建築的外觀、門庭、擺設圖案多種多樣,任君挑選。喜歡磚雕的一般都是與花草為友、與心靈同伴,感受著大自然賦予的一切。
  • 農村自建平房小院,面寬15.6米,3室1廳,高大上的感覺很強烈!
    如今,在農村老家宅基地上建房子,人們已不再總是追求臥室房間很多的戶型了,一些人開始更加注重房子院落的適用性、外在和內在的美觀,甚至是藝術氣息了。不得不說,人們的生活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質量和品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 舊物改造 村民自己動手將農村大院變身「秘密花園」
    新京報訊(記者 曹晶瑞)通州區潞城鎮大東各莊村37歲的村民李明凱在全家人的幫助下,歷時4個月時間,將自家農村小院重新改造。改造後的農家小院猶如一個「秘密花園」,一不小心,就能發現其中一些「小玄機」——李明凱在改造院子時,利用了很多廢舊物品,仔細尋覓,總會有意外的驚喜。
  • 留壩人都不知道,在縣城邊的小留壩村竟然有這種高品質的住宿小院
    汽車將我們放在了一處漂亮的小院前,原來這就是我們那些天在留壩住宿的地方:樓房溝精品民宿,這些民宿是北京的「隱居鄉裡」做的第十個鄉村改造項目,民宿一共有九個小院,這些院落都是由村裡閒置的老房子改造而成的,夯土牆、青瓦片原生態的設計與周圍的山野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
  • 農村自建平房小院,面寬15.6米,3室1廳,高大上的感覺很強烈!
    如今,在農村老家宅基地上建房子,人們已不再總是追求臥室房間很多的戶型了,一些人開始更加注重房子院落的適用性、外在和內在的美觀,甚至是藝術氣息了。不得不說,人們的生活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質量和品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 李小璐母女下地幹農活,6歲甜馨土牆邊拔蘿蔔和農村娃沒兩樣
    看李小璐發出來的視頻,甜馨靠在土牆邊上幹農活,這牆應該有些年頭了,也沒有刷漆,接近原生態的自然狀態。甜馨拿著拔起來的蘿蔔十分開心,可以看出她拔的蘿蔔好大隻,看起來還蠻沉的呀。這樣的甜馨,真是和農村娃沒什麼區別,體驗到了田間勞作的樂趣。甜馨走在田地裡,頭髮有點散開了,可能小孩子跑跑跳跳最後就這樣了。
  • 農村改造,這樣設計才夠驚豔!
    改造後的建築,依舊白牆黛瓦,小橋流水,保留了這座江南小院古樸典雅的氣息,增加了更多的開放空間。鐵鏽板、簡約的落地玻璃及獨特的導向系統等現代設計元素,賦予了老宅新的活力。正門拆除了舊址厚重的土牆,往後退出左右兩處空間,往前探出方形盒子般的落地窗,使原本扁平的入口處更富有層次。細木格柵窗替代了封閉陰暗的舊窗,改造後的正立面與舊民居群形成對立統一。